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沖決樊籬的嘗試:婚戀情節對梁祝形象刻畫的意義

2020-01-08 07:34余全有
天中學刊 2020年2期
關鍵詞:馬家梁山伯祝英臺

余全有

(黃淮學院 天中歷史文化研究所,河南 駐馬店 463000)

婚戀情節是梁祝故事最重要的內容和核心,對刻畫梁山伯、祝英臺的形象和增強故事感染力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婚戀問題上,梁祝二人向封建倫理道德和世俗觀念發起的挑戰,不僅使故事達到了高潮,而且使故事升華到一個全新的境界。從梁祝故事的內容看,婚戀情節主要反映了兩個方面的價值取向:一是在婚配對象的選擇上試圖脫離世俗觀念的禁錮,打破傳統社會中的門第觀念;二是在擇偶的方式上試圖擺脫世俗觀念的束縛,追求自主擇偶的權利。正是如此,婚戀情節刻畫出梁、祝二人超凡脫俗的形象,使故事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從而將梁祝形象根植于人們的心中。

一、梁祝對世俗擇偶標準的挑戰

在中國傳統社會,婚姻并不會顧及婚姻雙方當事人的意見和感受,即使有時會考慮當事人本身的情況,那也并不是婚姻締結的關鍵。傳統婚姻的一項重大功能是“合兩姓之好”,所以婚姻的締結更主要的是考慮兩個家庭或家族之間的利益,當事人的感情和個人幸福必須服從于家族或家庭利益。在這種觀念的主導下,婚姻當事人的個人條件和感情往往被忽視,而門當戶對成為擇偶的基本要求和最重要的因素。在梁祝故事中,梁祝二人恰恰在這方面背離世俗觀念,對世俗擇偶標準提出了挑戰。

在現代人看來,梁、祝二人情投意合、兩情相悅,就滿足了締結婚姻的條件,婚配合情合理、天經地義。但是,這種觀念在封建世俗看來是離經叛道、荒唐無禮的。祝父對女兒與梁山伯私訂終身行為的堅決反對,在相當程度上就是從梁祝兩家的門第和現實利益角度考慮的。在卷入梁?;橐黾m葛的祝、梁、馬三家中,“馬家最富,馬老爺在朝廷做大官,梁家有一點田產,算一般富戶,祝家是書香門第,家境平?!盵1]43。祝父在權衡梁家和馬家的門第和家庭背景后,苦口婆心地勸告女兒:“馬家乃是簪纓世家,閥閱門第……你若不嫁馬家,有辱門庭?!盵2]32在他看來,馬家有權有勢,梁家與其不可同日而語。因此,梁、馬兩家家庭背景的巨大反差,自然是祝家看好馬家的主要動因。在女兒抗拒馬家的親事時,祝父對女兒說:“馬家有錢有勢,不是一般人家,你挑著燈籠也難找??!”[1]46在梁山伯到祝家看望英臺時,祝父又對女兒說:“馬家權勢大,要懂得利害,勸他死了心?!盵1]50站在祝家的角度來看,馬家有權有勢,祝家與馬家結親不僅使祝家有了穩固的靠山和可以預期的現實利益,而且女兒嫁到這樣的人家可以衣食無憂,終身有依靠。

在中國傳統社會,雖然人們締結婚姻強調門當戶對,但往往喜歡與比自己身份地位高和經濟條件好的家庭締結婚姻,而不愿與比自己身份地位低和經濟條件差的家庭締結姻緣,這可以說是人們對待婚姻問題的主流價值取向,即締結婚姻時首要考慮的是物質利益,只要有優裕的物質保障,至于婚姻的對象是誰、當事人是否有感情并不重要。所以,“祝父硬逼著英臺嫁給馬文才,因為馬家富有,有錢有勢,而梁山伯卻是個寒門子弟,這些情節,也不是史料提供的,是民間的創作,是民間根據自己的社會生活經驗和價值觀念進行的創造”[3]72–73。

