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中存在的問題及優化措施

2020-05-26 12:04李鋒
食品安全導刊·下旬刊 2020年1期
關鍵詞:食品安全優化措施

李鋒

摘 要:為探究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中存在的問題和相關處理方案,針對2015年至2018年期間本市食品安全監督抽檢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2015年監測16類41品種190批次任務;2016年121批次;2017年共計抽檢118批次,完成106批次;2018年食品抽檢3次,涉及8個品種82批次??偨Y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中產生的問題,并根據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對《食品安全法》加強宣傳,創建監督抽檢標準和完善檢測機構,以有效提升抽檢質量。

關鍵詞: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優化措施

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是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目前各省市均已開展此項工作。雖然現階段國內食品安全監管成效顯著,但是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工作也逐漸出現一些問題,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并存。目前最重要的工作則是不斷改進和完善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工作,提高工作質量和監管效能。因此針對2015年至2018年期間山西省大同市食品安全監督抽檢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并研究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相關處理方案。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針對2015年至2018年期間本市食品安全監督抽檢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抽檢產品主要包括非發酵性豆制品、蛋白飲料、食用菌制品、生濕面制品、鮮活淡水魚蝦、餐飲自制皮凍、發酵面制品、醬鹵肉制品、海水魚蝦類、乳清粉和乳清蛋白粉(企業原料)、餐飲單位水產品暫養池水、其他蔬菜、桶裝水、白酒、畜禽內臟、月餅、其他糧食制品、小龍蝦、膨化食品、鮮食用菌、干豆皮或腐竹、食用鹽、餐飲自制醬鹵肉、畜禽肉、水果、谷物加工品、配制酒、海參、食用植物油、液體乳、魷魚(水發)、其他調理肉制品、淡水蟹、鮮蛋以及魷魚(非水發)等。

2015年監測16類41個品種190批次任務;2016年121批次;2017年共抽檢118批次,完成106批次;2018年食品抽檢3次,涉及8個品種82批次。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中存在的問題較多,因此要加強宣傳《食品安全法》,創建監督抽檢標準和完善檢測機構,以有效提升抽檢質量。

1.2 方法

回顧性分析2015年至2018年期間本市食品安全監督抽檢資料,總結抽檢中存在的問題。

1.2.1 抽檢制度欠缺完整性

頒布《食品安全法》之后,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抽檢制度,減少了歪曲事實等不良事件的發生率。然而隨著食品行業的逐漸發展,抽檢制度的缺陷逐漸突出,一些檢驗機構也會出現初檢和復檢結論不同的現象,進而扭轉事實,給具體監督管理工作帶來困擾,這就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抽檢制度欠缺完整性。

1.2.2 抽檢重復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中規定[1],在國家監督抽查的物品中無需地方再次開展抽查,此外嚴禁下級抽查上一級已經抽查的物品。但是在日常工作中,出現重復抽查的現象較多,與食品安全監督抽檢相關規定不相符,嚴重浪費相應的資源?!妒称钒踩ā芬幎╗2],對相關物品進行監督抽檢時不會收取相應費用,但多次重復抽檢,不僅會造成資源浪費,還會阻礙相應企業的正常運轉,在一定情況下影響經濟的發展。

1.2.3 抽檢監測工作無標準性

在《食品安全風險監測管理規定》中[3],相關部門需與本區域的消費能力、生產方式、人口特征以及國家食品安全風險監測方案進行有效結合,制定與本地區相符的抽檢監測方案。但是現階段部分區域開展監督抽檢和風險監測工作的過程中,仍未有統一的標準,常根據上級下達的命令開展工作,進而產生工作重復、交叉等現象。此外還有一些工作部門和工作人員缺乏責任感,為了任務而抽檢,為了抽檢而抽檢,部分抽檢工作僅是走過場,既無法有效提高監管效能又造成資源浪費。此外,抽檢監測工作不符合相應區域經濟發展情況,相應的工作缺乏針對性和盲目性。相關工作人員無法第一時間發現存在的問題,進而無法凸顯重要工作內容。

