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絡社群的圈群化轉變:動因、影響及應對

2020-07-27 22:48崔家新張元
寧夏黨校學報 2020年4期
關鍵詞:意見領袖

崔家新 張元

摘要:當前,網絡社群的社會心理狀況與網絡個體精神需要之間的矛盾逐漸顯現。網絡個體正強化自我身份認同、主動尋求“中心”話語回歸、營造線上線下互動交流空間,推動著網絡社群由原來的松散型向更為緊密的組織型發展,圈群化轉變趨勢明顯。這一轉變對于網絡輿論引導、主流價值觀傳播以及網絡監管等既是挑戰也是機遇。應對這一轉變須以辯證思維充分把握其機遇性,在邏輯與歷史的統一中提升主流價值觀引領的有效性,強化網絡社群內控機制建設、以意見領袖為突破口加強對意見領袖的培養與引導。

關鍵詞:網絡社群;圈群;意見領袖

中圖分類號:?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2991(2020)04

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在傳統的血緣、業緣、地緣關系之外,依托網絡的網緣關系正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構建新型社會關系不可或缺的紐帶。在這一紐帶中,依托論壇、貼吧、QQ群、微信群、討論組等新媒體平臺的網絡社群逐漸形成,成為不可忽視的力量。然而,近兩年網絡社群逐漸由原來的松散型向更為緊密的組織型發展,線上線下互動交流,呈現出圈群化的發展趨勢。那么,網絡社群圈群化轉變的動因何在?轉變后的表現如何?它對于網絡社會治理會產生何種影響,該如何應對?帶著這些問題本文從人的社會心理出發,基于人們的網緣關系,探尋網絡社群圈群化轉變之路,以期全面認知網絡社群的圈群化發展態勢。

一、網絡社群圈群化轉變的動因

為什么網絡社群會發生圈群化轉變?如果從社會心理的角度回答這一問題,首先需要把握網絡社群的社會心理特征。通常認為,網絡社群是人與人之間基于“網緣”而形成的社會群體。這一社會群體首先是一種人與人聚集而成的群體,網絡除了作為這種群體交流溝通的平臺以外還發揮著型塑群體的作用。其次,“個體偏好是網絡個體聚合的基本動因,也是調解網絡個體聚合的最根本機制”[1],這種個體偏好包括興趣、道德認知、情感需求以及價值認同等。在現實的表現中,這種聚合而成的群體盡管以一定的個體偏好作為紐帶但也呈現出去個性化、群體無意識以及群體極化的社會心理特征。

第一,去個體化。人對主體性的追尋幾經波折。在西方,啟蒙運動之前,人受宗教神權支配,宗教已經異化為人的異己力量掌控人的思想觀念。啟蒙運動以后,人的權利意識開始覺醒,人對自身主體性的抗爭取得突破,開始自主主宰自己的命運。然而這種個體的主體性伴隨著人對自由的渴望,在自由主義思潮的影響下,人們更傾向于獲取無拘無束的自由,尤其是密爾《論自由》的出版,更是引起了自由主義與社群主義的論爭,論爭的重點在于個人與社會的關系。自由主義以個人權利為正義的善,而社群主義則主張個人的社會性以及與之相關的個人的道德義務和責任。[2]在東方,中國人的傳統是依賴性的,人的主體性隱藏在組織之內,缺乏主體性自覺,五四運動開啟的新文化運動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民眾的主體意識。不管是西方社會還是東方中國,時至今日,個體的主體意識在社會變遷中日益強化,已經成為人們行為處事的根本遵循。然而,人“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3](P501),人在社會上總能找到自己所屬的群體,人在追求自己自由意志的同時,潛意識里也在尋求自己的組織歸屬。

網絡社會的發展強化了這種組織歸屬。網絡超越了時空,在一定程度上重設了人與人交往的介質,因此而成的網絡社群在人數上具有不確定性、在人員構成上也不確定,網絡是人人皆可參與的空間,聚而成群雖然也涵蓋著血緣、地緣和業緣關系,但更多的是基于共同的興趣愛好、情感體驗而成的網緣關系。在這種網緣關系中,網是連接點也是催化劑,人與人之間借助于網絡昵稱交流,圍繞共同關心的話題交流,人們更關心的是你的觀點,而非昵稱背后的具體個人。而且因為觀點的一致聚而成群后,個體的人就被群體所取代,去個體化也就成為順理成章的事情。最典型的如明星網絡粉絲群,成千上萬的粉絲受群體意志影響,瘋狂、癡迷而非理性,他們也許早已忘記自己的主體性何在,也許只有在“粉轉黑”時才能體會到自己是具有自由意志的個人。

