?

關于校本課程開發研究的思考

2019-04-27 01:40劉小芹
科學與技術 2019年21期
關鍵詞:課程內容活動課校本

劉小芹

新課程實施以來,隨著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體制的推行,地方和學校的課程決策權力得到增強。這有利于地方、學校在一定教學哲學思想的指導下,根據自身的情況,自主地進行適合本校具體特點和條件的,由學校管理人員、教師、學生、家長和社區等多方面人士共同參與的靈活多樣的課程開發,這就是通常意義上所謂的“校本課程開發”。

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建設,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隨著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校本課程開發在各中小學都進行了不同程度的嘗試與探索,許多學校開發了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課程”,但這其中也存在一些散亂的、偏離校本宗旨的課程。這主要是因為學校管理人員、教師對校本課程含義的理解產生了偏差,因此深入理解“校本課程”的本質內涵是進行有效實踐的基礎。

一、校本課程開發及其相關概念

分析校本課程開發及其相關概念的關系是從根本上理解校本課程開發的關鍵。校本課程開發及其相關概念主要存在于校本課程與各類其他課程之間的關系、校本課程開發與教師對教材的調整及自編教材的區別、校本課程的自發性等方面。

(一)校本課程與選修課、活動課的關系

選修課和活動課是根據不同的分類標準而劃分的不同課程類型。根據學生是否對所設置的課程有選擇權,課程劃分為必修課和選修課。根據所設科目主要的內容是否為學術性,課程劃分為學術性課程活動性課程等。首先,校本課程開發的范圍不能簡單地歸結為某一種課程類型。它可以有不同的變式和類型,可以是活動課,也可以是選修課,還可以是必修課。其次,從校本課程開發的實踐來看,絕大部分校本課程開發的領域仍然集中于選修課和活動課,因為只有這一部分課程國家控制得不十分嚴格。有些學校對國家規定的必修課也在一定內容和時間上嘗試進行調整,但這主要還是為了開設選修課和活動課的需要,或者是在嘗試選修課、活動課的校本開發之后,將這方面的成功經驗引入到必修課中去。

(二)個別教師對統編教材的調整是否屬于“校本課程開發”

校本課程開發的主體可以是個別教師,也可以是部分教師或全體教師,但這必須區分兩種不同的情況。第一種情況,個別教師承擔有計劃、有目的的學校課程改革項目的開發任務或者在學校主管領導的認可和支持下進行新的項目開發。在這些情形之下,個別課程開發盡管形式上是個人獨自開發的,但實質上仍然是以學校整體為依據的,因此應該屬于校本課程開發。第二種情況,教師憑自己的個人經驗或根據自己的喜好改編或調整課程內容。這樣的行動是個人的課程行為,不符合校本課程開發以學校為整體的基本準則,因此不屬于校本課程開發的范疇,可稱之為“教師本位”的課程開發。

(三)校本課程開發與學校發展規劃和課程開發方案

按照《國際課程百科全書》中對校本課程開發的界定,這種未實施的規劃和方案應該屬于狹義的校本課程開發范疇。一般意義上的校本課程應該包括所有的課程因素如目標、內容、實施和評價等。

(四)校本課程的自發性

典型意義上的校本課程開發,應該是完全自發的開發行為。但是,如果是在外部教育機構或國家行政教育部門的啟動下才產生的開發行為,只要是自主、自愿開發的,同樣是校本課程開發,因為外部啟動并不意味著外部強加。其實,完全自發的校本課程開發并不多見,大多數情況都是學?;蛐9芾砣藛T在外來研究者或其他機構的啟發、幫助下才產生開發愿望的。

(五)校本課程與自編教材

校本課程開發不僅僅指開發出具體的課程產品,更重要的是課程開發這一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校得以發展,教師素質得以提高,學生的學習需求得以滿足。教師個人開發的教材往往都是非書本類的活頁資料,是兒童中心、興趣中心或問題中心的,而不是知識中心的。把校本課程開發僅看成是學?;蚪處煹淖跃幗滩?,在實踐上容易誤導教師盲目仿效學科專家編教材的方式而編出“校本版”的知識中心課程。

二、校本課程的定義

在分析了校本課程開發及其相關概念的關系后,科學地定義校本課程顯得尤為重要。一個清晰的概念能夠指引研究人員正確、合理、有效的開發校本課程,能夠指導教師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從根本上把握校本課程的精神實質,能夠促進學生真正領會校本課程實施的目的和意義。定義校本課程,需要考慮以下幾方面內容:

1.課程目的。校本課程的開發,能夠實現教師專業素質的提高、學校課程文化的建設、校園課程內容的豐富等目的,但是其根本目的是通過實現上述目的來有效的促進學生的專業發展。

2.課程內容。課程內容的選擇是校本課程開發的主體,通過校本課程與選修課、活動課關系的分析,校本課程內容的選擇可以是多樣化的,但是必須抓住結合學校教學資源、課程環境等具體特點這一主旨。

3.課程實施。校本課程的實踐過程可以是多元化的,既可以是以選修課的形式,也可以與必修課結合。但是必須避免發生傳統的利用課余時間補課來充當校本課程的現象。校本課程的實施應該在原有學校課程體系的基礎上,充分發揮校本課程靈活的特點,從而更有效的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4.課程評價。校本課程的評價是校本課程開發的重要環節,積極客觀的評價能夠促進校本課程更合理的發展。如何對校本課程進行評價是當前我國校本課程開發中出現的一個主要問題。校本課程的評價應該充分考慮校本課程的特點,針對不同校本課程開發的不同目標,采用不同的評價方式和手段是實現校本課程客觀評價的主要方向。

對于該如何定義校本課程開發這個問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通過對以上四個方面的思考,筆者嘗試對校本課程開發做如下定義:

校本課程開發是在國家三級課程管理體系結構和學校課程體系發展過程中,通過學校領導有目的、有計劃的設計或者其他教育機構的促發下所形成的,整合了學校教育資源、師資力量、學校特點、社區條件等多方面因素的,以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發展及專業技能提高的課程門類及其研究開發的過程。

參考文獻

[1]徐玉珍:校本課程開發釋義[J],《中小學管理》,2001年4月,P2-P4

[2]李唯一:校本課程開發的困難及對策[J],《現代教育科學》,2002年第4期,P8-P10

[3]常維國:校本課程開發:問題與對策[J],《學術論壇》,2008年第5期,P202-P205

[4]徐玉珍:校本課程開發:背景、進展及現狀[J],《比較教育研究》,2001年第8期,P24-P28

[5]吳永軍:再論校本課程開發的內涵及核心理念[J],《教育發展研究》,2004年3月,P5-P8

[6]王斌華:校本課程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作者單位:浙江橫店影視職業學院 影視經濟學院)

猜你喜歡
課程內容活動課校本
課程思政視域下職業院校實訓課程內容的重構
高中地理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以閩江環境保護校本開發為例
建構基于校本的聽評課新文化
價值導向的校本課程建設——以“蘭質教育”校本課程為例
追求“四合” 洋溢“四味”——二十四節氣語文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策略
析課程內容 謀教學佳策——“數的認識”模塊知識的教學思考
活動課
新生態學校如何詮釋課程內容
石景山區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設計
好一個 “殊途同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