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色文化助推貴州民族地區脫貧攻堅的價值與路徑

2020-02-16 14:53王敏汪勇
老區建設 2020年2期
關鍵詞:脫貧攻堅紅色文化價值

王敏 汪勇

[提 要]貴州民族地區富集的紅色文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貴州各少數民族群眾在革命戰爭年代共同團結奮斗和攻堅克難的歷史見證與文化遺產。在新時代貴州民族地區脫貧攻堅工作中,區域紅色文化萌生了巨大的新時代價值。近年來,貴州通過積極保護留存好區域紅色文化、鮮活傳播區域紅色文化、創新發展區域紅色經濟等方式,極大地促進了省內民族地區和貧困地區的脫貧攻堅工作,也涌現了石阡縣甘溪鄉和習水縣土城鎮等一批脫貧摘帽和發展致富的典型。因此,紅色文化是助推貴州民族地區脫貧攻堅的重要抓手和現實選擇。

[關鍵詞]紅色文化;貴州民族地區;脫貧攻堅;價值;路徑

[作者簡介]王 敏(1982—),男,衡陽師范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博士,研究方向為紅色文化傳承與革命價值觀教育;汪 勇(1971—),男,貴州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書記,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紅色文化傳承發展。(貴州貴陽 550001)

[基金項目]貴州師范大學研究生創新基金項目“貴州長征文化資源整理與傳承研究”(YC[2018]032);貴州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文化單列重大課題“貴州紅色文化資源傳承保護研究”(18GZZB21);貴州省教育廳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金碩士點項目“貴州高校紅色文化資源育人研究”(2019ssd014);貴州師范大學學生工作科研基金項目“‘四個自信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體系研究”(2019fdy10)

社會主義國家的本質與根本任務是消除貧困和實現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由于“我國貧困人口分布的重要特點之一,就是少數民族人口和貧困人口在地域分布上的重合”[1]。因此,我國民族地區脫貧攻堅工作是亟需解決和高度重視的社會問題。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民族地區脫貧攻堅工作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2015年1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國家民委一份簡報上批示:“全面實現小康,少數民族一個都不能少,一個都不能掉隊?!雹倭暯娇倳浽邳h的十九大報告中又重點強調要“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②現實情況是,我國廣大民族地區歷經多年的扶貧脫貧工作,成效十分顯著,但目前仍然是我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也是我國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最大短板。之于貴州而言,一方面“貴州是全國貧困人口最多、貧困程度最深、攻堅難度最大的省份之一,所面臨的諸多難題都是‘世界級的,‘相約2020的壓力相當大”[2]。另一方面,貴州民族地區也是紅色文化資源最為豐富的區域,曾歷史地見證和書寫了黨領導各少數民族群眾取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艱難歷程及其成功經驗。新時代,貴州民族地區堅持在既定的大扶貧戰略行動中,圍繞“守底線、走新路、奔小康”的總要求,可以充分利用區域紅色文化的“富礦”優勢,聚焦少數民族群眾脫貧攻堅的內生動力、脫貧信心與能力建設,從而創造新的更大的治貧偉業和人間奇跡。

一、紅色文化是貴州民族地區決勝脫貧攻堅的重要抓手與資源優勢

(一)貴州民族地區紅色文化概述

就紅色文化的概念理解而言,目前學界是人言人殊、聚訟紛紜。有學者認為紅色文化就是源于五四運動以來的革命文化或新民主主義革命文化,也有學者認為紅色文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在新民主主義革命及建設、改革的實踐中共同創造的各種物質和精神財富的總和”[3],不僅包括新民主主義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建設文化,而且包括改革開放文化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梢哉f,目前學界在“紅色文化概念、形式、時限、區域、內容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十分豐富,但質量參差不齊,雖覆蓋涉及面廣,但觀點沖突不一、論證歧見紛呈”[4]。盡管如此,學界也都能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紅色革命運動的政治文化上達成廣泛共識,認為紅色文化主要表征為一種以革命理想主義價值觀為內核的先進文化形態。換言之,紅色文化還原了艱苦卓絕的中國革命歷史和光耀千秋的中國革命精神,與中國共產黨人帶領人民開展革命斗爭的偉大實踐密不可分,因此也留下了各種各樣、豐富多彩的物質形態和非物質形態的紅色資源。