第二,群體無意識。社會心理學家勒龐認為,群體相較于個體最大的特點在于“群體無意識”。在群體中,去個體化后的個體已“不再是他自己,他變成了一個不再受自己意志支配的玩偶”[4](P71)。而促成這種群體無意識的形成來自于三個因素:一是群體內的個人易受暗示。勒龐強調,這種暗示既來自于群體數量上心理底氣,也深受感情和行動的傳染性影響,在群體“期待注意的狀態”[4](P80)中,暗示就更容易發揮作用;二是群體性思維具有高度的形而上學傾向。這種形而上學突出表現為群體看問題的片面與固執,“群體只知道簡單而極端的感情;提供給他們的各種意見、想法和信念,他們或是全盤接受,或者一概拒絕,將其視為絕對真理或絕對謬論”[4](P95),這是典型的形而上學思維方式。受其影響,群體在一定程度上缺乏批判精神,極易被表面現象所蒙蔽;三是群體的傳染性氛圍激發了人的本能。人的本能相當于弗洛伊德所說的“本我”,是最自然的情感流露,是完全置身于個人主觀感受之上的情感表達,是一種非理性的狀態,沖動而多變、簡單而夸張。

很多時候,現實中的網絡社群的形成往往伴隨著社會話題而來,這些社會話題包括法律事件、政治動向、社會熱點等諸多方面。隨著參與人數的增多,群體的規模也就越來越大,群體的聲音也就會覆蓋個體的聲音并左右網絡社群的話語表達,形成網絡輿論事件,甚至形成網絡暴力。而網絡暴力更是將群體無意識表現得淋漓盡致。很多不明真相的網民在論壇、貼吧、微博、微信中受到群體的裹挾參與到網絡事件中,他們湊熱鬧和看熱鬧的心理形成了極大的心理暗示在群體成員間傳染,在傳染中非理性的心態占據上風,他們不愿意一分為二地看問題,沒有對問題本身的批判精神,攪得社會輿論風起云涌,對問題本身的合理解決絲毫沒有作用。

第三,群體極化催生“沉默的螺旋”。群體極化是典型的社會心理現象。正如美國社會心理學家戴維·邁爾斯所指出的那樣,在群體中最初的個體觀點會被強化,這種強化具有一種極端傾向,或是群體決策中冒進式的“風險轉移”或是觀點的一味妥協,這都是典型的群體極化現象[5](P222)。網絡社群中,人們聚而成群,個體的觀點往往讓位于群體觀點,也就是說群體會在極端層面上強化原始觀點,這就會產生群體極化現象。在群體極化中容易產生情緒共振下的觀點偏激,這時“當成員表達的事件、思想、觀點受到群員廣泛歡迎時,就會積極參與并大膽表達觀點,而當某一觀點無人理會或遭群起攻之時,就保持沉默”[6](P11),這些受壓制的理性聲音就會形成“沉默的螺旋”。無論是群體極化還是“沉默的螺旋”的產生,歸根結底都是群體力量作用于個體觀點的突出表現。群體極化容易造成觀點上的極端冒進,“沉默的螺旋”一旦形成,也就意味著個體的話語表達受到壓制,從而直接消弱不同的價值取向對群體觀點的影響。[7]對網絡社群而言,一方面,間接強化了網絡社群對自身觀點的自信,推動了網絡社群的發展;另一方面,為網絡社群的話語表達埋下了不穩重、偏激的伏筆,以至于“得到民眾接受的每一種觀念,最終總是會以其強大的力量在社會的最上層扎根,不管獲勝意見的荒謬性是多么顯而易見”[4](P186)。

從“沉默的螺旋”的形成邏輯看,群體極化在某種程度上起到了催化作用,網絡社群中群體話語的表達更是如此,人們一般愿意與自己觀點一致的人交往。在網絡社群中,聚在一起的個體在群體之中參與討論,更容易強化群體成員的平均傾向,也更具冒險性,可以完成個體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在這種“極化”狀態中,個體的觀點無法與群體觀點抗衡,要么附和其中,要么保持沉默,這其實是個體基于自己的處境判斷而做出的一種自我保護狀態。只不過這種自我保護進一步助長了群體無意識,可能促使網絡社群進入一種非理性的“狂歡”狀態。

