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設教學情境提升人文底蘊

2019-09-10 08:03熊果
科學導報·學術 2019年9期
關鍵詞:人文底蘊教學情境初中語文

熊果

摘 要:語文學科是一門實用而多彩的綜合性人文學科。在語文課程教學過程中注重對學生的人文底蘊的培養是語文學科的特點,也是落實素質教育理念、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的需求。而要想培養學生的人文底蘊就要在語文課程教學過程中創設一個多維度的課堂探究情境,讓學生們可以在教學情境中自由的擷取語文知識,獲得人文感悟。因此,作為初中語文教師的我們更應充分發揮自身的教學積極性來進行適宜的教學情境的創設,以促進學生人文底蘊的提升。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情境;人文底蘊

語文學科既是語言文字規范的實用工具,又是文化藝術,同時也是用來積累和開拓精神財富的一門學問。提升學生的人文底蘊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也可以推動學生審美鑒賞和文化傳承能力,發展學生的語文思維。但是,在現階段的初中語文課程教學過程中,語文學科的人文性特征并未獲得廣大教師的充分重視,學生的人文底蘊有待提升。故在本文中我將結合我的教學經歷從以下四個方面淺談如何在初中語文課程教學過程中以創設適宜教學情境的方式,提升學生的文化底蘊。

1.挖掘史料資源,創設故事情境

中華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未出現文化斷層的古老文明,在其悠久的發展歷史中發生了許多新奇有趣的故事,將這些故事引入到語文課程教學過程中,不僅可以給學生創設一個新奇有趣的知識探究情境,還能激發學生對語文知識探究的興趣,豐富語文課堂知識內容,深化學生對課文文本內容的理解。因此,在課程教學過程中,我們不妨以挖掘史料資源的方式,創設趣味故事情境,提升學生的人文底蘊。

例如:在《黃鶴樓》一詩的教學過程中,我問學生們:“同學們,你們覺得李白如何?”“才華橫溢?!薄肮P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薄瓕W生們紛紛回答道?!澳悄銈冎恢烙幸粋€人寫了一首詩讓大才子李白見到后都不敢寫詩了呢?”我繼續問?!安恢??!睂W生答。隨后,我利用多媒體電子教學設備展示了李白游黃鶴樓看到崔顥的詩后感嘆“眼前有景道不得”的故事。

在這一課堂教學過程中,我挖掘史料故事的形式創設了一個故事化的課堂教學情境,以新奇有趣的歷史故事引起了學生的情感反差,激活了學生的課堂思維,勾起了學生的探究欲望,也從側面證明了崔顥《黃鶴樓》一詩極高的藝術和文學成就,促進了詩歌鑒賞活動的順利推進。

2.還原文本情境,引領學生思考

語文閱讀活動是一個主觀性的情感獲取活動,在語文閱讀過程中學生們通過分析理解文本中的語文文字及其本質內涵,還原文本描述情境然后在特定的知識教學情境中想作者所想,感受作者所感,獲得間接的情感體驗。但是,受到自身知識與能力的限制,現階段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學生們是無法完成拼接自身知識以及經驗充分的還原文本情境的。故要想提升初中生的人文底蘊,就要在初中語文課程教學過程采取一定措施幫助學生還原文本情境,深化學生從語文文本中獲得的知識感悟與情感體悟。

例如:在馬致遠的《秋思》一詩的教學過程中,我問學生們:“《秋思》是一首非常有意思的詩,它是以意象拼湊出來的。那么這首詩歌中都出現了哪些意象呢?”“枯藤、老樹……”學生們一一列舉道?!澳沁@些意象有什么特點呢?”我繼續問道。隨后利用多媒體展示水墨簡筆畫式的馬和五駿圖中的馬,問道:“作者筆下的馬是哪只呢?為什么?”接著,學生們在我的引導下依次對詩歌中意象的特點進行了探究,最終在多媒體的輔助下還原了完整的《游子秋思圖》感受了作者在詩歌中寄托的孤獨、落寞志強和對家鄉、對親人濃濃的思念之情。

在這一教學過程中,我利用多媒體電子教學設備輔助學生進行意象分析讓學生們在對詩歌意象的分析中還原了詩歌意境,感悟了詩歌情感,提升了審美鑒賞能力,豐厚了文化底蘊。

3.反彈琵琶,創設懸念,巧妙激趣,提升人文底蘊。

今年4月份在海南省定安縣仙溝思源實驗小學培訓時,我有幸聽到了胡立根教授關于《語文課改的方向與突破口》的講座,胡教授分享了他教《荷塘月色》的教學案例,這對我啟發很大。他說《荷塘月色》中有一句“薄薄的qing霧浮起在荷塘里”,常規課堂中對于這句的賞析,大抵是提問為什么是“qing霧”?這樣直接了當的教學方法,也許會得到優生接近標準答案的回答,可差生呢?只怕早游離在課堂之外了。于是有一次他靈機一動,上課時令學生不許翻書,來聽默這句,結果大部分人默的是“輕霧”,小部分人默“清霧”,只有極個別默“青霧”。之后全班討論,到底寫哪個,最終一致認可為“輕霧”,因為有“薄薄的”“浮”這些詞語相呼應。老師再讓學生打開教材,學生們一個個驚詫不已,這時無需老師發問,學生們早已自覺地討論開來。這種反彈琵琶式的激趣法巧妙的點燃了學生對知識的渴求,擊破了自以為掌握真理的自得心理。我想,孔子的“憤悱”兩字就是形容這樣的教學狀況吧。

4.設置開放情境,拓展學習空間

語文學科體系龐大,綜合性強,要想提升學生的文化底蘊僅靠課內知識教學是不夠的。因此,在語文學科教學過程中,我們應積極創設開放化的語文知識探究情境,拓展學生的語文知識學習空間,讓學生們可以在廣闊的知識天地中自由的擷取知識,豐富文化積淀。

例如: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我曾給學生們組織了一次以“家國天下”為主題的語文閱讀活動,讓學生們以小組為單位搜集表現家國情懷的文章,并對該文章進行閱讀分析后繪制知識導圖。然后,我讓學生們以小組為單位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在成果交流過程中拓展了閱讀視野,發展了邏輯思維。

在這一課堂教學過程中,我以組織主題閱讀活動的方式給學生們營造了一個開放化的語文知識教學情境,讓學生們在開放的語文知識探究氛圍中探究了語文知識,拓寬了文化視野。

總之,創設適宜教學情境是促進學生文化底蘊提升的有效方法。要想在初中語文課程教學過程中注重對學生文化底蘊的培養,就要深入研究情境教學模式,尋找情境教學與初中生人文底蘊培養之間的最佳結合點,然后采取適宜的教學方式優化初中語文教學活動,讓學生們在情境體驗中提升人文底蘊。

參考文獻:

[1] 陳超.淺談初中古詩詞賞析中人文底蘊的培養[J].課程教育研究,2017(16):69.

猜你喜歡
人文底蘊教學情境初中語文
基于“教、學、評”一致的初中語文作業一體化實踐模式
初中語文片段寫作的實踐路徑
群文閱讀與單元教學比較談——以部編本初中語文教材為例
淺談初中語文作文教學
美術基礎教育模式的現狀分析與創新
落實“文化基礎”改變設計理念
淺談新課程理念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有效落實
信息技術下的小學語文高效教學探究
新課程理念下的物理課堂情境教學模式芻議
小議初中英語如何創設教學情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