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存款保險制度對利率市場化的影響

2019-09-30 13:34聶文鑫
北方經貿 2019年7期
關鍵詞:存款保險制度利率市場化金融監管

聶文鑫

摘要:作為中國國家金融安全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存款保險制度的建立是中國金融業改革與發展的重要里程碑。而對金融改革同樣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利率市場化改革是中國金融深化的重要表現,存款保險制度的出臺避免了利率市場化改革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一些問題,但由于自身缺陷,存款保險制度對利率市場化改革的影響不完全是正向的?,F在梳理利率市場化與存款保險制度的基礎上,分析存款保險制度對利率市場化的雙重影響,并對如何更好地發揮存款保險制度作用提出了設置差異化費率;強化內部監督與外部監督;加強對存款保險制度的立法等有針對性的建議。

關鍵詞:利率市場化;存款保險制度;金融監管

中圖分類號:F832.2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13X(2019)07-0112-02

2018年博鰲論壇上,央行行長易綱提出“在理想的情況下,未來兩個利率會越來越接近,基準利率將可能主要由市場決定,中國基準利率和市場利率的雙軌將合并成一個市場化利率”。到2018年下半年,央行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明確指出,要繼續深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利率市場化一直是中國金融改革的重點,對促進資源優化配置,提高金融市場運行效率與促進經濟發展起著重要作用。存款保險制度的設立是為了保護存款人的利益,防止銀行通兌引發系統性風險,同時也是為了緩解利率市場化帶來的沖擊,穩定金融發展。目前,中國利率市場化改革已進入深水區,研究存款保險制度對利率市場化的影響將對推進改革具有重要意義。

一、利率市場化的含義與進程

(一)利率市場化的含義

利率自由化是金融自由化的一大內容。西方學者在研究金融自由化時經常用到“利率自由化”一詞,即 Interest Rate Liberalization,意為貨幣當局放松對率管制,任由利率由市場資金供求決定。而中國的資料與文件中更偏向使用“利率市場化”,即Interest Rate Marketization。利率市場化是指金融機構在貨幣市場經營融資的利率水平由資金供求雙方決定,包括利率決定、利率傳導、利率結構和利率管理的市場化。實際是指政府將利率的決策權交給金融機構,由金融機構根據自身與對手的經營狀況及資金的供求,來確定利率水平。

中國的商業銀行通常以同業拆借利率為參考標準,再結合市場利率、資本需求、債務期限結構等多種因素來確定存款利率的浮動區間,綜合考慮后再確定存款利率。在確定貸款利率時,則以其他銀行的貸款利率變動趨勢為基礎來確定自身貸款利率浮動區間。

(二)利率市場化改革的歷程

1993年,中國共產黨第十四次代表大會《關于金融體制改革的決定》確立利率市場化改革的基本思想。1996年,央行放開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由此拉開利率市場化改革的序幕。1997年,銀行間債券回購利率放開。1999年實現銀行間市場利率、國債和政策性金融債發行利率的市場化,同年10月開始進行存款利率改革初步嘗試。2004年完全放開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利率上限。2012年存款利率浮動上限調為基準利率的1.1倍,到2014年升至1.2倍。2015年國務院公布《存款保險條例》,標志著中國由隱性全額擔保過渡到顯性存款保險制度。

二、 存款保險制度的含義與背景

(一)存款保險制度的含義

存款保險制度分為顯性與隱性。這種分類的差異在于損失承保人的不同。前者隱性存保制度損失承擔者是國家和政府,而后者是金融機構本身。2013年以前,中國實際上實行的是隱性存款保險制度,之后才確立顯性存保制度。由于顯性存保制度是中國存保制度重點,所以,現討論的都是顯性存保制度。具體而言,顯性存款保險制度是指由符合條件的存款性金融機構組成一個保險機構,各存款機構按比例繳納保費構成保險基金,當成員機構發生經營困難或破產倒閉時,由保險機構對其提供資金援助或直接向存款人支付部分或全部存款,從而保護存款人利益,維護銀行信用的一種金融保障制度。

(二)存款保險制度的背景

存款保險制度起源于20世紀經濟大危機時代,當時美國為防止經濟危機導致銀行的提擠現象,設立了存款保險制度。中國國務院早在1993年《關于金融體制改革的決定》中明確提出“建立存款保險基金,保障社會公眾的利益”。但由于國家信用深固,也沒有銀行倒閉,制度建立一直沒有進展。20世紀90年代末,亞洲金融危機席卷全球,銀行破產倒閉相繼出現,鑒于國外的存款保險制度對于保護存款者利益方面作用顯著,許多國家也漸漸認識到了存款保險對于整個金融體系的地位和作用,因此也開始結合自身實際探索適合自身的存款保險制度。經過多年的研究和小范圍實踐,中國在 2015 年正式出臺《存款保險條例》,標志著中國的顯性存款保險制度的設立。存款保險制度距今設立已有三年,在維護公眾對金融機構的信心及防范銀行系統性風險,維持金融穩定發展方面有著重大意義。

