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州石塘楊氏考論

2019-12-24 08:07楊躍鳴楊華金
臺州學院學報 2019年4期
關鍵詞:宗譜雙橋石塘

楊躍鳴,楊華金

(1.臺州市收藏文化研究會,浙江 臺州 318000;2.臺州市外事辦公室,浙江 臺州 318000)

臺州府城有首《行路謠》:“出西門,過浮橋,利弄,李狹橋。梅浦走缸窯,上缸窯,下缸窯,楊杜至三橋。上丁步,下丁步,石塘張家渡?!睋都味ǔ喑侵尽酚涊d:“石塘,在(臨海)縣西三十五里。蓋以巖穴狀如塘,故名。其上山泉飛注於此?!保?]石塘位于括蒼山北麓,永安溪南岸,箬溪(逆溪)之東南,以括蒼鎮的上泛、下泛二村以及旺人墩(舊稱:黃泥墩)村為中心,是以山地丘陵為主的半山區,周邊有張家渡老街、南宋張汝楷擺渡處、元代大嶺石窟造像、明代抗倭名將王士琦墓、還有象鼻巖風景區和摩崖石刻。山清水秀,遠近聞名。

一、石塘楊氏的由來

五代晚期至北宋早期,在現臨海括蒼鎮一帶,遷入一族楊氏,后世稱之為“石塘楊氏”,是臺州大宗楊氏源流之一,歷代人才輩出,如:宋,楊簡齋、楊樵寄、楊明復;元,楊敬德;明,楊時熙;清,楊晨;民國,楊鎮毅等。由于該族原宗譜毀于元末明初戰亂,后世靠耳口相傳補撰。故明清以來,后裔及學者對其源流問題頗有爭議?,F根據近年走訪、調查搜集的資料和依據,提出自己的觀點與見解。

(一)松壇楊氏遷徙石塘的史料記載及分析

南宋寶祐癸丑年(1253),四川參政平舟翁楊棟撰寫的《楊氏大宗譜序》記載:“巖仕吳越丞相,是為浙院楊氏一世祖也。巖生八子,分八位,第七子酀,生二子:曰榮、曰伴,二公自永嘉徙于臺之寧海松壇居焉。今松壇始祖榮、伴二公是也。伴以都知兵馬使,無子以兄子繼嗣,……在松壇則榮與伴乃一世祖也。至二世暉居松壇,(昕)遷于臺之臨海雙橋居焉。傳至五世曰稔公,又遷于石塘,有石塘譜……”[2]689元代至正乙酉年(1345),《石井楊氏宗譜原序》載:“榮之子曰暉,伴之子曰昕,昕遷于臨海雙橋,其后分居石塘,逮今官宦不絕?!泵鞔I來撰寫的《松壇楊氏大宗譜序》亦載有:“巖生酀,酀生伴,周顯德初以都知兵馬使偕兄榮自永嘉徙居臺之寧海松壇第一始祖也。厥后伴(榮)生暉、昕,昕遷臺之石塘?!保?]689-690清代寧?!端蓧瘲钍献谧V》清晰記載:“昕,字明甫始祖次子,舊譜書仕樞密使遷居臨海雙橋,娶金氏……生子鉉,鉉生稔再徙石塘,其詳載石塘譜。臨海海門昔嘗祭掃廣福山,今海門與石塘二族世次相呼名,分猶在?!备鶕鲜鲇涊d,可清楚地看到以下脈絡:吳越丞相楊巖是浙院楊氏始祖,生有八子,第七子酀,生二子榮與伴,榮與伴二公自周顯德年間從永嘉郡遷徙到臺州(今寧波)寧海松壇居住,榮與伴為松壇始祖。伴無子以兄子繼嗣,榮生暉、昕二子,伴之嗣子昕遷居臨海雙橋,昕生子鉉,鉉生子稔,稔再徙居石塘。但這里所指的“雙橋”與“海門”在什么地方?并非是現臨海市城東之雙橋,也不是現椒江區的海門。舊有《逆溪十景》而聞名,其中兩景即“雙橋”與“海門”。有詩為證:一是《雙橋鎖月》兩首:“回還秀水盡難描,亙古東西兩小橋。鎖得當頭明月住,夜闌常許舉杯邀。/雙澗灣環綠樹連,小橋流水到門前。夜來無限風光好,人在溪頭月在天?!倍恰逗iT疊浪》兩首:“風翻雪浪月黃昏,一帶奇觀小海門。逸興欲飛留不住,呼船忙渡隔溪村。/一灣流水向前奔,天險生成小海門。雪浪風波重疊際,奇觀猶羨逆溪村?!笨梢?,楊昕所遷居的臨海雙橋應在現在的箬溪村與小海門村一帶,即永安溪北岸,與石塘可隔江相望。所以,楊稔徙居石塘后才能“海門與石塘二族世次相呼名”。