貴州省屬于我國欠發達的內陸民族地區,全省共有3個少數民族自治州、11個少數民族自治縣、193個少數民族自治鄉。一方面,貴州少數民族自治區域面積十分廣大,貧困人口數量規模十分龐大,脫貧攻堅任務十分繁重;另一方面,作為革命老區的貴州又是典型的紅色文化大省,偉大的紅軍長征文化、抗戰文化、中共地下黨斗爭文化以及革命先驅文化遍及全省各個民族地區。在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共有以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黎平會議紀念館、榕江紅七軍歷史陳列館、凱里黨小組活動遺址、劍河大廣坳戰斗遺址為代表的革命遺址、遺存343處,其中重要歷史事件和重要機構舊址38處、重要歷史事件及人物活動紀念139處、革命領導人和地方黨史人物行居所29處、烈士墓80處、各類紀念設施59處,被列入縣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的103處,縣級以上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有31處。[5]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共有以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猴場會議會址為代表的紅色文化旅游景點和革命教育基地(場所)多處,如中共一大代表鄧恩銘(水族)烈士故居、甕安猴場會議會址、板寨紅七軍會師舊址、坤地紅七軍宿營地舊址、“強渡烏江”戰斗遺址、毛澤東行居、冷少農和舒葆初烈士故居、長順紅軍標語紀念館、板寨會師紀念館、惠水紅軍烈士墓等。[6]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也有著較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如晴隆二十四道拐抗戰文化遺址、威舍豬場村紅軍洞(賀子珍因救護鐘赤兵團長而光榮負傷)、中共黔西南第一個黨支部的遺址——卡法、滇黔貴邊區革委會主要活動地點——板陳,等等。[7]

2016年12月,國家發改委根據中辦、國辦印發的《2016—2020年全國紅色旅游發展規劃剛要》而公布印發了《關于印發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名錄的通知》(發改社會[2016]2662號)。該文件中涉及多個貴州少數民族地區紅色旅游景點,如貴州紅軍長征紅色旅游系列景區(黔南州甕安縣、黔東南州黎平縣黎平會議舊址)、黔南州獨山縣深河橋抗戰遺址、黔南州荔波縣鄧恩銘烈士故居、黔西南州史迪威公路晴隆二十四道拐遺址。概言之,貴州民族地區蘊含了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給當地人民留下了“攻堅克難”的紅色記憶,這必將為新時代貴州民族地區脫貧攻堅與經濟發展工作帶來巨大的精神動力與借鑒價值。

(二)紅色文化在助推貴州民族地區脫貧攻堅工作中的價值體現

1.貴州民族地區紅色文化蘊含了脫貧攻堅的政治原則價值。貴州民族地區富集的紅色文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各少數民族群眾共同團結奮斗的產物。這啟示我們,黨的堅強領導是前提,黨為人民的初心使命是根本,各族群眾的主動作為是基礎,三者共同構成了紅色文化得以生成的政治原則。新時代我國貴州民族地區脫貧攻堅工作同樣需要這個政治原則。首先,紅色文化昭示了黨的領導是貴州民族地區脫貧攻堅的成功保障。加強黨的領導主要體現為加強民族地區基層組織領導班子建設與干部隊伍建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如果沒有一個堅強的、過硬的農村黨支部……從而就談不上帶領群眾壯大農村經濟,發展農業生產力,向貧困和落后作戰?!盵8]因此,黨的堅強領導是使貴州民族地區走向脫貧致富的最根本的政治前提和成功保證。其次,紅色文化映照了黨引領民族地區脫貧攻堅的初心使命。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習近平總書記告誡全黨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9]。民族地區紅色文化所蘊含的以人民為中心的初心使命是黨在各個時期富于戰斗力的原因所在,這就要求貴州民族地區的黨員干部要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告誡,要始終牢記消除貧困就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要切實高效地發揮黨和政府在脫貧攻堅中的主導作用。其三,民族地區脫貧攻堅工作要求發揮人民群眾的主體作用。對于貴州少數民族地區而言,這個主體作用體現在基層黨政領導干部必須要發揮好脫貧致富的中流砥柱作用、普通黨員同志必須要發揮好脫貧致富的模范帶頭作用、各少數民族群眾特別是貧困群眾則必須要積極參與其中并主動追求“脫貧致富”,從而實現“要我脫貧”到“我要脫貧”的轉變。也正是由于民族地區紅色文化能為作為主體的人提供巨大的精神動力和意識形態保障,它所蘊含的先進意識和革命斗爭精神能有效地促使當地人們群眾艱苦奮斗、自力更生、勇攀高峰,從而開拓脫貧攻堅新局面。

