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應用型本科大學建設模式和教學方法研究

2019-10-12 05:50張國慶李俊鑫李晉周小宇谷雨宣亞文王強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 2019年6期
關鍵詞:辦學模式應用型人才校企合作

張國慶 李俊鑫 李晉 周小宇 谷雨 宣亞文 王強

摘? 要 為滿足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對高層次應用型人才的需求,對傳統普通本科大學轉型為應用型本科大學辦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研究顯得尤為必要。通過在德國留學期間對其應用型大學辦學經驗和教學法的學習和分析,基于我國國情認為,傳統普通本科大學轉型為應用型本科大學“2+1+1”辦學模式更為合適,即“2年專業基礎知識學習+1年企業實習+1年針對企業的專業知識學習”,但這種模式又會存在學生前兩年學習動機不強的缺陷。針對“2+1+1”辦學模式學生前兩年學習動機不強的缺陷,可通過教學方法改革(如以行動為導向的教學法)來彌補,以實習企業或以后工作企業項目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關鍵詞 應用型本科大學;辦學模式;教學方法;自主學習;應用型人才;校企合作

中圖分類號:G652? ?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9)06-0007-04

Research on Construction Mode and Teaching Method of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y//ZHANG Guoqing, LI Junxin, LI Jin, ZHOU Xiaoyu, GU Yu, XUAN Yawen, WANG qiang

Abstract In order to meet the demand of high-level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for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China, it is

particularly necessary to study the transforming of the traditional ordinary university into school-running mode and teaching method of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y. Through the study and analysis of school-running experience and teaching method of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y during the study in Germany, the author thinks that it is more appropriate to transform the traditional ordinary uni-versities into the “2+1+1” school-running mode of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that is, two years of studying professional basicknowledge + one year of enterprise internship + one year of stu-dying professional knowledge of enterprise. However, the mode willalso have the disadvantage that students have few of study motiva-tions in the past two years. For the “2+1+1” school-running mode hasthe disadvantage that students have few of study motivations in the past two years, we think that the reform of teaching method like “action-oriented teaching method” can make up the disadvantage, and internship enterprise and future working enterprise project can stimulate the study interest of students and enhance the ability of students solving the practical problems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learning for practice.

Key words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y; school-running mode; teaching method; independent study;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1 引言

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速,為提高產品的核心競爭力,為奠定制造業強國地位,我國提出《中國制造2025》重大戰略部署,而機電行業無疑是這一戰略的基礎。在這一背景下,傳統的培養學科型、學術型、研究型人才的普通本科教育已不能滿足社會發展需求,以培養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的應用型本科應運而生。另一方面,應用型本科與高職??平逃灿兴煌?,高職??平逃耘囵B企業一線技術人才為主,而應用型本科以培養企業一線工程師、管理者和組織者為主。因此,當前普通本科課程開設和“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方法顯然已經不能滿足應用型本科大學培養社會急需的應用型人才需要,針對應用型本科課程和教學方法的改革勢在必行。

肖瑋萍[1]針對當前地方本科院校通識教育實施過程中遭遇的困境,認為在路徑選擇上要以通專結合為理念先導,以通識教育課程建設為重要載體,培育通識教育教師團隊,組建專門的通識教育管理機構,重構通識教育體系。易亮等[2]通過對德國應用科技大學模式進行分析,認為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向應用技術型高校轉型發展建設過程中,可以從專業建設、課程設置、人才培養模式、師資、區域經濟服務五個方面著手。唐詩[3]以南寧學院為例,闡述了應用型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現狀,并針對存在的問題及應用技術大學對人才培養的要求和特點,提出構建應用型計算機基礎教育的型模式——項目驅動教學法。楊昌君[4]針對當前英語教學方法已不能滿足應用型本科大學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需求,提出以問題解決型和任務型教學法為主的PBL教學法,始終強調“做中學,學中做”的教學理念,突出學習者的主體作用和英語教師的主導作用,在以小組合作完成特定任務的學習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達到學以致用和英語交流的目的。