(二)民國石塘楊氏宗譜兩大主脈世系比較

根據民國辛巳年重修的《臨海石塘楊氏宗譜》記載,其世系圖分為以“楊岙派”(下楊岙、箬溪等)為代表的《發祥系圖》和以“石塘派”(上泛、下泛、黃泥墩等)為代表的《統宗系圖》?!栋l祥系圖》一世始祖為楊泳因遭五季之亂從揚州航海至臺臨,并安居于“黃沙之陽谷”;《統宗系圖》一世始祖為楊欽是溫郡(永嘉郡?)半嶺之始祖,欽之子溫夫遷寧邑嵩壇(寧海松壇)為嵩壇始祖,至第六世憲云自北宋咸平戊戌年(998)間徙石塘上泛為石塘上泛之始祖。

1、《發祥系圖》摘要

2、《統宗系圖》摘要

3、世系比較

首先,從《發祥系圖》與《統宗系圖》的上述排列,可以看到《發祥系圖》七世以后與《統宗系圖》八世以后的輩序和人名基本上能重合,七世、八世之前的始祖部分記載確是比較紊亂,但之后的脈絡還是清晰的,可以謂之二族“同宗同源”。

其次,歷史名人及可考證人物與譜系記載出入較大。如,兩系均記載的棟或永棟,字元極,號平舟。楊棟,南宋紹定二年(1229)進士第二,四川眉山人,活躍于南宋理宗(1224-1264)時期。其晚年因臺州太守王華甫建上蔡書院邀為山主,而卜居于臺[4]622;又如,譜上記載的楊暉(肖巖),實名應為楊輝?!端涡r居士先府君壙志》記載:“先君諱輝,字明叔,姓楊氏。家臺之臨海。曾大父諱白,大父諱昴,父諱士衡?!染乐?,為寶祐二年(1254)十一月癸□,得年七十有四。男三:夢炎,承接郎,新紹興府諸暨縣尉;桂孫,故將仕郎;足孫?!瓕O男六:希禹……希龍?!嵊谔諑X之源(現臨海雙港前園陶嶺)……”[6]67-68譜中除其父與三子記載一致外,其余均有誤。例,其祖父為“昴”而非“昂”;其孫男中無“必大”等。再例,譜中記載其生于宋紹興癸酉年(1153),卒于寶慶丙戌年(1226);實際是生于淳熙七年(1180),卒于寶祐二年(1254)[6]68。相差近30年,相當于一代人。

再者,據說《石塘楊氏宗譜》舊譜毀失于元末明初戰亂時期,是后世靠耳口相傳補撰的,免不了道聽途說、以訛傳訛和名人“嫁接”現象的存在。如,《發祥系圖》的一世祖泳公和寧海松壇一世祖榮公,泳與榮土話方言發音基本相同,可能是相傳中的口誤。再如,“兩系圖”均記載有楊棟,字元極,號平舟,南宋紹定二年(1229)進士。從《發祥系圖》看其是楊斌的祖父一輩;從《統宗系圖》看是楊斌的高祖父。楊斌,字兼之,南宋淳熙戊戌年(1178)武榜進士[5]286。玄孫中榜要比高祖早51年,顯然不可能。但是,從《統宗系圖》一至六世祖情況看,由溫郡(永嘉)遷之寧海嵩壇(松壇),再徙臨海至石塘,與松壇始祖榮公自永嘉遷寧海松壇,昕公從寧海松壇遷臨海雙橋(逆溪),稔公再由雙橋(逆溪)遷石塘的遷徙軌跡基本一致的。由此可見,石塘楊氏為松壇楊榮后裔不會有錯。

