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新時代青年如何堅定文化自信

2020-05-08 08:43王梓怡
大經貿 2020年2期
關鍵詞:文化自信傳統文化

王梓怡

【摘 要】 當今世界文化交流日漸緊密,因此也面臨著文化的選擇和輸入問題,新時代中國青年在中西文化交流與對話中,必須具有文化使命感,能夠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先進社會主義文化的時代,理性和深刻理解,特別是現代性和核心社會主義價值觀的先進性,為建立其文化自信心奠定了堅實的知識基礎。最后,新時代青年必須在批判和傳統文化的基礎上積極追求文化創新。

【關鍵詞】 傳統文化 新時代青年 文化自信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自信作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議題,其本質是一種積極的文化心態、自覺的文化認同和堅定的文化信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是鞏固主流意識形態地位的重要武器、繁榮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條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基礎。新時代中國青年是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同時是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生力軍。

一、中國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的比較

(一)處世與思想追求

中國的傳統文化中,中國大一統的政治方面講究的是“中庸”“執中”“致和”的處世態度,這一理念也成為了中華民族的情感心理原則,但由于生活中缺乏了對人們公平競爭、進取精神這兩大觀念的培育,社會不看重對社會平等、公平、公正、正義等價值觀念的追求。而西方文化經歷了文藝復興,在歐洲中世紀宗教統治中,幫助人們引導人們的去建立了一定的生活態度、觀念,主要表現為重視實際生活,反對禁欲理念;重視積極樂觀,反對落后悲觀;強調性格發展,提倡人性自由;運用教育等手段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利用知識尊重客觀規律改造現實世界。

(二)科學理性精神

尊重神明,君權神授,君王即天子。歷代封建君王,都主張文化專制主義,政策不利于民,甚至掀起文字獄。儒家經學是中國長期以來以將其為主流的一個重要思想理論。政治力量將“經學”推動起來,使其滲透精神和物質文化的各個領域中,經學通過它自成的體系,其地位在其他任何知識之上,排斥科學,一味獨立,不重視科學技術和經濟發展。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人們對科學思想的追求,“唯上”“唯書”,感性過分大于理性,知識和智慧在倫理面前顯得無足輕重,重道輕器,權力大于科學。這些都是傳統文化的不科學的一面因此有人稱中國的傳統文化就是“盲從文化”。

從總體上來說,西方文化較為崇尚理性。古希臘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亞里士多德曾經提出“吾愛吾師,但更愛真理”。文藝復興呼吁人們重視科學研究,反對先驗論;對待事物要有探求精神,對一切事物都要追根究底,不斷探索真理,重視對人們的知識教育,提出“知識就是力量”。教育和自然科學、民主政治、經濟這三大發展是西方文化的成功驗證,也極大地推動了人們對于理性的認識。

二、當前青年對待中國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的現狀

(一)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知不深

認知-認同-自覺-自信,是文化自信生成的心理過程。由此可見,青年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認知不深是其文化自信基礎不穩的首要原因。首先,部分青年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了解的并不深刻。大多數青年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了解僅限于課堂所學,只是皮毛而已。他們只知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整個中華民族意義重大,卻不清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具體表現,甚至連一些最基本的文化常識都不熟悉。其次,部分青年對中國革命文化存在誤解,缺乏深刻的認識。新時代的青年是改革開放的享用者,在家庭的呵護下成長,缺乏歷練,難以體會到老一輩革命家用鮮血凝成的革命精神,更是對“革命”二字較為陌生。

(二)西方意識形態的強勢滲透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推進和對外交往的擴大,特別是互聯網的快速普及和以微博、微信、抖音、今日頭條等為代表的新媒體的迅猛發展,在國際舞臺中占據優勢地位的西方文化洶涌而來、泥沙俱下,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當代青年由于知識文化程度較高、思想觀念較為活躍,因而成為西方文化的易感群體,也成為中西方意識形態較量中的首要爭奪對象。西方意識形態的滲透具有復雜性、隱蔽性。

三、新時代青年如何堅定文化自信

作為當代青年,我們必須加強對民族文化和語言的研究和傳承。 更多的接受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影響,閱讀更多有關中國古典選集的文章,并探索人類之美,道德之美,個性之美,性情之美和自然之美。 中國是禮儀之邦,崇尚尊老愛幼,勤儉節約等文明風尚。在接受外國文化的同時不能改變中國最基本的文化傳統。在研究期間應對其進行維護,并在整個維護過程中對其進行改進和擴展。