2.貴州民族地區紅色文化注入了脫貧攻堅的資源內容價值。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緊緊扭住發展這個促使貧困地區脫貧致富的第一要務,立足資源、市場、人文旅游等優勢,因地制宜找準發展路子?!盵10]這啟示我們,我國廣大貧困地區的脫貧攻堅要首先立足“內容為王”的區域資源優勢,以區域資源優勢促進區域經濟發展。這里的資源不僅包括自然資源,而且包括文化資源。對于廣大欠發達的少數民族地區而言,貴州民族地區富集的紅色文化在促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上的作用與價值尤其突出,是富含巨大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文化富礦”,從而為貴州民族地區脫貧攻堅工作注入了豐富的資源內容基礎。首先,紅色文化是現代國民經濟結構中重要的文化產業資源和旅游資源,也是發展紅色旅游和紅色文化產業的重要資源。其次,由于包括貴州民族地區在內的少數民族地區大多處于偏遠山區,那里山清水秀、環境優美、風景宜人,綠色生態資源十分豐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深刻闡明了貴州民族地區是一座具有豐富綠色生態資源的“經濟寶庫”。其三,貴州民族地區的少數民族特色文化也十分豐富,如節慶文化、服飾文化、飲食文化、歌舞文化等,這種“人無我有”的民族特色文化優勢本身就是一種重要的經濟資源優勢。因此,對于貴州民族地區而言,基于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及其追求共同富裕的奮斗目標,可以充分利用紅色文化傳承發展的天然政治優勢,探索“紅色文化+”的發展思路,走以紅色為主、綠配紅與特配紅相結合的復合型文化發展路子,把紅色文化、綠色生態文化和民族特色文化等結合起來,寓思想教育于文化娛樂和觀光游覽中,既有利于傳播中國共產黨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又有利于把“紅色文化+”的復合型資源轉變為現實的社會生產力,從而推動貴州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幫助貴州各少數民族脫貧致富,共赴小康。事實上,新時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內容就是美好精神文化需要,就是綠色生態需要和旅游休閑需要。貴州民族地區紅色文化恰好構成了新時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內容基礎,也為深入推進脫貧攻堅工作進而提升全體人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提供了重要抓手。

