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克思主義的實踐價值在當代中國的運用

2020-02-28 11:53李玲
長安學刊 2020年1期
關鍵詞:實踐價值馬克思主義運用

李玲

摘要:馬克思主義作為一個科學的理論體系具有與時俱進的品質,實踐性是其最鮮明的特點,其實踐價值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實踐中的發展性,它隨著時代和實踐的發展不斷充實自己;二是實踐中的科學性,它緊密聯系各國國情;三是實踐中的斗爭性,它吸取人類優秀文明成果并同各種錯誤思潮作斗爭;四是在曲折中前進。這些實踐價值深深貫穿于馬克思主義的全部發展進程中,并對當代中國起著價值指引的作用。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實踐價值:運用

文章編號:978-7-80736-771-0(2020)01-173-03

一、馬克思主義的實踐價值

馬克思主義的實踐價值是在鉆研馬克思主義是在何種歷史條件下出現和形成,傳播和發展,創新和完善的過程中逐步凝結而成的,它是馬克思主義堅持與發展的內在支撐。馬克思、恩格斯多次指出,他們的理論不是教條,而是行動的指南,對他們理論中一般原理的實際運用“隨時隨地都要以當時的歷史條件為轉移”。馬克思主義的這種實踐性特點,從根本上決定了它與社會現實生活、與廣大人民群眾的社會實踐以及與具體時代條件的緊密聯系,決定了它不竭的創造活力和蓬勃生機。馬克思主義的實踐價值貫通于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全過程,可以將其分為四個方面來進行掌握。

(一)馬克思主義實踐中的發展性

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們有限的生命里為人類創造了無限發展的馬克思主義,我們今天所說的馬克思主義既包括馬克思、恩格斯創建的一系列思想體系,也涵蓋后繼者以實踐為基礎的,創新了馬克思主義的具體表現形式,即包括在不同時代與不同地域前進著的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十分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其最鮮明的特征是不斷創新、與時俱進,憑借其鮮明的實踐性特征,成為了工人階級的戰斗武器。恩格斯說:“我們的理論是發展著的理論,而不是必須背得爛熟并機械地加以重復的教條?!瘪R克思、恩格斯在他們的一生中曾多次地對某些原有的觀念和論斷等進行修改、增補甚至是舍棄,因為時代和政治形勢在改變,原有的觀點或者結論已經不能完全地適用于實踐之中,如果強行將之應用于實踐中,會對工人運動造成或多或少的傷害。例如,《共產黨宣言》中的理論思想雖然是堅不可摧的真諦,但它的個別論斷已不適應于當今實踐的發展。觀察馬克思、恩格斯為《共產黨宣言》再版的多個序言,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他們是以何種方式對待自己的理論的,并從中領悟到馬克思主義卓越的創新精神。這種創新精神不僅僅是體現于《共產黨宣言》,更是體現于他們的全部著作之中,甚至是貫通于整個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之中。

(二)馬克思主義實踐中的科學性

馬克思主義是研究全人類和全世界無產階級解放的科學思想體系,是人們了解、改革和創造世界的強大理論武器。盡管馬克思主義是廣泛運用的真諦,但不同國家有著不同的國情,因此在運用馬克思主義的一系列思想指導實踐運動時,不能一概而論,不能用空洞的、僵死的、脫離實際的理論來進行思想引導,而必須結合各國的實際國情,做到理論結合實踐,走符合各個國家國情的發展路線。列寧在《論馬克思主義歷史發展中的幾個特點》中講述了這個問題。他指出:“馬克思主義是活的行動指南,不是千篇一律的思想,它必須反映社會生活條件的極度猛烈的變化”。在馬克思主義發展的歷程中不乏有堅持僵化的教條主義而導致革命失敗的諸多事例,既包括國際性的共產主義運動又包含中國共產黨,他們都曾受教條主義之害。例如,蘇聯與東歐國家的共產主義運動都曾慘遭失敗,經過細致的剖析可以明確:蘇聯等國革命失敗的原因不在于馬克思主義和科學社會主義,而在于這些國家在實踐中諸多方面違背了馬克思主義和科學社會主義的思想。

