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慕課”背景下高校音樂教學改革初探

2020-07-23 06:49孫麗娟
錦繡·下旬刊 2020年3期
關鍵詞:高校音樂教學改革措施慕課

孫麗娟

摘 要:隨著時代發展與科技進步,現代信息技術逐漸走向大眾視野,被廣泛應用于人類社會的各個方面,其在教育領域內的應用,極大程度上地推動了現代教育行業的發展?!澳秸n”作為互聯網時代下教育改革的產物,已經成為音樂教育領域內教學討論的熱點。本文簡單介紹了慕課的基本概況,并對慕課音樂課程教學的特點進行了分析,并對慕課背景下高校音樂教學模式改革措施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慕課;高校音樂教學;改革措施

信息時代的到來加快了教育領域內的改革步伐,在高校音樂課堂教學中,現有的教學模式已經不適應形勢的發展與變化,慕課作為資源開放運動的產物,以其開放式的平臺、豐富的教學資源共享等特點,為高校音樂教學模式的改革指明了方向。如何更好地發揮慕課的獨有效用、促進高校音樂的教學改革,已經成為了高校音樂教育從業者的關注重點。

一、慕課的基本概況

(一)慕課的起源及發展

2008年,加拿大阿薩巴薩卡大學的喬治·西門子和斯蒂芬·唐斯基首次提出了慕課(mooc)概念并建立了課程模型,將課程設計者、學習資源、教學者、學習者等作為一個整體,基于大眾化的社交平臺,促進不同思維類型和學習方式的學生在人—機、人—人交互模式下切磋學習。

2001年,美國斯坦福大學的教授借鑒部分mooc思想,沿用傳統面授方式,用易于復制的課程框架和學生自主構建學習共同體的方式,創辦了在線教育商業化公司,邀請知名講師,并免費開放課程,快速拓展了慕課的知名度。

2012年,慕課平臺大規模入駐中國,其以短視頻方式學習的在線課程教育受到越來越多學習者的青睞,在中國高等課程教學中發展迅速,很多專業領域已經相繼加入到這場教學改革中來。

(二)慕課的內容及內涵

慕課是一種針對大眾人群的在線教育,通過互聯網,人們可以通過虛擬化的在線教育平臺進行遠程學習,在眾多平臺資源中,選擇資深感興趣的課程進行自主學習,以社群為依托,加強與同學、教師之間的交流與互動,經過嚴格的評分系統來獲得學分,最終拿到所學科目結業證書。這種新興的教育模式打破了傳統封閉式的教學方式,使教學變得開放化,很大程度上地促進了優質教育資源的傳播和教育資源的均衡發展。

二、慕課音樂課程教學的特點

(一)人本主義的體現

隨著“以生為本”教學理念的提出,現代教育更加注重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性地位,運用慕課進行音樂教學,可以讓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方面進行自主學習,充分尊重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順應人本主義思想潮流。通過慕課開放式的資源共享平臺,學生還可以與其他學校、地區注冊的學員之間進行交流,互相分享學習心得與體會,借鑒優秀的學習方法,不斷提高自身學識。依靠互聯網海量的信息存儲和高度的信息數據處理,慕課平臺可以根據學生的專業、興趣、知識理論基礎等因材施教,根據學生需要,向學生推送現階段適宜學生學習的課程。慕課平臺眾多,資源豐富多樣,學生可以自主選擇平臺,并自由安排學習時間,通過手機、平板等移動終端,隨時隨地地進行碎片化學習,打破傳統課堂教學的封閉性,擺脫學生對教師講解的依賴,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自我反思、自我總結,構建起屬于自身的知識學習體系,不斷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體現精品化課程

隨著在線教育商業化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慕課平臺進入大眾視野,競爭也日益激烈。為了讓學習者在眾多平臺中選擇自身,一些慕課平臺會選用質量較高、較為經典、有代表性的課程資源,來吸引學習者留在平臺。例如,在進行古典音樂專題學習時,教師可以通過慕課平臺,尋找一些古今中外經典音樂的優質音頻資源,讓學生通過聆聽與欣賞,發掘古典音樂之美,再結合創作背景、作曲者生平、創作情感等,對樂曲中所運用的音樂語言、作曲技巧進行分析,理解音樂形象與特定表現間的關系,不斷挖掘文化環境中的音樂內涵,提升學生的音樂鑒賞與分析理解能力。

三、慕課背景下高校音樂教學模式改革措施

(一)加強基礎課程建設

在高校音樂慕課教學平臺搭建過程中,要注意對音樂基礎課程的資源進行完善。音樂學課程包括音樂史、音樂學理論、中外民族民間音樂、作曲技術理論等多門課程,隨著國內外慕課平臺開設的音樂課程不斷增加,課程資源內容也不斷豐富,逐漸呈現多元化發展,但其中還存在一些問題亟需改善。例如各課程資源之間關聯性不強、知識點較為分散不集中等。在慕課課程設置時,教師要將該課程所需的基礎理論知識予以說明,讓學生充分了解自己選擇的這門課都包含哪些內容,讓學生根據自身需要來選擇課程,避免盲目報名。

(二)開設特色化課程體系

高校音樂慕課教學在進行課程體系設置時,要注意開發具有特色的課程資源,例如可以將中國傳統的儒家音樂思想、各個時期的民間音樂、戲曲藝術融入其中,開發出具有中國特色的慕課音樂課程教學資源,使其在海量的課程資源中保持特色,將中國優秀的傳統音樂傳承與發揚。

(三)健全慕課音樂教學管理機制

首先,學生在完成學校所選的必修課程之外,可以根據自身興趣進行課程選修,最終通過平臺系統的評分機制,拿到相應的學分和證書與學校的學分進行互認。

其次,當學校開設的音樂課程不適應學生的自身音樂需求時,學生可以根據興趣愛好,在課程領域范圍內,自主對科目進行適應性的調整,獲得學分后,可以與原課程的學分進行互換。

最后,不僅教師可以對學生的學習狀況和成果進行評價,學生也可以對教師的“教”進行評價,教師可以充分聽取學生的意見,不斷改善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在提升教學質量與效果的同時,更好地為學生服務,通過雙向評價來不斷優化教學,促進慕課教學模式在高校音樂教學中的健康發展。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信息化時代大背景下,慕課教學模式的運用對各類學校音樂課程不僅是一場挑戰,也是一場機遇。音樂院校應重新反思傳統音樂課堂教學中存在的不足,通過慕課,轉變思想觀念,創新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根據自身需要進行自主學習,不斷激發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有效提升高校音樂的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陳凌玨.傳統課堂+慕課的混合式教學設計、實施與評價[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8

[2]田浩人.“慕課”背景下高校音樂教學改革初探[J].戲劇之家,2019(28)

[3]倪曉云.慕課應用于高校音樂教學的可行性研究[J].長春師范大學學報,2018(11)

猜你喜歡
高校音樂教學改革措施慕課
論民族音樂文化傳承與高校音樂教育
高校音樂教學中民族音樂的文化傳承研究
高職院校工程制圖課程現存問題及改革措施探討
我國高等教育創新型人才培養的影響因素及改革策略
高校音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分析
大學生對慕課的了解和利用
“慕課”教學的“八年之癢”
慕課環境下的學習者
體驗式教學在高校音樂教學中的運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