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會語言學視角的網絡新詞新語的造詞方式分析

2020-07-04 03:34許紅晴
文學教育·中旬版 2020年6期
關鍵詞:社會語言學

內容摘要:自媒體時代,隨著網絡媒體和手機媒體的發展,互聯網上出現越來越多的新詞新語。文章首先分析詞義非常規的網絡新詞新語的造詞方式,然后從社會語言學角度分析網絡新詞新語反映的社會經濟、政治和文化心理等特點。

關鍵詞:社會語言學 網絡新詞新語 造詞方式

文章主要從兩個角度來分析網絡上出現的詞義非常規的詞語,首先是對網絡上新出現的詞義非常規的詞語的造詞方式進行探析,然后從社會語言學角度及語言本體的特點方面分析網絡新詞新語所反映的社會特點。

一.網絡中詞義非常規的新詞新語的造詞方式

(一)運用方言構成的“始料未及”的詞語

例如:(1)菠蘿:自殺:10元5個;他殺:10元3個。(搜狐網,2019年4月21日)

其中的詞語“殺”是運用方言構成的新詞?!冬F代漢語詞典》(第七版)中“殺”相關的語素義是“使人或動物失去生命”。[1]1130可見,在現代漢語普通話中,“殺”所搭配的對象的語義特征有[+有生命的][+動物/人]。因此,在現代漢語漢民族共同語中,“殺”不會和“西瓜”“菠蘿”等無生命的非動物/人搭配。在現代漢語漢民族共同語中,一般用“切”搭配具有語義特征[+無生命的][+瓜果]的“西瓜”“菠蘿”等詞。而在某些方言里,“殺”可以搭配具有語義特征[+無生命的][+瓜果]的詞語。比如“殺西瓜”就是最常見的一種用法。有些方言區也說“破西瓜”“宰西瓜”“劏西瓜”等等。至于為何“殺西瓜”的“殺”字能獨占鰲頭,成為流行語,這也反映了自媒體語言流行的偶然性特點。隨著“殺”在網絡上的流行,先后出現了“殺西瓜”“殺菠蘿”“殺甘蔗”“殺橙子”等的用法?!皻ⅰ敝粤餍?,還和由語素“殺”構成的詞語“自殺”“他殺”有關。文章將在新造詞中進行探討。

(二)運用縮略方式構成的新詞新語

運用縮略方式構成的新詞新語有“官宣”“杠精”“奔現”等。例如:

(2)中國鐵總官宣2018年7月1日起全國鐵路將實行新的列車運行圖。(新浪網,2018年06月08日)

其中的“官宣”一詞是運用縮略方式構成的新詞?!冬F代漢語詞典》第7版中與“官宣”中的“官”的語素義相關的意思是“指屬于政府的或公家的”。以這個語素義為造詞語素的合成詞有官辦、官印、官費等,[1]480并沒有“官宣”一詞?!肮傩北臼恰肮俜叫肌钡目s略形式,具有[+政府部門][+可靠性]的語義特征。如文中提到的“中國鐵總官宣”。隨著一般團體運用“官宣”一詞,“官宣”又具有了[+一般團體]的語義特征。例如:

(3)《爸爸去哪兒第六季》官宣!范丞丞成最大看點?(花邊娛樂網,2018年8月13日)

這里的“官宣”可以解釋為“權威宣布”的意思。[2]隨著個體開始使用“官宣”一詞,“官宣”又具有了[+個人]的語義特征。例如:

(4)正式官宣!趙麗穎馮紹峰曬照宣布結婚。(騰訊網,2018年10月16日)

再如:(5)砸完3000萬膨脹了?孫宇晨變身杠精,四天連懟王小川王思聰。(鳳凰網,2019年6月9日)

其中的“杠精”是“抬杠成精”的縮略形式?!案芫蓖粏栒嫦?,不求是非,為反對而反對,為爭論而爭論?!案芫币辉~充分反映了人們對動不動就反對、動不動就爭論的人的反感。

再如:(6)男子網戀奔現被拒,坐雪地里喝一斤白酒:我想靜靜。(中華網,2019年4月9日)

其中的“奔現”是“奔赴現場”的縮略形式。起源于網絡上的交友軟件,意思是“戀情由網絡走到現實發展?!薄冬F代漢語詞典》第7版中并沒有“奔現”一詞?!氨棘F”一詞是現代社會特有的網絡戀情現象的體現。

