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革命對就業趨勢的影響及應對策略

2020-01-08 07:34王文卓
天中學刊 2020年2期
關鍵詞:極化勞動力革命

王文卓

(1.中國社會科學院 研究生院,北京 102488;2.黃淮學院 工會,河南 駐馬店 463000)

人工智能作為引領未來的、最具顛覆性和變革性的戰略性技術,正不斷滲入社會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對一個國家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帶來深遠而深刻的影響。為此,世界主要發達國家爭相制定相應的發展戰略與規劃,世界進入了全面推進人工智能發展的全新戰略時代。一場由智能科技推動的革命將使社會產生深刻的變化。探究智能科技對社會變革的影響,成為學術界和產業界的熱點??v觀國內外關于智能革命的研究,學界更關注技術進步對經濟發展及勞動力就業結構的普遍性影響,對于技術革命進程中的就業結構變化的差異性及其影響的異同缺乏深入探討??茖W研究的根本意義在于能在對歷史發展和自然界演變的審視中,既找出普遍性規律,又能辨析出個性化特征,從而指導人類在推進歷史發展的進程中有針對性地避免既往錯誤。智能革命作為歷史上最為深刻的一次技術變革,對人類社會發展的影響也將最具顛覆性,其發展既遵循技術演變的一般規律,更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以歷史唯物主義視角,從智能革命的本質出發,結合前三次技術革命演變的一般規律及其特殊性,科學分析科技革命進程中不同階段、不同層次勞動力就業結構的演變趨勢及差異,并找出應對策略,對于更好地利用智能革命帶來的科技進步解決現實發展問題,更好地促進人類社會的發展,無疑具有重要意義。

一、智能革命及其本質

學界對智能革命的理論探究,雖然沒有形成系統化的科學體系,但從來沒有停止。1988年,童天湘從科技屬性出發,提出了高科技智能革命的概念。他認為,智能革命是通過實現智能的轉換和利用,從智能機器的制造到廣泛應用,引發智能“核爆炸”,把人的智能及機器智能的潛力爆發出來,導致社會智能化,以創造出智能社會的歷史時期[1]。吳軍認為,智能革命是由大數據與機器智能帶來的產業革命,必將帶來生產力和產業的變革[2]。李彥宏認為,智能革命是人和機器一起學習和創新世界,徹底改變人類經濟、政治、社會、生活的形態[3]。這些界定分別從智能革命的驅動因素、表現形式、發展結果進行了表述,但是對智能革命本質特征的系統界定仍需進一步探討。

對技術特性的強調,使人們一般認為現代智能科技肇始于阿蘭·圖靈在1950年創作的一篇論文《計算機器與智能》,其基礎是1941年同時在美國和德國出現的促進了信息存儲和處理革命的電子計算機。1956年,達特茅斯會議明確提出“人工智能”一詞,這一年成為智能科技發展的元年。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學者們開始嘗試對人工智能進行科學界定。如:斯坦福大學的尼爾遜教授提出,“人工智能是關于知識的學科——怎樣表示知識以及怎樣獲得知識并使用知識的科學”;麻省理工學院的溫斯頓教授提出,“人工智能就是研究如何使計算機去做過去只有人才能做的智能工作”[4];國內學者蔣新松指出,人工智能是用計算機去模擬人的智能行為[5];劉偉認為人工智能是一種集科學技術、人文藝術、哲學宗教為一體的有機化合物,是各種“有限理性”與“有限感性”相互疊加和往返激蕩的結果[6]。對人工智能的追捧,推動了社會對智能科技的認知。不過,即使從技術特性出發,智能科技也并不等同于人工智能,所以很多學者在進行人工智能闡述時,不得不將人工智能和機器人并列闡述。這既反映了學界對智能科技認知的混亂,又說明了智能科技在內涵和外延上對人工智能的包容。

一般認為,智能是知識和智力的總和,知識是智能行為的基礎,智力是獲取知識并運用知識求解問題的能力。個體基于其獲取的知識對客觀事物進行合理分析、判斷及有目的的行動和有效地處理周圍環境事宜的綜合能力即為智能,而知識是人類在實踐中認識客觀世界(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成果,是能夠幫助人類創造新物質和新的精神成果的信息總和。因此,遵循一定的原理、規則,綜合運用人類知識成果,有成效地處理復雜問題,并能創造新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科技,應屬于智能科技范疇。智能科技就是“智能”和“科技”的結合,是智能在科技領域的體現,同時智能化的科技能夠通過物質體現反作用于智能并促進智能的提升。在當前,智能科技體現為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機器人等。