(三)石塘楊氏宗族相關歷史資料的佐證

1、“高橋派”《楊氏宗譜序》之佐證?!案邩蚺伞薄稐钍献谧V》明、清兩代譜序均有記載:唐五季之亂,諱稔者遷臺之石塘,代有偉人,由石塘而沙崗高橋與洋嶼、長浦……且康熙三十六年布政司參議俞森寫得更為詳實:“唐五季之亂,諱稔者遷臺之石塘;宋南渡間,諱廉善者復自石塘遷至黃之沙崗;嗣后有居住於高橋者、有居住於水漲者、有居住於長浦?!睏盍?,號靜可。據光緒《楊氏宗譜》記載:“曾祖武經公(楊斌,字兼之,宋淳熙戊戌年(1178)武榜進士,仕終武經郎,知賀州軍)[5]286轉調海南時,有司以‘賢良方正’薦為郡尉,綽有能聲,而公之志,不肯為五斗米折腰,遂棄去,徜徉山水間,乃擇海門赤龍山沙崗之勝,因卜筑而遷居焉?!保?]735

2、元代《楊同翁墓志銘》之佐證。1958年2月19日,臨??h立本鄉(括蒼鎮)老婆岙(旺人墩村祖墳區域)在建造水庫時,出土了元人楊同翁的墓志銘。該墓志銘載有:“再世為刑部員外郎承休,以天祐元年使浙,冊錢镠為王,道梗,子巖吳越相,是為靖恭浙院。第七子酀,其后遷臺之寧海松壇,又徙石塘,遂占籍為臨海人?!保?]88該墓志銘還記有:楊同翁(1291-1355),字師善,號東阜,是刑部府君十八世孫。曾祖嗣浩。祖澄,贈奉訓大夫、浙省郎中,追封臨??h男。父祜,隱德弗耀。男四:長子植孫,臺州仙居縣儒學教諭;次子楨孫,慶元鄞縣尉;三四子,楫孫、根孫,咸能不墜先業。孫男六:烈、煦、恁、恷、缹、焄……[6]88-89“公敏悟,篤學敦行。游于鄉校翁先生森之門,秀出儕流,遺老儒先多器重?!彼坏朴谖恼?,“尤工于詩,駢儷清新,不諧俗語”。由于其品行高潔、學問博贍。于后至元年間,由江南行臺御史李齊推舉,授為饒州路慈湖書院山長[7]。楊同翁生在石塘,學在括蒼山麓,葬在祖宗陵地。他的祖宗脈絡清晰,子孫滿堂。應該說他是一位當時頗有名望的學者與詩人,其生平事跡,不但府縣志失載,連石塘宗譜也失載??梢?,當時宗譜毀損之極。

3、宋元間松壇石塘楊氏交往之佐證。據松壇元代大德年間楊垚撰書的《楊氏世譜原序》記載:“適石塘宗叔樵椅翁,令其子來審於此,齊翁主上察講席,白庵經廷之暇,序本支於垚為兄弟。行暇日示以宗譜,后述其上世傳遠。諸文累世曰鼻祖來自永嘉,徙臺寧海松壇析派臨海石塘?!裥叶緸橥救酥畾w,如閩之長溪,浙之永嘉,臺之松壇、石塘,明(寧波)之半亭、慈溪。皆同所自出亦一而已,生生無窮,經營四方,遂為著姓?!瓐惱弦硬荒懿节吺烈灾缕渚撮砸挝?,嚴父令子孫不能博古通今,敦宗睦族,無異承乎報本,庇根情義備之起慕?!笨梢姰斈晔翖钍蠟榱丝甲C自己的宗脈,曾派專人到松壇認宗。

