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馬克思主義視野中解讀人類命運共同體

2019-09-10 19:26符冠花
新生代·下半月 2019年7期
關鍵詞:人類命運共同體馬克思主義新時代

【摘要】:“人類命運共同體 ”是習近平新時期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二十一世紀新時代中,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是對馬克思主義深入的發展。這一術語蘊含著豐富的哲學思想,凝結著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的精華。既是新時代社會發展的表現,也是對馬克思主義思想本質的解讀,從馬克思的角度出發去研究“一帶一路”思想,為推進中國經濟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有著深厚的內涵意義。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 新時代 人類命運共同體 自由人聯合體

一、“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內涵

“人類命運共同體”一詞的發展,是各方面思想的精髓。其中包括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以及西方的自由思想。因此,它的價值深深植根于優秀文化精華,借鑒西方文明共同體思想,致力于推進社會主義發展的共同進步。

(一)“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文化淵源

“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意義是人類上下五千年歷史共同文明的深層積淀,淵遠流長。共同體的文化淵源是新的人類文明到來的曙光和前奏,這一理念匯通中外,承接古今,源于以下幾個方面:優秀傳統文化精粹的繼承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辯證思維以及社會人類共同價值觀和西方文明 “共同體”思想的概念總結。

學習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不僅是對詩、書、禮、易等精華的凝結,同時也是儒家、道家、佛家的天人合一境界。所謂古語云:“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在天下為公的生活情懷中,人類的思想和自身的素質得到了進一步的升華發展。所謂天下太平,世界的普遍聯系性原理中影響社會生活中的每一個人,它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歷史淵源。社會萬物的聯系中,天人合一的宇宙觀不僅能夠加強人與人的關系,促使世界各國之間達成自由、平等、互利、共贏的關系。

其次,中國的外交關系中向來強調,在世界萬物中,皆有生命。將實踐的主體與社會的客體結合起來。運用哲學的辯證思維去體會現實世界。講究陰陽和諧與萬物之間的融合共生,皆存在于統一體之中“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含義吸收了馬克思主義關于人類文明理論和人類解放理論的學說。

最后,“人類命運共同體”融合了西方自由主義的思想,對自由人聯合體思想進行深入解讀。主要以19世紀的西方主導的以布雷思頓國際關系體系實踐經驗的總結和升華,在這一點中也是對人類共同價值的肯定和堅持。在中國共產黨十八大會議后提出必須切實推進和著重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懊\共同體”的新方向、新思路,為推動我國新時代的實力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價值:自由人聯合體

黨的十八報告明確提出“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在追求本國利益時兼顧他國的合理關系,謀求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發展伙伴關系,同舟共濟,權責共擔,增進人類共同利益” 在此影響下,習總書記加深了關于共同體的解讀。闡述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下的中國,應當借助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精華,與中國的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相結合發展。

另外,結合當下的時代背景,世界處于經濟全球化的快速發展時代,馬克思主義理論遵循與人類的解放,批判繼承了黑格爾的“抽象的人”,從實踐的角度出發理解“現實的人”,在物質生活的社會實踐中,實現從“抽象的人”到“現實的人”轉變飛躍和發展。立足全球化的背景,進一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對各國家經濟發展,創建綠色和諧社會起到積極推動作用。

二、馬克思的世界歷史理論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論邏輯

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中國將致力于推動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共同發展的新型國際關系。由此可見,在發展的同時也對呼吁各個國家之間進行齊心協力,致力于世界持久和平的發展。毋庸置疑,這是馬克思自由人共同體的價值意蘊所在。

(一)“人類命運共同體”深深根于馬克思“唯物史觀與唯物辯證法”

馬克思認為,“社會不是堅實的結晶體,而是一個能夠變化并且經常處于變化過程中的有機體?!?也就是說社會中的每一個人的生活都離不開社會屬性,這里的社會屬性指的結合不同人類群體的實踐活動發展。社會發展中不存在被孤立的事物,每一個人都是在社會中自由發展起來的,在人與人的交往中自我提升。社會共同體的優越性在于借用特殊的紐帶將人與自然、人與人結合起來,將家庭、民族以及社會組織相互聯系起來。在馬克思的唯物史觀中認為,人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涉及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關系,二者相互發展、相互制約,貫穿著人類社會的發展的始終。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指出:“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 。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本質是對自由人的發展,是“自由人聯合體”的當代性體現,作為社會發展的決定性力量,人民群眾在社會歷史的發展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既是推動者又是財富的創造者。馬克思在這一基礎上肯定了人民群眾的積極意義,從人的角度去出發解決人的問題,為社會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馬克思唯物主義中,堅持世界是矛盾的,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促使我們理解事物的關鍵因素,兩者核心是矛盾發展中的對立與統一。在互聯網信息化時代的沖擊下,人類面臨著自然破壞的生態環境問題、社會問題以及危機問題等重大挑戰,如此復雜的情況下,堅持走共同發展道路,是各個國家共同發展的不二選擇。

(二)“人類命運共同體”汲取了馬克思哲學的“三大社會形態”