3.貴州民族地區紅色文化提供了脫貧攻堅的工作方法價值。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脫貧攻堅本來就是一場硬仗,而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是這場硬仗中的硬仗?!盵11]貴州少數民族地區大都屬于我國深度貧困地區,貴州民族地區要打贏新時代的脫貧攻堅這場硬仗,需要采用正確的戰略戰術和科學的工作方法。觀照民族地區紅色文化的生成過程,一方面它印證和揭示了中國共產黨人領導各族人民群眾在艱窘困厄的革命歷程中所展現的“革命理想主義”與“革命樂觀主義”[12]精神。立足當下,貴州民族地區脫貧攻堅工作之所以異常艱巨,主要是因為少數民族貧困群眾普遍存在內生動力不足,缺乏發展信心與斗志。因此,脫貧攻堅首先要充分利用民族地區紅色文化,緊緊圍繞“扶志”來做文章,不斷激發和強化民族地區貧困人口的信心與斗志,喚醒和點燃其脫貧致富共奔小康的熱情與動力,從而幫助其實現“脫貧致富”的歷史跨越。另一方面,擺脫貧困需要智慧,而培養智慧的根本之策在教育、學習和培訓。透視貴州民族地區紅色文化,即可發現,無論是貴州民族地區的紅色革命遺址、紅色革命遺跡、紅色革命場館,還是貴州民族地區的紅色文化歌謠、紅色文化標語、紅色文化藝術等,無不映射著馬克思主義先進文化元素的影響,而這種先進性當然是需要通過教育培養、素質提升、智慧熏陶才可以體現出來的。因此,針對當代貴州民族地區脫貧攻堅之現狀,要堅持扶貧先扶智,治貧先治愚,把優先發展教育作為阻斷貧困待機傳遞的根本途徑,重點從辦學條件、師資配備、經費投入、學科建設等方面給予傾斜支持,促進貴州民族地區人口的整體素質與能力,同時,積極加強加強科技下鄉與技能培訓,對有勞動能力的貧困群眾開展實用技術與就業技能培訓,全面提升貴州各少數民族群眾的就業創業能力。堅定紅色文化自信,走一條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的脫貧新路。所以,貴州民族地區紅色文化提供了扶志與扶智相結合的脫貧攻堅工作方法價值。

二、充分利用紅色文化助推貴州民族地區脫貧攻堅的創新路徑

(一)保護留存好貴州民族地區紅色資源

保護是傳承與開發的前提。作為紅色文化富集區域,革命老區與民族地區的脫貧致富與持續發展是黨和國家非常關心和高度重視的熱點問題。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最為牽掛的一件大事就是扶貧脫貧工作。新時代貴州民族地區需要積極守護紅色家園,留存和傳承區域紅色文化,不斷激活紅色文化背后的攻堅克難精神,用“苦不苦,想想紅軍兩萬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輩”的精神動力助推脫貧攻堅和區域經濟發展。隨著黨和國家有關紅色旅游規劃和革命文物保護等相關政策文件的出臺,貴州省也先后出臺了《貴州省文物保護條例》《貴州省紅色旅游發展規劃》《關于加強貴州省革命遺址保護利用的意見》等文件,這讓全省的大部分革命文物、遺址和遺跡等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保護、改建和擴建。如遵義會議會址及附屬陳列館,經過多次修繕、改建或擴建,受重視和保護程度大大提高。近年來,貴州省政府又先后對黔東特區革命委員會舊址、中共貴州省工委舊址、貴州抗日救國軍司令部舊址文物陳列室等等多處革命遺址進行了發掘、維修,不斷豐富展示內容,從而更好地豐富貴州紅色文化的資源內容體系并充分發揮這些紅色文化遺址的新時代價值與作用。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貴州省利用長征勝利80周年的時機,積極爭取國家有關部委對長征遺產保護的支持,實施了“長征——紅色記憶保護工程”,計劃建造貴州的國家長征主題文化公園,并積極爭取將區域內多處紅軍長征遺址申報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3]貴州民族地區應積極爭取和完善相關政策規劃,守護好自己的紅色家園,從而把區域紅色文化保護留存下來,夯實紅色革命精神的物質支撐。