網絡社群的這些社會心理特征恰恰在另一個層面彰顯了個體的生存境遇。個體在網絡社群中先是主動抹掉自己的主體性意識,將其奉獻給群體,而后在群體的影響下,變得非理性,以至于成為多數中的一員為某個觀點而戰,淹沒不同的聲音,群體極化后形成“沉默的螺旋”。然而,個體在網絡世界聚而成群有其精神層面的客觀需求。這種客觀需求突出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對他人認同自己觀點的精神期待,這是自我認同的外在表現。網絡社群的種種表現卻淹沒并扭曲了這種自我認同,個體在非理性的群體活動中實際上并未得到精神滿足;另一方面,人的社會性自覺決定了他們需要在個體獨立的前提下尋求穩定而豐富的社會關系。這種社會關系能夠在家庭、工作之余滿足人的精神發展需求。然而,網絡社群最大的特點就是進出自由、非常松散。這種松散的狀態雖然可以短時間內聚集大量網民,但是聚的快散的也快,并不能滿足人們對穩定性社會關系的需求。所以,個體在網絡上更傾向于篩選志同道合者,在價值觀認同的基礎上搭建屬于自己的朋友圈從而保持群體的相對穩定。

綜上,網絡社群的社會心理特征與個體的精神需要之間存在矛盾。這種矛盾的存在促使網絡社群中的個體有意識地提高網絡社群的凝聚力、彰顯其價值觀認同。所以,他們樂于在參與度、活躍度上增加投入,以提升群體成員間的親密度和信任感,打造強關系,[8]并以此推動網絡社群的圈群化轉變。

二、網絡社群圈群化轉變的現實圖景及影響

圈群化后的網絡社群在群體組織上由松散向緊密轉變,設置了準入門檻,縮小了群體規模,意見領袖轉變為圈群的核心,把控著圈群的發展方向、規模和組織成分,而且圈群化的社群將線上的交流與線下的溝通緊密相連,網絡的虛擬性逐漸讓位于人的現實存在。如此,群體的無意識狀態開始消解,變成富有生命力的存在。

1.? 網絡社群圈群化轉變的現實圖景

圈群化后的網絡社群在本質上仍然是網絡社群。有學者總結了網絡社群的一般要素,包括明確的成員關系、持續的相互交往、一致的群體意識和規范以及統一的目標和行動能力。[9]顯然,這種總結是較為全面的,圈群化轉變后的網絡社群也具備這些要素,除此之外,它又表現出不同于網絡社群的圖景。

第一,由松散群體向自組織發展。自組織指的是自發形成的具有較強凝聚力和歸屬感的組織群體。這類群體最大的特點就是組織性強,有相應的組織規則。圈群化后的網絡社群首先設置了較為規范的準入機制,如有些粉絲qq群、微信群要求回答有關明星的若干問題,正確后才能入群,有的群聊要求發送入門紅包,以此測試入群意愿;其次制定了詳細的組織規約,進群的人視為認同這些規約,違反規約的人將被踢出群聊,而且通過制度強化了管理者的職責。之前很多網絡社群也有管理者,但是職責不明,隨意性較大,圈群化后的網絡社群有明確的管理者,管理者或者是圈群創立者或是圈群中的意見領袖;最后是活動議題常態化。圈群化后的網絡社群改變之前聚也快,散也快的格局,而是圍繞共同興趣點,經常性地在群里展開討論分享,時刻提醒圈中人的組織歸屬。

第二,主動尋求自我的身份認同。有學者指出,在當今的個體化時代,青年人容易產生自我認同危機,他們往往主動尋找個體身份和群體歸屬。[10]這種觀點可以解釋為什么網絡社群的參與主體多為青年人。那么,青年人的自我認同危機又是如何產生的呢?埃里克森從心理的角度認為青年人的自我認同危機突出表現為青年期的同一性混亂,包括“任務自居作用對無用感”、“角色預期與角色一致”、“成為自己對自我懷疑”、“互相承認對我向孤獨”等方面的自我認知混亂。[11](P94)埃里克森同時認為這種危機具有發展的意義,它可以使“不同的能力利用不同的機會,使不斷成長著的人格的不斷更新的完形的各個成分變得充分成長起來”[11](P95)。盡管如此,青年人也在努力破解這種同一性危機,破解的方向即是尋求個人與社會的依存關系,也就是通過社會認同推動自我認同。這種自我認同是以價值觀為核心的。所以說,青年人所尋求的身份認同其實是凝結在價值觀里的社會認同。這包含了兩層意思,一是青年人通過價值觀去發現志同道合者獲得身份上相互認同與扶持;二是價值觀認同往往超越個體之間的單向認同或雙向認同,而尋求個體與個體所組成的群體價值觀的認同與統一。而群體與群體之間也因為價值觀的異質性產生界限,價值觀一致的群體進一步詮釋著社會內部的認同,這也進一步驗證了社會認同方式由放射性向圈群式轉變。圈群之間界限分明,在價值觀上突出表現為“圈群內趨同,圈群外趨異”[12]?;谶@種成長的必然需要,青年參與網絡活動時自然而然的會以價值觀為參照物,以圈群化的方式主動尋求自我身份角色的相互認同。