(三)“舊瓶換新酒”的新詞新語

相比自造新詞來說,“舊瓶換新酒”的新詞新語的意思更讓人“摸不著頭腦”。這類詞語主要運用諧音、縮略和組合等方式來“舊瓶換新酒”。

1.運用諧音和縮略構成的新詞。例如:(7)菠蘿:自殺:10元5個;他殺:10元3個。(搜狐網,2019年4月21日)

其中的“自殺”“他殺”是運用諧音和縮略構成的新詞?!白詺ⅰ背R幍囊馑际恰白约簹⑺雷约骸?。[1]1739而新詞“自殺”是“自己殺(切)其他東西”的縮略形式?!八麣ⅰ背R幍囊馑际恰氨凰藲⑺馈?。[1]1259而新詞“他殺”是“他人(非店主)殺(切)其他東西”的縮略形式。新詞和常規的詞字形字音都相同,但意思完全不同,因此,非常規的詞義自然讓人“猝不及防”。

例如:(8)最近“五花肉”表情包火了:我是一塊五花肉,又污又花又多肉!你最喜歡哪一款呢?(騰訊網,2019年3月12日)。

其中的“五花肉”是“又污又花又多肉”的縮略形式。其中“污”和“五”利用了諧音的語言特點?!拔寤ㄈ狻币驗榫哂小拔?、花、多肉”好幾個語義特征,因此比喻一個人的人格多樣,讓人始料不及。一般用于描述表情包。

2.通過組合方式構成的新詞。指色彩意思完全相反的兩個構詞材料通過組合構成一個新詞。例如:

(9)職場勵志:志大才疏的積極廢人,最后都是輸給了自己的不堅持。(360快資訊網,2019年4月29日)

其中的“積極廢人”中的“積極”具有[+正面]的語義特征,而“廢人”具有[--正面]的語義特征。具有兩個相反語義特征的詞組合在一起形成一個新的詞語,其詞義反映了現代社會某些年輕人決心和行動的不一致。其具體的詞義是“盡管心態積極向上,行動卻宛如廢人”。

再如:(10)“暴雨中,他們工作的照片被網友怒贊!”(新華社微信公眾號,2018年7月4日)

其中“怒贊”中的“怒”有兩個語素義:(1)憤怒。(2)形容氣勢很盛。[1]963“怒贊”正確的語言學角度的解釋應該是“氣勢很盛地稱贊”。但就普通語言使用者來說,“怒”的兩個語素義,大部分人只理解“憤怒”的意思,《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中用“憤怒”這個語素義構成的詞語占絕大多數。因此,文章認為新詞“怒贊”的流行和網絡流行詞“怒懟”有關?!芭瓚弧敝械摹芭本哂小皻庋娲蟆钡恼Z義特征,“怒贊”中的“怒”同樣具有“氣勢大”的語義特征。但是“怒懟”中的“怒”具有[+負面情緒]的語義特征,而“怒贊”則舍棄了[+負面情緒]的語義特征,而強調與社會負面情緒相抗衡的[+氣勢大]的語義特征。

(四)利用語境而造的新詞新語

語境就是語言單位出現時的環境。一般分為上下文語境和情境語境(又叫社會現實語境。)[3]一些詞語的詞義如果不聯系語境是理解不了的。例如:

(11)2017年12月26日晚,2017-2018賽季英超聯賽第20輪展開角逐,熱刺主場5-2大勝南安普頓。比賽剛開場,場邊廣告牌上就出現了一排中文:“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祝洛里爸爸生日快樂!”(搜狐網,2018年2月6日)

原來,12月26日恰巧是熱刺門將洛里的生日,熱刺官方是用這種方式向他表達祝福?;鸨饋淼摹拔遥ㄈィ┵I幾個橘子”一時噎住了很多網友,這是什么梗?要理解“我去買幾個橘子”的意思就得聯系語境?!拔屹I幾個橘子去”出自現代作家朱自清于1925年所寫的一篇回憶性散文《背影》。在原文中這句是朱自清的父親對他說的話。如今網絡上把“買橘子”這個梗引申出來暗指“我是你爸爸”的意思,用來占別人的便宜。隨著網絡自媒體的廣泛普及、網絡社交的流行,嚴肅主流文化與詼諧的網絡文化碰撞造就了一個個文化梗。這些文化梗背后是網友們對傳統文化的娛樂式解讀。引經據典,不帶臟字,還頗具內涵深蘊的表達情緒,正在逐漸成為網民們的新追求。

