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樂種植 收獲精彩

2020-04-10 06:47徐曉珊
廣東教學報·教育綜合 2020年37期
關鍵詞:收獲種植勞動

徐曉珊

【摘要】勞動實踐基地是學生在學校接觸大自然、探索植物生長奧秘的重要陣地。它不僅為學生提供一個觀察自然的窗口,還能給他們提供一片實踐操作的園地,使學生與自然親密對話。本文通過開展系列種植活動,讓學生親近自然,融入自然,從而培養學生的勞動興趣,增強學生的勞動體驗,豐富學生的生活實踐。

【關鍵詞】勞動;種植;收獲

蘇霍姆林斯基說:“兒童的智慧出在他的手指頭上。勞動在智育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那些雙手靈巧的兒童,熱愛勞動的兒童,能夠形成聰敏的、好鉆研的智慧?!彼€說,“農業勞動是最能啟迪智慧的勞動活動的種類之一?!弊员拘i_辦以來,以“創啟慧,心生長”為辦學理念,努力培養懷善愛、強身心、活思維、勤動手的美好生活創造者。根據這一辦學理念,我們積極落實勞動教育。我們利用學校環境資源,開辟勞動教育實踐基地,以求通過讓學生“田間勞作”,感到勞動有趣,在勞動中發現自我才能,獲得成長的樂趣;并讓學生的雙手變得更加靈巧,智慧得到發展,從而讓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為一個熱愛生命、熱愛生活的人。

一、開辟基地,創建種植環境

在學校教學樓的南面,有一塊空地,為讓更多的學生能參與到勞動中去,我們把它建設成勞動教育實踐基地。實踐基地劃分了36個區塊,每個區塊是班級的“責任田”,用于種植農作物。學生負責“責任田”的日常的種植、管理和養護工作。學生在班級的“責任田”種植各種蔬菜和開展觀察活動,不僅能了解植物一年四季的變化,還能體驗勞動的艱辛,懂得美好生活、美好人生靠勞動創造的道理。

為使學生熱愛勞動、樂于探究,學校舉行隆重的勞動實踐基地揭牌儀式。在活動結束時,請每位學生給基地的坑里捧一捧肥土,撒上植物種子,然后埋土、澆水??此坪唵蔚膭幼?,勞動量也不大,但對學生來說,意義非凡,他們會懷著濃厚的興趣,盼望著土里長出的第一批嫩芽,從而對種植活動充滿期待。

此外,我們還將種植實踐活動向家庭延伸,讓有條件的學生開辟空地或在陽臺種植喜歡的植物,為種植活動的深入開展提供更靈活的實踐平臺。

二、籌劃準備,激發參與欲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要善于將課程資源巧妙加工整合,對教學內容進行選擇、重組和再創造,將種植活動變得有趣、有味,激發他們積極參與欲望。

1.召開主題班會。在課上,教師給學生展示植物生長過程的視頻,植物由一顆種子,慢慢發芽,長出嫩綠的葉子,最后成熟。最后展示一幅幅豐收的圖片:綠油油的青菜、誘人的西紅柿、各式各樣的辣椒、飽滿的玉米、大大小小的土豆……畫面給學生帶來了視覺感受,由此引發他們對種植充滿期待。學生圍繞種植展開充分的討論,并確定種植的目標、蔬菜品種、方案、小組分工等。勞動的意圖越有意義,學生的活動興趣就越高。

2.認識農具?,F代的孩子對農具的認識不多,老師可以布置學生圍繞“傳統農具與現代農具”這個主題,提出自己最想研究的問題,如,“傳統農具知多少”“現代農具知多少”“不同農具的用途”“現代農具的優勢”等研究板塊。學生在活動中,可以采用小組分工合作的方法,通過采訪咨詢,上網調査、觀察實體、動手實驗,了解傳統農具與現代農具的種類和使用方法,從中感受勞動人民的智慧與才干。

3.學習種植方法。以一種植物種植為例,先讓學生知道這種植物的生長特點和規律,然后從認識種子、整地、播種、施肥、澆水、除草、除蟲、增產、收獲等過程的注意事項、環節技術做詳細講解。學生了解種植方法、種植技巧,為成功種植打下扎實基礎。

三、管理照顧,感悟生命生長

學生掌握種植方法和技巧,并進行田間實驗,把科學知識運用于勞動實踐中。播種后的植物生長緩慢,在這個過程,教師要指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一起觀察,了解蔬菜從生根、發芽、生長、開花、結果這一系列自然的生長過程。期間要積極開展對植物的管理照顧和開展觀察活動,讓學生感悟生命生長的神奇,激發學生樂于探究的興趣。

