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冠心病患者血清固醇調節元件結合蛋白-1、核苷酸結合寡聚化結構域樣受體蛋白1及纖維蛋白原水平變化的意義分析

2020-03-08 11:40楊永強陳志軍
海軍醫學雜志 2020年1期
關鍵詞:膽紅素硬化膽固醇

楊永強,陳志軍

冠心病是由冠狀動脈動脈粥樣硬化引起的心臟病,導致血管狹窄或阻塞、心肌缺血、缺氧或壞死[1]。世界衛生組織將冠心病分為5類:無癥狀心肌缺血、心肌梗塞、心絞痛、缺血性心力衰竭和猝死[2]。冠心病的病因常與高血壓、總膽固醇(TC)或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三酰甘油(TG)、肥胖、吸煙、酗酒、超重、糖尿病、缺乏體育活動、飲食不良和心理社會因素有關[3-4]。膽紅素是一種抗氧化劑,可以破壞脂質,進一步降低內源性抗氧化酶的活性,保護心血管細胞,研究表明,低水平的膽紅素和高水平的尿酸(UA)也會引起牙冠。心臟病的危險因素。纖維蛋白可以增加內皮素的分泌,抑制一氧化氮的合成,引起冠狀動脈痙攣,加速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

核苷酸結合寡聚結構域樣受體蛋白1(NLRP1)炎性小體由NLRP1、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異性蛋白水解酶-1(caspase-1)和凋亡相關斑樣蛋白組成?;罨腸aspase-1可誘導白細胞介素(IL)-1β、IL-18成熟,并參與多種炎癥疾病的病理過程。本研究旨在探討冠心病患者血清固醇調節元件結合蛋白-1(SREBP-1)、NLRP1、血清人纖維蛋白原(FIB)水平變化意義。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于珠海醫院就診的112例冠心病患者為觀察組,男60例,女52例,年齡(55.7±8.4)歲,范圍45~65歲;同時選取醫院112例健康體檢者為對照組,男58例,女54例,年齡(54.9±8.1)歲,范圍45~65歲,2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冠心病診斷標準:(1)典型心絞痛或心肌梗死;(2)心電圖顯示靜息時心肌缺血,或心電圖負荷試驗陽性;(3)45歲以上的患者。納入標準:(1)符合上述冠心病診斷標準;(2)患者及其家人簽署了知情同意書,并愿意與研究合作。排除標準:(1)痛風、糖尿病、血液系統疾病患者;(2)肝功能不全患者;(3)惡性腫瘤患者;(4)腎功能不全患者。

1.2 方法 (1)血脂、膽紅素、血尿酸測定方法:抽取早晨空腹肘靜脈血3 ml,3 000 r/min(離心半徑r=10 cm)速度離心10 min,取血清于-20 ℃放置保存待用。用日立7180自動生化分析儀測定血清TC、TG、HDL-C、LDL-C、直接膽紅素(DBIL)、間接膽紅素(IBIL)、總膽紅素(TBIL)和UA。(2)FIB、內皮素-1(ET-1)、血栓素2(TXB2)測定方法:抽取早晨空腹肘靜脈血3 ml,3 000 r/min(離心半徑r=10 cm)速度離心10 min左右,取血清于-20 ℃放置保存待用。用日立718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測定FIB、ET-1、TXB2。(3)IL-1β、IL-18表達和高敏C反應蛋白(hs-CRP)檢測方法:早晨使用 25 IU/ml 肝素抗凝管,空腹肘靜脈血10 ml,分離血漿于-20 ℃放置保存待用,采用密度梯度法分離PBMCs,將其分為2個無菌干離心管進行RNA和蛋白質的提取。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血漿IL-1β、IL-18和hs-CRP。(4)SREBP-1、NLRP1和caspase-1的RNA蛋白檢測方法:早晨使用25 IU/ml肝素抗凝管,空腹肘靜脈血10 ml,分離血漿于-20 ℃放置保存待用,采用密度梯度法分離PBMCs,將其分為2個無菌干離心管進行RNA和蛋白質的提取。采用實時熒光定量聚合酶鏈反應和蛋白免疫印跡分析檢測SREBP-1、NLRP1和caspase-1的RNA蛋白。

1.3 觀察指標 (1)觀察2組患者的血清TC、LDL-C、TG、UA水平。(2)觀察2組患者的HDL-C、DBIL、IBIL、TBIL水平。(3)觀察2組患者的FIB、ET-1、TXB2水平。(4)觀察2組患者的血漿IL-1β、IL-18表達和hs-CRP水平。(5)觀察SREBP-1、NLRP1和caspase-1的RNA和蛋白表達水平。

