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題材的日本文學中的人物形象研究

2020-05-20 15:08李文竹
文學教育 2020年4期
關鍵詞:日本文學對比研究人物形象

內容摘要:在日本的近代文學中,有很多以中國為題材的作品。這些文學作品大多以中日戰爭為背景,不僅具有極高的文學價值,也對歷史考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這些文學作品中,南京題材的日本文學作品格外引人注目,但關于這些文學作品的對比研究卻是寥寥無幾。在這些作品當中,日本作家分別站在各自的立場上寫出了不同的文學作品。其中有像堀田善衛這樣富有人道主義的人,他秉持正確的歷史認知,塑造了正義的中國人形象和偽善的日本人形象,真實地暴露了日本人的罪行;有像林芙美子這樣為了迎合時局而鼓吹戰爭,丑化中國人形象,美化日本人形象的人;也有像石川達三這樣真實地描寫了戰爭的殘酷,但又寫出了日本士兵的無奈與悲涼,以此來為其作辯護。因此,通過對比研究南京題材的日本文學中的人物形象,可以解日本左翼、右翼和中間派的觀點,并一步暴露戰爭的殘酷,表達對世界和平的希翼。

關鍵詞:日本文學 南京題材 人物形象 對比研究

南京是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都市,許多日本作家以自身的南京體驗創作了不同的文學作品,對比這些作品可以發現,其中出現了截然不同的中日人物形象。與林芙美子前期的文學作品不同,其南京題材的文學作品中充斥著對中國和中國人的蔑視情感以及對日本士兵的親近崇拜之情。而同作為筆部隊成員的石川達三,對中國人持同情之感,同時也塑造了“有血有肉”的日本人形象,描寫出他們的孤獨,無奈與愛國情感,以此來為其惡行做辯護。而將視線轉移到戰后作家堀田善衛的《時間》,他塑造了善良、敢于與不幸作斗爭的中國人形象,以及殘忍、偽善的日本人形象。從三位作家的中日人物形象書寫,可以窺探出他們對待戰爭不同的態度。

一.林芙美子作品中的中日人物形象

林芙美子是日本著名的小說家,詩人。在她前期的紀行作品中,對中國和中國人的描寫是友善的。在《我的紀行》一書中她如此描寫蘇州與杭州:“夜晚到達了杭州,從未想到杭州的街道如此典雅…西湖的水晚上很美,而早上十分清冽也絕不會讓你很失望。[1]”南京距離杭州蘇州不遠,景色風土都與之相近,可是將視線轉移到林芙美子的《北岸部隊》中,她卻是如此描述的:“我乘坐海軍飛機到南京用了一個多小時,雖說只有短短的一個小時,我從飛機上看到的景色令我煩悶到想要嘔吐,大部分都是湖沼地帶,像是水果腐爛的部分一樣。[2]”前面西湖的水是清澈的,令人愉悅的;而南京滿是湖泊,令人作嘔,其前后態度轉變之大不由得讓人猜想這是由于時局變化,她的有意之舉。

無獨有偶,林芙美子對中國人形象的塑造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在《我的紀行》一書中,她寫道:“在上海見到的人,內山書店的夫婦,田漢,魯迅,伯奇都是令人愉快的人,(以至于)我想再去一次上海。[3]”在前往杭州與蘇州的旅途中,林芙美子是對中國人抱有好感的。但是在南京陷落之后再去中國之時,就變成了:“中國人,為何可以自由使用這樣美麗大方的文字,說到工事才能,他們天生擅長之事,恐怕也只有這個了…但日本還是以神一樣的戰力攻下了南京城。[4]”初看好像在稱贊中國人民有優秀的建筑才能,可以自由使用文字,但是其言語之間卻充滿了諷刺之意,因為即便中國人用優異的才能建造出了城墻,還是輕易就被日本軍隊攻破。反觀其對日本人形象的書寫,極盡親近之感與贊美之情,見到日本士兵之時,“什么事情都沒有發生,但是我的眼眶卻不自覺地紅了起來?!薄拔襾淼饺哲姷膽鹚乐?,想一直對著他的英靈脫帽致敬,為了報答他們的英靈,說千萬個謝謝都不足夠。[5]”她極盡筆墨塑造出的日本士兵英勇愛國的形象,與其筆下的中國人形象完全是天壤之別。

