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諸城古琴社諸城派古琴傳承研究

2019-12-20 02:08賈力娜田苗
藝術評鑒 2019年22期
關鍵詞:傳承

賈力娜 田苗

摘要:古琴藝術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山東諸城派古琴是重要流派之一,它歷史悠久,風格獨樹一幟,其傳承也是當今關注的重要問題,但對諸城派古琴傳承的研究多圍繞創新變遷進行,事實上,諸城派古琴如何傳承(側重保存)的問題更為迫切,尤其是對古琴重要的傳習場地——古琴社中如何傳承的研究,是目前較薄弱的。通過對諸城市區各古琴社的實地調研,對傳承人的走訪,發現諸城市區古琴社中諸城派古琴的傳承人、教學方式、內容等有其內在的體系,值得借鑒與思考。

關鍵詞:諸城派古琴 ?古琴社 ?傳承

中圖分類號:J632.31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8-3359(2019)22-0014-03

諸城派古琴相關的研究論文有18篇。他們分別從諸城派古琴的學校傳承,如鹿倫娟的《諸城派古琴走進小學音樂課堂的可行性研究》(2014)一文以諸城市為個案,探討諸城古琴進小學音樂課堂的可能;傳承中的創新,如,杜晶的《諸城派古琴的傳承與生存現狀之調查研究》(2010)對諸城派古琴的生存現狀進行分析,探討它變遷、創新途徑;歷史演變,如《無奈的絕響——諸城派古琴的勃興以及在諸城的式微》(2013)通過分析諸城派古琴在本地發展蕭條的原因,對當今勃興的發展狀態進行論述;諸城派古琴美學思想研究,有《諸城派古琴美學思想研究》(2007)等。以上研究對諸城派古琴的學校傳承、傳承中的創新、生存現狀及歷史演變等進行詳細的分析,沒有對諸城派古琴在琴社中的傳承進行深入分析,而古琴社恰恰是重要的傳承場所,本文建立在對諸城派古琴社實地調研的基礎上,對諸城琴社中如何傳承、傳承環境、傳承方式和內容等進行探究。

一、諸城派古琴概況

(一)諸城派古琴

古琴流派眾多,諸城派古琴是影響較大的流派之一。2008年,諸城古琴藝術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遺產項目,2010年,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諸城是諸城派古琴的發源地。諸城派古琴又稱“瑯琊派古琴”,它早前吸收了山東各地的琴藝,融會貫通、并蓄南北,融合了一些其他琴派的風格匯聚而成。

(二)諸城琴社

由于戰爭和文革的影響,諸城派古琴獨家技藝保留下來的古琴和琴譜為數不多,在21世紀初,古琴入選了《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后,琴社才正式產生并有規模的出現。諸城市市區現有古琴社三家,在西關大街、古街、東關大街各有一家。他們的教學多面向社會愛琴人士,使用識減字譜與基礎指法練習,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傳授古琴知識、切磋交流琴藝。其二是培訓中小學生、青年文人雅士,使諸城派古琴得以延傳。在調查過程中發現“云雪堂諸城古琴藝術傳習中心”在傳承古琴方面最具有代表性,所以,對于琴社傳承的研究以它為重點進行展開。通過實地調研發現,古琴社中真正達到傳承人數量還是較少,傳承曲目和譜例也不算多,它的傳承方式除了傳統的依靠減字譜,還有多種借助現代手段的傳承方式,總體來說,古琴社對古琴的傳承發展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它不僅可以為古琴繼續培養傳承人,發揚古琴的悠久文化歷史,還可以促進古琴的發展?,F在多數人只對古琴的生存發展狀況進行調查研究,實際上如何更好的傳承才是更需要關注的問題。諸城派古琴之所以在本地匱乏,是因為古琴社的發展不樂觀。所以我們更應該通過關注古琴社來對諸城派古琴進行更加細致,具體的研究,不斷的擴大古琴的影響力,促進諸城派古琴向更遠的方向發展。

二、諸城派古琴傳承現狀

(一)傳承人

茅毅是諸城派古琴的第六代傳人,云雪堂諸城古琴藝術傳習中心的主任。我國著名古琴演奏家,諸城派古琴第五代琴家高松如先生是茅毅的祖母,也是他的師傅。茅毅從10歲開始,跟隨師傅學習彈奏古琴八年,18歲始隨廣陵派第十一代琴家梅曰強先生研習古琴演奏和琴學研究。出版有CD《松濤》《疏影》與《響雪》。在世界各地舉辦過上百場古琴音樂會,發表了論文《< 瀟湘水云>打譜筆記》等。

