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島市市北區民營企業就業焦點問題探研

2020-07-17 16:21趙同芳李衍玲王磊
現代營銷·經營版 2020年5期

趙同芳 李衍玲 王磊

摘 要:在結構調整、創新驅動和新舊動能轉化的背景下,民營企業面臨著很大的就業壓力。通過前期對青島市市北區海倫路轄區民營企業用工狀況的調查,一些問題比較突出。就是:民營企業職工崗位流動頻繁問題、企業間缺乏就業合作問題、職業培訓資金缺乏問題、職工培訓與市場需求的協調問題、就業需求與就業的市場對接問題。這些問題長期影響著社會就業。為促進和完善社會就業工作,必須及時解決這些問題,為民營企業的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關鍵詞:民營企業用工;勞動調查;海倫路街道

一、民營企業職工崗位流動頻繁問題

相較于國企、外資、事業單位,民營企業職工崗位流動頻繁的問題更加突出,其中核心的問題是民營企業員工的整體工資水平偏低。2017年,青島市非私營單位月均工資6961.58元,市城鎮職工月均工資5309元,民營企業的月均工資可能要低于5000元。2018年,青島市市北區海倫路街道舉辦了 “春風送崗”專場招聘會,來自轄區30家民營企業參加現場招聘,30家民營企業職工崗位流動頻繁問題的總規模共有528人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平均每個企業規模17人;產業分類涉及六大類,其中服務業8家、批發零售業11家、制造業9家、住宿和餐飲業2家,其中這30家企業提供了429個崗位,其中部門管理崗4人,人均工資7600元、普通管理崗3人,人均工資4000元、技術崗3人,人均工資6000元、一線工作421人,人均工資2597元等??梢钥吹?,企業工人的工資普遍較低,而企業工人又是民營企業員工的多數,對企業未來發展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

許多民營企業的員認為工資待遇不理想,勞動合同最多簽一年,不理想就再去找新的崗位。這樣更推動了人員流動的頻繁性,加劇了就業問題的長期性、艱巨性和復雜性。從業人員最關心的是工資收入是民營企業所面臨的現實。對于求職者來說,工資低、工作累使他們心里感覺到不平衡,與其拼死拼活地出力打工,不如另謀出路。民營企業員工崗位頻繁問題,是一個長期被忽視的問題,在我國現行經濟和勞動制度下,民營企業的員工合理流動是符合實際的,但民營企業員工過于頻繁的流動,就是一個需要加以解決的痛點問題。民營企業整體上工資水平比較低,員工的換崗沖動比較強烈,一些地方政府出臺一些托底措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同時可能會使一些員工對工資待遇產生不切實際的想法,而忽視自身勞動素質的培養。崗位的過于頻繁流動,在職工勞動素質普遍較低且職業素質同質化比較嚴重的情況下,會造成職業選擇上較高的沉淀成本,既造成了人力資源的浪費,也造成了培訓資源的浪費。在這方面政府應嚴格執法,落實對相關企業的監管,同時完善企業破產制度,逐步淘汰落后、長期虧損企業,形成工資穩步增長的機制和基礎。

