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應用型本科高校審計學專業人才培養問題研究

2020-04-22 06:51馮素珍
高教學刊 2020年13期
關鍵詞:審計學專業建設調查研究

馮素珍

摘 ?要:科技的發展與社會的進步對注冊會計師行業帶來新的機遇與挑戰。文章采用調查研究的方法,從社會審計、政府審計、內部審計等不同角度深入地剖析了山東省用人單位對審計人才所需要知識、能力、素質提出的新要求。根據調查結果,為培養符合新時代社會需求的審計學專業應用型創新型人才,提升審計學專業學生的就業競爭力,突出專業建設特色,提出了切實可行的優化審計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意見或建議。

關鍵詞:審計學;專業建設;人才培養;調查研究

中圖分類號:C961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0)13-0136-05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and social progress, the CPA industry is faced with the new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he paper adopts the survey method and makes a thorough inquiry about the new requirements of the employers in Shandong Province. The inquiry includes knowledge, ability, and qual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audit, government audit and internal audit. According to the survey results, in order to cultivate the applied and innovative talents of audit major in line with the social needs of the new era, improve the employment competitiveness of audit major students, and highligh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feasible opinions or suggestions on optimizing the training program of audit major talents.

Keywords: auditing;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talent cultivation;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隨著我國社會發展和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績效審計、經濟責任審計等業務的拓展,大數據、區塊鏈等新興技術的出現,這既對審計人員應具備的知識、能力、素養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對應用型本科高校審計人才的培養帶來了機遇與挑戰。

一、審計學專業人才培養現狀

現有的研究也表明,新建本科院校審計學專業大多存在應用型人才目標定位模糊、人才培養規格與社會需求發生錯位等主要問題[1-2]。通過對省內部分高校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調研發現,高校專業定位與培養目標錯位、培養目標與能力分析錯位、能力分析與課程體系錯位、教學目標與教學內容錯位、教學方法與培養要求錯位、重制訂輕實施等問題[3]。

1. 目標定位模糊,審計人才培養層次相對偏低。仲楊梅(2017)通過調查研究發現,被調查院校相關專業大多側重于注冊會計師審計方向的人才培養,審計學專業碩士等高層次審計人才培養較窄,計算機審計教育比較滯后,專業知識體系架構不健全[4]。

2. 學生應用能力差,人才培養規格與社會需求不匹配。審計學專業大多課程停留在傳統的教學層面,對新知識與新技術更新較慢,忽視了社會所需要的職業素養與綜合能力的培養與訓練。姚美娟(2019)通過研究認為,由于專業實訓基地和實踐模擬環境不充足,審計綜合實驗通過會計綜合實驗軟件升級版中少量的公司資料來完成實踐教學,學生實踐能力培養難以達到質量要求[5]。

3. 課程設置不合理,專業特色課程不突出。姚美娟(2019)高校審計學專業人才培養課程設置會計類課程

較多,而績效審計、舞弊審計、經濟責任審計、公共政策審計等專業性較強的課程通常安排在選修課中[5]。由于專業選修課大多在大三下或大四上,學生忙于考研或找工作。因此專業選修課中特色課程開出率較低或到課率低,教學目標達成率低。

4. 學生對實訓類課程重視程度不足。在專業調研過程中,調研團隊對往屆畢業生發放問卷200份,收回有效問卷187份。調查資料顯示,80%的調查對象對在校期間所學課程印象最深的是審計學、中級財務會計等專業核心課程;同時,他們也一致認為審計綜合模擬實驗、畢業實習等實訓課程很重要,但是對此普遍不夠重視等等。

此外,我們隨機選取了10名審計學專業畢業生進行了訪談,他們的說法與調查結果基本一致,因此驗證了上述調查結果。

二、社會需求調研與分析

(一)社會需求調研

1. 山東區域經濟調研

山東省數字政府建設實施方案(2019-2022年)中提到,強化監督保障。完善常態化審計制度,到2022年年底項目審計實現全覆蓋。結合經濟責任審計、專項審計、部門預算執行審計,監督數字政府建設項目。加強重大政策措施落實情況跟蹤審計以及助力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海洋強省建設、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