基于以上討論,我們認為,智能革命是綜合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機器人等智能科技成果,通過人和機器的共同學習與創新,而推動社會生產力、生產關系變革的科技革命,它將引發社會及人的思想產生深刻變化,使社會達到新的發展水平,使人類走向新的文明。智能革命的基本特征表現為知識無處不在,人和客觀世界交互智能化——機器智能化,智能化的機器反作用于人類并促進人類智能提升;智能革命的社會特征表現為生產方式和組織管理方式智能化,機器不僅代替人的體力勞動,而且代替人的腦力勞動和智力勞動,勞動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生產力快速發展;智能革命的技術特征表現為數字化、數據化、自動化、智能化、物聯化,各種知識和技能深度交叉與綜合;智能革命的發展特征體現為爆發式、顛覆性,快速實現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重構。智能革命為人類提供了全新的智能化生產手段和組織管理方式,推動生產力的快速提升,并重構從生產到分配、交換、消費等經濟活動的各個環節,形成從宏觀到微觀各領域的智能化新需求,深刻改變人類生產生活方式和思維模式,引起人們價值觀念、社會意識的變化,進而引發社會結構和政治體制等的變革。

二、智能革命時代的勞動力就業趨勢

(一)科技進步與勞動力就業趨勢

科技進步通過改造勞動工具實現勞動效率的第一次提升,勞動工具反作用于勞動者,通過提升勞動力質量,實現勞動效率的第二次提升,從而推動生產力不斷向前發展。技術進步不斷動態演進,每一次技術變革和新技術應用,都會改變傳統的生產方式,對勞動者產生巨大影響,使勞動力結構不斷演變。隨著科技革命的不斷進步,勞動力就業結構日漸呈現出空間極化、技術極化、質量極化的趨勢。勞動力就業極化進一步加快資本、技術、人才的聚集,加劇了經濟發展的差異化,使貧富差距更加顯著,深刻影響社會穩定性。

科技進步對勞動力就業的影響是漸進性的,這種影響在科技發展的不同時期呈現出不同的時代特征。第一次工業革命推動了手工業向機器大生產的轉變,不變資本在資本有機構成中迅速提升,機器在一定范圍內補充和替代體力勞動,大批農民和手工業者失去原有工作崗位,勞動者開始向機器大生產領域轉移,催生了技術工人的涌現,單個崗位的體力勞動者數量大規模減少,低技能勞動者就業率迅速提升;在就業的空間結構上,以體力勞動為主的第一產業勞動者大規模減少,人口向第二產業興起的城鎮聚集,城鎮化進程顯現。以電力、電氣為代表的第二次技術革命進一步提高了勞動生產效率,規?;臋C械化生產,對勞動者的技能要求進一步提升,單純體力勞動者就業崗位進一步縮減,腦力勞動者和知識工人在勞動力隊伍中所占比重增加,在就業的產業結構上,第一產業加快向第二產業轉移。信息技術革命的快速推進,使自動化和工業化程度逐漸加深,機器智能化水平不斷提升,體力勞動進一步被替代,腦力勞動在部分領域也開始逐漸被機器取代,勞動力就業趨勢朝著數字化、信息化和個性化方向發展,勞動力開始規?;叵虻谌a業轉移,城鎮化進程進一步加快。

上述三次科技革命,總體上是機器逐步取代人的過程,并逐步由替代體力勞動向替代腦力勞動發展。在空間結構上,勞動力就業呈現向城市轉移的趨勢。在產業結構領域,勞動力呈現由第一產業向第二產業及第三產業不斷轉移的趨勢;在就業轉移的同時,勞動力呈現出技能偏向性發展的趨勢,低技能勞動力的需求逐漸減少,勞動力技能及勞動力質量在不斷優化;在就業環境質量上,勞動力呈現知識技能傾向性趨勢,高技能與低技能勞動報酬差距不斷擴大。

(二)科技進步的雙重效應

科技進步的過程,雖然是機器代替人的過程,但由于人類始終處于智力優先地位,機器只處于輔助地位,因此機器只能替代人的部分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得益于機器的輔助,人的勞動環境得到極大改善,人的生存質量不斷提升,人類的四肢和大腦被解放出來,創新欲望被更多地激發出來,科技革命帶來的創造效應遠遠大于替代效應,勞動力需求沒有因機器的替代下降,反而實現了增長。自第一次科技革命以來,世界人口已經從 8億人增長到 70億人,并有繼續上升的趨勢。三次科技革命帶來的人口增長,使研究者普遍樂觀地認為,科技革命在勞動力就業效應上會一直呈現正向效應趨勢,即科技革命只會擴大就業而不會增加失業。