鐘珊是云雪堂諸城古琴藝術傳習中心的秘書長,她是諸城派古琴濰坊市級代表性傳承人。2017年,她被批準為國家藝術基金“諸城派古琴表演人才培養”項目專家組成員。

(二)傳承曲目與琴譜

琴社中,諸城派古琴的傳承曲目主要有《長門怨》《搗衣》《關山月》《罵情人》《雙鶴聽泉》等?!堕L門怨》是諸城派琴派的重要曲目,此曲出現在清代,根據漢武帝與皇后陳阿嬌之間的故事譜寫而成,流傳至今?!稉v衣》描述的是古代婦女在黑夜中搗衣的情景?!蛾P山月》是一首具有典型北方地域風格的諸城派古琴曲,在王燕卿民歌《罵情人》的基礎上稍加修改應用到古琴曲上的?!峨p鶴聽泉》是由諸城派名家詹澄秋先生演奏譜整理而成,以雙鶴在泉水中嬉戲為主題,表現出高人雅士在深山清泉之間,悠然自得的意境。

《長門怨》(鐘珊提供 ?田苗 攝)

傳承琴譜有《龍吟館琴譜》《桐蔭山館琴譜》《神奇秘譜》《玉鶴軒琴譜》《五知齋琴譜》《歲寒軒琴譜》《梅庵琴譜》《琴譜正律》。

(三)傳承方式

琴社中諸城派古琴的傳承方式多樣。有傳統的口傳方式,也有現代的方式。傳統方式中,運用“減字譜”來記錄演奏技法和音高,不記錄音名節奏。諸城派琴師除了根據曲子的情感,需要準確的運用古琴的彈奏技法表達樂曲的內外情感。而現代的方式比較多樣。因為琴社傳承對象面向大眾,其學員均以諸城派古琴的風格為標志。琴社每年都會舉辦一些古琴藝術交流活動,宣傳古琴文化并且與其他流派進行交流。

在云雪堂古琴藝術傳習中心,有常規課程安排和公益課程安排。常規課程安排是一共有9期,周一至周五晚上面向廣大社會愛琴人士,周六周日面向青少年學生及兒童,共研習曲目34首。公益課程安排是在每周五晚,第一階段學習概說與右手八法,第二階段學習按音、泛音、音階練習。第三階段學習曲目《滄海一聲笑》,第四階段學習曲目《仙翁操》,無需學費。古琴社是一個致力于古琴與古箏的琴社,它不僅傳授古琴知識,并且還教授古箏,所以古琴社又具備了很多培訓機構所沒有的地域文化屬性特征。

云雪堂諸城古琴藝術傳習中心所在地較為安靜,擁有獨立的門頭,適合學員心無旁騖的練習古琴。為弘揚傳統文化,提高諸城派古琴的影響力,長期開設古琴培訓公益課和招收假期長期學員。2011年文化部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實驗學?!T城文化路小學,在文化路小學開設“云雪堂古琴培訓基地”。學校為該基地設立了專門的古琴教室,并且配了62床古琴。在這種背景下,文化路小學成為2011年教育部重點課題“非物質文化遺產校園傳承研究”的實驗學校。學校每周兩節的課外活動課學生自愿報名參加,四、五年級開課。指導老師鐘珊編寫了一套適合小學生學習的古琴教材。把音樂學科教學與古琴教學有機的結合為一體,用古琴來為音樂的教學形式增添色彩,豐富了學生素質教育的方式,并且發揚了古琴教育。

鐘珊老師制定該課題的實施方案計劃,在行動研究中傳承、普及諸城古琴藝術。古琴社的管理制度很合理。因為學習古琴的人多為在職者和學生,日程不能按學校上課的方式進行,所以在時間安排上會根據學員的時間恰當的安排。古琴社的兩位老師本身也有自己的工作,是半職業性的,但由于本身對古琴的熱愛,加上撫琴時間之長并且不斷的學習,對古琴也有很深的造詣。國家和當地政府如今也非常重視古琴的生存,撥放基金支持古琴的振興發展,但往往在宣傳力度上就會耗費大部分,實質性的并沒有落實到古琴本身。鐘珊在傳授古琴藝術的同時,她還積極參加各種藝術交流活動,比如2017年在臨沂市大劇院演出了國家藝術基金支持項目——《諸城派古琴表演人才培養》系列音樂會。在樂曲選擇上,音樂會創新性的將四首諸城派經典琴曲《良宵引》《仙翁操》《鳳求凰》《雙鶴聽泉》進行了器樂化的編配,加入了中阮、古箏、琵琶、簫等樂器,形成了全新性的樂曲,新穎悅耳,是項目對“諸城派”古琴傳承創新的探索。另外,琴社的鐘珊老師和學員一起舉辦諸城派古琴新年音樂會、諸城教育春晚、參加山東省藝術展演、積極參與諸城市新年聯歡會以及校園藝術節活動,對古琴藝術的表演形式加以創新,搭配太極與古典舞蹈,創意十足、古風古韻。2016年11月,在臨沂大學舉行了由山東省藝術研究院主辦的《國之正音,諸城遺韻》——紀念諸城派第五代傳人高松如女史逝世三十周年毛毅師生音樂會。在臨沂大學藝術劇院演出了2017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桃花源”諸城派古琴音樂會。鐘珊老師在工作之余還專程去聽中央音樂學院趙堅娣博士關于《古琴音樂的美學探討》專題講座,為古琴藝術的傳承與發揚做出了不可忽視的付出和努力。