山東省發布相關審計指導意見指出,對于重大政策措施落實情況跟蹤審計,各級審計機關要及時跟進,對接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按照“突出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要求,圍繞促進做好穩增長、促改革、防風險等各項工作,持續關注國家重大戰略規劃和政策,以及其措施貫徹實施情況①。

山東審計人不斷加強自身建設,堅持“審計精神立身,創新規范立業,自身建設立信”。審計委員會首次全體會議上,強調要勇于擔當,發揮審計監督作用,為現代化強省建設提供強支撐②。

面對山東現有的經濟社會發展現狀與規劃,加強康養文旅等相關產業做好風險管控,也加大了對專業審計人才的需求。

2. 山東行業調研

《現代服務業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提到,“發展科技咨詢服務業,提升科技咨詢服務水平。支持專業服務機構的發展,如,知識產權代理機構、信息咨詢公司、會計事務所、投資和管理咨詢等。發揮科技咨詢機構推動作用,促進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發展③?!?/p>

中注協發布的《中國注冊會計師行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強調,“除了鞏固和深化審計鑒證核心業務外,注冊會計師服務市場還要拓展和提升,既包括內部控制審計業務,也包括承接政府購買服務與社會管理創新領域服務,還包括其他非鑒證領域服務等④?!?/p>

山東省注會行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中也提到,行業開拓創新服務模式,要適應經濟新常態,全方位拓展新業務領域⑤。伴隨著“一帶一路”戰略實施,我國企業“走出去”步伐日益加快,也迫切需要會計師事務所提供高質量的國際化服務。安徽省注冊會計師協會組織課題組,采取問卷調查等方式,指出企業國際化發展要求會計師事務所提供鑒證業務、咨詢服務、稅務服務、法律服務、境內審計支持服務等專業服務。

通過查閱行業發展資料發現,目前事務所在探索創新,突出重點,全方位拓展新業務領域,會計師事務所和廣大注冊會計師充分發揮主體能動性,自覺把握新業務拓展的政策機遇和市場機會,面向市場,把握重點,提高能力,業務領域覆蓋面持續擴大,推出了會計鑒證服務、會計咨詢服務等一大批創新服務品種和服務業態⑥。

綜上所述,新興鑒證業務及相關咨詢服務極大地拓展了審計人員的服務領域,加上行業監管等的需要,形成了對審計人才的巨大需求。

3. 崗位調研

為了解審計相關崗位對人才的需求情況,我們通過中華英才網等招聘網站,以崗位所需的工作經驗、崗位證書、工作年限等為關鍵詞,借助網絡爬蟲等技術抓取數據3000余條。通過對數據的分析發現,如審計師崗、風險管控崗等用人單位重要崗位大多要求本科及以上學歷,且具備3-5年事務所工作經驗或注冊會計師證書等。

(二)審計人才需求規格分析

根據以上的調研情況,我們對審計類人才的需求規格分別社會審計、政府審計、內部審計等三個角度進行了深入的分析。

1. 社會審計人才需求規格

當今社會審計工作中,計算機輔助技術被普遍使用。調查顯示,在社會業務收入構成中, 傳統財務審計收入下降,信息系統審計與風險管理咨詢等收入上升。為了提升審計能力,部分事務所也在不斷地與企業合作進行研發,如開發大數據采集工具、開發審計機器人、運用云計算平臺等。2017年5月,《打造一個面向未來的職業》提到,“職業會計師為了適應未來所需要培養的性格特征、品質和技能⑤,恰恰與會計師的刻板印象有著明顯反差?!蹦壳皶嬄殬I仍然在企業和公共部門發揮著重要作用,但會計職業組織需要確保其能力框架、大綱、課程和專業持續發展,提供職業會計師所需的技術與能力。

中注協秘書長陳毓圭在“審計的未來:國際視角”高峰論壇發表主旨演講中提到,“在行業發展的四大目標中,職業化水平持續提高與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是兩個重要目標⑥?!薄吧钊胙芯柯殬I化和信息化的內在規律,對職業化和信息化建設統籌安排,實現職業化與信息化進程有機結合,職業化引領信息化,用信息化融入職業化,信息化建設要體現職業規律[6]?!?/p>