但是,科技革命對于就業的創造效應并不是一直積極的。第一次和第二次科技革命所帶來的就業增長,一方面是因為機器的出現,延長了產業鏈帶來的創造效應,另一方面是因為經濟全球化和低端產業在全球范圍內的不斷轉移,具有基礎技術優勢、人口優勢和自然資源優勢的國家能夠享受勞動密集型產業發展帶來的人口紅利。在第一次科技革命中,英國成為世界工廠,其人口迅速增長。在第二次科技革命中,作為世界工廠的美國、德國、日本的人口增長速度明顯高于其他國家。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作為產業轉移承接國的中國和印度,人口迅速爆炸。然而,智能革命將使這一現象發生根本改變。隨著智能科技的出現,知識迭代速度不斷提升,機器智能化和物聯化速度加快,這將進一步加大機器替代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的速度、廣度和深度。在產業鏈延伸的同時,更多的產業將會消失。世界經濟論壇在2016年預測,受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崛起的影響,未來 5年中全球 15個主要國家將有超過710萬個工作崗位消失。日本智庫野村綜合研究所與英國牛津大學合作調查研究,在820種職業的2069項業務工作中,34%的工作可被機器人替代;就國別來看,日本高達55%的工作能被機器人替代,比例高于印度(52%)及中國(51%)等勞動力密集的國家;美國的替代比例為47%,歐洲的替代比例為46%,英國的替代比例為 35%[7]。在替代效應加劇的同時,基于機器智能化的發展趨勢,就業創造效應可能將明顯低于替代效應。

(三)智能革命與勞動力就業極化趨勢

智能革命帶來的科技應用交叉化、綜合化、復雜化趨勢,使勞動力就業技術極化趨勢日甚。智能科技發展使機器不斷更新換代,機器的智能化水平越來越高,機器將由輔助地位變成與人協同發展,機器將不僅代替人的體力勞動,并在更大范圍內代替人的腦力勞動,更多的工作崗位將被機器替代。而機器智能化后,原來必須依靠人的智力進行的生產、研發、創新等活動將完全被機器所取代,而且效率將會更高,勞動力就業空間將會被大幅壓縮。同時,科技革命的快速發展,新技術的廣泛應用,使工作崗位朝著高技術、高創新性、多技能的方向發展,從規則性向非規則性、從簡單操作向靈活解決問題等方向轉型,對勞動者的知識水平、智力水平和創新能力要求越來越高[8]。勞動者必須不斷強化教育,更新知識體系和技能體系,對自身的知識結構、觀念結構、技能結構等進行調整,以滿足工作崗位需要。發達的人工智能將逐步消滅低端就業崗位,低技能崗位將被高技能崗位取代,被釋放出來的大量勞動力將會被長期隔絕在就業市場之外。

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發展,將進一步強化勞動力就業空間極化現象。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技術群體的一個明顯特征是人才密集型、資本密集型、技術復雜型,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欠發達國家的進入門檻。據統計,一個典型的現代化半導體存儲芯片的生產設施已從2500萬美元增加到2億美元,預計生產未來幾代產品的現代化制造設施的費用將在 5億~7.5億美元。同時,現代技術產品的結構十分復雜,所需元件數量之多十分驚人。如一臺電力機車有近25萬個零部件,一架波音747客機甚至有405萬個零部件。技術的復雜性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國際間的合作,但是由于需要巨額的研發費用投入,這種合作基本上在發達國家之間進行。據統計,1990年,在美國的對外直接投資中,投在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資本占總投資的 75%左右,而外國在美國的直接投資約有85%是來自發達資本主義國家[9]。當前,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主要集中在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雖然以國家的力量大力推進人工智能發展,但仍然落后于美國[10]。

資本、技術、人才的聚集,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快速發展,將進一步加快經濟發展由自然資源起基礎作用向科學技術起主導作用轉變,勞動力低成本優勢、自然資源競爭優勢進一步弱化,從而減少了勞動密集型產業向發展中國家的轉移,甚至出現逆向轉移,原來設在發展中國家的初級產品或零部件生產重新回到發達國家。智能技術的進步、一體化制造模式的日漸成熟,將減少部分領域和環節的分工,低技術含量、技術鄰近度高的環節被一體化,傳統的一些產業分工被整合,全球生產的中間環節減少,國家之間、國內不同區域之間“贏者通吃”的局面將會不可避免地出現。一方面,發達國家依靠新技術、新產品在全球的輸出,確保國內勞動就業率、勞動環境、就業質量不斷向上發展,另一方面,失去原創優勢的技術、產品輸入國,其勞動就業率、就業質量不斷下降、惡化,導致貧困加劇。

