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企合作模式下電子專業基礎課程

2020-06-29 09:58李家墅劉燕
大眾科學·中旬 2020年7期
關鍵詞:新型學徒制產教融合校企合作

李家墅 劉燕

摘要:職業教育在2019年迎來了一則重磅消息《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這份方案也被職業教育工作者稱作“職教20條”。這份方案不僅強調了“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是兩種不同的教育類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同時規范了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方向“推進產教融合和校企合作,促進產教融合校企“雙元”育人”。電子專業飛速發展,各大中專院校都有電子技術專業,電子專業中《電子電工》是專業基礎課程,現有的課程標準和教學內容是針對傳統的教學目標制定的,在20條規范了教學改革方向后,《電子電工》的教學改革既是必要更是重要!

關鍵詞: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新型學徒制

社會的飛速發展給職教帶來了新形勢?!皩W分銀行”的建設實現了學生學習成果的可追溯、可查詢、可轉換,為“1+X”證書的認定起到關鍵性的作用,評價方式改變,而與之相應的教學內容如果還不進行課程改革的話,就會使職教改革流于表面,課程改革才是改革的精髓。

20條里規范了課程改革的方向,促進產教融合校企“雙元”育人,我們要借鑒德國“雙元制”的模式,學習現代學徒制和企業新型學徒制教學模式,校企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及時的把企業里的新技術、新工藝融入到學校課題教學內容中去,學生在企業里實習的實訓課程也要聯系理論教學,以理論教學為基礎,這就需要校企密切合作,一起制定新型“雙元”合作模式下的教學內容。

《電子電工》是電類專業的基礎核心課程,理論教學內容難以理解,中專生的分析能力和計算能力的不足,嚴重影響學生學習這門課程。加上教學內容和實際聯系不密切,學生沒有辦法從生活中體會教學,教學效果與新型教學目的不一致,嚴重影響了學生學習這門課的興趣。所以新型模式下的教學內容的改革勢在必行!

一、校企合作下的學徒制改革

學徒制作為職業教育領域的人才培養模式之一,從萌芽到現代學徒制,模式與意義一直與時俱進。

傳統學徒制以職業實踐為中心,組織教學內容,充分凸顯了教育的“職業性”?,F代學徒制在傳統學徒制中融入了學校教育因素,是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一種新形式,其主要特征是學生和學徒身份相互交替。

校企合作模式下的新型學徒制,國家要求力爭在2020年底培訓50萬以上的企業新型學徒,企業與學徒簽訂培養協議,企業委托職業學校承擔部分培訓任務,職業學校要加強學徒的在校學習管理,以培養符合企業崗位需求中的高級技術工人為主。培養內容包括專業知識、操作技能、安全生產規范和職業素養。在企業中通過企業導師帶徒方式,在學校主要采取工學一體化教學培訓方式。

中職課改中的學徒制了實現“職業性”,做到了正在意義上的產教融合,所以現代學徒制在培養目標、教學內容、課程體系、學習方式等方面均發生了重大變革。

二、教學課堂的改革

以往的教學課堂就是單一的學校,學生以學習理論為主?,F在教學地點延伸到校外,學校課堂和企業工廠都是教學地點,在教學管理時,必須做到工學銜接合理,課堂的轉換必須和教學內容配套,充分體現以企業需要為中心以學生為中心。企業課堂的管理涉及到企業安全生產和學生職業素養,主要是操作技能的培訓,學校課堂的管理主要涉及新技術需要的知識基礎和學生的綜合能力的培養。

校企共同參與教學課堂管理,共同評價課堂實施效果和評估高技能人才培養方案。

三、教學內容的改革

中職專業傳統課程是理論知識比較難的學科?,F代學徒制培養的是高技能人才,課程進校外企業,企業的師傅承擔技能課程的教學,教師在教學設計時除了強調知識的系統性作為教學內容的邏輯主線,還要把崗位工作教學內容有機地融入課程內容,讓崗位知識和理論知識有機的起來,做到真正的產教融合。此外,企業如果只是按照工作需要選擇教學內容組織教學,會導致學生缺乏以能力培養為邏輯主線的系統學習和訓練,操作僅僅是操作,達不到技能的高要求。所以課程體系的重構、課程內容的重組,教學內容的聯系與結合,是目前各個專業辦必須做的頭等大事,學校的理論課老師要和“基地”的企業師傅定時定點的教研,共同確立合理科學的教學內容。比如對于《電子電工》中二極管的教學,第一要求學生了解二極管的基本結構是一個PN結;第二要求學生掌握二極管的單向導電性,這是本章的重點;第三要求學生根據二極管的基本特性掌握二極管的測量和鑒別方法(包括正負極的判斷和是否損壞的判斷);第四要求學生了解常見的二極管的類型和型號。教學內容改革后,教師刪除元器件內部原理的分析,略去比較復雜的理論推導公式和計算步驟,注重元器件實際應用,注重元器件的實驗效果,在企業工廠,學生可以測量二極管、檢測二極管、焊接二極管,可以用二極管做出各種各樣的電子產品。企業生產中有一個電動機的使用,企業師傅把電動機的使用操作步驟和注意事項作為教學內容,把電動機的原理與銘牌的識讀這部分教學內容交給學校的專業教師,各取所長。

四、教學評價的改革

實施過程考核,按照培養方案的設計,結合“工”與“學”特定的課程教學目標,定期對學生的進行考核,“學分銀行”的創設鼓勵多元的評價機制。

學生學習和創作成果展示及各項評優活動平臺,如通過開展優秀學徒、優秀技能手、優秀師徒等的評比,組織技能競賽,注重學生可持續發展的知識結構、能力結構和學習品質的評價。

五、教師團隊的改革

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就是專業課理論教師,新型學徒制需要的是專兼結合教學團隊。專兼結合教學團隊的建設是高職院校提升自身核心競爭力的首要任務。

校企合作模式下對教師有著較高的要求,中職的教師,應該是一個具備較強工程實踐能力的工程師和技師,既能為學生做好示范,還能手把手地教學生,具備“雙師型”教師的素質,在理論和實踐上完美結合,有利于在較高的層次上培養和指導學生。同時要掌握每個工學結合的教學內容和教學進展情況及存在問題,了解每個學生的參與情況及其在各個方面的學習情況,做到全面發展,但是又要重點培養,因材施教。

企業師傅,要具備先進的職業教育教學理念,掌握先進的教育教學方法,提高自己的執教能力,對技能操作能力差的學生做到重點幫扶。

專業教師和企業師傅要互相學習互相合作,為了某一門課程的教學,兩者都應該掌握更多的教學內容與教學技能,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

新型學徒制回歸了教育本質,學生可以看到自己知識水平的欠缺,教師在企業實踐中發現教學過程中不足之處,找到如何將陳舊的知識轉換成緊跟時代的新知識的方法,從而更好的調整教學內容,編寫出最佳的教學方案。

猜你喜歡
新型學徒制產教融合校企合作
阿根廷庇隆時期新型學徒制的發展背景、特點及影響
王欽峰 完善并擴大“新型學徒制”試點
淺談基于“互聯網+”的“新型學徒制”教學問題及對策
關于構建職業院?!靶滦蛯W徒制”模式的思考與探索
產教融合背景下高職院?!半p師型”青年教師隊伍建設研究
校企協同應用型軟件人才培養機制
產教融合提升課程有效性的思考
芻議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業視域下卓越工程師校企合作培養模式探析
民辦高職院校軟件技術專業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