在行業協會網站,我們也發現,山東省注協相關培訓包括:中國注冊會計師勝任能力框架解讀、注冊會計師道德規范、審計流程講解、職場禮儀等六個方面的內容。

因此,社會審計人才應具備復合能力。既應能熟練運用審計軟件,也要能分析程序語言,還要能進行信息系統審計。對被審單位信息系統內部控制,也能做出準確地判斷。作為審計人員,正確的職業價值觀必須樹立,專家職業的身份認同必須強化,職業道德這一底線必須堅守,職業謹慎、職業懷疑等職業素養必須提高;同時,專業知識結構必須不斷優化,知識更新的實現必須持續,職業技能提高不能中斷。要深刻認識信息化對于職業懷疑和職業判斷的重要性,以及對于增進和提升職業化水平的重要作用。要把掌握信息技術、提高運用信息技術的能力作為在職業成長中的一項緊迫任務。

2. 國家審計人才需求規格

作為國家治理的重要工具,國家審計的內容正在從傳統的財務收支審計向預算審計、績效審計、經濟責任審計、環境審計和政策執行審計等領域不斷擴展,國家審計正是大為用人之際。同時,計算機輔助審計、聯網審計和云審計等技術推陳出新,尤為需要大量補充新生代技術型國家審計人員。

《“十三五”國家審計工作發展規劃》(2016)提出,要以大數據為核心,構建國家級、省級審計數據系統,使審計信息系統在全國統一,以實現審計的全覆蓋,形成“國家審計云”;國家審計工作的重點將是大數據技術應用、信息系統審計和綜合審計信息系統建設⑦?!爸R結構上,既要熟悉會計、財政領域知識,又要掌握工程管理、信息技術;審計技術上,熟練掌握各類審計分析技能,還要進一步開發審計軟件;分析能力上,既能運用信息化技術發現系統問題,又要能對問題進行評價判斷、宏觀分析⑧?!?/p>

山東省相關審計指導意見指出,“要創新審計技術。要強化數據先行理念,將大數據應用作為必經環節嵌入審計全過程,積極探索開展非現場審計和非項目貫通式數據分析,加大各類數據關聯分析力度,充分發揮大數據的審計優勢,進行疑點查找、定位精準、分析綜合等⑧?!薄皩徲嬜鳂I與數據分析一體,技術和業務深度融合,以提升審計監督效能的最大化⑧?!?/p>

從政府審計機關開展的培訓活動來看,也傳達出行業對現有審計人才的具體要求。如,蘇州園區會計服務外包示范基地培訓項目。項目為管理會計、CPA、CTA三大系列為代表的緊缺人才,和“新進人員”實施系列培訓。這類做法體現了行業與高校專業服務業相關院系的強化合作,對行業對專業人才的需求信息進行了很好的傳達。

3. 內部審計人才需求規格

當前在大多大中型企事業單位,無紙化辦公已經實現。財務核算系統與業務系統也在開始融合,兩者的無縫對接也已實施。集成化、網絡化、數據量激增等,成為了信息系統新特點?!吨袊鴥炔繉徲嫓蕜t》(2014)指出,“內部審計的目標是審查和評價組織的業務活動、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的適當性和有效性,以促進組織完善治理、增加價值和實現目標⑨?!眱炔繉徲嫻ぷ鞯闹攸c對信息系統的安全性、效率性進行評價以提高組織管理效率⑨。在當前日益變化的環境下,除了具備傳統財務審計等事后審計技能外,內部審計人員還要對具備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審計的能力。如,對ERP系統進行事前事中評價,應用大數據技術進行信息系統審計等⑨。

通過與事務所訪談調研進一步驗證了審計人才具體要求。作為一名審計人員,首先應具備完善的知識結構,能夠利用信息系統、IT技術對項目進行綜合分析,具備較強的學習能力,并考取注冊會計師、注冊資產評估師、CIA、CMA、CFA、ACCA等相關證書,并將證書作為衡量學生學習能力的主要標準。其次,應具備項目管理能力。由于審計學專業在未來的工作中以專業精準見長,除了與各類財務報表、數字、法規政策打交道之外,還要參加項目管理流程、與客戶保持溝通聯系。