在19世紀末在20世紀初,馬克思就從人生活的維度和方式去進一步的挖掘社會發展的進程。在物質生活實踐中,構成了社會發展中最基本的要素。起初人們的生產能力只受到社會基本經濟條件和歷史發展條件的制約。在實踐中,人類生活不僅依賴于社會,還依賴于自然界中存在的主體??v觀歷史的發展,從最初的原始社會過渡到工業社會,到現在的互聯網經濟快速發展的新時代,無不驗證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內涵意蘊。在這一點上,無論對于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是必不可少的發展環節。對于這種趨勢的發展,需要明確提出了實現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發展,既有利于中國人民的進步,又利于世界人民的整體發展。

(三)“人類命運共同體”是對馬克思“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的繼承和發展

馬克思主義中關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思想,是創立在在社會實踐的思想上,“人是類存在物”思想的延伸。人類命運共同體是對人類社會的一種憧憬和發展,是構建和諧世界的藍圖規劃,是對解放自由人類的關懷?!叭祟惷\共同體”是對于馬克思主義思想內涵的升華。這是新形態趨勢下的共同發展的必由之路。

馬克思不僅從多方面對自由人進行了深刻的解讀,同時也解釋了人類歷史發展的不同過程。然而,“人類命運共同體”與馬克思的“自由人”兩者區別在于,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真正含義是促使社會不斷向前發展,共同致力于綠色、和諧的發展道路。將世界各國看成普遍聯系的統一整體,在推動人類文明的交往中,加強世界范圍更大的變革,促進歷史與時代的共同發展。

三、新時代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路徑對策

新時代發展中,倡導共同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為進一步實現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新的發展。構建“一帶一路”思想,我們需要從馬克思主義的角度分析和解決問題,提高自身的實踐和理論能力。實現馬克思“真正共同體”的思想。

(一)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要正確處理好國家之間的關系。

在各個國家之間,歷史發展的淵源不同,社會制度迥異,其中最明顯的是著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兩種社會制度。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發展,需要取其精華,尊重差異,世界話語演化方向和發展態勢時代背景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需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要著重發展長遠利益,要尊重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形成以和平發展為主題的新形勢,在差異的基礎上,又要共同發展。既要學習,又要內省。發展的同時也會存在消極的影響,不可因為局部原因放棄世界的整體發展,只有運用馬克思主義辯證的觀點看問題,才能更好地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要正確處理好自我發展與社會發展的關系

我們人類本來就是命運共同體,在共同體的制度和規則中,推及全球文化的廣泛發展。社會發展的基本矛盾,離不開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生產力要適應生產關系,生產關系要反作用于生產力。上層建筑要適應經濟基礎的發展。在社會發展的時代,科技是把雙刃劍,在進步同時,也帶來全球的生化危機,社會貧富差距逐步擴大,各國之間的動蕩對世界帶來了負面影響,在這種嚴峻的情況下,國家在發展自身的同時,要樹立起可持續發展的長遠目標,切不可為了局部利益去破壞全局的利益。發展是一條長遠道路,應該多方面,深層次去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大力推動和發展“人類命運共同體”,促進人與自然界和諧發展。

(三)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要兼顧民族與人類主體的關系

人類命運共同體一詞中,主要包括以下幾個部分:“人類”的含義,“命運”的特點以及“共同體”的價值意蘊所在。第一,“人類”一詞,不僅是對各個國家身份的超越,也鮮明的體現出人類勇于擔當的精神 “命運”是在人類的基礎上發展,具有其同一性 “共同體”共同建立起地球村的發展。這就要求我們在處理好社會發展中主體與客體關系的同時,還需從現實人的角度出發。正確處理好責任與義務的關系,既要顧及發展,又要協調生態。在發展的同時,既不能丟掉國家自身的文化內涵,又能對各國的優秀文化進行兼收并續,共同發展。在進行自我發展的同時,又要避免陷入其他國家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以“最大的誠意、最大的耐心、最大的努力”我們將維護世界和平發展世界,樹立起正確的核心價值觀,在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建立共同發展的繁榮局面。

總之,深入推進“人類命運共同體”是國家發展生生不息的動力,對于發展中國家來說,人類命運共同體作為治國理政的重要組成部分。汲取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全世界人民共同致力于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建設,在競爭中合作,在合作中發展,達到互利共贏的宏偉發展目標。相信在“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發展之下,在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中,實現社會的發展,實現馬克思主義視域下的全人類解放。

【參考文獻】:

【1】 胡錦濤.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國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N].人民日報,2012-11-18.

【2】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第 84 頁.

【3】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294頁.

【4】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2013 版.

注釋:

1.胡錦濤.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 為全國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N].人民日報,2012- 11-18.

2.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 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第 84 頁

3.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294頁.

作者簡介:符冠花(1995—),女,漢族,海南儋州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

猜你喜歡
人類命運共同體馬克思主義新時代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論習近平“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的科學內涵和重大意義
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目標的中國外交頂層設計
以“文化多樣性”國際機制支撐“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新時代下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研究
新時代特點下的大學生安全管理工作淺析
以“人類命運共同體”引領世界秩序重塑
論馬克思主義黨建學說與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內在聯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