1.2.4 抽檢監測結果缺乏精準性

不斷改進和完善《食品安全抽檢實施細則》,進一步規定了食品檢驗相關標準和指標,此外還規定了試劑耗材以及檢驗器材。雖然初檢與復檢機構所采取的的檢測措施符合以上規定和標準,但檢驗結果出現差錯時仍無法從抽檢和檢驗過程中查證,這也進一步說明抽檢監測相關工作人員的工作經驗和專業水平的重要性。部分抽檢監測機構為了預防和減少檢驗結果誤差,采取固定人員進行操作的方法,但也易出現人為因素影響。此外,一些企業為了減少和預防檢驗不合格現象,常進行一些非法操作,對檢驗結果進行干預,導致結果和現實不相符。

1.3 數據調查與處理

記錄2015年至2018年本市食品安全監督抽檢詳情。此次實驗數據全部使用統計軟件SPSS21.0進行處理,計數資料選擇百分比率(%)表示。

2 結果

2015年:監測16類41品種190批次任務,主要是監督抽檢食品生產主體數70家次,監督抽檢食品108批次,不合格2批次;監督抽檢食品流通單位41家次,監督抽檢食品67批次,不合格4批次;監督抽檢餐飲單位11家次,抽檢食品15批次,不合格0批次。2016年:國家級食品安全抽檢任務121批次,省級食品安全抽檢任務59批次,共計180批次,包括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調味品、肉制品等24大類80個細類。2017年:國抽、省抽任務共計118批次,完成106批次,涵蓋食品生產、食品流通76家單位,完成率89.83%。2018年:食品抽檢3次,涉及8個品種82批次。其中監督抽檢食品生產主體數23家,監督抽檢食品48批次;監督抽檢食品流通單位14家,監督抽檢食品34批次。

3 結語

為了確保食品的安全性需要開展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但是抽檢過程中易出現多種問題而影響抽檢監測結果的精準性,需有效處理相關問題,優化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幾措施。①加強對《食品安全法》的宣傳,利用媒體、網絡、現場咨詢等方式對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工作進行大力宣傳與普及,并利用媒體和網絡對抽檢結果進行有效監督,曝光不合格劣質食品,進而透明化抽檢操作步驟[4]。此外還可利用現階段的網絡優勢對《食品安全法》及《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等法律、法規進行宣傳,增加全民防范安全意識和全民監督理念,增加食品安全性。②創建監督抽檢標準:根據《食品安全風險監測管理規定》《食品安全抽樣檢驗管理辦法》和食品抽檢日常工作制定相應的抽檢標準,需與相關區域實際情況相符,有效預防重復和交叉現象的發生。③完善檢測機構,食品抽檢結果易受到抽檢人員、檢驗方法、檢驗過程的影響,因此需加強工作人員的專業培訓,提升其自身專業能力,確保抽樣與檢驗的專業性,以有效提升抽檢質量。

總而言之,針對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中存在的問題,應開展《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抽樣檢驗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宣傳活動,創建監督抽檢標準和完善檢測機構,確保抽檢質量。

參考文獻

[1]丁衛平,張瑞,顧晶晶,等.2015年濱州市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不合格樣品情況分析[J].中國衛生檢驗雜志,2016,14(20): 2972-2974.

[2]楊永林.新時期的食品安全問題與化解對策[J].中國衛生監督雜志, 2018,7(6):522-527.

[3]耿敏,王占霞.2013年石嘴山市食品衛生質量監測報告[J].中國消毒學雜志,2015,32(2):121-123.

[4]高超.食品衛生監督中存在問題及其法律法規制度分析和對策[J].中國衛生產業,2016,13(25):11-13.

猜你喜歡
食品安全優化措施
淺談基本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的市政工程招投標
淺談事業單位檔案管理的優化
市場經濟下食品安全對經濟發展的意義
醫院工資薪酬分配及優化對策
我國食品安全監管面臨的挑戰及應對措施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