三、審計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優化

根據以上分析,以山東青年政治學院審計學專業為例,提出審計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優化建議。

(一)總體思路

堅持能力為重⑩?!皟灮R結構, 豐富社會實踐, 強化能力培養。著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教育學生學會知識技能,學會動手動腦,學會生存生活,學會做人做事,促進學生主動適應社會,開創美好未來?!?/p>

要推進產教協同育人 ?!肮膭钇笮9餐贫ㄈ瞬排囵B標準、修訂專業課程,將企業生產經營標準和環境引入教學過程,建立教學過程與企業生產過程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p>

為更好地服務山東區域經濟發展的需求,審計學專業在優化人才培養方案過程中,堅持學校的辦學定位,結合行業發展變化,用人單位對審計相關崗位的人才需求的具體要求,考慮到行業協會、用人單位、學生家長等不同利益相關者對審計人才的評價,工商管理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等,圍繞教育十三五發展規劃,有計劃地對審計學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定位及時進行動態調整,使得優化后的人才培養方案可執行、可監控、可測量。

(二)具體優化內容

1. 審計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

(1)審計學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定位

審計學專業堅持圍繞濟南城市群,面向山東省,圍繞會計鑒證服務業,培養具有青年政治特質的管理者和審計師。

從目標定位可以看出,專業面向是現代服務業,培養管理者和審計師應有青年政治特質。這體現了學校的辦學定位與辦學特色。

(2)審計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

結合應用型大學建設,面向社會需求,在實施調研、論證的基礎上將審計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優化為:

本專業培養能夠服務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理想信念堅定,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扎實的專業知識,具備較強的創新意識和繼續發展潛力,具備審計技術、審計行為等方面的能力,能在經濟管理領域從事會計、審計等相關工作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2. “三位一體”的專業人才培養體系

優化后的審計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要對人才培養規格進行了細化,從知識、能力、素養三個方面劃分為不同的可考核知識點。根據可考核知識點形成課堂體系、第二課堂活動體系、自我教育體系三個維度構建“三位一體”的專業人才培養體系。同時加強制度管理,以保證人才培養方案落地及有效的執行。優化后人才培養體系的主要體現:

(1)與崗位要求相適應

在課堂體系方面,根據就業崗位要求,完善教學內容。如注冊會計師崗位所需要的會計、稅法等,咨詢崗位所需求的管理與溝通、會計、稅法等知識要求,風險管理配以戰略與風險管理、內部控制學、內部審計學等課程。咨詢類崗課程:中級財務會計稅法納稅籌劃管理咨詢。

(2)與能力需求相適應

根據用人單位審計、會計等相關崗位對人員能力的要求,優化后的人才培養體系更加注重審計職業素養、審計行為能力、審計技術能力。

審計職業素養是指,除了責任心、正直誠信、客觀公正等通用的價值觀外,還包括自我學習能力、研究創新能力、應變能力、自我調節能力以及壓力承受能力等職業素養。建議匹配相應的課程與活動包括商業倫理、職場禮儀、專業英語、邏輯學、審計心理學、思想政治養成系列活動、勞動課程、實習實踐拓展、志愿公益服務等。

審計技術能力是指,運用相關知識與技術的能力。作為審計專業人員,既要掌握審計相關的知識,也要具備審計相關的技能。建議匹配相應課程與活動,如大數據技術、可視化分析、區塊鏈會計等工具類課程,審計技能大賽等專業性拓展活動,以強化審計學專業學生的職業能力,適應社會需求。

審計行為能力是指,審計專業人士在工作中具體行為的表現,是一項專業核心能力。除了信息收集的能力、現場作業的能力、綜合分析的能力外,還包括溝通協作的能力與團隊合作的能力等。建議相應的課程為審計心理學、管理溝通等課程,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等專業性拓展活動。