勞動力技術極化、空間極化使勞動力就業環境和就業質量極化現象不可避免。智能革命使經濟發展逐漸由自然資源起基礎作用向科學技術起主導作用轉變,由市場主導型向技術引導型轉變,科學技術在生產力要素中的作用越來越大,資本向技術占優勢的國家不斷聚集,而向其他國家轉移的速度越來越快,量比越來越小,欠發達國家的就業機會相應地越來越少。國際就業趨勢呈現發達國家就業率上升和欠發達國家就業率下降的明顯變化。同時,智能革命將對勞動者素質提出更高的要求,勞動者必須接受更多的教育才能獲得新的技能,才能滿足就業要求。掌握智能科技知識、擁有新勞動技能的勞動者,將獲得更多的就業機會和更高的勞動報酬。據騰訊研究院2017年的統計數據顯示:全球AI領域人才約30萬,而市場需求在百萬量級。其中,高校領域約10萬人,產業界約20萬人。全球共有367所具有人工智能研究方向的高校,每年 AI領域畢業的學生約 2萬人,遠遠不能滿足市場對人才的需求[11]。因此,人工智能人才薪酬居高不下。根據科技招聘網站100offer.com的數據統計,在中國,從事人工智能工作的優秀畢業生可以獲得年薪30萬至60萬元人民幣,而擁有3到5年工作經驗的團隊領導年薪輕松超過150萬元。但在欠發達國家或地區,許多人因為貧窮而無法接受教育,難以獲得新的勞動技能,只能從事低端勞動或陷入長期失業,更加劇了貧困。發達國家與欠發達國家之間勞動力就業質量差距越來越大。國際勞工組織發布的《世界就業與社會展望:2019年趨勢》報告指出:“高收入國家的失業率大幅下降,但在一些中高收入國家,失業率在經濟放緩后有所上升,或正在上升,使很大一部分勞動力面臨更大的貧困風險?!盵12]而由就業空間回流及就業技術要求的提升帶來的就業環境變化也越加明顯。國際勞工組織提供的數據表明,2018年,全球共有33億就業人口,非正規就業人口為20億,占全球勞動力的 60.6%,這部分人從事不太吸引人的工作,工資低,僅能勉強維持生計,很少或根本得不到社會保護和工作權利;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超過四分之一的工人生活在極端或中等貧困中,就業壓力和生存壓力越來越大[12]。

(四)智能革命對就業極化的影響及其走向

空間極化催生就業鴻溝。技術極化將從根本上抑制人口的增長速度。就業質量極化將對社會結構及穩定性造成深刻影響。

科技革命導致就業率、生育率逐漸呈下降趨勢,這種趨勢已經開始顯現并被反映到人口數據上。加拿大智庫的研究結果顯示,世界人口正沿著隱性下降趨勢發展,即生育率日漸下降。在全世界近200個國家中,有大約一半的國家人口數量增長最快的人群為 60歲以上的人;有差不多25%的國家,其人口數量增長最快的群體為25~59歲的青年和中年人。換句話說,年輕人(24歲以下)數量增長比較快的國家越來越少[13]。根據統計,自動化水平越高的國家,人口自然出生率下降趨勢越快,如歐洲部分國家出現人口負增長,而日本正淪為低欲望社會[14]。部分發展中國家的生育率下降趨勢也開始出現,作為世界上勞動力貢獻最大的中國雖然出臺了全面放開二孩政策,但是收效甚微,人口下降趨勢不可避免,世界工廠的地位正受到沖擊,就業結構調整壓力加大。

三、創新人才培養機制:就業極化趨勢下的路徑選擇

人工智能爆發式發展導致的人工智能人力資本需求側與供給側的嚴重不平衡,人工智能快速發展引發的知識更新快速化帶來的知識技能的滯后化,成為阻礙人工智能進一步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加快人工智能人力資本開發,加大人工智能人才培養力度,已經成為政府、學界和產業界的普遍共識。