二、關于石塘楊氏幾個觀點商榷

但凡目前有關浙江臨海石塘楊氏的論著,基本觀點都認為是浙院楊氏楊巖第二子楊郾的后裔。如,楊維森先生編著的《弘農楊氏族史》(陜西三秦出版社)、楊年建先生編著的《楊氏命脈回溯》(上海古籍出版社)等。

(一)與楊維森先生觀點商榷

楊維森認為:“石塘楊氏,系浙院吳越丞相楊巖之孫楊螎(郾第四子)后裔,自宋代楊螎遷居石塘,族眾繁衍,……分布于上泛、下泛、旺人墩、逆溪、泥平頭、塔兒頭、里岙楊、東山岙里、城關、舊渡等地,歷代散居異地他鄉者,亦不少。光緒六年(1880)翰林院編修楊晨所作的譜序一篇,系研究石塘楊氏之史料,附錄如下:《重修宗譜序》……”[3]396楊維森先生還為石塘楊氏至楊時熙(譜名支白,明萬歷三十四年(1606)舉人,授遂安教諭),畫了單線世系圖,見下圖。

楊維森先生關于石塘楊氏族眾繁衍一說,筆者也有同感。但是,遠遠不止這些,如臨海泉井楊氏后裔,椒江沙崗楊氏后裔等等……主要是楊維森先生所適用證明石塘楊氏是楊螎后裔的論據是錯誤的。光緒六年楊晨所作的《重修宗譜序》不是為石塘楊氏所作,而是為黃巖西鄉楊岙“楊溪楊氏”所作的序。該譜序不能作為證明石塘楊氏是楊螎后裔的證據。如譜中所載“楊溪之楊,出自吳越丞相。文本公由錢塘來居,及今八百余歲。其地在邑(黃巖)西四十五里,山川郁然深邃,自烏巖以北,義域嶺以南,……余族居東鄉,源同而流別?!保?]396

而楊文本是浙院楊氏楊巖第四子楊郁之孫,文不對題無法證明;再者,楊晨屬路橋河西楊氏是沙崗楊氏“高橋派”的后裔,來自臨海石塘,也不可能說自己同“楊溪楊氏”是“源同流同”的。所以,關于石塘楊氏是楊螎(郾第四子)后裔的觀點是不能成立的。關于“單線世系圖”的差錯,在以上的“世系比較”中已闡述清楚了,這里不再重復。

(二)與楊年建先生觀點商榷

楊年建先生關于臨海石塘楊氏的按語中撰道:“石塘楊氏宗譜早在明初就失去原本,后經補撰,始祖部分很是混亂,現擬楊融為石塘楊氏肇基之祖按宗族文獻資料加以說明。元至正十年(1350)黃巖《楊溪世譜》載‘宋太祖朝,吳越獻土。丞相子孫星散于江淮鄞越諸郡。第二院郾之子(孫)大雅留居錢塘。至臺者,第七院酀,居寧海松壇。第三院郜之子(曾孫)蟠,居臨海章安;融居石塘?!砬搴擦衷菏織畛孔逗游鳁钍霞页恕吩疲骸诰优R海石塘,至宋時廉善公遷本縣沙崗?!诰优R海石塘,此為臺州諸楊之始?!保?]723年建先生還認為:“楊泳,石塘楊之始祖。子:彬。由錢塘至于臺之陽谷?!保?]723

1、楊年建先生關于“石塘楊氏宗譜”的狀況和筆者掌握的情況基本一致。所以,他用了“現擬楊融為石塘楊氏肇基之祖”一詞,一方面說明了他的謹慎,另一方面也說明了他心中無底,沒有把握。

