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聲引導下神經阻滯聯合全身麻醉在下肢骨折手術中的應用

2020-06-20 06:24齊小冰黃再青段霞光張丹妮
臨床醫藥文獻雜志(電子版) 2020年25期
關鍵詞:全麻麻醉神經

齊小冰,黃再青,段霞光,張丹妮

(內蒙古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內蒙古 包頭 014010)

手術能夠有效治療下肢骨折,但耗時長、難度較大,容易影響患者呼吸系統、循環系統,所以手術過程中對麻醉效果具有較高的要求[1]。全麻在臨床中比較常見,效果突出,但是存在明顯的應激反應,影響患者血流動力學。隨著臨床研究深入,神經阻滯麻醉因為循環干擾小、不影響患者呼吸、并發癥少等諸多優勢而備受臨床青睞。鑒于此,本文以120例下肢骨折手術患者作為主要觀察對象,重點探討了超聲引導下神經阻滯聯合全身麻醉的應用價值,以供臨床有效參考。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文研究主體為2018年6月~2019年6月120例下肢骨折手術患者,ASA為1~2級;自愿參與且簽署同意書;通過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查。排除近段時間用過糖皮質激素、存在神經阻滯麻醉禁忌、對麻藥過敏、意識障礙或精神異常、內分泌嚴重紊亂的患者。通過電腦隨機法,予以分組探討,包括常規組、研究組,各60例。研究組包括男34例和女26例,年齡25~69歲,平均(49.3±5.7)歲;常規組包括男32例和女28例,年齡24~69歲,平均(49.5±5.5)歲。兩組臨床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均衡一致,可分組探討。

1.2 方法

常規組60例全身麻醉,即:予以1.5 mg/kg丙泊酚+3 ug/kg芬太尼+0.3 mg/kg咪達唑侖靜脈注射,等到患者無意識之后,予以0.6 mg/kg羅庫溴銨注入,為患者佩戴喉罩,進行呼吸機輔助呼吸。術中麻醉維持:每分鐘0.1 ug/kg瑞芬太尼+每小時4~8 mg/kg丙泊酚,一直到手術結束前10min停用。術中圍繞患者心率、血壓合理調整用藥量,若有必要,可予以血管活性藥。

研究組60例超聲引導下神經阻滯聯合全身麻醉,全麻誘導與常規組一致,然后經超聲引導下神經阻滯麻醉,即(1)坐骨神經阻滯:將患肢墊高,在坐骨結節與髂后上棘之間的連線處,將穿刺點確定為髂后上棘5~6 cm位置。經超聲指導下,平行置入導針,一旦腓腸肌出現收縮,足跖背屈,將穿刺部位妥善固定,回抽未見血液,,則予以5%羅哌卡因10 mL注入,完成坐骨神經阻滯。(2)股神經阻滯:患者保持仰臥,常規鋪巾、消毒,將超聲探頭置入股動脈搏動部位,進而明確股靜脈、股動脈、股神經。平行置入導針,按照超聲回聲合理調整導針刺入方向,經過肌筋膜之后有突破感,則予以5%羅哌卡因10ml注入,完成股神經阻滯。

1.3 觀察指標

( 1 ) 觀察并對比兩組不同時刻的MAP(平均動脈壓)、HR(心率),即T1(麻醉誘導前)、T 2(麻醉誘導后)、T 3(喉罩置入時)、T4(喉罩置入后)、T5(喉罩置入后60 min)。(2)記錄兩組術中瑞芬太尼、丙泊酚應用量,同時對比兩組拔管時間、蘇醒時間。(3)觀察并對比兩組術后有無躁動。

1.4 統計學方法

匯總分析研究數據,并利用統計學軟件SPSS 22.0進行處理并進行對比檢驗結果,以[例(%)]描述計數資料,檢驗差異以X2表達;以(X±S)描述計量資料,檢驗差異以t表達。P值<0.05提示統計學意義成立。

2 結 果

2.1 兩組術中各項體征對比

研究組與常規組T2時MAP以及HR明顯低于T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T3-T5時的MAP與HR與T1無差異,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常規組顯著高于T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術中各項體征對比(±s)

表1 兩組術中各項體征對比(±s)

注:比較T1*p<0.05;比較常規組#p<0.05

?

2.2 兩組圍術期指標對比

研究組術中瑞芬太尼(0.7±0.2)m g、丙泊酚(185.4±25.4)m g 應用量少于常規組(0.9±0.1)m g、(329.8±50.6)m g,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拔管時間(14.3±3.7)、蘇醒時間(10.5±2.4)短于常規組(18.2±4.6)min,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13.2±3.3)min,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術后躁動發生率對比

研究組術后2例躁動3.33%(2/60);常規組術后9例躁動15.00%(9/60);組間比較,研究組術后躁動發生率明顯低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6.71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在患者意識清醒的情況下實施神經阻滯,容易增大患者心理應激反應,特別是存在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下肢骨折手術患者[2]。故而本文特此在全身麻醉誘導后,經超聲引導下對患者進行神經阻滯,結果研究組與常規組全麻誘導后,MAP以及HR均顯著降低,單純全麻后明顯大幅度上升,而研究組在T3時已經基本恢復到手術之前的水平,手術全程中,MAP以及HR均控制在合理范圍內。說明全麻聯合神經阻滯麻醉能夠有效穩定患者術中血流動力學,保證手術順利實施。

本文研究組術中止痛藥物應用量明顯少于常規組,且拔管時間、蘇醒時間短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術后躁動發生率低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是因為單純全麻難以抑制術中應激交感神經傳到,使得交感-腎上腺髓質興奮過度,蘇醒不全有可能與鎮痛效果欠佳具有密切的關系[3]。

總而言之,全身麻醉聯合超聲指導下進行神經阻滯麻醉,能夠穩定下肢骨折手術患者術中血流動力學,降低術中止痛藥物應用量,促使患者盡快蘇醒、拔管,值得在臨床中大力推薦。

猜你喜歡
全麻麻醉神經
神經松動術在周圍神經損傷中的研究進展
腹部神經阻滯聯合靜吸復合全麻在中老年腹腔鏡手術中的應用
腰硬聯合麻醉與持續硬膜外麻醉應用在全子宮切除術中的作用
中西醫結合治療橈神經損傷研究進展
《麻醉安全與質控》編委會
產科麻醉中腰硬聯合麻醉的應用探究
肥胖與全麻誘導期氧儲備的相關性
地氟烷麻醉期間致Q-T間期延長一例
護理干預在手術室全麻留置導尿管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神經”病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