(五)利用漢字字形而興起的流行語

利用漢字字形而興起的流行語通常是利用漢字的字形、漢字中合體字的部件意思等來造出新詞。如在2008年被列為最流行的網絡詞之一的詞語“囧”,因為字形像一個人張大著嘴巴、耷拉著眉毛,因此被賦予了“窘”義。但古代辭書的解釋可以看出,“囧”的本義為窗戶,引申為明亮。[4]網絡流行詞的詞義和原詞詞義毫無關系,且多使用生僻字。因此,這些利用漢字字形而形成的的流行語常讓人“百思不得其解”。而正是因為可以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網友們更喜歡利用漢字字形或漢字中合體字的部件意思來造一些新的流行語。例如:

(12)我屮艸芔茻,這可能是史上最全的“綠帽子表情包”?。?60快咨詢網,2017年10月27日)

其中例(13)首先是利用漢字字形“屮”像“草”,接著利用“草”和“擦”的諧音使其具有詈語“擦”的意思。然后利用流行語“屮艸芔茻”中的漢字是由不斷增多的“屮”部件構成這一特點,使“屮艸芔茻”具有強調詈語“擦”的作用。

(13)又雙叒叕被否了。(搜狐網,2019年3月13日)

(14)廣州建博會首日,圖森又雙叒叕火炎焱燚啦?。绹覂仍O計中文網,2019年7月10日)

其中例(13)、例(14)中“又雙叒叕”“火炎焱燚”是利用漢字中的部件意思來造出新的詞義?!坝蛛p叒叕”“火炎焱燚”是在2018年,隨著蘇州90后小伙陳柯宇作詞作曲的歌曲《生僻字》在網絡走紅而真正流行起來。因為流行語中“又雙叒叕”中的漢字是由不斷增多的“又”部件構成,因此新的網絡流行意思和“又”關系緊密,意思是“表示某事物變化更替相當頻繁,也表示一件事反復出現?!蓖瑯拥脑煸~原理,因為流行語中“火炎焱燚”中的漢字是由不斷增多的“火”部件構成,因此新的網絡流行意思為“某個事物越來越火熱?!?/p>

二.網絡上非常規詞義的新詞新語產生和流行的原因

“每一個新詞語背后都有一個故事,都是一道特別的社會風景?!保ê蠲簦┚W絡新詞不僅能反映語言發展的特點,也能反映社會經濟、政治、文化心理等特點。

(一)語言使用者心理方面的原因

語言最大的特點是社會性,即語言是人與人之間交際的工具。人作為語言的使用者,其語言使用心理對語言的發展影響很大。網絡上非常規詞義的新語之所以產生和流行主要是因為語言使用者有以下心理。

1.“語不驚人死不休”。在追求個性的新時代,網民們大都有“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語言使用心理。網絡新詞不斷地產生和流行就是最好的證明。文章分析的讓人“始料不及”的流行語更是網民們“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心理使然,或者說是網民們求新求異心理的結果。

2.求關注的心理。古人的“語不驚人死不休”強調的是對語言藝術方面的追求,而網絡上的求新求異的“語不驚人死不休”側重的是“驚人”。這種“驚人”心理的背后是網友們“求關注”的心理需求。如果是團體創造非常規詞義的新詞,一般是為了團體的某種利益以求網民們的關注。如果是個人創造非常規詞義的新詞,則是個人希望通過網友的關注,獲取成就感。

3.聯想心理?!笆澜鐩]有聯想,人類將會怎樣?”這句廣告詞說的一點都不夸張。人類思維正是因為具有聯想性,才可以將相關的事物甚至看似毫無相關的事物聯系起來。非常規詞義的新詞新語產生和網民們的聯想思維中的“接近聯想”不無關系。如網民們想到“奔赴現場”才可能聯想到與之相近的“奔現”這樣一個詞??吹健扒煽肆Α边@個詞,才可能聯想到“乖巧、可愛、又美麗”的意思。

4.懶惰心理。Е. Пол- иванов把語言的經濟性歸結為“人類的懶惰”,正是這種“懶惰”在促進著語言的發展。其中非常規詞義的新詞新語的產生是懶惰心理的一個明顯體現。比如通過縮略形式產生的新詞“自殺”“官宣”“奔現”等等。

