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進民辦高校專創融合的就業保障條件

2020-07-17 09:12郭瑩瑩
現代營銷·經營版 2020年5期
關鍵詞:專創融合民辦高校

摘 要:在雙創教育發展的新形勢下,專創融合已成為各高校進行改革和關注的重要任務。以民辦高校開展專創融合的重要性為依托,為推進民辦高校專創融合的發展,針對目前民辦高等院校出現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的融合缺乏緊密性,學生對教育理念認識片段化;雙創師資力量薄弱,不夠專業化;教學方法單一,缺乏專業課程和實踐平臺的支撐等問題,提出了有針對效應的保障機制,從而促進民辦高校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

關鍵詞:民辦高校;專創融合;保障條件

創新是民族之魂,創業是發展之基。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對人才培養質量的需求,我國專創融合越來越受到各個高校的高度重視。專創融合正處于不斷發展的階段,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高度融合,對高校培養創新創業人才質量的提升起到很好的保障作用。民辦高校在開展專創融合的進程中,仍存在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融合不緊密,教育理念不明確,教學方法單一,實踐創新平臺不足,訓練體系不夠完善等問題。針對民辦高校的實際情況,結合實際問題,提出符合高校發展的保障條件,為推動民辦高校專創有效融合提供新的發展路徑。

一、民辦高校開展專創融合的重要性

(一)專創融合是服務國家創新發展戰略的迫切需要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大報告中,對國家創新發展戰略提出了新的要求,對人才培養方案進行了更新和改革,要求學生能夠盡快進行角色轉換,培養社會適應能力,著重培養創新型、復合型、應用型人才。民辦高校是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陣地,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應用型人才在民辦高校發展中不斷涌現,經濟發展的社會能力不斷增加,加之對專創融合教育理念的認識不深,阻礙了國家創新發展戰略新要求的實施。民辦高校迫切需要培養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相結合、文化素養與專業技能相匹配、專業素養與創新意識相融合的綜合型人才,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變革人才培養模式,探索專創融合發展的新途徑,為國家創新發展戰略提供堅實的保障。

(二)專創融合是民辦高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必然要求

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是教學改革的切入點,是培養高質量人才的重要依據。專創融合的實施,對民辦高校教育的發展提出來新的要求,是推動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必然要求。近年來,民辦高校在雙創教育中下了不少工夫,并取得了積極有效的進展,通過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建立孵化基地和創建實踐平臺,使學生各方面能力得以全面發展,但仍有部分高校以理論教學為主,對實踐的認知以及與專業教育的融合銜接不夠緊密,實踐平臺單一,對創新型人才培養有很大的影響。因此,民辦高校進行專創融合,要在新時代的基礎要求中,建立新的人才培養方案,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加強理論知識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的密度,為推動學生高質量就業提供理論支撐。

(三)專創融合是促進大學生高質量創業就業的重要保障

大學畢業生創業就業水平影響著高等院校的生存與發展,就業問題直接反映學校人才培養的質量和水平,影響著民辦高校的生存與發展。隨著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熱潮的開始,各類高等院校對學生的創業就業越來越重視,但由于創新力度不夠,創新教育理念理解不透,很難找到創新創業教育的切入點,導致創業成功率較低,就業與專業不符,就業質量下降等,面對就業單位對就業者各方面能力要求的不斷提高,培養高質量畢業生可謂是迫在眉睫。加之新技術、新產業發展的需求以及出臺新政策的要求,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更要提出新的要求。因此,迫切需要高等院校的專創充分融合,結合人才培養中的各類資源,為促進大學生高質量創業就業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二、民辦高校進行專創融合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的融合缺乏緊密型,學生對教育理念認識片段化

目前,在專創融合的教育體系下,民辦高校對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越來越重視,但在開展過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影響了專創融合的效果,使高質量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受到阻礙。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學習創新創業知識主要集中在理論方面,缺少與專業知識相關的實踐方面的知識;有些通過學校組織的創新創業講座了解相關信息,但缺乏與專業教育的融合,學生對其教育理念認識不夠深入,在進行創業實踐中對專創融合教育定位不準,很難形成自身的教育理論體系。雙創教育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專業教育有助于加強學生的專業理論知識,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專創融合對提高學生的整體水平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而專創融合的疏離對學生的整體發展有著很大的阻礙作用。因此,要加強專業與雙創之間的緊密聯系,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