三、影響

(一)積極影響

利率市場化后,部分銀行經營利潤可能會由于息差收窄而下降,利率波動風險加大,進而陷入經營困境。存款保險制度的建立使受損失銀行得到風險補償,避免了銀行的破產倒閉,也避免了銀行將危機向儲戶的轉嫁,有效維護了公眾對銀行的信心,降低了擠兌風險,從根本上防止金融體系系統性風險的積累,穩定了金融發展。

此外,存款保險制度可最大程度地強化市場紀律約束,營造公平競爭、優勝劣汰的市場環境。從美國、日本、韓國、阿根廷等國的經驗看,存款保險制度為經營管理不善的商業銀行提供了市場化的退出機制,起到了對利率市場化的緩沖作用,降低了利率市場化的消極影響,保障了金融系統的穩定。

(二)消極影響

存款保險制度會讓金融機構忽視對風險的自我監管與控制,從而引發道德風險。道德風 險是指“從事經濟活動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進自身效用時做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動”。商業銀行在經營上的委托代理關系主要表現為,銀行作為代理人與存款人作為委托人之間的關系。隨著利率市場化改革,各銀行之間競爭加劇,存款保險制度的存在使銀行不顧風險提高利率,進行冒險性經營,增加財務杠桿,提升經營成本,從而導致經營風向增大。銀行風險的增加將嚴重損害到存款人的利益,形成道德風險。這樣一來,存款保險制度將放大利率市場化的消極影響,起到推波助瀾的負面作用。

當然,同一制的費率制度也增加了存款保險制對利率市場化的負面影響。保費沒有隨銀行風險水平的變化而變化,保險費就不能成為控制銀行經營成本的一部分。低成本、高收益會讓銀行盲目經營,吸收比自身資本還大的資產,增加了銀行風險。

四、改進措施

(一)設置差異化費率

單一制的費率在利率市場化改革中不利于銀行的公平競爭,也不利于反映銀行的風險狀況。沒有壓力的經營更易于引發道德風險。因此,應根據不同的金融機構以及機構在不同時期的經營狀況、信用評級與風險水平來設定不同的費率。就中國目前銀行體系來說,國有大型商業銀行應該設置較高的費率,股份制銀行、城市銀行及其他非銀行金融機構所擔費率相應調低。1993年,美國FDIC實行差別化費率制后有效抑制了金融機構的道德風險。如今,實行差別化費率制度的國家已有三十多個,可見,差別化費率制度在未來的發展方向。

(二)強化內部監督與外部監督

利率市場化進行中,銀行面臨的市場風險升級,競爭也更加激烈。為防止不正當經營與違規操作,內部監督方面,中央銀行在監督基金的繳納情況時也應兼顧對各存保機構的營運監督,同時金融機構之間也要建立互相監督機制,定期監督,相互支持又相互抑制,形成一個有效的金融鏈條。至于外部監督,則需要存款人審慎看待各項金融制度與舉措,在享受收益的同時也要關注金融機構的實際經營狀況。

(三)加強對存款保險制度的立法

發揮立法的引領和推動作用,必須始終做到各項重大改革于法有據。否則,在缺乏法律依據的情況下進行改革,會增加改革的難度,也會使改革處于無序狀態。存款保險制度的有效運行必須要有規范的法律法規體系與之相協調,無序的體制最終只會走向崩潰。

參考文獻:

[1] 馮宇蕾.我國存款保險制度下存在的道德風險問題研究[J].太原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2):64-66.

[2] 許馨元.論在利率市場化進程中建立存款保險制度[J].山東女子學院學報,2012(6):92-96.

[3] 鐘 偉.利率市場化、銀行危機與存款保險制度[J].清華金融評論,2015(5):44-49.

[4] 嚴 露.利率市場化和存款保險制度對商業銀行盈利模式影響研究[D].南京:東南大學,2017.

[5] 謝紅苗.我國利率市場化進程中存款保險制度的推進[J].河北經貿大學學報:綜合版,2017(1):69-71.

[責任編輯:龐 林]

猜你喜歡
存款保險制度利率市場化金融監管
存款保險制度對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的挑戰及對策
商業銀行受我國利率市場化的影響分析
互聯網金融監管原則與新模式研究
存款保險制度對我國居民投資結構的影響
我國商業銀行的收入結構轉型分析
利率市場化對商業銀行的挑戰及對策分析
論金融監管與金融行政執法風險防范
利率市場化對中小銀行的影響及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