二、企業間缺乏就業合作問題

在就業方面,許多地方政府都出臺了引導和促進就業的政策和措施,但在企業間缺乏應有的合作和協調,使得政府的引導、促進措施大打折扣。我市、我區也存在這樣的問題,需要通過法治途徑和經濟協調手段加以解決。此次參加招聘會的制造業企業還屬傳統的初級加工產業,制造業企業的創新發展之路還很艱難,這些問題長期影響著轄區企業的發展。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繼續深化創新機制改革,除了繼續強調要建立和統籌科研管理機制,為科技人才提供更加公開、公正的平臺以外,也首次提出了《中國制造2025》結合“互聯網+”的理念,要將移動互聯網、大數據、物聯網等與中國制造充分結合,促進產業升級轉型,而在這個過程中企業是創新的主體,要研究企業的協同創新機制,將科研院校、中小企業和移動互聯網等新通信手段結合,營造和鼓勵“雙創”建立面向社會公眾的創業創新體系。保就業、惠民生,堅持就業優先戰略,新增城鎮就業。政府才能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從而提高民生福祉。從整體上看,我國人力資源比較優勢已發生根本的變化,勞動力價格有持續上升的趨勢,如果民營企業不注意人力資源交流方面的合作,閉門用工,勢必會在勞動力市場這個基層環節上出現問題,給勞動市場人力資源配置造成不良影響。一些地區開始嘗試“相近專業工齡換算”“崗位技能互認”等,建立“企聯體”,對行業的健康發展是有益的。很多地區的民營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并不充分。近年來,國家對高校、科研院所出臺了許多政策,建立了產學研項目交流的平臺,鼓勵、支持他們將有關科研成果向社會開放、向產業、實業轉化,科研人員職務性成果的使用權也確定下來,為高校、科研院所與民營企業的產學研合作帶來了先機,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三、民營企業職工培訓資金缺乏問題

民營企業職工培訓資金缺乏是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原因很多,有歷史積累的原因,也有市場配置的原因,當然也有民營企業自身不重視的原因等等,但不管怎樣,民營企業職工培訓資金缺乏,會直接影響民營企業職工素質和技能的提升,最終影響企業的產出和經濟效益。員工培訓資金的籌集,要改變以往政府主導的方式,而采用政府、企業和受益個人等多方分擔的模式,這會改變原有的利益格局,政府應下決心推動,加以實施。職工教育經費,包括職業技能鑒定、職業資格考試的費用,按工資1.5%計提,這是底線,應保證這部分培訓資金及時到位。企業職工教育培訓經費列支范圍包括:上崗和轉崗培訓、各類崗位適應性培訓、崗位培訓、職業技能等級培訓、高技能人才培訓、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特種作業人員培訓,企業的職工外送培訓的經費支出,職工參加的技能鑒定、職業資格認證等經費支出,購置教學設備與設施,職工崗位自學成才獎勵費用,職工教育培訓管理費用,有關職工教育的其他開支。項目如此多的培訓,一個是需要民營企業花費大量的時間和金錢去培養員工,另一方面花費巨大心血培養出來的員工有可能會被別的企業高薪挖走,使培養人才的民營企業沒有動力去花費培訓資金。所以,許多私營企業對培訓資金的大量投入沒有積極性。人大、政府方面應制定相關法規,拋棄視培訓資金為“純消費性資金”的觀念,鼓勵民營企業積極投入培訓資金,懲罰那些不履行合同約定的員工,同時可以考慮讓員工個人承擔一定比例培訓資金的做法,承擔形式既可以是繳費,也可以是對企業其他的貢獻性投入。

四、民營企業職工培訓與市場需求的協調問題

許多民營企業的組織性、系統性不強,再加上相關培訓資金投入不足,很容易造成職工培訓與市場需求脫節。要促進民營企業健康發展,必須協調好民營企業職工培訓與市場需求的關系。在培訓方面要實現供給側和需求側的無縫隙對接,以需求為前提打造培訓的技能提升課程,同時要大力發展“互聯網+人社”?!盎ヂ摼W+人社”是信息技術與人社工作的深度結合,要建設人力資源供給和市場需求的數據平臺,將用工需求信息都放在這個平臺上,讓培訓人員能適用并善于利用這個平臺,逐步實現從“線下”到“線上”的轉移,方便企業和群眾,幫助企業提高管理效率,使老百姓在互聯網上享受到“一站式”服務,實現人力資源信息共享。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為體制機制創新服務。大型勞動密集型企業中的家政行業的從業人員多是“4050”婦女,因此崗位培訓尤為重要,“互聯網+人社”這個平臺上,訂單式培訓,政府應加強統籌協調,各部門也應樹立開放理念,使各個服務平臺相通、數據共享,使老百姓在互聯網上能享受到“一站式”服務。