(一)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自信

加強青年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自信,一方面是由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地位和重要價值決定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反映中華民族精神風貌的優秀民族文化,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精神之源。它對于豐富治國理政理念、提升文化擔當等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黨中央高度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習近平總書記還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淵源為突破口,要求我們繼承并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黨的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另一方面,部分青年青年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認知程度不深、情感態度不堅定、踐行力不夠,要求當代青年要加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自信。

(二)對當代西方意識形態滲透的警惕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與西方文化都是由一定的社會存在決定的。這也就決定了西方文化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有明顯的不同之處。一是西方文化強調個人主義,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強調集體主義,堅持大一統??v觀中國史,從秦始皇一統天下、加強中央集權到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及今天黨中央強調的和諧社會的構建等,處處體現著大一統的思想。二是立場不同。當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發生沖突時,中國強調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這使得中國各民族在災難面前可以緊緊地團結在一起,實現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而西方恰恰與中國相反,表現為個人利益大于集體利益。三是西方人有較強的自我中心意識、獨立意識,他們重視事物的發展變化和多樣性,而中國就比較注重集體意識。四是,西方文化具有獨立性與開拓性。一方面,這種開拓精神促使西方的政治體系不斷完善和發展;另一方面,這種開拓精神在某種程度上表現為征服性。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處處體現著“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等理念。因此,對于新時代的青年而言,要辯證地看待當代西方文化,既看到西方文化中某些合理的能夠為我所用的存在,又看到其糟粕的或不適合我國國情的部分,進一步增強文化自信、堅定理想信念。

(三)樹立的正確文化價值導向

首先,年輕人必須有意識地傳承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概念,并弘揚先進的社會主義文化。年輕人需要以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為指導,以便他們可以利用傳統文化來“古為今用”,而可以利用西方文化來“洋為中用”。文化的傳承和弘揚以對文化的認識和選擇為前提。因此,年輕人應該多讀一些有關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書籍,學習更多關于中華民族的歷史。他們尤其需要更多地了解現代中國。那些屈辱的痛苦歷史,經歷的流血與淚水的故事,以及新中國在現代化和社會主義改革中的奮斗與發展的歷史。

年輕人只有充分了解中國的文化和歷史,才能實現對中國文化的認知和理解,在當今的多元文化的背景之下,他們才能正確面對傳統文化的選擇和西方文化的影響。堅持取其精華、棄其糟粕,有意識地選擇自己的民族,國家和黨派所宣稱的主要文化和優良文化。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年輕人除了要加強對專業技術和科學知識的學習外,還需要加強對中國優良文化的學習。其次,年輕人必須建立正確的文化價值觀,積極參與中西文化的交流,并在交流和對話過程中建立他們的文化自信。當今世界呈現的是一個經濟全球化的局面,在此背景之下,西方國家已竭盡全力通過各種渠道滲透到我國,特別是對于年輕人來說,他們推廣所謂的生活方式和他們的先進價值觀,以期將其殖民化。青春。年輕人需要警惕中國文化受到西方文化的侵蝕,積極參與中西文化之間的交流與對話,然后建立自己的文化自尊。年輕人需要創造出多種多樣的文化,這些文化平等且具有精確的文化價值,從而導致社會發展的重要價值。

【參考文獻】

[1] 姜寧鵬. 中國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 [J]. 瓊州學 院學報,1994 ( 2) : 33-45.

[2] 王中樞. 對中國傳統文化與當代西方文化關系的 兩點思考[J].唯實,2000(12):9-12.

[3] 王業興. 中國傳統文化對西方的影響 [J]. 社會 科學,1997 (1) : 52-55.

[4] 郭蘭,袁元,霍紹周. 基于中西方文化比較視角的中國傳統文化與大學生心理健康分析 [J]. 醫學與社會, 2010,23 (9) : 83-85.

[5] 郝貴遠. 中國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的較量———楊 光先與湯若望之爭 [J]. 世界歷史,1998 ( 5) : 66-73. [6]張岱年. 談談中國傳統文化[J]. 河南林業,1998(4):27.

[6] 彭永捷. 論中國傳統文化的再生問題 [J]. 中國 人民大學學報,1995,9 ( 5) : 45-50.

[7] 劉瑩. 略論西方文化沖擊下的中國傳統文化走向 [J]. 山東省農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3,19 ( 1) : 50- 51.

猜你喜歡
文化自信傳統文化
就陜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創意設計談幾點看法
如何讓西方文化帝國主義“退場”
淺析日本“世襲政治”產生的原因及其影響
大學生國學教育中相關概念辨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