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語文教學應注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

2019-10-16 02:06龍玲
考試與評價 2019年7期
關鍵詞:閱讀能力培養小學語文

龍玲

【摘 要】 閱讀能力的培養是小學時期學生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基礎,閱讀能夠拓展學生的視野,讓學生形成更加深刻的語文印象,累積大量的生字與詞匯,在閱讀中感悟大千世界的奇妙,讓學生的想象力不斷延伸?,F階段的語文教學應尊重學生的主體意識,在課堂上給學生更多自主討論的機會,強化學生的理解能力,基于學生的閱讀習慣,幫助學生養成日常閱讀的意識,注重學生閱讀中的思維發散,引導學生走出閱讀的誤區,熱愛閱讀并主動參與到閱讀的互動中來,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 小學語文 ?教學 ?學生 ?閱讀能力 ?培養

引言:

小學語文的閱讀構建起了師生互動的橋梁,也使得學生在語文的暢想中,打開新世界的大門,走進語文的多彩視域中,去感受和體驗,遷移思維與情感,透徹地明晰語文的真諦。素質教育環境下,教師應關注每一名學生的閱讀基本能力,鼓勵學生大膽地閱讀,課堂上預留時間表述自己的閱讀想法,并積極地展開思維的碰撞,通過閱讀的討論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語文教學應注重基本的閱讀分析,秉持“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理念,喚起學生的閱讀潛能。

一、培養學生的語文閱讀興趣

閱讀要產生興趣,才能有持續的動力,教師應結合學生的興趣點,培養學生形成閱讀的習慣,在脫離教師的任務安排下,也能夠積極地參與課堂互動,積極地投入到閱讀環節中去,布置較為鮮活有趣的閱讀任務,讓學生改變以往“閱讀就是任務”這樣的思想,將閱讀當作是消遣的娛樂,在閱讀中形成滿足感,幫助學生樹立閱讀的信心,強化學生的閱讀自主意志。例如,在學習《小壁虎借尾巴》這一課時,教師就可以通過應用多媒體視頻進行教學,從而為學生營造輕松有趣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這一課的內容本身就帶有通話的色彩,教師可以在課程開始之前,為學生播放一段“小壁虎借尾巴”的動畫視頻,讓學生先觀看動畫,充分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然后再讓學生進行閱讀。通過這種方式,不僅可以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提高閱讀效率。

二、開展多元化閱讀教學活動

教師應在閱讀的過程中展開較為多彩的活動,讓學生能夠積極地參與在活動里并闡述自己的主觀想法,以更多的時間供學生閱讀思考,釋放閱讀的真實情緒,獲得情感的共鳴,閱讀的內容形成較為深刻的印象,活動中創建出更加自由而開闊的空間,讓閱讀變得趣味多姿。例如,在學習《小蝌蚪找媽媽》這一課時,教師就可以通過開展閱讀活動來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這一課的課程內容比較有趣,并且在課文中包含著很多任務。教師在進行這節課的閱讀教學時,可以將學生進行分組,每五到六個人一組。然后每個小組的成員自行分配任務,并在課下進行練習,然后讓學生利用活動課進行分角色朗讀。通過開展閱讀活動的教學方式,可以有效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并且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可以使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鍛煉和提升。同時,教師在設置教學活動時,應該充分考慮到課程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從而設置適合學生的教學活動。反之,如果盲目地開展閱讀教學活動,不但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還會造成教學資源的浪費。

三、加強語文詞句基礎訓練

一篇完整的文章由段落組成。段落由句子連接,句子由詞和詞組成,所以說,詞語是語文教學最基本的內容。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的發展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的句子結構,以達到理想的句子效果,使文章的情感得以準確表達。在實際教學中,對于一篇文章或一篇文章中的段落,老師不能存在應對心理,讓學生只是隨便讀幾遍草草了事,應針對所學習的重點為學生制定預習任務,讓學生帶著問題去深入閱讀,標注出有關的詞語和句子;在課上講授中,學生就能更好地理解,從而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并且,學生聽得懂了,興趣也自然就濃了,教學的效率自然也就高了。比如說學習《草原》這節課,因為課文主要是對草原的秀麗景色進行描繪,來抒發作者見到草原的大好心情,可以先提出問題,讓學生在閱讀時進行有目的地思考,從而更好地體會和理解文章。

四、促使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

培根說:“有些書只需對其一部分進行閱讀即可,有些則只需知道其中的大概內容即可,然而對于那些少數的好書而言,則要精讀,細讀,反復地進行閱讀?!本托W語文閱讀教學而言,略讀指的是快速而粗略地閱讀文章,包括了解文章的描述、作者的介紹、風格等。其目的是準確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對段落的概要進行簡要理解,把握主線,闡明文章的創作背景。精讀是對整篇文章的深入研究,在精讀課上,教師要讓學生注意文章的上下文,全面理解文章。要理清思路并思考,以便更好地把握文章的內容;加強對文章深層含義的理解。除此之外,老師還需要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來引導教學。比如說,在學生閱讀時讓學生對文章的寫作順序、主要內容、重點詞句、不解之處、主旨段落等進行批注,并在教師講解文章時讓學生做好課堂筆記,以使學生有效、有序地開展語文學習活動,提高閱讀能力。

五、階段性檢驗學生的閱讀成果

除了培養學生閱讀興趣和開展豐富多彩的閱讀教學活動,定期對學生的閱讀能力進行檢驗,也是促進學生閱讀能力提高的有效辦法。例如,教師可以每隔一段時間,為學生準備一些課外閱讀內容,給學生一定的準備時間,讓學生進行閱讀。然后教師根據學生的閱讀情況,對學生進行點評,并對表現優秀的學生進行相應的獎勵,同時鼓勵其他學生不斷地進步。教師可以將每一次學生的表現都進行統計,做成一張折線圖,方便學生看到自己閱讀能力的進步情況。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測試中應該注意方式、方法,避免給學生帶來學習壓力,使學生產生排斥的心理。

結束語:

閱讀內容是小學語文課程教學中的重要組成內容,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也是小學語文課程教學中的重要任務,教師在教學中應該結合學生的實際能力,應用科學的教學手段如培養學生閱讀興趣、開展閱讀教學活動、階段性閱讀能力測試等方式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 梁仕容.如何讓閱讀成為一種習慣淺談低年級小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J].課外語文,2016(5).

[2] 馮利英.淺談教師科研能力與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J].河南教育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5).

猜你喜歡
閱讀能力培養小學語文
高中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
淺析新形勢下航空計量人才培養
試析提高二外日語閱讀能力之對策
分層導學有效提高小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研究
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增強學生應用題解答水平
培養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策略研究
基于新課標的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
創新人才培養理論研究現狀及未來研究方向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