在培訓中,要引入復合型技能培訓,因為經此培訓出的人才更容易對接、適應市場需求及其變化。如:廚師培訓,不僅要學烹飪技術,還要配套學習或自學駕駛技術、電腦基本操作等,保姆培訓,不僅要學習育兒、烹飪、保潔知識,還要學習或自學駕駛技術、基本護理知識等,形成一專多能,才能更好地對接并適應市場需求。在培訓師資建設方面,應注意“雙師型”(即:理論與技能兼備)師資的培養,做到理論與實踐的密切結合,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據調查,青島市“雙師型”師資建設還處于起步階段,“雙師型”師資占整個企業師資隊伍的比例還需要大幅提升。大眾創新,萬眾創業,就業是民生之本,政府營造有利于創業就業的環境,不是靠政府去提供鐵飯碗,而是讓人民群眾用勞動和智慧去創造或者打造金飯碗。從2011年開始,海倫路轄區有940人通過創業實現了就業,帶動就業500多人,目前,家庭服務業的市場需求非常旺盛,例如,高級保姆的市場就非常突出,據專家估計,全國高級保姆的市場需求超過7000萬人,而目前供給方的總人數只有2000多萬,還不到市場總需求的三分之一。其中,高級保姆一直是供不應求,而且工資待遇遠超社會平均工資水平。注意產業升級和社會需求新變化給民營企業帶來的就業需求與市場脫節的問題。

一方面,一些研發實力強的民營企業可以緊跟產業升級的步伐,獨立創新并、研發新產品,補社會研發、創新的短板,甚至是做市場的“領頭羊”。另一方面,許多民營企業要利用“船小好掉頭”、自主決策度高等優勢,直接與持久性市場需求對接,為社會提供豐富的、適銷對路的產品和服務。就目前來看,傳統醫藥、醫療的創研、家庭服務的升級及其降低服務成本相關技術的開發等都對應著持久的、旺盛的市場需求,需要引起社會的特別關注。第三產業中的許多行業體現著市場長久性需求,是民營企業提供產品和服務的重要領域。據青島市人社局2016年第二、三季度的有關調查統計,第三產業人才需求大幅上升,一、二、三產業需求比重分別為0.71:39.98:59.33,總體說明第三產業服務還存在較大缺口。

另外,政府的短期引導服務也不可或缺,如:2017年10月,青島市啟動“雙百個”工程行動計劃和40萬大學生在青就業創業計劃,實施人才安居工程,到2021年,全市人才總量達到220萬人,以適應青島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勁需求。要激活社會就業資源存量,對于一時不能就業、生計沒有著落的就業困難等群體,只要從事靈活性就業工作,自己承擔投保責任,可申請靈活性就業社會保險補貼,政府負起責任,承擔托底工作,保障他們的基本生活。就業需求與就業市場的對接問題是一個復雜的、系統性很強的問題,它牽扯面廣,牽扯的社會、經濟關系也很復雜,需要理清、理順短期和長遠、大局和局部、保障和發展等重要的關系,才能加以妥善解決。妥善地解決就業需求與就業市場的對接問題,對于打破市場就業瓶頸,拓展、暢通就業渠道,完善就業市場,促進就業長期、健康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杜娟.淺論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的發展[J].人力資源管理,2016(03).

[2]邵愛國.朱永新.關于緩解企業用工短缺問題的建議[J].中國就業,2014(11).

[3]尤良.論提高技術工人待遇和地位的重要性[J].經濟師,2016(03).

[4]胡筱菲.中小企業培訓風險及規避措施探析[J].人力資源管理,2017(08).

[5]陳淮貴.“三破三立”破解企業招工難題[J].中國就業,2016(04).

作者簡介:趙同芳(1970-),女,漢族,青島市市北區海倫路街道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服務中心,高級經濟師。研究方向:人力資源管理;李衍玲(1967-),男,漢族,青島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新聞學系,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信息管理;王磊(1976-),男,漢族,青島市市北區水清溝街道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服務中心,經濟師,研究方向:人力資源管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