二、梁祝對傳統擇偶方式的挑戰

在傳統社會,配偶的選擇和婚姻的締結有一套嚴格的程序和要求,是否遵循這套程序與要求,關乎婚姻的合法性問題,而梁祝對此也提出挑戰。創作者在梁祝故事中通過塑造梁祝二人的擇偶方式,表達了對傳統婚姻締結方式的反感和不滿,這不僅豐滿和鮮活了梁祝形象,也增強了故事的感染力。

(一)對世俗婚姻決定權的挑戰

從先秦開始,婚姻的決定權就逐漸掌控在父母長輩手中?!抖Y記·曲禮》云:“男女非有媒不相知名?!盵4]16《坊記》云:“男女無媒不交?!盵4]769孟子說:“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鉆穴隙相窺,逾墻相從,則父母國人皆賤之?!盵5]《戰國策·燕策》云:“處女無媒,老且不嫁?!盵6]可見,傳統社會十分強調“媒”在婚姻締結過程中的作用。媒是婚姻的中介,不通過媒介婚姻當事人就不能直接接觸,更不能私自決定自己的婚姻大事?!肮糯幕橐鲋贫扰c現代婚姻所強調的自由結合、男女自愿是格格不入的。人的正常的權力被剝奪,人追求愛、向往美的本質被異化?!盵7]

中國傳統社會一直沿襲男女婚姻遵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方式,“婚配是自家的事,配偶要自己來選擇……這種要求,在兒女作為父母附屬物的時代是很難實現的,特別是女子,要遵行三從四德的倫理,哪能容你自由戀愛”[8]?!杜畠阂帯窂娬{遵從禮儀,服從父母:“女子在堂,敬重爹娘……父母言語,莫作尋常,遵依教訓,不可強良?!盵9]88“婦人善德,柔順貞靜,樂乎和平,無乖戾也……執禮秉義,無縱越也;率先訓,無愆違也?!盵9]125禮儀當然包括通過媒妁締結婚姻一項,而服從父母也自然包括聽從父母為自己指定的婚姻。女子不僅不能私訂婚姻,而且私自與異性接觸都是違背禮儀的,“當在家庭,少游道路。生面相逢,低頭勿顧”[9]83。

但是,梁山伯與祝英臺卻私訂了終身。祝英臺在離開學堂前托師母將自己的信物轉交給梁山伯,并在十八里相送時一再叮囑梁山伯到家中提親,這種行為突破了傳統婚姻制度的樊籬,對世俗婚姻決定權構成了嚴重挑戰,自然會遭到封建傳統勢力的強烈反擊。當得知女兒與梁山伯私訂終身后,祝父嚴厲地斥責女兒:“自從盤古分天地,哪有閨女自定親。馬家是有媒有聘有父命,梁山伯他與我祝家難聯姻?!盵2]29–30可見,祝父反對女兒與梁山伯私訂終身的最有力武器就是傳統習俗,他直接指出在中國傳統社會就沒有男女私訂終身的道理,馬家有媒有聘有父命,符合傳統的婚姻締結程序,而祝英臺與梁山伯私下訂定的行為不合乎社會習俗和道德倫理,根本算不得數。當梁山伯到祝家拜訪時,祝父直截了當地向梁山伯撂明立場:“英臺已受馬家聘,是馬家媳婦馬家的人?!盵2]31此后,祝父又指責女兒:“你已是馬家的人了……豈不聞婚姻大事當由父母作主……無媒無聘,作事不端?!盵2]32

祝父強烈反對女兒與梁山伯婚姻的更深層的重要原因是受到社會習俗的壓力。如果我們簡單地認為梁祝愛情悲劇是由祝父的殘忍、冷血所致,那就不僅過于幼稚、膚淺,而且也不符合情理。在祝父勸告和教訓女兒時,大多強調的是傳統道德規范而不是兩家的門第差別。當祝父問明梁祝二人間的情緣后,連連搖頭說英臺“辜負老父一片心”[10]50,并告誡道:“這頭親事已訂定,要女兒不必枉傷心?!盵10]51可見,祝家將女兒嫁到馬家,固然有現實的考慮,但也肯定感受到了世俗觀念的壓力?;\罩在某種社會習俗中的人往往會屈從于被視為“規矩”的習慣勢力,從而失去自身的主動性和選擇權。