2、筆者也看過元至正十年(1350)常侍公十五世孫楊必謙書的《楊溪世譜序》僅載“巖相吳越王,生八子,俱仕,號‘浙院楊氏’其四院郁之子潭,潭之子文本,為散騎常侍,游覽至黃巖……遂名其地曰楊溪,筑室以居焉,是為始遷之祖。時宋定鼎之后也?!保?]692-693而未撰有其他各院情況,這并不是說上述《楊溪世譜》記載臆造,而是對“楊氏各院”所述的內容認為可信度不高。如,連是子,是孫,是曾孫都搞不清楚;“融居石塘”是哪院的子孫也沒交代。最多也只是道聽途說的。所以,楊必謙在譜序中也未撰入。

3、對晚清翰林院編修楊晨曾撰《河西楊氏家乘》云:“融居臨海石塘,至宋時廉善公遷本縣沙崗?!保?]723筆者也無疑異。晚清翰林院編修楊晨是“沙崗楊氏”第十九世孫,據其族人傳聞,當年楊大人也在考證“石塘楊氏源流”,去了臨海石塘等地考證,由于當時交通不便,信息不暢而未果。光緒六年(1880)楊晨應邀去西鄉為“楊溪楊氏”作《重修宗譜序》,自然也看到了元至正十年(1350)黃巖《楊溪世譜》,所以,就有了上述說法。但是,到了光緒已亥年(1899)由楊晨主持重修的“沙崗”《楊氏宗譜》,沒有提及“融居臨海石塘,至宋時廉善公遷本縣沙崗”一詞,說明了當時翰林院編修楊晨大人也否定了該說法。至少是對這個說法有了疑異。

4、“融居臨海石塘,此為臺州諸楊之始”[4]703疑異就更大了。就算融居石塘,也不可能是臺州諸楊之始。例如,當時寧海屬于臺州,而松壇楊氏周顯德初自永嘉徙居臺之寧海松壇了;第三院郜之子楊蟠,字公濟,號浩然居士,天禧元年(1017)生。于北宋慶歷六年(1046)得中進士,以籍為章安人,出任杭州通判與蘇軾共事了[3]399,[5]18-19。

5、關于楊泳由錢塘遷至于“臺之陽谷”執疑。據宋淳熙九年(1182),“臺州路崇道觀新安朱熹”撰寫的《石塘楊氏譜序》記載:“(楊)修,字德祖,胸有俊才,為曹操主簿,被操忌殺。一門痛悼九族……此各而投居遠害……有祖諱乾公僑居揚州江都至十八世諱泳公,字從遠,遭五季之亂,攜家航海至臺……于此買宇安居”后稱此為“臺之陽谷”。年建先生的楊泳“由錢塘至于臺之陽谷”[4]723之判斷,是假定郾為祖父的前提下的,由于郾居錢塘則將“譜序”中泳從揚州航海至臺改為從錢塘而來?,F在這個假定難以成立,所以,該觀點也不復存在了。其實,該《譜序》執疑更多。歷史上楊修確被曹操所害,但不久“三國歸晉”了,楊修之子楊囂,在晉太始初(265)為典軍將軍;楊修之孫楊準,晉惠帝末(306)為冀州剌史[3]135。不存在“一門痛悼九族……此各而投居遠害”。還有臺州以“臺州路”為行政建制的,是元代以后的事??梢?,該《譜序》是后世為“顯赫”自己的祖宗而杜撰虛構的,其泳公應是榮公之誤。

三、結 語

綜上所述,在五代晚期至北宋早期,遷入現臨海括蒼鎮一帶,永安溪兩岸的臺州“石塘楊氏”,經近年走訪、調查,對所搜集的資料進行了分析、評估與論證,認為應該是吳越丞相楊巖第七子,“浙院楊氏”第七院楊酀之后裔。

猜你喜歡
宗譜雙橋石塘
試論《高隆諸葛氏宗譜》的價值
饒桂芳
陶醉鄭州四百年
民國《姜山陳氏新祠宗譜》述介
作品賞析(1)
雙橋酒:一個城市的記憶與味道
逢源雙橋
Старинный приморский город
淺談宗譜的重要性及其征集
魚的溫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