(二)鮮活傳播開貴州民族地區紅色文化

文化的力量主要在于文化背后的精神力量。紅色文化從根本上說就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各族人民團結奮斗、攻堅克難的革命理想主義、革命集體主義的精神寫照和精神動力。在攻克新時代貴州民族地區脫貧攻堅這場硬戰時,需要充分傳承和弘揚好紅色精神。而為了有效地弘揚和傳承貴州民地區紅色文化和紅色精神,就必須適應數字網絡生態,采用現代新傳播科技,不斷創新貴州民族地區紅色文化傳播方式、方法與路徑,從而讓貴州民族地區紅色文化和紅色革命精神得以鮮活傳播開來。事實上,無論是基于“大眾傳媒是現代社會必不可少的信息生產者與提供者”[14]的原則要求,還是新媒體時代的“數字化生存”與“聯通一切”的客觀事實,貴州民族地區紅色文化這個“內容王者”都需要與時俱進地創新傳播手段和方式,注重與現代傳媒技術的融合及其數字化轉化。以人民日報2017年推送的建軍90周年H5產品《快看吶!這是我的軍裝照》為例,短短7天就“圈粉”無數,用戶瀏覽量達10億以上,這也因此成就了一個紅色文化與傳播科技完美結合的經典案例。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2018年聯合下發的《關于實施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見》也明確提出要“融通多媒體資源”“建立革命文物大數據庫”“讓革命文物活起來”。所以說,要加強貴州紅色文化資源的數字化保護、開發與傳播,必須通過VR、AR、裸眼3D等現代信息技術的積極采用,開發和建造一些具有高度開放性、遠程觀賞性、實時互動性的“紅色文化網上紀念館”或“紅色文化融媒體聚合平臺”,推出一批具有反映紅色文化內涵與紅色革命精神的新型文旅產品或紀念品,其目的就是為了滿足不同傳播對象和受眾群體的差異化和多層次性需要,從而實現讓貴州民族地區紅色文化“鮮活起來”“轉動起來”和“紅火起來”的目標,讓紅色文化披上新時代外衣、直抵新時代人心[15]。

(三)發展繁榮好貴州民族地區紅色經濟

要啃下貴州民族地區脫貧攻堅這塊“硬骨頭”,最根本的還是要靠發展貴州民族地區經濟、實現產業脫貧。只有通過產業脫貧,才能真正實現區域經濟可持續增長和貧困戶脫貧不返貧。為此,貴州民族地區可以充分利用區域紅色文化優勢,大力發展紅色經濟及其附屬經濟產業,探索“紅色文化+”的產業發展新模式。所謂“紅色文化+”,就是發展“紅色文化+旅游”“紅色文化+生態”“紅色文化+農業”“紅色文化+民族”“紅色文化+大數據”等復合型經濟產業。貴州經過十多年的歷史發展,主打“紅色文化+”的紅色經濟產業化發展效果十分顯著,省內外影響也越來越大,年接待人數和年綜合收入持續保持著兩位數的增長速度。據貴州省文化與旅游廳的數據統計:2018年全省接待游客9.69億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9400多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0.2%、33.1%,帶動30.3萬貧困人口受益增收。就當前貴州全省的紅色經濟發展現狀而言,現已初步形成了以中央紅軍為主,紅二、紅六軍團為輔的“一線兩翼”的“紅軍長征在貴州”紅色旅游發展主格局,同時輔之以貴州革命先驅文化、貴州抗戰文化和中共貴州地下黨斗爭文化等紅色文化旅游景點,大力發展“紅色文化+”產業,不僅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而且極大地加快了貴州民族地區的脫貧攻堅進程。需要指出的是,隨著近年來貴州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交通領域上取得突破性進展,大大改善了貴州“紅色文化+”的經濟發展條件與環境,貴州紅色文化繁榮發展的勢頭良好、前景光明。

三、紅色文化助推貴州民族地區脫貧攻堅的典型樣本與案例經驗

(一)甘溪紅色樣本

位于我國貴州省石阡縣西南部的甘溪鄉,全名甘溪仡佬族侗族鄉。在民族成分上,甘溪鄉是一個以仡佬族、侗族和羌族為主的少數民族鄉。在經濟發展上,包括甘溪在內的黔東北地區都屬于我國武陵山連片特困地區,高山峽谷遍布,土壤貧瘠不堪,交通十分不便。在文化構成上,甘溪既具有典型的民族特色文化和綠色生態文化,又具有豐富的紅色文化。