從情理上講,父母并不希望看到子女痛苦,都希望他們生活得快樂幸福。如果不是因為社會輿論與習慣勢力的重壓,祝父自然也不會如此冷酷地拆散女兒與梁山伯之間的愛情。當女兒對父親訂下的親事表示質疑時,祝父說:“豈不知三從四德乃是天經地義,你若執迷不悟,胡作非為,不但有辱門楣,亦為禮法所不容!”[2]32–33因為女兒的行為直接關乎祝家的社會聲譽,所以他堅決反對女兒與梁山伯私訂的親事。就連梁祝二人同樣也感受到了來自世俗勢力的強大壓力。祝英臺面對父母的決定,萬般無奈地對滿懷失望的梁山伯說:“我與梁兄難成對,爹爹允了馬家媒,我與梁兄難成婚,爹爹受了馬家聘,我與你梁兄難成偶,爹爹飲過馬家酒……爹爹之命不能違,馬家勢大親難退?!盵2]40這說明祝英臺在強大的社會壓力面前,不禁對自己的抗爭行為喪失信心,認為與梁山伯的愛情難以達到預期的結果。

正是梁祝二人對愛情的強烈追求與籠罩于整個社會的世俗觀念產生的沖突,造成了梁祝愛情悲劇,而這一悲劇又在人們心中產生了強烈的震撼和共鳴?!傲鹤髡f之所以能如此動人,如此引起人們的共鳴……最主要的是表現了一種中國傳統的民間婚約理念婚姻模式下的生死戀情?!盵11]31人們往往只看到梁祝愛情悲劇本身,或以觀賞的眼光品味梁祝愛情故事,而很少有人去揭示產生這個愛情悲劇的文化背景,更少有人認識到梁祝愛情悲劇的最根本原因就是他們在婚姻觀念上與封建道德倫理存在尖銳沖突??梢哉f,梁祝愛情故事反映的是一場爭奪婚姻決定權的斗爭。錢南揚說:“梁祝故事的乞婚不遂,就不能像過去那樣,僅用一個單一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簡析之。必須同時結合……諸種文化因素綜合加以研究,才能理解這個情節構成的復雜性和深刻性?!盵12]307

(二)對傳統婚姻程式的挑戰

梁祝故事對人們造成的心理震撼,不僅僅來自梁祝二人對婚姻決定權的挑戰,還來自對傳統婚姻程式的挑戰。傳統的締婚程式須經過幾個必要的步驟,即所謂的“六禮”。只有經過這些步驟,做到明媒正娶,婚姻才是合法的,如果是自由戀愛且不按照婚儀的程序走,不經過這些步驟,那么不僅婚姻算不得數,而且為禮法和輿論所不容。需要注意的是,媒雖然是溝通婚姻雙方的橋梁和中介,但并不直接溝通婚姻當事人,而是溝通雙方家長;媒不是由婚姻當事人雙方指定的,也不必得到婚姻當事人的認可;即使有媒,但不被雙方家長認可,婚姻也不能算數。梁祝到底是私訂終身還是經過合法媒聘,其焦點就在于媒的合法性,也即婚姻當事人指定的媒是否能算數。