(3)豐富專業選修課課源或活動資源

專業選修課按照不同的方向進行模塊設置。

內部審計方向主要包括內部控制學、內部審計和公司戰略和風險管理。

外部審計方向包括管理咨詢、資產評估和建設項目審計。

考研考公類包括高等數學,邏輯學等。證書類考試包括稅法,戰略風險與管理、資產評估學等等。

此還,還增加了數據工具類課程,如可視化數據分析、區塊鏈會計、財務共享服務等。

(4)更加注重實踐環節

對于實踐教學環節,我們以“知業務-懂財務-會審計”的思路進行內容設計,要求以業務主導,借助前沿技術,了解現有經濟社會發展條件下企業業務流程,以及現階段業務與財務的體現形式,將最新的審計技術融入到綜合審計業務之中,形成動態的調整機制。如,通過認識實習,學生能夠了解與審計相近或相關的崗位對知識、能力與素質等的要求,對專業的職業素養和職業要求形成直觀的感受,在學生結合自己的興趣,合理規劃未來發展,在選擇專業方向與學習模塊時,判斷更具理性。結合活動課程實施社會調查,學生圍繞人才培養規格進行的持續性的審計專業調研或專業活動,有利于用人單位較早跟蹤觀察學生,從而使用人單位挑選到“用得上,留得住”的應用型人才[3]。只有這樣,才能對學生和用人單位真正實現互惠互利。

注釋:

①山東省審計廳.關于進一步加強重大政策措施落實情況跟蹤審計的指導意見(魯審財發〔2018〕40號)[Z].

②2018年11月19日中共山東省委審計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EB/OL].http://news.sina.com.cn/c/2018-11-20/doc-ihnyuqhi3797504.shtml.

③現代服務業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S].

④中注協.中國注冊會計師行業發展規劃(2016-2020)[S].

⑤山東省注冊會計師行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S].

⑥http://www.cicpa.org.cn/knowledge/hyfzyjzl[EB/OL].

⑦“十三五”國家審計工作發展規劃[S].2016.

⑧關于進一步加強重大政策措施落實情況跟蹤審計的指導意見[Z].2018-10.

⑨內部審計準則(第1101號-內部審計基本準則)[S].2014.

⑩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S].

關于深化產教融合推動新舊動能轉換的實施意見(魯政辦發〔2019〕2號)[Z].

參考文獻:

[1]徐同文,房???應用型:地方高校人才培養的必然選擇[J].高等教育研究,2012,33(06):59-65.

[2]張德江.人才培養質量的影響因素與對策探析[J].中國大學教學,2012(2):11-13.

[3]魏朱寶,劉紅.“錯位”與“重構”——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設計的思考[J].中國大學教學,2011(7):79-81.

[4]仲楊梅.需求環境變革下的高校審計人才培養研究[J].財會通訊,2017(28):42-46.

[5]姚美娟,施平,葉邦銀.產教融合視角下審計專業人才培養研究——以南京審計大學瑞華精英班為例[J].中國注冊會計師,2019(3):82-84.

[6]陳毓圭.職業化和信息化:注冊會計師行業雙重任務——在“審計的未來:國際視角”高峰論壇塈CIMA百年慶典(北京)的主題演講[J].中國注冊會計師,2019(04):9-10.

[7]杜才平.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及實現路徑[J].教育探索,2011(10):25-26.

[8]宋克慧,田圣會,彭慶文.應用型人才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及其培養[J].高等教育研究,2012,33(7):94-98.

[9]陳小虎.新型應用型本科院校發展定位、使命、路徑和方法選擇[J].中國大學教學,2014(3):33-40.

[10]鹿林.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邏輯[J].中國高等教育,2015(Z3):36-38.

猜你喜歡
審計學專業建設調查研究
對審計學專業建設的思考
基于應用型本科建設的審計學教學改革研究
企業管理視角下村級財務人員素質研究
淺談職業技能大賽對高職院校專業建設的作用
西安體院學院體育專業學生人生規劃研究
西安市體育旅游影響因素的調查研究
新形勢下高?!秾徲媽W》課程教學改革研究
高職院校新開設無人機專業的探討
服務地鐵工學結合
關于技工院校學生德育課堂學習興趣的調查與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