(三)馬克思主義實踐中的斗爭性

馬克思主義是兼具開放性和完整性的思想體系,它對人類歷史上的所有文化成果都持辨證的態度。馬克思、恩格斯采取辯證的眼光來看待幾千年以來的人類文化成果,尤其是對馬克思主義產生的三大理論來源采取了揚棄的態度,借鑒了其積極的思想并以此為據創立了科學的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馬克思主義不但是人類優秀文明成果的繼承者,更是對危害工人階級的理論和思潮的堅決揭露和批判者。例如,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創立“第一國際”這一國際性的無產階級政黨時,與那時工人運動中的無政府主義、分裂主義等謬誤進行了頑強的對抗,維護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領導地位。馬克思、恩格斯建立其政黨的一個中心點就是堅持同非馬克思主義的社會流派與思想作斗爭,把科學的社會主義理論思想變為革命的理論,用真正的無產階級組織來進行戰斗。在斗爭過程中馬克思和恩格斯不但堅守了馬克思主義在國際領域中的領導地位,還逐漸完善了無產階級政黨的思想體系。馬克思和恩格斯以偉大的革命批判精神與披著各種偽裝的、具有極大迷惑性和欺騙性的思潮進行了堅持不懈的斗爭,他們堅持馬克思主義作為航向標,這一優良傳統值得馬克思主義者代代相傳。

(四)馬克思主義是在曲折中發展的

列寧指出“馬克思的學說是指導教育與現代社會先進階級的,同時論證了新的制度必定會替換現代制度,因而這一學說每前行一步都必然伴隨著戰爭也便無可厚非了”。一切事物的成長都伴隨著前進與曲折,馬克思主義的發展也不例外,它的前進是波浪式的。一方面,馬克思主義順利地在國際和國內開辟了社會主義道路。國際方面,在馬克思主義思想的指導下,列寧帶領俄國人民進行了勇奪政權的革命戰爭,并取得了十月革命的勝利,開辟了社會主義發展的歷史新道路。國內方面,中國共產黨也一直將馬克思、列寧的理論思想視為航向標,還在實踐運動中把馬克思、列寧思想與中國的國情相連接,充實了馬克思主義,相繼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一系列社會主義思想體系。帶有中國化性質的馬克思主義是指導中國人民完成新的奮斗目標與美麗藍圖的思想精髓。另一方面,馬克思主義也有在進行社會主義革命時失敗的慘痛教訓。例如,巴黎公社的偉大嘗試是馬克思主義曲折發展的深刻體現。當時法國工人階級在政治方面的不成熟是巴黎公社失敗的主觀原因,當時法國的無產階級缺少取得革命成功的客觀因素是它失敗的根本原因??偠灾?,巴黎公社盡管失敗了,但它是無產階級第一次試圖創立屬于自身的政權,也給之后的無產階級活動做了重要鋪墊,也是馬克思主義在曲折中前進和發展的重要接點。

二、新時代中國馬克思主義

馬克思主義在其發展中所具備的四個方面的實踐價值是馬克思主義日漸強大和完善的重要原因,它對于當今社會主義國家治國理政仍起著重要的價值指導和引領作用。作為一個偉大的理論體系,馬克思主義涵蓋方方面面,它在中國實踐中逐漸形成了一系列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尤其是它的三大主體思想,至今仍然指導著中國的治國理政,貫穿于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始終。馬克思主義是屹立于當今社會具有時代價值的精髓。

(一)新時代多黨合作制度的深化

馬克思主義哲學中的對立統一規律仍然貫穿于我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內容之中。列寧指出:“對立面的一致是暫時的,而相互排斥的對立面的斗爭是絕對的,如同發展和運動也是絕對的”。對立統一的基本原理高度地揭示了統一與斗爭在矛盾運動中的辨證關系。要以此為依據對事物的矛盾運動做完整而又規律性的表述。在中國政協成立70周年大會中,習總書記指出要繼續堅持中國的政協制度,發揮好人民政協的作用。共產黨和民主黨是統一的,二者都致力于實現全體人民的偉大夢想。它們在此基礎上堅持多黨合作的政黨制度正是馬克思主義在當代治國理政中發揮重要價值引導的生動彰顯。