但是,由于人工智能科學本身發展的短期性、學科的探索性和不完善性、多學科交叉性、技術外溢性、知識快速滯后化的特點,人工智能人才培養缺乏可借鑒性及統一的規范和標準,存在著投入高、周期長、收益不可預期的風險,因此其社會化熱情并沒有像產業熱情一樣被完全點燃。世界各國對人工智能人才培養普遍存在著戰略設想與實際推進不同步的現象。

加強人工智能人才培養,必須從擴大人才培養規模、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優化人才培養結構等方面進行系統部署,進一步完善政策保障,構建基礎教育、職業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等多層次教育體系,為人工智能教育發展提供政策支持。同時,要強化法律法規建設,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為人工智能研究營造平等、安全、隱私保護等環境。

(一)創新人才培養理念

理念創新是實踐創新的關鍵因素。人工智能的發展及其與教育的深度融合引起教學過程的深刻變革,對人才培養提出了新的挑戰,傳統的人才培養理念與方法已完全無法應對人工智能教學帶來的新變化。例如,由人工智能技術帶來的學習場景構造,能夠有效提高學習效率,促進學習者對抽象難懂知識點的快速理解;對學習者的精準畫像,能夠精準推送個性化學習內容,切實做到因材施教,等等。因此,必須以全新理念,應對人工智能帶來的人才培養新變化。

一要樹立教育自信理念。中國是應用人工智能場景最為廣泛的國家。這不僅因為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更因為中國的世界工廠地位使中國具有最完整的產業鏈、最健全的人工智能生態體系,為人工智能人才培養提供了最豐富的實踐經驗和理論創新基礎。同時,中國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文明延綿不絕的國家,有卓越的文明傳承體系,有與眾不同的人才培養方略。從學科發展上來說,人工智能屬于全新學科,在人才培養上并沒有固定模式,而且人工智能是交叉學科,其基礎理論與算法來源于相近學科。事實上,只要相近學科發展完善,就具備人工智能人才培養需要的教育基礎,而中國就具備這樣的教育基礎。

二要樹立可持續發展的人才培養理念。從工業革命的發展史來看,每一次的產業革命都是一個長期的漸進過程。人工智能的發展雖然具有階段性的爆發式特點,但智能革命要完全實現總體目標,必然要經歷一個漫長過程。在這個發展過程中,需要有持續不斷的人才支撐。因此,人工智能人才培養將是一個長期的復雜工程,我們要樹立長期的可持續發展的人才培養理念,并在這一理念的指導下,制定切實可行的發展措施。

三要樹立系統化、科學化培養理念。即要樹立培養目標多元化、培養內容多元化、培養方法多元化的理念,遵循人才培養目標先進性、可實現性的指導思想,強化人工智能人才培養頂層設計。要從人工智能戰略態勢、重點任務需求出發,開展全民智能教育,構建包括智能學習、交互式學習的新型教育體系,推動人工智能在教學、管理、資源建設等全流程的應用,多措并舉,完善人工智能領域人才培養體系。

四要樹立人才共育與理論實踐并重的理念。教育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推動實踐,但教育往往滯后于實踐,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發展使教育的這一特性更為明顯。所以,良性的教育應該高度重視校際合作和校企合作,構建產、學、研、政等要素緊密協同的人才培養綜合協同體,將人工智能學科的專業知識理論教育與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及國家安全的需求緊密結合,切實培養與“智能+X”的經濟社會相適應的現代人才,使人工智能技術真正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引擎。

(二)創新人才培養機制

人工智能人才的培養離不開機制的創新。只有破除束縛人才發展的思想觀念和制度障礙,使人工智能人才培養在結構布局上更加科學化和系統化,人才培養機制創新取得突破性進展,才能形成人才輩出、人盡其才的基本環境,也才能培養和造就規模宏大、結構優化、布局合理、素質優良的人工智能人才隊伍,確立國家人工智能人才競爭比較優勢,增強國家核心競爭力。

一要創新人才培養投資機制。人才培養投資研究,是人才培養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由于研究的敏感性、數據的不可回溯性導致的研究困難,人才培養投資研究一直處于人才培養體系的邊緣。事實上,人才培養投資一直是人才培養取得預期成效、實現培養目標的決定因素,是人才培養體系不可回避的現實問題。人工智能人才培養相對于其他人才培養,需要的投入更大,投資機制設立的科學性也更加重要。

二要創新人才評價機制。人才評價是人才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人才發展方向的指揮棒,對人才培養的目標、策略、途徑、方法具有重要的引領與導向作用。強化人工智能人才培養,必須針對人才需求的問題焦點,深化機制改革,有序推進人才培養評價體系的完善,建立健全科學的人才分類評價機制,發揮人才評價的“檢驗器”“驅動器”作用,實現結果導向的引領作用。