在傳統社會,女子尤其是成年未婚女子不能隨便走出家門,更不準隨意與男性,特別是青年男性接觸,“閨房嚴肅,方謂賢能……鹵莽浮躁,非人所宜”[9]350。一般來講,長年深居簡出的青年女子很難有機會接觸到家庭成員以外的人,更不用說與青年男性私訂終身,或指定他人做媒。祝英臺的特別之處就在于她走出家門,并與梁山伯共處數年。嚴格來講,梁祝之間也是有媒有聘的。祝英臺在離開學堂時,將一個玉蝴蝶扇墜托付師母,并請師母充當媒妁。在父親指責自己與梁山伯無媒無聘時,祝英臺曾經反駁道:“有師母為媒,玉扇墜為聘,于禮無虧?!盵2]32當祝英臺告訴梁山伯,父母不認可他們訂下的婚姻,并將其許配馬家時,梁山伯也說道:“杭城請來老師母,祝家廳上坐起來,聘物就是玉扇墜,緊緊藏在袖管內,玉蝴蝶,玉扇墜,難道不能夫妻配?”[2]37在他們看來,師母是長輩,充當媒妁是沒有問題的,玉扇墜作為聘禮,也完全說得過去。其實,事情并非他們想象得那么簡單。媒妁沒有得到家長認同,聘禮也非經家長授受,即便是師母之尊做媒同樣也不具有合法性。當梁山伯要求祝英臺與馬家退親時,祝英臺說:“我千方百計把親退,拒絕馬家聘和媒,怎奈是爹爹絕了父女情,他不肯把馬家親事退?!盵2]37可見當事人對婚姻是完全沒有自主權的。當梁山伯盛怒之下要去告狀時,祝英臺也只得規勸他說:“萬一你告到衙門內,梁兄你于事無補要先吃虧?!盵2]38沒有得到雙方家長認同的媒聘是不合法的,即使去打官司也沒有勝算。在封建社會道德倫理觀念的影響下,人們普遍認為梁祝私訂終身違背傳統禮儀,二人殉情是不值得同情的,“貞女擇所歸,必待六禮成。茍焉徇同學,一死鴻毛輕”[13]9。

三、梁祝對傳統婚嫁禮俗的抗爭與屈從

婚戀情節對刻畫梁祝形象、增強故事感染力有極其重要的作用,這也是梁祝故事在民間能夠廣為流傳的原因?!耙驗楣适碌膬热?,是千千萬萬的青年男女所迫切關心的婚姻問題,婚姻是終身大事,在人的一生之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婚姻的成敗,關系著一生的得失,怎能不重視?梁祝故事代表了中國傳統的愛情觀同倫常觀相沖突時,故事的主角以自我犧牲的精神表現了崇高的境界,因此引起觀眾的普遍共鳴。梁祝故事包含著強烈的,家庭倫常觀念的沖突,盡管祝英臺曾經……表現出強烈的反抗意志,但最后仍難免走向自我犧牲的結局……這就是一個純潔的感情受到倫常的家庭制度阻礙的時候,以自我犧牲的精神來結束這種不相容的局面,是中國人素來最崇拜的,也是令中國人最感動的處理方式,這是梁祝故事流傳得這么久遠,這么廣闊的原因之一。梁山伯祝英臺是千千萬萬的青年男女追求婚姻自主,掙脫父母包辦式的買賣婚姻制度的一個典型故事,為了要掙脫家庭倫常觀念中不合理的束縛,而展開了一系列的沖突與追求,以及遭受到失敗的命運,是古往今來千千萬萬青年男女所熟悉,甚至是親自所經歷的,這是群眾喜愛梁祝故事的另一個原因?!盵13]1–2從以身相許到最后化蝶的整個過程中,梁祝二人一直與傳統婚嫁習俗進行著抗爭,不斷地對封建社會約定俗成的所謂“規范”發起挑戰,因此“梁山伯、祝英臺是千千萬萬男女青年要求婚姻自主,向父母包辦的買賣婚姻制度展開斗爭的一個典型性的故事……梁祝的斗爭,可以代表千萬青年的斗爭……表現了人民堅強、勇敢的高貴品質和寧死不屈的斗志……人民以自己最美的‘靈魂’雕塑了梁祝堅強的性格和永久不滅的形象”[12]186。梁祝故事“體現了女性在婚戀中的主體性,對父系氏族社會形成以后女性的被動、從屬地位,開始提出質疑和挑戰”[12]294。