包鐵等[5]針對科研項目與教學相結合的問題進行研究,提出一種基于項目的計算機軟件專業模擬教學法,通過模擬項目研發過程中的真實需求和交互環境,培養學生在計算機軟件理論技術研究、系統開發實踐和現場實施應用等各方面的能力,并在吉林大學計算機和軟件專業中開展實踐,結合電廠生產管理軟件的項目,驗證這種方法具有良好的教學效果。童倩[6]針對傳統的教學方法只注重知識的傳授,不能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的不足,基于搜索引擎優化課程培養學生具備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的特點,在該課程中應用項目教學法,有效提高學生優化網站搜索引擎的應用的能力,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蘇志剛[7]認為,應用型大學的基本特征是學科和人才培養更注重需求,組織管理更注重開放協同,教學資源更注重融合匯聚;普通本科向應用型大學轉變要做到“三個轉到”,注重理念、模式、課程結構、師資、辦學層次與條件等關鍵環節;應用型大學高水平建設要體現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應用型科研、服務地方能力、國際化水平等方面的高水平。

由上述研究可知,當前針對應用型技術大學教學方法的研究還存在許多不足,尤其是校企合作模式和機電專業的教學方法方面。本文擬基于德國應用型技術大學教學和校企合作模式,結合當前中國應用型技術大學辦學特點,優化改進我國應用型技術大學辦學模式。

2 應用型技術大學校企合作模式研究

德國應用型技術大學建設成就有目共睹,筆者主要基于在德國做訪問學者期間的學習收獲,結合國內實際情況,對國內應用型技術大學校企合作模式做如下分析。

當前,德國應用型技術大學校企合作模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以西南法倫應用科技大學和多特蒙德應用技術大學為代表的校企合作模式;另一種是以利普斯塔特學院為代表的校企合作模式。

西南法倫應用科技大學和多特蒙德應用技術大學模式學制為四年,其中上課時間為三年,實習時間為一年。首先,德國學生高中畢業以后申請意向企業并與企業簽訂就業合同,然后經企業推薦或自己申請到意向的應用型技術大學進行學習。大型企業通常會與員工就讀大學共同協商制定針對的教學大綱,小型企業則由學校制定教學大綱。學生上課采用“雙元制”模式:學校每周上課時間通常為3~5天,企業實習1~2天,由學生自行安排設定。

利普斯塔特學院模式學制為3.5年,其中上課時間為三年,實習時間為半年。學生首先進行兩年的基礎知識學習,掌握較強的基礎和專業知識;然后進行半年的企業實習并與意向企業簽訂就業合同,企業實習機會通常由學生自己尋找,學校起引導作用;最后一年,學生回到學校繼續學習,后續課程的學習根據實習期間工作所需自行選定。

第一種模式的優點是實現“做中學,學中做”的教學理念,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畢業后馬上可以進入企業工作;缺點為畢業學生專業針對性太強,一旦對行業失去興趣而跳槽、行業落后,更換行業或企業倒閉等情況出現,就會失去再就業機會,重新進行培訓也會出現學習困難。

第二種模式的優點是學生畢業以后會具有較強的理論專業知識,并且對工作行業有一定的熟悉和了解;缺點為學生前兩年學習動機不強,實踐能力不是很強,進入企業仍需一定的培訓。

當前,我國應用型技術大學若采用德國第一種模式,存在以下困難。

1)工業基礎不夠。德國應用型技術大學通常分布在工業基礎雄厚的縣市,根據企業需要,校區相對分散,校區之間可以間隔幾十公里,各校區學科與分布地企業適應,利于學生在企業實習。而我國應用型大學不是根據各市縣工業基礎分布,且分布相對集中,通常在市區,學生實習不方便,學科開設也沒有針對性。

2)教學大綱的更改困難。德國應用型技術大學大綱通常由企業與員工就讀大學共同協商制定,針對性較強。而我國應用型大學教學大綱為教育部制定,學校只能進行小幅度微調,與本地企業適應性較差。