1934年10月紅二、六軍團長征先遣隊在這里遭遇湘、桂、黔敵主力,發生了著名的甘溪戰役,曾有四五千名紅軍將士的鮮血灑在這片熱土,為紅軍長征的開端書寫了壯烈的一幕。由蕭克將軍題寫的“甘溪死難烈士紀念塔”現在是縣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12年經甘溪陳氏祠堂改建而來的民族博物館,將本地區優秀的民族特色文化和民俗文化傳承展現出來,將錯落別致的古村古寨保護開發起來。此外,境內風景迷人、生態保存完好,“中國十大‘非著名山峰”之一,也被譽為“梵凈山姊妹山”的佛頂山坐落其中,2016年佛頂山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然而,該鄉幾乎全靠農業支撐,第二、三產業的比重非常少,而境內山高谷深、群峰疊嶂、土地貧瘠,可供利用的農業用地又十分稀少,人均耕地面積不足0.45畝,且主要是陡坡耕地,屬于全省100個極貧鄉鎮之一。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國家和貴州省的精準扶貧和脫貧攻堅的大戰略下,在省市縣三級政府和扶貧單位的支持幫助下,甘溪鄉充分利用本土紅色文化優勢,傳承攻堅克難的紅色革命精神,不斷激發脫貧攻堅的內生動力,大力發展“紅色文化+”的復合型產業經濟發展模式,持續促進區域經濟發展、不斷提升貧困戶收入和生活水平。2018年,甘溪鄉全體干部群眾團結一心,攻堅克難,努力前行,奮發有為,群眾生產生活發生巨變,經濟社會向好發展,順利地實現脫貧摘帽的階段性發展目標。

(二)土城紅色案例

位于我國貴州遵義市習水縣的土城鎮,是一個有著七千年發展歷史的黔北古鎮,也是紅軍長征時期四渡赤水戰役的發源地。盡管土城鎮并非民族鄉鎮,但漢族與黔、川各少數民族長期交流雜居,雖無民族地區之名,卻有民族地區之實。近年來,土城鎮在國家的精準扶貧、脫貧戰略的強力推進下,在國家和省市縣各級級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充分利用區域紅色文化豐富的資源優勢,打造土城紅色文化旅游發展創新示范區,主打紅色經濟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迅速,成為遠近聞名的“紅色土城”現象。

早在7000多年前就有人類居住活動和繁衍生息的土城,是赤水河上“黃木出山、川鹽入黔”的交通隘口,素有“川黔鎖鑰”之稱謂。元末明初,因鎮民在改造房屋時發現大量土城墻,故有“土城”之名流傳至今。土城鎮悠久的歷史、豐厚的文化積淀賦予了土城古樸、神秘的古鎮人文景觀,秦幣、漢磚、古陶、漢墓、宋酒窖、古船幫、老鹽號、明代軍事屯堡文物古跡眾多;古渡、老墻、茶館、石板街、吊腳樓、牯牛船、老榕樹古風猶存;龍燈、花燈、獅燈、秧歌、龍船調、川戲玩意、船夫號子等歷史文化源遠流長。

紅軍長征時期,土城是舉世聞名的“四渡赤水”發軔地和主戰場,譽為“長征路上的紅寶石”、“地球紅飄帶上的明珠”。1935年1月,中國工農紅軍長征進駐習水,在土城鎮青杠坡浴血奮戰后從土城渡口揮師西渡,譜寫了“四渡赤水”戰役的偉大篇章,現保留著12處與紅色文化相關的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近年來,土城鎮又著力打造了土城紅色文化旅游創新示范區,圍繞紅軍四渡赤水紀念館這個核心,所傾力打造的一個“紅色文化+”博物館建筑群,具體包括中國工農紅軍第九軍團陳列館、中國工農紅軍戰地醫院紀念館、中國女紅軍紀念館、紅軍總參謀部舊址、青杠坡戰斗遺址以及反映地方特色的赤水河鹽文化陳列館,土城古鎮博物館等12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近年來,土城鎮利用2009年四渡赤水紀念館免費開放的契機,通過土城紅色文化旅游創新區的設計打造與傳播開放,年均接待游客數量逐年增加,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明顯。2014年,土城鎮被評為“影響世界的中國文化旅游名鎮”,2016年又被評為“全國十佳生態文明景區”,“紅色土城·靈性古鎮”已成為土城的推介名片。[16]土城鎮通過以土城紅色景區為抓手,探索發展“紅色旅游+”的復合型產業。經過十多年的探索,土城古鎮已經走出了一條革命老區脫貧攻堅、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四、結語

