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下檢察媒體助力國家治理
——以中檢報業戰“疫”報道作品為例

2020-02-25 19:36
法治新聞傳播 2020年2期
關鍵詞:報業檢察公眾

新聞媒體作為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參與者與推動者,在新冠肺炎疫情前釋放出巨大能量。行業媒體作為新聞媒體的重要組成部分,也立足行業、面向社會講述行業內的戰“疫”故事,為大眾提供專業、權威的行業信息,面對疫情助力國家治理。本文以中檢報業旗下各平臺1月23日至3月15日的爆款作品為例,分析檢察類媒體在此次疫情中的表現,探討在重大疫情期間行業類媒體如何提升國家治理效力。

緊扣檢察工作與戰“疫”工作的契合點

在疫情期間,中檢報業迅速調整報道節奏,挖掘檢察行業與疫情的契合點,主要從三個方面展開疫情報道:疫情期間檢察系統內如何開展日常工作;檢察系統對外形象宣傳報道;面向大眾的普法服務。中檢報業旗下網站、微博、微信、抖音等傳播矩陣推出百余件爆款作品,八十余篇優秀報道被中央網信辦指令全網轉發,極大地提升了社會影響力。通過分析,可以發現這些優秀戰“疫”報道作品呈現以下特點:

立足檢察系統,披文入情。行業媒體的特點和優勢在于其豐富的行業資源,在此次疫情報道中,中檢報業不提供重復的信息碎片,未對醫護、患者群體做一般性見聞報道,而是立足“檢察”兩字,展現戰“疫”工作與檢察系統相關的溫情故事。一是展現檢察系統內部防疫工作,如《最高檢檢察長進門量體溫,保安大哥神回復亮了!》,凸顯出檢察系統內部防疫工作的嚴格;二是從小人物入手,通過奮戰在抗疫一線的檢察干警及其家屬的感人事跡,來展現各地檢察機關抗擊疫情的積極作為,如《“疫”線告白:你是人民的鎧甲,卻也是我的軟肋》,圖文并茂地展現檢察人員與醫護人員結合這類家庭的親情故事。

權威解讀政策,以法為基。疫情期間中檢報業各新媒體平臺近一半的爆款作品涉及與疫情相關的法律、案件解讀,從政策到個案,從理論到實踐,全方位、多細節地承擔起疫情法律知識科普。一是解讀相關政策法規,及時傳遞最新法治動態。比如《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決定〉全文來了》,將最新規定及時普及大眾。二是解讀疫情期間違法行為,普及法律知識。在疫情初期,各平臺就發表多篇文章,如《確診了還去坐公交?明知是野味還買來吃?注意!這些行為可能都是犯罪》《向路人吐口水、涂抹電梯按鍵……這些行為如何認定?》,對疫情中賣假口罩、拒絕隔離等行為進行法律風險普及。三是面向大眾,提供法律咨詢。除了發布多種形式的普法作品,正義網還于2月8日推出法律答“疫”平臺,提供疫情防控相關法律咨詢服務。

聚焦熱點問題,敢于為先。中檢報業聚焦疫情中出現的熱點、難點問題,在事實準確、觀點正確的基礎上,做到第一時間發聲。2月26日下午,北京市疾控中心回應黃某進京事件后,當晚19 時31 分,檢察日報正義網公眾號便推出《武漢確診患者何以一路綠燈回到北京社區?》,發揮媒體監督功能,站在公眾的立場上,對該事件中的不合理之處提出疑問,成為“正義銳評”欄目開辦以來首件10 萬+作品?!稕]回過湖北的湖北人,隔離他們憑啥?》,對一刀切隔離湖北人的現象進行批判,指出“需要隔離的是病毒,而不是湖北人”,在正義網各新媒體賬號上總閱讀數達到521 萬,并入選騰訊新聞3月6日公布“TOP 計劃 雙周優質內容”榜單,提升了中檢報業的影響力。

重大疫情下面臨的挑戰及嘗試

行業媒體專注于某一行業內的信息傳播,具有受眾范圍窄、傳播門檻高等特點。在重大疫情下,行業媒體受到的某一方面的關注會陡然增加,面向全社會提供行業疫情通報和服務就會面臨諸多挑戰。

受眾面更為廣泛。中檢報業的日常受眾多為公檢法系統人員及相關行業讀者,在全民戰“疫”的情形下,普通大眾的法律需求增加,檢察類媒體需要面向全社會傳播,其原有報道方式、表達話語受到挑戰。疫情發生后,中檢報業充分利用旗下多個新媒體平臺第一時間推出抗擊疫情專題報道。同時,報道轉向疫情中事關人民根本利益的問題,并用多種形式實現優質內容,吸引行業外受眾。中檢報業及時洞察疫情中的假口罩、高價防疫物品等亂象,采用百姓易于接受的漫畫、動漫、H5、表情包等多形式作品細致入微地闡釋其危害。如H5 作品《2020 依法戰“疫”統一考試(全國卷)》,以互動的方式進行防疫科普。在重大疫情下,檢察類媒體只有面向全平臺受眾,尤其是獲得行業外受眾的認可,才能在輿論場中發揮更大作用。