1.田間小畫家。在農場種植活動中,學生通過翻地、播種、澆水、施肥、鋤草中觀察發現、實踐鍛煉,有了豐富的素材。教師引導學生通過獨特的視角、運用不同的形式將種植的場景、植物的生長過程描繪在畫卷上,培養學生細心的觀察能力。還可以用橡皮泥捏出各種農具和田間耕作圖,增強孩子的動手能力,也讓種植更有趣味。

2.小小觀察員。在植物生長中,引導學生觀察記錄植物,采用量一量、看一看、記一記、拍照等方式。通過量一量,加深學生對數字的認識,對植物的長短、高矮等特征有深刻的體會;通過看一看,認識植物的根、莖、葉、花、果實、種子這些器官,拓展知識面;通過記一記,記錄植物的生長周期,指導植物從種子、發芽、開花、結果這一過程所需的時間,懂得種植需要耐心,悉心照料,才能讓它茁壯成長,培養學生的責任心;通過拍照的形式記錄,可以拍下植物不同生長階段的畫面,這樣既形象又生動地展示植物生長過程的變化。還可以跟植物共成長,與植物不同生長時期拍照合影。

四、快樂收獲,收獲無限精彩

學生最開心的是蔬菜收獲時候了,結合這個內容,我們舉辦系列活動,鼓勵學生能勤于勞動,熱愛勞動,持之以恒,不斷強化勞動意識。

1.收獲成果。在師生共同的精心管理下,種植園里部分蔬菜收獲了,有小白菜、香菜,蘿卜、卷心菜、油麥菜等。老師帶領學生到種植區收獲,他們小心翼翼地拔起部分成熟的蔬菜,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笑容。從種植到收獲都是由學生全程參與,從中了解了一些植物的生活習性,基本掌握了一些種植的方法和技能。在種植中體會到了勞動的艱辛和快樂,培養了不怕吃苦、勇于克服困難的品質,對于“珍惜糧食”“保護環境”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2.玩出花樣。收獲后,老師組織學生用蔬果進行創意拼圖。他們有的用油麥菜、紅蘿卜、茼蒿等拼成漂亮的孔雀圖;有的用白蘿卜、香菜、白菜拼成魚兒嬉戲圖;有的用生菜、青瓜等拼成一盆花;有的用紅薯做成了一只小刺猬……普普通通的蔬果,也可以拼出一幅幅美麗的畫。

3.品嘗成果。收獲后,教師要求學生用收獲的蔬菜給家人做一道菜。在餐桌上,孩子們與父母品嘗著自己種植的蔬菜,自豪感油然而生。

4.樂創節活動。在樂創節的拍賣活動中,各班將收獲的蔬菜進行挑選、整理、推銷、拍賣,嘗試了商品交易操作,體驗了勞動創造價值的過程,并從中萌發了熱愛勞動的意識;在田間詩歌手抄報制作中,組織學生收集田園詩詞,學生收集了許多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中關于田園主題的詩詞,他們不僅可以領略詩詞的語言美,還加深了對勞動,對自然、對生命的感悟;在評比中,通過評選“最美農田”“勞動小能手”“最佳合作小組”“農場繪畫小才人”等,讓學生懂得有付出才有收獲,不斷提升自身價值感。

勞動實踐基地就像是一本孩子親近自然、融入自然的“活教材”。小小種植區域,給學生一個合作與探究、發現與發展、付出與收獲的自由空間,讓他們體會果實的來之不易和收獲豐收的喜悅。同時培養了學生對自然的關愛,對社會,對自我的責任感,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最終達到學生的個性健全發展的目的。

[本文系2019年度廣東省中小學德育課題“小學勞動教育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研究”(課題編號:2019ZXDY027)的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1]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M].杜殿坤(編譯).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4.

[2]朱茂勇.新勞動教育編織兒童的生活之網[J].江蘇教育,2019(58).

[3]章振樂.辦落地有痕的勞動教育[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9(11).

猜你喜歡
收獲種植勞動
勞動創造美好生活
快樂勞動 幸福成長
熱愛勞動
拍下自己勞動的美(續)
淺談有機農業種植中病蟲害防治的原則和方法
關于岐山縣玉米機械化收獲情況的調查與思考
《收獲》推出“行距”APP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