三、結語

諸城派古琴是“中國古琴八大流派”之一,是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琴社的出現可以讓更多的人了解學習古琴的傳統藝術,全國各地的琴社、琴人廣泛交流,互通聲氣,切磋琴藝。更有利于古琴的學術研究,演奏和教學的探討?,F在古琴藝術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重視,許多外地的學員也來諸城拜師學琴,這些學員在回到自己家鄉后也紛紛開設了諸城古琴傳習中心的分部。本著對古琴文化的傳承信念,將諸城派古琴的文化薪火帶到了各地,為諸城派古琴傳統文化培養出一批新興力量。隨著各種古琴藝術培訓機構的創立,越來越多的人了解了古琴藝術,很多人專程去拜訪傳承人學習古琴,使得古琴藝術能夠傳承下去。2006年,諸城市隆重組織舉辦了一場劉赤城大師的古琴音樂會,使人們對古琴藝術有了新的認識。2011年12月,通過鐘珊老師的努力促成與協助,諸城成功舉辦了“龍吟習習”毛毅師生古琴音樂會。這是鐘珊和毛毅先生在家鄉舉辦的第一次音樂會,對諸城派古琴的重生之路具有重要的意義。2013年,在沒有外部資金支持的情況下,鐘珊老師掏出6萬多的積蓄出資在濰坊舉辦了一場毛毅師生古琴藝術交流活動。工作之余,2017年鐘珊老師奔赴中央音樂學院聽取博士生導師周青青教授的專題講座《我國民族民間音樂的藝術價值與文化內涵》。聽取中央音樂學院趙堅娣博士關于《古琴音樂的美學探討》,不斷的提高自身的古琴藝術修養,傳授給學員更廣的古琴知識與思想。近年來,為了保護和傳承地方特色文化,諸城市政府也加大對諸城文化的研究和重視,逐步開展了多種多樣的活動。

作為新時代的年輕人,日常行為思想都深受歐美及其他周邊國家文化的影響,反而對自己國家傳統寶貴文化的所知甚少。這不能不說是一件憾事,諸城派古琴傳承人雖然在諸城作出了諸多貢獻,但傳承人的數量還是比較少,學習者也不算很多。因此,我們應該反省自身的問題,通過各種方式加大古琴的宣傳力度。比如首先政府加強推動引導作用,對民族民間文化藝術進行積極協調扶持。其次民間琴人的憂患意識和自我奉獻精神,讓更多的人了解到古琴,致力于琴學研究。最后,廣大人民群眾應多加了解中華的民族文化,樹立社會責任感,尊重古琴藝術并對其加以保護與發揚,古琴并不只是一門樂器,更重要的是它所蘊含的精神和文化。

參考文獻:

[1]杜晶.諸城派古琴的傳承與生存現狀之調查研究[D].青島:青島大學,2010年.

[2]鹿倫娟.諸城派古琴走進小學音樂課堂的可行性研究[D].煙臺:魯東大學,2014年.

[3]章敏敏.山東諸城派古琴藝術的發展現狀及調查保護[J].藝術百家,2014,(S1).

[4]朱芳.濰坊地區器樂——諸城派古琴的歷史演化[J].作家,2012,(02).

[5]劉曉玲.無奈的絕響——諸城派古琴的勃興以及在諸城的式微[J].人民音樂,2007,(02).

[6]米永盈,劉淑美.諸城派古琴的藝術特點及其在山東的發展現狀[J].齊魯藝苑,2007,(03).

[7]馬立婧.諸城派古琴美學思想研究[J].音樂創作,2013,(03).

[8]張晨,張繹如.走進山東(之一)諸城派古琴[J].音樂生活,2013,(10).

[9]韓鈺澤.諸城派古琴與梅庵派古琴的比較研究[D].濟南:山東藝術學院,2016年.

[10]劉姝彤.諸城派古琴“同源異流”的琴人、琴譜、琴樂研究[J].上海:上海音樂學院,2016年.

猜你喜歡
傳承
中國戲曲文化傳承與發展的創新性研究
中國傳統招幌對當代廣告設計的影響
小議“柳青文學創作精神”的傳承和創新
鎮沅麻洋紙的現狀與對策
基于Web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土族盤繡電子商務平臺的設計與實現
“互聯網+”時代出版人才培養的傳承與突破
新媒體時代下的蒙古族文化傳播研究
青年怎樣傳承長征紅色基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