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古典詩詞的朗讀教學

2020-03-18 01:15宋錦博
河南教育·高教 2020年2期
關鍵詞:古典詩詞古詩詞教學朗讀

宋錦博

摘 要:古典詩詞是中國古代文學寶庫的華彩樂章,有著優美、和諧的韻律,讀起來朗朗上口。加強古典詩詞朗讀這一教學活動的研究對學生了解中國古典文化有重要的意義。為使學生對古典詩詞有更好的認識和理解,高校教師要豐富和拓展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法。教師可以采用熟讀成誦法、伴樂朗讀法、語言渲染法、想象入境法、游覽體驗法等進行古典詩詞的朗讀教學。

關鍵詞:古典詩詞;朗讀;古詩詞教學

古典詩詞是中國古代文學寶庫的華彩樂章。一聲鳥鳴、一瓣花落、一次聚會、一場離別……都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留下了最美麗的篇章,至今人們讀來仍如品佳肴、飲甘露,使人心曠神怡。無數美麗的景、物、人、情在一篇篇佳作里化作凝結了無數才氣與靈秀的完美樂章。如何才能讓學生認識中華古典文化的博大精深,吸收中華民族的古典文化智慧?朗讀古典詩詞并熟讀成誦是最好的途徑。通過朗讀古典詩詞,學生的閱讀情感體驗能進一步升華。教師該如何指導學生朗讀古典詩詞呢?筆者嘗試運用以下幾種方法。

一、熟讀成誦法

熟讀即讓學生多讀多吟,可以朗朗出聲,也可以淺唱低吟。比如,宋代王安石的《梅花》,這首詩樸素自然,沒有刻意雕琢的痕跡,也沒有晦澀難懂的典故,仿佛詩人在跟我們閑話家常一般。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反復誦讀,還可以開展多種形式的朗讀,如學生自己品讀、小組賽讀等。在一次次朗讀中,學生仿佛看到一株在墻角里傲雪綻放的梅花,它迎著嚴寒,冒著風雪,不畏孤獨寂寞。此時,教師要適時引入詩人創作此詩的背景,讓學生再次深入吟誦,學生就會明白:詩人字面上是在贊美梅花的品性,其實字里行間已經滲透出自己的思想感情,以梅花比喻自己雖然身處惡劣環境,可依然堅持自己的操守。這種方法有利于學生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陶冶性情。

二、讀出詩的節奏和韻律

如果想要學生讀出詩歌的韻律之美、意境之美,讀出詩人的真實情感,教師在指導學生反復誦讀古詩的同時,要帶領學生一起關注古詩詞朗讀的節奏和韻律。詩歌,不僅是詩,也是歌。在古代,幾乎每一首詩都是可以配上曲子來歌唱的。教師要幫助學生掌握詩歌形式的規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找到一些規律,如五言古詩有“二三”停頓的節奏特點,七言古詩有“四三”停頓的節奏特點。以唐代王之渙的《登鸛雀樓》為例,教師可以先分行出示詩句,讓學生談論此行詩描寫了哪些景物及讀了這行詩的感受。比如,教師出示“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讓學生交流這兩行詩中寫到的景物,理解“白日”在詩里是指傍晚落山時的太陽。然后,教師引導學生小組交流,討論想象到的景象。學生根據想象到的景象,把握停頓,就自然而然地讀出詩歌的節奏和韻味了。

三、伴樂朗讀法

古典音樂與古典詩詞淵源深厚,在平時的古典詩詞朗讀教學中,教師如果選擇合適的古典音樂作為伴奏,有助于為學生朗讀古典詩詞奠定情感基礎。比如,教師在講授《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一詩時,伴以《春江花月夜》的樂曲,融情于曲,曲中生情,把一片留戀惜別之情凝聚在和婉的旋律中,能讓學生的想象自由馳騁,使學生對詩人與朋友間強烈的惜別之情有更深的領悟。再如,蘇軾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悼亡詩。詩人在詩中悼念了自己英年早逝的結發妻子,字字句句寫滿了塵世之苦與生死離別之悲。如何才能讓學生感受到詩人的這種情感?筆者認為,教師除讓學生理解詩人的寫作背景外,還應該配以悲涼的洞簫樂曲《陽關三疊》,讓學生的情感在婉轉凄涼的樂曲中進入情境。

四、語言渲染法

古典詩詞大多語言高度濃縮,情節具有強烈的跳躍性,這就使得詩中存在一些“空白”之處。教師可以抓住這些“空白”,引導學生對古典詩詞展開合理想象,深切體會古典詩詞的意境。教師要鉆研教材,結合時代背景,用巧妙的語言把跳躍的情節補充出來,使濃縮的語言進一步具體化。比如,教師在講授李白的《早發白帝城》時,就需要把當時李白流放夜郎,行至白帝城突然遇赦,于是乘船順流而還的創作背景補充上。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理解“千里江陵一日還”“輕舟已過萬重山”,才能體會詩人當時由悲轉喜的感情變化。

五、想象入境法

在古典詩詞教學中,教師要留給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的空間,讓學生用心感悟、品味、揣摩、咀嚼詩詞。比如,袁枚的《所見》(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一詩,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邊讀邊想象山野中的一個牧童騎在牛背上,怡然自得地唱著山歌,這時樹上的蟬也一聲接一聲地鳴唱著,頑皮的牧童忽然間被這蟬鳴聲吸引了,便立刻停止歌唱,跳下牛背朝鳴蟬處望去。在學生想象的基礎上,教師要讓學生熟讀成誦,理解詩意,體悟詩情。此外,教師也可以利用多媒體手段創設教學情境,再現畫面,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加深對詩詞的理解。

六、游覽體驗法

古典詩詞也包含著豐富的地理常識。如果我們能有機會到詩歌中涉及的歷史景點去游歷探尋一番,無疑會對理解詩詞內容、體會詩中所蘊含的創作情感有更深的感受。以詩仙李白為例。李白為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仗劍去國,辭親遠游”。據統計,李白到達過206個州縣,登臨過80余座山,游覽過80多個江河湖泊,可以稱得上古代杰出的旅行家了。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地圖幫助學生整理詩人的游歷足跡,理解詩歌背后的故事,也可以結合多媒體展示相關圖片及視頻資料幫助學生誦讀理解。教師也應該鼓勵學生走出家門,探訪詩人的足跡。在交通便利的今天,我們可以沿著詩人的腳步,探尋他們曾經的足跡。

古典詩詞是一種語言的藝術,更是一種生活的藝術,是祖先留給我們寶貴的文化財富。教師應該做傳統文化的使者,讓學生愛上古典詩詞,愛上我們祖國優秀的傳統文化。

參考文獻:

[1]王增文,馬國強.中國古代文學專題研究[M].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3.

[2]于非.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責編:清 歡

猜你喜歡
古典詩詞古詩詞教學朗讀
大學語文古典詩詞吟誦教學的應用
淺談比較閱讀在小學古詩詞教學中的應用
構建校園英語文化,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
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的審美教育
以“讀”為橋 走進文言文的天地
小學語文教學的新步伐
古典詩詞在廣告文案寫作中的運用探討
趣從詩中來
淺析古詩詞教學中意象教學的策略
談談朗讀在文本解讀中的作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