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2020-05-21 03:08馬平
中學語文·大語文論壇 2020年5期
關鍵詞:思維能力文本探究

馬平

隨著新課標的頒布,對學生進行思維能力的培養成為語文教學中一項重要的教學任務,在此背景下,如何充分利用閱讀教學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成為筆者比較關注的一個問題。筆者以為,要在閱讀教學實踐中落實思維能力的培養,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發掘富有思維含量的問題

閱讀教學中對學生的思維訓練需要圍繞問題展開,問題是連接文本和學生的橋梁。教師應緊扣教學目標,研究學情,找準教學重難點,將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融于問題之中,讓問題驅動課堂,激活學生思維。要精心提煉、篩選和整合有價值、有意義、有挑戰性的問題。問題的設計應由淺入深具有一定的條理性和邏輯性,學生能夠體驗問題探究的全過程,使思維不斷向縱深處發展。設計問題前要對學生的困惑進行摸底,要對學生的閱讀難點進行整理、歸納。設計教學問題時要把問題情境化,以問題重組教學內容,構建學習情境,在真實的思維情境中,激活學生的主動思維和多元思維,從而更好地解決實際問題。問題不是靜態的,教師還要捕捉課堂中生成的有價值的問題,形成問題鏈,引導學生去思考,去探究。如有老師教《林教頭風雪山神廟》,先鼓勵學生讀原著,看電視劇《水滸傳》有關教學片,然后針對課文分小組討論要求每組提出一個有質量的問題。在學生問題的基礎上教師重新構建問題鏈:1.林沖是《水滸傳》里一個有代表性的人物,他的性格是怎樣隨著情節的推進而變化發展的?2.林沖內心到底是怎樣的?這和標題以及課文反復描寫的“風雪”有什么關系?3.從林沖剛開始的“不出手”與最終的“出手”,反映出一個怎樣的過程和歷程?學生思考、探究、解決。課堂上“學生思維可見”,促進了學生思維的多元發展。

二、善于引導學生質疑

鼓勵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在質疑與驗證基礎上積極建構,獲得對文本更深層的認知與體悟,是培養思維能力的重要手段。引導學生對文本內容進行自主理解,圈出有疑問的地方,可以對文中的詞義理解、觀點思考、人物評價進行批判性閱讀;也可以就整篇文章展開批判性思考,運用批判性思維對文本的真實性及其折射的價值進行評判,鼓勵大膽質疑流行或權威觀點。引導學生去梳理、概括,總結方法,引導的過程就是學生思維的提升過程。另外,教師要善于抓住文本中的反常處、差異處、矛盾處或強調處來訓練學生的思維。如朱青老師在教《燭之武退秦師》一課時,鼓勵大家不必拘泥于課下注釋,有學生就提出“以亂易整,不武”中的“不武”,按教材注釋“不勇武”講不通,應該與成語“勝之不武”里的“不武”意思相同,最后師生共同從權威詞典中找到了答案:“不武”應該是“不符合道義準則”。這種質疑、釋疑的過程,就是學生批判性思維發展的過程。

三、進行比較閱讀

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指出:“比較是一切理解和思維的基礎,我們正是通過比較,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睂ξ谋窘浀浔磉_的語句,僅通過直接解構分析,學生體驗往往不夠深入,而通過更換比較,由其中的差異便可深刻地體會到語言運用的準確表達,進而提升思維能力。比較閱讀,可以是通過更換原文的詞句內容或表述方式,與原文進行比較分析;也可以是文本前后內容的對比分析,有對比才有鑒別,在對比中人物形象會更清晰,學生對內容的理解會更深刻;還可以是不同文章之間就選題、組材、結構、表現手法等方面的比較。通過比較閱讀,可以幫助學生建立某一知識的完整體系,學會多角度思考問題,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廣闊性、豐富性、系統性。如有老師教《鴻門宴》,通過稱謂的比較來判斷人物之間的關系,推斷人物的性格形象。提了兩個問題,其一是“為什么張良在宴會前后均稱劉邦為‘大王,在宴會上卻稱項羽為‘大王?”通過對同一個人物前后細節的比較,學生讀懂了這樣一方面表現劉邦君臣同心同氣,另一方面表現了劉邦集團陽奉陰違之策略。其二是“項羽的軍師范增,宴會前后是怎樣稱呼項羽的?”通過學生對照比較后明確了范增倚老賣老,語氣強硬,君臣之間有嫌隙。這樣張良和范增,劉邦君臣和項羽君臣也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為項羽集團最后的失敗埋下了伏筆。這樣,通過同一人物的前后比較,通過不同人物言行的比較,促進了學生的深度探析,發展了學生思維的深度和廣度。