3)唯學歷論。我國應用型技術大學學生通常有30%~

40%的考公務員和考研率,這也會大大限制學生邊工作邊學習的積極性,他們不愿意去實習,怕影響學習。

4)補貼機制不健全,企業缺少全局意識。德國學生邊工作邊學習,通常每月會有900歐元左右的生活補貼,基本能滿足所有生活開銷,這大大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另外,德國企業并不害怕學生畢業不在他們那里工作,學生離開后,企業只會從自身找原因,會認為他們培養的學生不管去哪個企業,都是在為聯邦德國做貢獻,國家整體意識較強。而我國企業通常沒有補貼,還不愿意接收學生,害怕學生學到企業技術又不在他們那里工作,會對他們的企業形成競爭,沒有全局意識。

基于上述分析,筆者認為第二種模式更適合我國國情。第二種模式學習動機不強的缺點可以通過教學方法的改革來解決(如以行動為導向的教學方法),實踐能力不強缺點可以通過增加實踐時間來解決;最大的限制來自可選擇簽訂就業協議的企業數量和質量的問題:數量不夠,不能滿足需求;質量低,即使工資高,學生也可能不愿意就業,這關系到社會地位。另外,企業不會讓實習學生接觸企業核心,學生永遠是打雜的,相對于企業,他們是外人,企業沒有培養人才的社會責任感,學生也會對行業漸漸失去興趣。學生自己選擇就業企業也可能存在不去實習的現象,因為實習證明只需要蓋章就可以,這關系到整體的社會誠信問題。德國企業私自蓋章將面臨高額處罰。因此,我國要想成為制造強國,上述問題亟待解決。

3 以行動為導向的教學方法研究

由上述分析可知,應用型本科大學“2+1+1”辦學模式更為合適,即2年專業基礎知識學習+1年企業實習+1年針對企業的專業知識學習,但這種模式又會存在學生前兩年學習動機不強的缺點。針對這一缺點,可通過教學方法改革,如運用以行動為導向的教學方法來彌補,以實習企業或以后工作企業項目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以行動為導向的教學方法是以行動導向驅動為主要形式,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注重對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從完成某一方面的任務著手,通過引導學生完成任務,從而實現教學目標。以行動為導向的教學方法是引導文法、角色扮演法、項目法、頭腦風暴法和四步法等教學方法的綜合,將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方法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包括六個方面的內容:基本問題研究、需傳授的理論和實踐內容的確定、學習地圖、能力類型、能力水平、教案設計。

以行動為導向教學方法的展開首先是人才培養方案的制訂,具體流程如圖1所示:

1)進行區域內人才需求調研;

2)根據區域內人才需求調研結果進行頭腦風暴,確定職業能力框架;

3)依據國家專業教學標準構建課程體系;

4)制訂人才培養方案并實施

5)根據實施結果不斷優化方案。

教案設計的基本問題主要包括:

1)要學些什么(學習內容);

2)誰要學(學習小組);

3)為什么而學(學習目標);

4)要怎么學(學習方法);

5)用什么學(學習媒介);

6)如何檢查學習情況(學習檢查)。

針對機電專業課程特點,可以將部分專業課劃分為若干學習領域,每個學習領域下設若干學習情境,例如:機電專業課程可以劃分為金屬加工技術(金屬材料加工)、控制技術(機械控制基礎)、通信技術(信號與系統)、制造技術(機械制造技術、數控技術)、檢測和調試技術(機械測試技術)等學習領域;金屬加工技術學習領域可以劃分為按圖紙手工加工零件、機械加工組件等學習情境,每個學習情境需傳授的理論和實踐內容可以借助客戶委托單來進行,由學生針對每個客戶委托單提出應該解決哪些專業性的問題?上課方法可采用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售后服務顧問,建議客戶對項目進行檢查)和小組討論,教學媒介可采用對角色扮演的說明。