可見在日本戰事處于上風之際,她充滿了優越感,從而帶著有色眼光去看待中國人,并企圖通過丑化中國人,美化日本士兵來順應時局,從而達到戰爭協力的目的,從而實現她自身的名譽訴求。在她的筆下,中國人的形象是愚笨的,日本人的形象是英勇高大的。

二.《活著的士兵》中的中日人物形象

同樣作為筆部隊成員之一的石川達三,和林芙美子于同一時期奔赴戰場,但是他筆下塑造的中日人物形象卻與林芙美子筆下的中日人物形象大相徑庭?!罢驗橄嗷ネ{生命這種情形完全是由國家造成,與個人的意愿毫無瓜葛,所以,只要拆除這塊心墻試著接近的話,就會發現彼此都該是惺惺相惜,同病相憐的戰爭受害者。[6]”所以,在他的筆下,中國人是戰爭受害者的形象。

而對于日本人的描寫,石川達三在暴露日本士兵的惡行的同時,賦予其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殺害中國士兵是因為“他們是殺害戰友的仇人”,而戰斗是為了“戰友和國家而戰”,雖然他們也厭煩戰爭,但是“戰爭是國家的事業,而不是一個人精神滿足的問題?!倍驗閼馉?,他們的人格開始變得扭曲:“正如作為醫學學士的近藤一等兵失去了救死扶傷的醫生天職一樣,片山玄澄在這個磁場中也喪失了他平生篤信的宗教。[7]”所以在他的筆下,士兵們不是麻木的毫無感情的殺人狂魔,而是為了給戰友報仇,為了國家事業誓死而戰的戰士,他們同中國人一樣,不過是戰爭的犧牲品,他們之所以變得如此嗜殺,也是由于戰爭扭曲了他們的人格。由此將日本士兵的惡行轉嫁到戰爭本身,為其惡行做辯護。因此,石川塑造的日本人形象,是具有強烈的同伴意識和愛國情感,但又因戰爭人格遭受扭曲的可憐之人。

作為社會派作家,石川達三受到自由主義的影響,從而傾向于真實地書寫社會問題,因此在對待中國人的態度上不像林芙美子那樣帶有有色眼光。但由于其或多或少地受到日本軍國主義與所謂的愛國主義的影響,所以他并沒有真正具有反戰意識,無法對日本士兵進行徹底地批判。而他由于《活著的士兵》這一作品闖下筆禍入獄后,為恢復名譽,在次年出版的《武漢作戰》一書中,其態度由反戰轉變為戰爭支持,也從側面印證了這一觀點,這也是其作品的局限之處。

三.《時間》中的中日人物形象

堀田善衛出生于富山縣,是日本戰后派小說家、評論家。1945年來到中國,在上海迎來了日本戰敗。來日本之前的他以為戰爭就像報紙上宣傳的那樣,日本軍隊有秩序地進入南京,和以前的戰爭并無二致。但是當他為了躲避空襲來到中國,當看到滿目蒼夷的光景之后,他意識到戰爭的性質絕非國內宣傳的那樣,便開始用新的眼光來看待這場戰爭。1945年,他和好友武田泰淳同游南京,當他登上南京城墻,發出了這樣的感慨:“站在南京的城墻上,眺望紫金山與玄武湖的美景,突然被哀而不傷一詞擊中,我痛切地感到中華民國的建設是一件多么艱難的事情。[8]”之后,在中國的所見所聞,成為了他重要的思想資源,從此他打破了藝術至上的理念,開始對戰爭及中日關系進行反思。