四、單篇與群文復合閱讀

進行拓展閱讀或組文閱讀,由單篇延伸到多篇,就是圍繞一個點或議題,讓學生在多文本的閱讀中,在分析、比較、整合、提煉中來建構知識,由精讀到泛讀,閱讀的范圍得到擴展,實現了課內外的貫通,延伸思維廣度,活化發散思維。拓展閱讀重在找準整合點,可以由課內閱讀延伸到同一作家的其他篇目,也可以是其他作家有相似點的篇目,甚至整本書閱讀??梢赃x點探究,即教師明示幾個探究點,讓學生進行定向探究;也可以自由探究,讓學生根據幾篇課文自主發現其異同,并歸納特征。教師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進行組文的拓展閱讀,促使學生質疑、辨析、解疑,激活學生的閱讀積累和生活經驗,拓展閱讀視野,培育思維品質。如有老師教杜甫的《登高》,在單篇細讀后,以“登高而悲”“雄渾格調”為主題整合了沈約的《臨高臺》,何遜的《擬古三首聯句》,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進行拓展閱讀,以此拓寬了學生的思維空間。

五、細讀文本

葉圣陶說:“引導有時候不止于要了解大意,還要領會那話中的話,字里行間的話——也就是言外之意,不能讀得太快,得仔細吟味,這就需要咬文嚼字的功夫?!币獙崿F“搜集、比較、辨析、評估、質疑、反省”的學習過程,就要細讀文本??梢詮淖钚〉奈淖种?,巧設問題,深度挖掘,由小及大,由表及里,由外而內,抽絲剝繭,梳理線索,厘清脈絡,讀出奧妙,從而提升思維的深刻性、獨創性,真正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如有老師教《項脊軒志》,抓住一些耐人尋味的細節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作者稱項脊軒開始是“室”,繼而是“軒”,后來又是“室”?為什么老嫗講完先妣問寒問暖的往事,余“泣”,到回憶大母期待,瞻顧大母遺跡,卻是“長號不自禁”?于細微處見精神,收到了四兩撥千斤的效果。又如教《氓》,抓住三處提到“淇水”的句子,來梳理女子人生軌跡和性格發展。由“送子涉淇,至于頓丘”的沉迷熱戀到“淇水湯湯,漸車帷裳”的孤獨無助,再到“淇則有岸,隰則有泮”的堅強反抗。這樣,從細微處找到切入點,引導學生步步深入文本,激活學生思維的敏感性、靈活性。

六、讀寫轉換

葉圣陶先生說“教學生閱讀,一部分的目的在給他們個寫作的榜樣”,從輸入型閱讀轉換到輸出型寫作,以閱讀促寫作,提升學生的辯證思維和創造思維。在閱讀教學中,對于一些有文采的語句,可以通過仿用來訓練遷移性表達;也可以為“感動自己的人物”寫頒獎詞,課后自選角度寫文學短評;或聚焦一定的主題寫作小論文等。通過靈活多樣的讀寫轉換,在言語與思維之間建立立體聯系。通過語言實踐活動和言語經驗積累,提高語言運用能力,增強思維的深刻性、靈活性、獨創性。如有老師教蘇洵的《六國論》,引導學生編制論證思路圖,然后拓展到蘇軾、蘇轍、李楨的《六國論》,讓學生仿照前面的例子,給其他三篇《六國論》編制思路圖。并以“四篇《六國論》論證思路比較”為題,撰寫分析報告。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根據之前學習心得,參考相關資料,寫一篇關于“思辨的智慧”講稿。在閱讀、理解、整合、評價的基礎上,讓學生讀寫共生,步步為營,層層推進,培養學生的思辨性閱讀與表達。

七、開展多樣化的語言實踐活動

思維能力從具體的學習活動中來,圍繞“閱讀與鑒賞”“表達與交流”“梳理與探究”靈活設計學習任務,把閱讀獲得的知識應用于實踐活動之中,推動學生將積累的語言材料和知識結構化,將言語活動經驗逐漸轉化為具體的學習方法和策略??梢苑e極開展誦讀、演講、辯論、課本劇演出等多種語言實踐活動,強調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強調開放的語文實踐,引導學生在運用語言的過程中發展思維能力。如學習《荊軻刺秦王》后,有老師讓學生排演課本劇,重點表現“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的場景。學習《記念劉和珍君》后,讓學生為劉和珍寫頒獎詞。有老師在教蘇軾《定風波》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蘇軾的曠達,讓學生閱讀林語堂的《蘇東坡傳》并召開閱讀分享會,編印分享文集。還讓學生分組合作設計一個“東坡祠堂”,要求有門楹對聯,并圖文并茂。這樣的綜合實踐活動,不但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還有利于創新思維的激發和培養,有利于語文素養的提升。

〔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重點課題“用積極的語言實踐活動培養語文核心素養的行動研究”(課題立項號:GS〈2018〉GHBZ030)的研究成果〕

[作者通聯:甘肅白銀市靖遠縣第一中學]

猜你喜歡
思維能力文本探究
文本聯讀學概括 細致觀察促寫作
設問引導探究
挖掘文本資源 有效落實語言實踐
搭文本之橋 鋪生活之路 引習作之流
文本與電影的照應閱讀——以《〈草房子〉文本與影片的對比閱讀》教學為例
一類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相似圖形中的探究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