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課標下構建學生的數學遷移能力

2020-05-06 09:33朱貝
課程教育研究 2020年6期
關鍵詞:構建教學內容教學模式

【摘要】教與學達到事半功倍,學生想要充分發揮遷移的優越性, 就要求一線教師上每一節課前都必須精選教材內容,合理組織變式。在平時的課堂上,有效的學習眾多內容需要不同的模式,學生才不會厭倦。而根據教學內容不同,教學效果的需要,合理編排各種課型模式的教學內容,對學生構建數學方面的遷移能力很有幫助。

【關鍵詞】數學遷移能力 ?教學模式 ?教學內容 ?構建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06-0132-01

1.新授課內容的編排,為構建學生數學遷移能力搭建平臺

現在的數學課堂有時會遇到這樣的情形。教師在汗流浹背的講,學生卻根本一點沒聽;等學生緩過神,想聽的時候,內容卻已講完。一節課要注重的環節是設置新穎的情境。比如,學習乘方運算時,利用生活中的拉面,每拉一次扣,就是多少根面條?;蚶眉毎至褑栴},每小時分裂一次,每次一個變兩個,兩個變四個,四個變八個。這樣的引入學生會很新奇,就會增加關注課堂的時間。例題的編制要有效,問題環環相扣。

例如:運動場跑道長400m,小紅跑步的速度是爺爺的4倍,他們從同一起點沿跑道的同一方向同時出發,5min后小紅第一次追上爺爺。

問:①求小紅與爺爺的速度。

②如果小紅追上爺爺后立即轉身沿相反方向跑,幾分鐘后小紅又一次與爺爺相遇?

③他們在相距100m的情況下沿跑道(周長400m)同時同向出發,過多長時間小紅第一次追上爺爺?

第一問就是單純的同一起點,同一方向,同時的追擊問題。使用(快的速度-慢的速度)×追擊所需用時=追擊路程(一圈跑道)。第二問是追上后反向跑,就變成同一起點,相反方向,同時的相遇問題。使用(快的速度+慢的速度)×相遇所需用時=相遇路程(一圈跑道)。第三問就是不同起點(相距100米),同一方向,同時的追擊問題。還要分情況討論,小紅和爺爺誰站在誰的前面100米。同時可以學生演繹小紅和爺爺的行程問題,使學生們看出列方程的等量關系。

2.復習課內容的編排,為構建學生數學遷移能力奠定基礎

每個教師都會希望學生能形成一個知識體系,知識網絡。在類化新事物,解決新質疑時,能從體系中快速搜索與之相關的路徑。建立起“新知”與“舊知”的聯系。因此數學復習課的內容編排,是不容忽視的。對于構建數學遷移能力也有著實質、基礎作用。

通過教師的講,解決復習課上有一定難度的習題。這部分與新課學習時不一樣,單一的知識點已經在腦海里形成,這是需要一定的提升,不同層次的學生有不同的側重點。比如例題:

①求A、B、C三點的坐標;

②求證:△ABC是直角三角形;

③若坐標平面內的點M,使得以點M和三點A、B、C為頂點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長,求點M的坐標。(直接寫出點的坐標,不必寫求解過程)

對于所有學生,第一問肯定要求會做,求點,即已知一個變量的值,代入求另一個變量。對于中等生要求構建判定直角三角形的方法,是勾股定理逆定理的應用。首先要會用字母點坐標和平方根,表示線段的長度。優等生在此基礎上,還要發散思維,分類討論出平行四邊形的三種情況。新課標要求的“四基”,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訓練到位。有利于數學遷移能力的構建的實現。

3.習題課內容的編排,為構建數學遷移補充能量

復習課強調知識點,并從知識點引申新知,獲取方法和途徑解決后,形成自己的能力。習題課強調的訓練,技巧,把這些技巧內化為自己的能力,隨時正遷移。作為習題課,內容要充實,有不乏新鮮,內容的編排上任務主要是兩大點:

(1)題型編排要能達到一條題目多設置幾個問題,一條題目條件和結論可以多變,一條題目多種方法可解。

比如:

已知關于x的方程6x+2a-1=5x和方程4x+2a=7x+1的解相同,求a的值。這條題目解題的方法就有很多:

第一種:最基本的提到一個字“解”,就順理成章的用含a的代數式,把兩個方程解出來,解相同,即這兩個代數式相等。從而列出關于字母a的一元一次方程,求出a.

第二種:消元法。題中都有2a,消元后就是關于x的方程,可以直接求出解,帶入其一,就可以求出a.

第三種:帶入法。學生形成了條件反射,提及一個字“解”,順理將第一個方程解出,只不過不是具體數,而是含a的式子,將這樣的解帶入第二個方程。就是一個關于字母a的一元一次方程,求出a.

這種一題多解的過程也是數學遷移能力形成和構建的過程,因此平時每遇到問題就要多方位的分析問題,發散思維,長期以往才能觸類旁通。

(2)題型的編排要精煉,不能一味的“題海戰”

在編排習題課時,做到題目要精選,上習題課時,講題的同時變出花樣,給課堂注入新鮮感,提高上課和聽課的效率。實施素質教育的同時,構建學生數學遷移能力的構建。

數學遷移能力源于知識整理,經過不斷反思,由現象到本質;它來源于知識比較中的遷移,通過比較,新舊差異,認知沖突,促進新知的形成,實現遷移;它來源于我們課堂中不斷滲透的思想,不斷鞏固的策略,規律遷移;布魯納說:“哪怕是一個最簡單,最普通的遷移,也是需要將基本知識,基本能力掌握和建立起來的”。有了方法和策略這樣的工具,嘗試獨立解決,反復訓練,從而提高處理解決問題的能力;它來源于課堂創設情境中的遷移,新舊聯系,優化知識體系,構建了遷移的基礎;它來源于變式練習,多角度分析歸納,不斷嘗試,提高知識遷移能力。

作者簡介:

朱貝(1984.11-),女,鎮江實驗學校,中學一級職稱, 研究方向:初中數學教學。

猜你喜歡
構建教學內容教學模式
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探討
“啟蒙運動”一課教學內容分析
環境生態類專業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體系的構建與實踐
“一精三多”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清末新政”也可作為重要的教學內容
“導航杯”實踐教學模式的做法與成效
5E教學模式對我國中學數學教學的啟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