和林芙美子筆下的中國人形象不同,堀田善衛所描寫的中國人是善良的,敢于與命運作斗爭的。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主人公陳英諦的表妹楊小姐。楊小姐是善良的,當陳英諦提出讓其避難之時,她卻堅持留下來,來照看陳英諦的妻子—懷有身孕的莫愁。楊小姐留下后,在生命安全無法受到保障的情況下,沒有任憑命運的安排,也沒有自暴自棄,而是滿懷著對生的渴望,為更多的生命盡自己的綿薄之力?!皸钚〗阏f,第一步要先找出會講日語的人設立一個對敵班,還要找出醫生,設立衛生班,設立照顧老人和孩子的女子青年班。她這樣一一講著計劃。灑滿鮮血的枯草之下,新時代正在茁壯地破土萌芽。[9]”連陳英諦都稱贊她是“新時代的女性,具有新時代的精神?!彪m然楊小姐之后受到了種種磨難和非人的待遇,但是她依然依靠自己強大的意志力和頑強的生命力挺了過來,并在歷盡千帆之后轉身投入抗戰的革命隊伍之中,為了自己心中的理想信念甚至不惜與戀人-磨刀青年分離。在堀田善衛筆下,以楊小姐為代表的中國人為祖國的命運不畏犧牲,敢于斗爭,擁有強大的革命信念。

和石川達三筆下的日本人形象不同,堀田善衛所描寫的日本人是殘暴的,偽善的。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日軍中尉-桐野。堀田初期把桐野描寫成一位彬彬有禮的知識分子:“他一個人的時候,非常老實,斯文?!彼?,身為中國人的主人公陳英諦雖然痛恨日本人,但還是偶爾對同樣身為知識分子的他抱以某種親近感??墒且淮闻c桐野的談話打破了他的認識:“在南京這個已被我軍占領的城市,如果允許那些仰仗著我們的行政、我們的援助和我們的慈悲生活著的人來批判我們,那也未免過于天方夜譚了吧?[10]”由于這樣一番話,桐野的丑態暴露無遺。而作家也對其進行了無情地批判,“一張口就是陳詞濫調”,其實不過是用看似優越的話語來掩蓋自己的自卑感而已。在堀田善衛的筆下,以桐野為代表的日本人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偽善之人。

四.結論

本論文通過對比南京題材的日本文學中的中日人物形象,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在戰爭中,日本士兵人性的扭曲和變異,了解到中國人在如此悲慘的境遇中是如何生存,如何拼命地和敵人作斗爭,以此對人性進行探求,對歷史進行思考。此外也可以窺探日本作家的歷史認知和戰爭態度,從而對抱有正確歷史認知和持有人道主義的日本作家進行肯定,對持有扭曲的歷史態度的日本作家進行批判。并進一步揭示日本殖民侵略的野心及企圖抹殺掩蓋歷史的丑態。

參考文獻

[1]林芙美子,我的紀行[M],新潮社,1938年,226-227

[2]林芙美子,北岸部隊[M],中央公論新社,2002年,9

[3]林芙美子,我的紀行[M],新潮社,1938年,232

[4]林芙美子,我的昆蟲記:他三七篇[M],改造社,1938年,11-46

[5]林芙美子,我的昆蟲記:他三七篇[M],改造社,1938年,4-17

[6]石川達三,活著的士兵(譯本)[M],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8年,33-34

[7]石川達三,活著的士兵(譯本)[M],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8年,40

[8]堀田善衛,上?!つ暇J]新大陸,1945年,126

[9]秦剛 譯,時間[M],人民文學出版社,2018年,86-87

[10]秦剛 譯,時間[M],人民文學出版社,2018年,161

(作者介紹:李文竹,大連外國語大學日本語學院研究生在讀)

猜你喜歡
日本文學對比研究人物形象
聚焦語文要素,整合單元教學
中外小說中女性人物形象對比分析
比較視野中的日本艷情文學觀
詩歌里的低訴,蒼涼中的守望
論日本文學
模因論視角下的英漢網絡語言對比研究
漢藏數詞對比
文化視野下日本文學作品中女性形象探究
淺論日本文學中的“物哀”傾向
傳統中藥學與生藥學的對比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