學習地圖:在客戶委托單中確定以何種符合學習邏輯的結構來傳授理論與實踐內容。

能力類型:借助客戶委托單,要讓學生掌握相關的專業技能(知識和技能)與個人能力(社會能力和獨立性),應具備在一個全面的、不斷變化的學習領域或工作范圍內獨立規劃和處理專業任務的能力。

能力水平:在以問題和行動為導向的課程中想要努力達到的技能水平,包括知識、理解、應用、解決問題;其中知識可以通過PPT展示,理解可以通過現實或事物,應用和解決問題可以通過實踐來實現。

教案設計主要包括工作任務、能力和學習任務三個方面。工作任務(以實際操作為導向)確定通過工作委托單要得到什么?能力(以能力為導向)確定一個技能需要哪些能力,才能對工作任務進行獨立計劃、實施和評估?學習任務(以自學為導向)確定學員必須學習什么(盡可能自我安排),才能獲得完成工作任務的能力?工作任務和能力為學生將每個客戶委托單提出的問題結構化(工作和學習流程如何進行),上課可采用提問性的、漸進的方法,教學媒介可采用黑板。學習任務方面,學生需了解要學什么才能解決專業問題,上課可采用二人工作小組(收集和演示)和在學習小站學習的方法,教學媒介可采用技術性信息資料和工作表。教案設計的最后階段為技能檢查,這個階段學生需要了解要做什么,才能解決專業問題?上課可采用混合小組的方法,教學媒介可采用實物。以行動為導向的教學方法流程如圖2所示。

歸納以行動為導向的教學方法的基本思想,就是將學生培養計劃劃分為若干學習領域,每個學習領域下設若干學習情境,每個學習情境的學習采用以解決企業實際問題的客戶委托單進行。這種學習方法最大的優點是可以將學生知識的學習與解決企業實際遇到的問題相結合,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發揮潛力,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解決企業實際問題,學生畢業進入企業可以很快勝任企業工作。由此可見,以行動為導向的教學方法將學??菰飳I知識的學習與真實情境進行了有機統一。

4 結語

通過對德國應用型技術大學建設模式進行分析并結合我國國情,本文認為德國第二種模式更為合適,學制為四年,其中上課時間為三年,實習時間為一年。學生首先進行兩年的基礎知識學習,掌握較強的基礎和專業知識;然后進行一年的企業實習并與意向企業簽訂就業合同;最后一年回到學校繼續學習,后續課程的學習根據實習期間工作所需自行選定。學習動機不強的缺點可以通過教學方法的改革(如以行動為導向的教學方法)來解決,以實習企業或以后工作企業項目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p>

參考文獻

[1]肖瑋萍.轉型發展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的通識教育:困境與重構[J].教育探索,2017(6):67-70.

[2]易亮,李天霞,易志文.基于德國應用科技大學模式的地方本科院校建設研究:以江西省某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為例[J].萍鄉學院學報,2017,34(5):105-108.

[3]唐詩.應用技術大學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探討[J].廣西教育C:職業與高等教育版,2015(11):158-159.

[4]楊昌君.PBL教學法在應用型本科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實證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7(27):56-57.

[5]包鐵,韓璐,連威.基于項目的計算機軟件專業模擬教學法研究[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5(18):105-106.

[6]童婧.項目教學法在《搜索引擎優化》課程的應用[J].時代教育,2015(16):131.

[7]蘇志剛.應用型大學高水平建設特征的思考與實踐[J].中國高等教育評論,2018,9(1):121-128.

猜你喜歡
辦學模式應用型人才校企合作
堅持市場化辦學 推動職業教育健康發展
虛擬工讀學校:新常態下探索工讀教育辦學的新模式
論我國職業教育辦學模式的變革
藝術設計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教學探索研究
基于“中德深度校企合作”高職辦學模式的探索
應用型人才培養背景下模塊化教學研究與實踐
基于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的模塊式實踐教學體系構建
就業視域下卓越工程師校企合作培養模式探析
民辦高職院校軟件技術專業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對實訓教學體系改革進行的思考與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