1.4 統計學處理 用SPSS 13.0統計軟件對冠心病患者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血清TC、TG、LDL-C、UA水平 觀察組患者的TC、TG、LDL-C、UA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的TC、TG、LDL-C、UA水平比較(x±s)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TC為總膽固醇,TG為三酰甘油,LDL-C為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UA為尿酸

2.2 HDL-C、DBIL、IBIL、TBIL水平 觀察組患者的HDL-C、DBIL、IBIL、TBIL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的HDL-C、DBIL、IBIL、TBIL水平比較(x±s)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H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DBIL為直接膽紅素,IBIL為間接膽紅素,TBIL為總膽固醇

2.3 FIB、ET-1、TXB2水平 觀察組患者的血清FIB、ET-1、TXB2水平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的FIB、ET-1、TXB2水平比較(x±s)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FIB為纖維蛋白原,ET-1為內皮素-1,TXB2為血栓素2

2.4 IL-1β、IL-18表達和hs-CRP水平 觀察組患者的血漿 IL-1β、IL-18 表達和 hs-CRP 水平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的血漿IL-1β、IL-18表達和hs-CRP水平比較(x±s)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IL為白細胞介素,hs-CRP為高敏C反應蛋白

2.5 SREBP-1、NLRP1和caspase-1的RNA和蛋白表達水平觀察組患者的SREBP-1、NLRP1和caspase-1的RNA蛋白表達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5。

表5 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的SREBP-1、NLRP1和caspase-1的RNA蛋白表達水平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NLRP1為核苷酸結合寡聚結構域樣受體蛋白1,SREBP-1為固醇調節元件結合蛋白-1,caspase-1為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

3 討論

冠心病的主要原因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冠狀動脈動脈粥樣硬化與脂質代謝紊亂、炎癥激活和內皮功能障礙有關。其發病機制極為復雜。在正常人體內,膽紅素可以促進膽固醇的代謝,保護低密度脂蛋白免受氧化,是體內不可缺少的物質。如果身體的膽紅素水平低,容易發生冠心病,因為膽紅素水平的降低會減少膽固醇的分解,增加血脂,從而增加冠心病的風險。因此,膽紅素水平的降低可能導致冠心病。最近的研究表明,隨著脂質代謝和糖代謝紊亂,UA水平的升高會對細胞造成巨大的損害,損害冠狀動脈壁,并導致冠狀動脈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而本次研究也表明觀察組患者的HDL-C、DBIL、IBIL、TBIL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這說明血脂水平發生異常與冠心病的發生具有一定關系。

部分患者長期存在高血糖,導致心肌血管內皮缺氧和內皮損傷。血管內皮損傷后,多種細胞因子被釋放,如內皮素ET-1、TXB2具有血管收縮作用,TXB2也具有較強的血小板聚集作用,同時伴有高脂血癥,加速動脈硬化的發生。纖維蛋白原是由肝臟合成的凝塊蛋白具有促進血小板聚集,增加血液粘度和外周阻力的作用。趨化單核/巨噬細胞在內膜下遷移,以促進紅細胞粘附和血栓形成,且纖維蛋白水平越高,風險越大。本次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患者的血清FIB、ET-1、TXB2水平均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冠心病的發生與高FIB有關。

在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早期,單核細胞受血管內皮細胞調節,分化為巨噬細胞。巨噬細胞可以吞下氧化后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形成泡沫細胞,進而促進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發展。本次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患者的血漿IL-1β、IL-18表達和hs-CRP水平高于對照組(P<0.05)進一步證實了IL-1β和IL-18參與冠心病的發展過程。

在本研究中,冠心病患者的NLRP1炎性體表達增加并且與體內IL-1β和IL-18水平一致,說明NLRP1炎性參與了冠心病患者體內炎癥水平的變化。SREBP-1主要調控脂肪酸和糖代謝,并且參與調節腫瘤、脂肪變性和巨噬細胞介導的天然免疫反應。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患者的SREBP-1、NLRP1和caspase-1的RNA蛋白表達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冠心病患者SREBP-1與NLRP1炎性體表達升高。

綜上所述,冠心病的發病機制非常復雜,脂質代謝和炎癥是其發展的重要原因。研究結果也表明,FIB、SREBP-1與NLRP1炎性體表達升高與冠心病的發病有關。為以SREBP-1和NLRP1炎性體為靶點防治冠心病等炎癥性疾病提供新的臨床方向。

猜你喜歡
膽紅素硬化膽固醇
遺傳性非結合性高膽紅素血癥研究進展
山東:2025年底硬化路鋪到每個自然村
談談膽固醇
降低膽固醇的藥物(上)
降低膽固醇的藥物(下)
新生兒不同部位經皮膽紅素值與血清總膽紅素值的對比
總膽紅素偏高,需警惕肝臟疾病
怎樣看待升高的膽紅素
雙源CT對心臟周圍脂肪組織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相關性
基于深度學習的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成分識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