封建傳統社會要求“凡為女子,大理須明,溫柔典雅,四德三從;孝順父母,惟令是行”[9]350。梁祝二人在向傳統習俗抗爭的同時,也在不斷對世俗勢力做出妥協和退讓,甚至屈從。比如,“自從英臺回家鄉,心事重重在閨房,雖把自己許配了梁山伯,爹爹面前卻不敢講”[10]43。她為什么不敢將自己與梁山伯的事情直截了當地告訴父母呢?顯然她對自己的私訂行為是心有所疑的,甚至還有愧疚感和羞恥感。也正是祝英臺的遲疑和掩飾,才釀成后患,如果她一開始就向父母講明原委,或許能夠避免后來事態的變化。當祝英臺試圖說服父母收回成命,解除與馬家的婚約時,祝父不僅沒有接受女兒的意見,反而嚴厲地告訴女兒如果不按照父母的安排接受馬家的婚事,就是不孝。孝是中國傳統社會中最重要的道德規范,不忠不孝歷來都被視為最嚴重的道德缺失和人生污點。祝父以孝道這頂大帽子向祝英臺施壓,這是傳統社會中的任何人都無力承受的。當事態發展到無可挽回時,“倆人就抱頭痛哭起來,他們互相發誓,無論誰也不能破壞他們之間深厚的愛情,兩個人要永遠在一起”[1]4,“此前不能夫妻配,死后也要同墳臺”[2]49。從故事結局看,他們并不缺乏勇氣和犧牲精神。那他們在幸?;橐雒媲盀槭裁床桓胰ブ鲃訝幦∧??這只能說是封建傳統相對弱勢個體的強大。作為社會一員,他們自然會受到社會環境和世俗觀念的熏染與羈絆,不得不與世俗勢力妥協。

梁祝二人的婚戀觀念無法得到承認,他們不得不以毀滅自身肉體的方式進行抗爭,去另一個世界追求自己的理想,這在藝術形式上就是以悲劇的手法追求喜劇的效果??梢哉f化蝶實際上是一碗能使人們獲得心理滿足和情緒舒展的心靈雞湯。故事以在現實中無法看到的化蝶雙飛這個象征美好的圓滿結局,給予了對現實失望并抱有憤懣情緒的人們一定的心理補償。

四、結語

梁祝傳說是社會大眾集體智慧的結晶,反映了人們對婚姻愛情方面的心理訴求。梁祝二人對封建傳統倫理提出的挑戰與抗爭,實際上是人們對封建社會不滿情緒的自然流露。人們對梁?;閼偾楣澋脑u價非常高,但如果站在社會學的角度來分析故事的結局,它又恰恰反映出人們對封建社會約定俗成的道德倫理規范強烈的無奈感和無力感,也即人們認為在封建社會體系和文化環境中,梁祝的這種結局是一種最為合理的安排。從表面來看,梁祝在抗爭中似乎顯得有些懦弱無能,祝家父母在慈愛中又似乎有些冷酷無情,他們的表現十分矛盾,精神明顯出現分裂,但故事背后卻隱含著一個龐大而嚴密的世俗勢力組織,它通過世俗觀念和社會道德倫理對人們進行精神壓迫。如果我們不從民間習俗這個層面去剖析,就很難真正理解梁祝故事的真意。

盡管梁祝二人沖決世俗樊籬的嘗試最終以失敗而告終,但他們在婚戀方面的價值取向與傳統社會文化背景形成的反差,使梁祝故事刻畫的人物形象更加鮮明和生動,故事感染力更加強烈。梁祝二人以毀滅肉體的方式追求精神的永存,這看似相互矛盾的行為在梁?;閼偾楣澲械靡酝昝赖慕Y合,在人物刻畫和故事發展中產生了多重效應,既表現了梁祝二人對愛情的忠貞,又反映出世俗社會的無邊“法力”;既反映出梁祝二人對世俗社會的不滿與反抗,又反映出他們對世俗社會的無奈與妥協。同時,在這些矛盾沖突交織中,不僅故事更豐滿,人物形象更鮮活,也充分調動了社會大眾的同情心,滿足了人們的美好期望與心理訴求,從而增強了故事的感染力與穿透力。在這一點上講,梁祝故事婚戀情節對人物的刻畫具有極高的藝術水準,其構思無疑是成功的。

猜你喜歡
馬家梁山伯祝英臺
梁山伯問路
大型傳統黃梅戲《梁山伯與祝英臺》
飾演“梁山伯”人物淺析
從舞蹈本體出發的老題新作
音樂劇《蝶》中“祝英臺”音樂形象表現分析
撿柿子
不屈的靈魂,失敗的抗爭
現在流行男生欺負女生
改裝讀書和草橋結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