(二)雙創師資力量薄弱,不夠專業化

想要更好地發展雙創教育與專業教育的融合,一個具備專業化、能力強、思維新的師資隊伍是必不可少的,教師的指引作用對學生創新意識的開展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隨著各級政策的推動,民辦院校開展了多種形式的雙創教育,各種措施都不同程度促進了雙創教育改革,但依然存在雙創師資力量不足,教師專業化不夠,實踐經驗不豐富等問題,使開展專創融合受到阻礙。民辦高校開展創業實踐課的教師,很多只是以理論知識為主,部分老師專業化不夠,只是通過一兩次創業培訓,就被安排上課,導致自身對這門課程的認識不深,出現講不明,聽不懂的問題。目前的民辦高校校企合作模式隨著相關實踐的不斷推進,運作模式已較為成熟,但實際功效往往還是傾向于畢業生的實習、就業方面,很少運用到學生的實踐教育中。企業人才資源沒有系統性的運用到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實踐中要充分利用資源,結合專業知識,增加實踐經驗,培養具有專業化的雙創師資隊伍。

(三)教學方法單一,缺乏專業課程和實踐平臺的支撐

隨著雙創教育在社會發展中的不斷涌入,民辦高等院校也開始專注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為推動雙創教育在學生中的運用,通過開展雙創教育課程,引入專業化教師,建設實踐基地等為學生更好地認識創業提供支撐,但在實施中,仍存在教學方法單一,教學內容固化,缺乏專業的實踐機會,實踐平臺形式老舊等問題。同時,學生的教育理念落后,參與度不高,缺乏創新思維和意識。創新創業實踐平臺的組織與管理缺乏與專業額實驗實訓過程對接,整體銜接不夠緊密,多位雙創教師不夠專業化,擔任多種角色,出現以“兩張皮”為主的現象,這也對專創融合的開展起到阻礙作用。

三、推動民辦高校專創融合的保障機制

(一)轉變教育理念,完善人才培養方案

民辦高校進行專創融合教育,應通過轉變教育理念,建立新的人才培養方案,在產學研的指導作用下,將企業培養人才的方式融入到學校人才培養中,建立專業的課程體系,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提高創新能力。民辦高校培養要培養專業型人才,要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改變教學形式,采用多角度、多層次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了更好地引導和扶持學生在創業方向中予以保障,建議一支專業的師資隊伍是無可厚非的,學校要提供教師進行校內外實踐或實習的鍛煉機會,在體驗中出真知,提高教師專業化力度;學??梢酝ㄟ^邀請創業指導專家對教師進行專業培訓或開展相關講座,從而加強教師的創新意識,提高教師創業指導能力和水平。

(二)完善專創融合組織結構,打造綜合性實踐平臺

目前,專創融合還在探索階段,許多方面還有待加強和改進。民辦高校專創想要更深的融合,需建立相應的制度體系,成立專門的組織結構作為保障,以推動創新創業教育的有效進行,加強頂層設計,以政府文件為指引,企業支持為導向,為開展雙創教育提供有力支持,從而完善專創融合的組織結構。在此基礎上,建立大學生實踐基地,為大學生提供實習、孵化以及展現成果的實踐平臺,同時,開展專創融合教育,形成“三級”實踐訓練平臺,將“學、賽、研”有機結合,打造具有廣泛影響力的綜合性實踐平臺。

(三)加強校企合作,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

校企合作是一種人才培養模式,是高等院校發展的必然趨勢。為了實現人才培養目標,民辦高校充分利用企業各方面優勢,與企業開展全方位、多層次的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學校的產品是人才,企業是上帝。開展校企合作,要充分利用各種資源為學生創建創業市場,培養學生學會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模式,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創業的過程,增加學生創業成功的幾率。專創融合的建立,離不開輿論的支持和保障。民辦高校應對創新創業進行大力宣傳,通過各種官方網站平臺,從不同層面,不同角度,著力宣傳創新創業精神,分享實踐經驗等,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激發學生對雙創教育理論的熱情。

參考文獻:

[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Z].2015.

[2]宣翠仙,陳海榮,王成福,張雁平.專創融合視角下高職院?!皩W研創用”人才培養模式探索[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9(06):80

[3]錢駿.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互動融合模式研究[J].教育探索,2016(11):84-87.

[4]陳翠榮.大學創新教育實施困境的博弈分析[J].中國高教研究,2014(07):81-84.

[5]陳華鑫,郭亞杰,王振軍,等.創新創業師資能力培養平臺建設與長效運行機制研究[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8(10):21-22.

作者簡介:郭瑩瑩(1991-),女,漢族,河南省焦作市人,廣州工商學院,碩士。研究方向:民族傳統體育理論與方法。

猜你喜歡
專創融合民辦高校
營利性與非營利性民辦高校分類管理研究
可持續競爭優勢理論下民辦高??沙掷m發展
基于專創融合理念的藝術設計專業實踐教學研究
高職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融合對策研究
民辦高校黨建工作創新方向思考
民辦高校教師權益現狀調查
獨立學院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現狀及發展策略
淺析民辦院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現狀
民辦高校內部審計監督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民辦高校職業化管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