(二)新時代民族團結政策的完善

習總書記在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會議中的講話牢牢抓住了馬克思主義哲學中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質量互變規律以及科學社會主義中的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等。習總書記在會議上談到:“70年前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建立了新中國,建立了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用馬克思主義民族思想密切聯系了中國民族實際,使全國各族人民第一次真正地成為國家的主人,真實地感受了平等的政治權利,譜寫了各民族團結友愛、互幫互助、和諧發展的新篇章?!泵褡鍏^域自治制度作為一項偉大創舉,是用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的民族理論來指導中國現實的民族問題的生動彰顯,也是馬克思主義哲學中主次矛盾的辯證關系原理的深刻體現。一方面,少數民族的領導權歸中央所有是主要矛盾,而少數民族自己掌握自治權則是次要矛盾。另一方面,要始終堅持用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來處理少數民族與中央的關系,看清中央和地方的矛盾所在,又要抓住它們之間的聯系。

我國現在仍處于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全國人民都渴望在此階段努力將我國建造成為一個全方面發展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這個全面發展的國家是高度富強、民主、文明與和諧的,是最終要實現共產主義的。其中,前一階段是共同理想,后一階段是最終理想。習總書記指出,新時代是中華民族歷史上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最佳機遇期。此時,我們要更加同舟共濟、凝聚力量來應對繁雜的國內外形勢。民族進步事業是基礎和共同理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目標和最高理想。由此可見,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也同樣貫穿于當今國家治國理政的方方面面,是具備時代價值的科學理論。

馬克思主義哲學堅持所有事物都是質與量的統一體。習總書記在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提到了多個方面的建設,包括黨的領導問題,民族工作,基層事業,價值指導思想等。習總書記將民族問題的方方面面與完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實現共產主義緊密結合:將民族問題落實到方方面面,強調只有實現各方面的團結統一,齊頭并進,才能促進最終理想的實現。量變是前提條件,只有方方面面都做好,才能把各個民族都建設好:質變是最終結果,只有打好各民族共同繁榮這個根本點,才能做到完成共產主義這個偉大的“質變”。

(三)新時代共同體的建設

馬克思主義關于共同體的思想貫穿于中國和尼泊爾共建命運共同體,建立世代友好、和睦發展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之中。馬克思曾明確提出人是類存在物,人作為類存在物,其生存發展的最根本基礎便是共同體,青年時代的馬克思就明確了“共同體”對于人的自由和個性發展以及人類的解放是至關重要的?!?0月12日習總書記在加德滿都總統府與尼泊爾總統班達里確立了以舟共濟、合作共贏精神,建立面向發展與繁榮的中尼通力合作的世代交好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中尼以聯合的方式來促進彼此發展,加強全方面的通力合作,開展全方位的網絡建設,增強全方位的溝通與合作,進一步打造命運共同體。中尼的戰略合作既是為了促進彼此的繁榮發展,也是為了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促進世界的繁榮與發展。這正是馬克思人是類存在物思想的體現,是共創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生動彰顯。

三、結語

馬克思主義是隨著時代的進步與實踐的開展而創新和完善自身的,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是緊密連接各國實際的,馬克思主義是以辯證的態度對待人類文明成果和各種思潮的,馬克思主義是在曲折中發展的。馬克思主義經久不衰,不僅指導了社會主義事業的萌芽和成長,而且至今對于中國的治國理政起著關鍵作用,是具有當代價值的時代精神上的馬克思主義。

猜你喜歡
實踐價值馬克思主義運用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贊賞發現”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游戲教學法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巧用插圖,注入課堂活力
概念—屬性分離加工及其實踐價值研究
關于參與式培訓在企業管理中的實踐價值研究
社會主義協商民主與群眾路線融合的實踐價值
“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之于中國社會發展的理論依據和實踐價值
論馬克思主義黨建學說與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內在聯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