5.跟風從眾的心理。美國社會學家費希爾(C·Fischer)認為,一群人經過較長時間相處,漸漸形成一種相互了解與接受的規范、價值觀念、態度與生活方式,即所謂“亞文化”。而且,為了維持“亞文化”的存在,同一群體的成員會在心理上和感情上給予相互支持。要成為這個群落的一分子,順利進行互動并獲得他者的認同,就必須模仿、習得并遵守這個規則。[5]網民們為了彰顯自己是語言使用的前衛者,是合格的前衛的網民,必然會模仿新詞新語的使用,從而促使新詞新語的流行。

(二)網絡媒體的發展促使新詞新語的產生和流行

現代社會,新媒體極大地影響著社會?!皵底只薄盎有浴笔切旅襟w的根本特征。目前,新媒體主要包括網絡媒體、手機媒體、網絡電視等媒體形態。[6]其中,手機媒體除了具有網絡傳播的各種優勢外,還具有攜帶方便的特點,是能隨時隨地使用的新媒體。[6]隨著手機媒體的普及,網民們創造新詞的頻率更快,某些新詞新語的流行速度更快、范圍更廣。比如“官宣”一詞就是網民們在趙麗穎和馮紹峰的微博中看到“官宣”一詞才一夜走紅。而“又雙叒叕”“火炎焱燚”也是隨著蘇州90后小伙陳柯宇作詞作曲的歌曲《生僻字》在網絡上的走紅才真正流行起來。

(三)國家正能量的傳遞

雖然,網絡媒體相對自由,但正面的、積極的詞語更容易得到國家和網民的接受和傳播。如主流媒體大量的運用“怒贊”促使了該詞的流行。

(四)社會生活的反映

語言是社會現象的反映,當社會上出現新的現象時,必然會有一個新詞來概括。比如“奔現”“積極廢人”就是因為社會中存在網戀、決心和行動不一致的年輕人這些社會現象。

(五)語言本體的特點

語言是社會的交際工具。社會和交際是語言演變的最基本的條件,但是語言究竟如何變化,還是取決于語言內部各要素的相互影響,它決定著每一個語言演變的特殊方向。網絡上非常規詞義的新詞新語的產生和發展是現代漢語民族共同語演變的一個表現,也是基于語言本體內部的特點?!扒煽肆?、酸菜魚”等“舊瓶換新酒”類的新詞新語是運用漢字的字音和字義的特點而產生。而這些新詞新語之所以讓人“始料未及”,是因為語言中存在同形同音詞。除了漢字字義字音,漢字字形的特點也是新詞新語產生的一個語言基礎?!板H芔茻”“又雙叒叕、火炎焱燚”就是利用漢字字形或漢字部件的意思而出現的新詞新語。

通過縮略而形成的新詞“官宣”“奔現”“怒贊”等是利用詞語的語素義而造出?,F代漢語構詞基礎是現有的構詞材料和構詞基礎。但“隨著詞語負載的信息量增加,原來不作為構詞成分的一些雙音節詞也變得可以組詞,而且具有能產性?!薄胺e極廢人”就是運用雙音節詞“積極”造出了新詞?!拔胰ベI個橘子”則運用了語言的語用特點而蘊含新的意思。

三.小結

網絡新詞新語的產生和發展具有偶爾性,特別是文章所分析的讓人“始料不及”的新詞新語,其產生的原因和發展的動向更是具有偶然性。文章首先對詞義非常規的新詞新語進行分門別類,然后分析新詞新語產生的社會原因以及語言本體特點方面的原因。至于新詞新語的生命力則需要時間的驗證。一般來說,積極的、符合語言特點的新詞新語更容易得到大眾的認可。

參考文獻

[1]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

[2]許光燦,韋俊梅.“官宣”由誰來“宣”?[J].語文建設,2019(3).

[3]黃伯榮、廖旭東.現代漢語(增訂六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4]蔣美云.“囧”的認知語義闡釋[J].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4(3).

[5]畢宏音.網民心理特征分析[J].社科縱橫,2006(9).

[6]匡文波.新媒體是主流媒體嗎?——基于手機媒體的定量研究[J].國際新聞界,2011(6).

(作者介紹:許紅晴,桂林旅游學院文化與傳播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社會語言學、漢語國際教育)

猜你喜歡
社會語言學
社會語言學視域下山西方言研究——以臨縣話為例
淺談網絡語言模糊性的社會語言學
社會語言學視角下的公益廣告語言研究
多元文化語境中語言變體的社會語言學意義
英語語音國別變體的社會語言學分析
從社會語言學角度淺談言語中的幽默現象
試析社會語言學與二語習得的理論相容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