三要優化人才培養結構體系。首先,要優化人才培養主體結構,強化師資隊伍建設,提升教師人工智能教學素養,確保教育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當前的問題是,人工智能教育師資普遍不足,教師人工智能教育知識水平亟待提升,而外界高端人才也無法被吸引到教師隊伍中來。其次,要堅持自主培養和引進人才相結合的策略,建設具有示范引領作用的高水平人工智能創新師資團隊。再次,要鼓勵社會與企業共同參與,優化人才培養實踐資源配置,鼓勵技術優勢企業派駐導師到校園,將最新人工智能技術發展成果及時帶入一線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智能素養,推動人工智能人才綜合全面發展。

四要建設人才培養多層次體系。人工智能人才分類的多樣性,人才結構的多層次性,人才培養的長期性、可持續性,要求必須從高端人才多樣化、深層次需求入手,構建融合銜接、相互支撐的多層次人才培養體系。要切實構建包括學前教育、基礎教育、職業教育、普通高等教育等多種教育形式相互支撐、相互銜接的現代教育科學體系。要大力整合人工智能產業鏈、價值鏈和創新鏈,切實建立高校和研究機構、人工智能建設發展集聚區、人工智能產業園區、國家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院、企業人才培養基地等多層次人才集聚和培養載體,塑造良好的人工智能人才培養生態系統。

四、結語

技術革命推動經濟發展,同時對勞動力市場結構產生深刻影響。相對于歷史上的三次技術革命,人工智能革命對經濟、社會、文化生活等各方面的影響更加深刻,經濟、社會包括人的思想等將產生顛覆性的變革。人工智能革命的爆發式、顛覆性發展特征將推動經濟發展由市場主導型向技術、市場雙主導型快速轉變。經濟結構異化將以更快的速度向就業市場傳遞。就業市場空間極化、技術極化和就業質量極化的特征更加明顯??臻g極化催生就業鴻溝;技術極化將從根本上抑制人口增長速度;就業質量極化將對社會結構及穩定性造成深刻影響。

發達國家在智能科技革命時代具有先發優勢。欠發達國家只有找準應對智能科技革命的著力點,科學制定符合本國實際的發展戰略,并不斷扎實推進,才能有效縮小和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避免經濟差距擴大,有效降低失業率,不斷改善勞動力就業環境和就業質量,確保社會穩定發展。一要集中力量,推動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技術、新產業的差別化發展,促進經濟快速發展,縮小與發達國家之間的經濟差距。二要堅決摒棄繼續向人口要紅利的思想,轉向向人口素質要紅利的政策選擇。即要大力推動教育制度改革,提升社會教育層次,考慮普及專業碩士教育,擴大專業博士教育,切實打破碩士、博士年齡限制,鼓勵更多的優秀科研工作者通過學歷教育進一步提升科研水平;要加快推進戶籍制度改革,鼓勵國內優秀科研人才在國內自由流動;要有條件地試點國籍制度改革,吸引國外人才聚集;要加快智能科技普及,推動智能科技基礎知識進教材,推動智能科技產品進校園、進教室,有條件地推動高中義務教育,加大職業教育、應用技術教育專項支持;要加強智能科技的技能培訓力度,提升勞動者就業和再就業能力。三要加快退休制度和養老制度改革。要充分考慮現代人的健康水平,在社會保障政策不變的前提下,加快推進差別化延遲退休。要考慮出臺國家為主體的智能化集中養老制度,釋放勞動力社會活力。四要完善社會保障制度,提升公共就業服務水平,降低勞動力就業極化帶來的貧富差距影響。

總之,只有進一步加快培養智能科技人才,強化智能科技勞動力培訓,加快推進智能產業發展,培育高端高效的智能經濟,有效引導資本、技術、人才集聚,才能確保社會經濟穩定發展,確保國家安全,確保國家占據國際競爭優勢,掌握戰略主動權。

猜你喜歡
極化勞動力革命
認知能力、技術進步與就業極化
極化雷達導引頭干擾技術研究
基于干擾重構和盲源分離的混合極化抗SMSP干擾
2020年河南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45.81萬人
廣東:實現貧困勞動力未就業動態清零
非理想極化敏感陣列測向性能分析
中國的出行革命
粉紅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
獨聯體各國的勞動力成本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