公眾情緒更為復雜。隨著自媒體力量凸顯,重大疫情中的輿論信息流更迭越發迅速,謠言易生,輿論場混亂,公眾情緒構成更為復雜。一方面,大眾對行業媒體報道的及時性要求更高,各行業報要及時回應相關行業信息,避免謠言產生和擴散;另一方面,在與自媒體的競爭中,行業報要挖掘自身獨有內容,用內容的獨特性和權威性彌補時效性的欠缺,放大行業媒體聲量,正向疏導情緒。如正義網抖音號發布的《檢察官提審涉嫌銷售偽劣口罩嫌疑人》,發掘提審現場這一獨家資源,展現對醫護人員的擔憂,法律正義與溫情并存,創下檢察題材短視頻傳播新紀錄。行業類媒體密切關注輿論場中的爭論點,隨時回應社會關切,從而對敏感的公眾情緒產生積極影響。

推動社會進程更為迫切。隨著疫情嚴重,更多負面信息披露,尤其需要以建設性新聞的實踐理念來促進社會問題的解決,理性引導社會情緒。建設性新聞試圖通過引入積極心理學的跨學科視角,探索如何從曝光揭丑、放大反常和沖突,轉變為發掘新聞事件的積極意義和強化解決問題的報道導向。①中檢報業嘗試以建設性新聞去報道疫情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如《探索野生動物保護公益訴訟,做好重大疫情防控源頭治理》,承認現存問題,體現沖突與歸責,以解決問題為歸宿,積極邀請相關專家提供立法和司法建議。建設性新聞報道需防止泛泛而談,后續乏力,在重大公共危機事件中,媒體仍需持續跟進報道,減少兩極分化,重新將新聞業作為推動社會發展進步的引擎。

疫情之后如何持續提升國家治理效力

當前國內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戰取得階段性重要成果,充分體現了新聞媒體在疫情治理中的價值。通過此次疫情大考,需要思考行業媒體如何構建參與國家治理的長效機制。

加強媒體行業監督,提升抗風險意識。各行業中百姓的難點是國家治理的起點,行業媒體要加強行業監督,對行業存在的問題及時披露,增強社會風險評估能力,成為政府抗風險的警鐘。此次疫情,媒體若能對野生動物非法交易合理監管,或在疫情初期形成風險預警,或能一定程度上減少損失。法律作為社會的底線,是各行各業進行監督的基礎,尤其是法治類媒體要以法為預警紅線,提升監督的長效實施。同時行業媒體要積極充當公眾情緒的調節器,信息透明化,對百姓難點問題的治理成果充分進行正能量報道,共建社會自信。

發揮媒體復合功能,服務平臺常態化。行業媒體服務領域應更為寬廣,體現出更多的復合功能。行業媒體聚焦專業領域,具備向行業和社會提供專業服務的能力,理應成為行業公共服務平臺。不是每個人都關注法律宣傳,但每個人都會有法律需求。疫情期間正義網推出互聯網疫情防控法律咨詢平臺——法律答“疫”平臺,適時滿足了特殊時期百姓的法律需求,也聚合了一大批忠實用戶,拓展了檢察類媒體的用戶資源。各行業媒體要立足民意民生、創新服務模式滿足大眾的各種需求,使行業媒體成為輔助政府職能實現的公共服務機構,在社會治理的各個方面發揮作用。

注重建設性新聞報道,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我國社會發展迅速,各種矛盾相繼凸顯,行業媒體要以建設性的報道來深度參與國家治理,提供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的方案,促進積極的公民參與。一方面行業媒體要直面現存問題,發掘事件的積極意義,情感動員與解決方案兩手抓,獲取公眾認同,推動各行業和公眾有效參與社會治理。如《遇到賣假口罩、賣野味怎么辦?這是我看過最好的解決辦法!》一文,以“對國家做貢獻”來獲取公眾情感支持,群策群力來治理疫情中的違法亂象。同時,行業媒體要把握行業走向,對可能出現的潛在風險提出具有前瞻性的報道,邀請引導專家、公眾討論,從而切實落實行業問題的治理。

打造媒體智庫,推動社會進程。相較政府智庫和高校智庫,媒體智庫最大的優勢是了解基層、貼近實踐,自備強力傳播平臺,具有豐富傳播經驗,可以通過有效傳播,提升智庫產品知名度,擴大智庫成果影響力。②行業媒體深耕專業領域多年,擁有豐富的行業資源,可利用自身的品牌力量,通過專家座談、行業峰會、訪談報道等組建專業智庫團隊,為行業治理提供智力支持。中檢報業可匯集全國公檢法系統的專業人士,對司法理論與實踐中的問題建言獻策。同時,行業媒體要連接公眾,在民眾情緒和政策制定中做雙向溝通。如關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的決定,對田雞、竹鼠等存有爭議的種類,檢察類媒體可廣泛收集意見,為盡快補充、明確野生動物禁食名單提供支撐,讓野生動物非法交易的治理更符合民意。

在重大公共事件的報道中,行業媒體固然面臨許多挑戰,但通過實踐創新,在參與社會治理方面仍大有作為。以中檢報業為代表的行業類媒體,在此次疫情中涌現出一批優秀作品,普及防疫知識,促進公眾參與防疫治理。作為國家治理多元化主體之一,行業媒體要全面提升監督能力,以建設性報道理念關注行業中的難點,轉變媒體功能,打造服務平臺,使媒體成為政府與公眾之間的轉換器,更好、更深地參與國家治理。

猜你喜歡
報業檢察公眾
公眾號3月熱榜
公眾號9月熱榜
公眾號8月熱榜
公眾號5月熱榜
檢察版(五)
檢察版(四)
檢察版(十)
檢察版(九)
報業轉型路徑——報業地產走勢探析
報業數字化及媒體使命——中日學人、報人關于報業未來的思考與對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