中國共產黨領導各族人民群眾在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革命過程中,在我國廣大少數民族地區留下了豐富多彩的紅色文化,這種紅色文化所凝練的崇高理想信念、不畏懼艱難險阻和勇求革命勝利的豪情壯志與紅色精神,為今天民族地區脫貧攻堅工作提供了十分豐厚的原料與養分。蘊含豐富紅色文化資源的貴州民族地區在新時代脫貧攻堅的歷史偉業中,高度重視和挖掘紅色文化在攻克民族地區深度貧困這個堅中之堅的重大價值,通過積極守護紅色家園以讓區域紅色文化保護留存下來、傳承紅色精神以讓紅色文化鮮活傳播開來、發展紅色經濟以讓紅色文化繁榮發展起來。石仟縣甘溪鄉、習水縣土城鎮等一批脫貧摘帽和發展致富的典型案例啟示我們,高度重視和積極發展“紅色文化+”產業是助推貴州民族地區乃至全國廣大民族地區奪取脫貧攻堅戰和實現同步小康夢的重要路徑。

注釋:

①習近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民族都不能少,人民網,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7/0612/c40531-29333825.html,2017年6月12日。

②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人民網,http://cpc.people.com.cn/n1/2017/1028/c64094-29613660-10.html,2017年10月28日。

[參考文獻]

[1]黃頌文.西部民族地區農村反貧困的思路[J].學術論壇,2004,(4).

[2]伍少安.堅定脫貧攻堅的必勝決心[N].貴州日報,2019-05-07(004).

[3]渠長根.紅色文化概論[M].北京:紅旗出版社,2017.

[4]鄧顯超,鄧海霞.十年來國內紅色文化概念研究述評[J].井岡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1).

[5]王洪葉.貴州紅色文化資源與地域發展研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15.

[6]文勇.黔南州紅色文化之旅受追捧[EB/OL].黔南州第一綜合門戶網站,http://www.qnz.com.cn/news/newsshow-28712.shtml,2016-7-1.

[7]王洪葉.貴州紅色文化資源與地域發展研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15.

[8]習近平.擺脫貧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

[9]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10]習近平.做焦裕祿式的縣委書記[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5.

[11]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12]羅永寬,李燕.紅色文化的精神內核與當代價值[J].文化軟實力研究,2017,(1).

[13]林子.紅軍文化遺產保護利用與民族地區脫貧攻堅新路[J].貴州民族研究,2018,(1).

[14]王敏,鄧莊.公共利益:政府與媒體的互動邏輯[J].天津行政學院學報,2012,(1).

[15]汪勇,王敏.用數字化讓貴州紅色文化鮮活起來[N].貴州日報,2019-2-25(009).

[16]CCTV1關注習水:依靠紅色文化、古鎮文化走上轉型脫貧致富旅游路[EB/OL].搜狐,http://m.sohu.com/a/196535175_696945.

[責任編輯:黃貝如]

猜你喜歡
脫貧攻堅紅色文化價值
一粒米的價值
打贏脫貧攻堅戰,民主黨派如何作為
十八屆五中全會以來的脫貧攻堅——基于新聞聯播相關報道
新媒體環境下的紅色文化的發展和傳播
“給”的價值
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對紅色文化的價值訴求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以高品質對農節目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小黑羊的價值
放大你的價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