第三,話語“中心”回歸。網絡社群的發展充分借用了網絡傳播的多元機制,主流價值觀的中心位置被網絡攪亂。網絡社群中的群體無意識開啟了思想觀念的去中心化時代。多元文化、各類社會思潮借助網絡迅速傳播,通過網絡社群形成不容忽視的網絡力量。但因為缺乏“中心”,人人都是“發言人”,網絡社群內的話語嘈雜,群體無意識的狂歡造就了烏合之眾的狀態。而圈群化后的網絡社群由于增強了組織性、縮小了社群規模、提高了話語參與度,思想觀念呈現出“中心化”的回歸態勢。但需要說明的是,這種中心化的回歸并不代表主流價值觀的當然回歸,而只是興趣點、價值觀表現以及情感認知更為集中。所以,這種回歸是有別于網絡社群分散狀態的中心化,是有別于網絡社會開放狀態的封閉式和排他式的中心化。盡管如此,這卻為主流價值觀的傳播創設了可能,圈群內部如果能夠建立主流價值觀認同,那么主流價值觀的影響就會持久而深遠。

2.? 網絡社群圈群化轉變后的影響

圈群化后的網絡社群以組織形式的轉變提升了存在感,強化了影響力和號召力,在提升自身組織力和凝聚力的同時也產生了不容忽視的社會影響。

第一,更易形成“意見的長尾”,引領網絡輿論。根據長尾理論,人們更多地關注“曲線的頭部”而忽略曲線的尾部,然而貌似不起眼的“尾部”所產生的能量有時會超越“頭部”。網絡社群的發展即是如此。在人人都是“發言人”的新媒介時代,看似不占主流的網絡社群也會產生超越主流的力量,繼而形成“意見的長尾”影響社會輿論。松散的網絡社群尚且如此,圈群化后的網絡社群則更容易形成“意見的長尾”。首先,圈群化后的網絡社群更容易集中意見、更容易對外表達意見,提升了意見的整合力度;其次,圈群化網絡社群內部相對封閉,規模相對較小、實名制溝通通暢,有利于提升意見整合的效率;再次,圈群化網絡社群往往設有常態化的線下溝通機制,更容易將意見表達付諸實際行動,繼而提升意見的影響力。如此,基于價值觀認同的圈群化網絡社群,雖然規??s小,但意見經過群內充分的討論交流,能夠超越“沉默的螺旋”形成具有強烈引導力的“意見的長尾”,更容易激發群體成員的共鳴,極易造就輿論聲勢,引領輿論走向。

第二,私密性增強,網絡監管復雜多變。網絡社群的圈群化轉變在提高網絡輿論制造能力的同時也增加了網絡監管的復雜性。這主要是因為圈群化的網絡社群私密性顯著增強。它以成員準入機制過濾網絡社群入群者,群與群之間的界限更加明顯。而且“社群的實質在于人際互動和關系紐帶的穩定和制度化”[13],這種轉變改變了之前無序的網絡社群格局,網絡社群的組織性更強,人際互動頻繁而緊密,私密性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確保了關系紐帶的穩定與制度化。這種轉變一方面使網絡社群私密性和組織性增強,圈外人很難實時入群了解情況,客觀上增加了監管難度;另一方面,圈群內人與人之間的實名交流可以有力地推動非理性的價值觀念轉向理性轉變,如果能夠予以正確的引導和監管,圈群化網絡社群也有可能成為社會穩定的重要依托?;谶@種復雜多變的網絡監管環境,無論是政府的職能管控還是新媒介平臺供給方的職責監督都應該著眼于這種變化積極應對。

第三,對主流價值觀傳播形成挑戰。圈群化網絡社群雖然呈現出由“線上”走向“線下”的趨勢,但它的主要交流空間仍是虛擬的網絡空間?!熬€下”的交流只是進一步增強圈群組織性、增加群成員歸屬感的一種方式。然而組織性和歸屬感的增強會進一步增強圈群組織的封閉性。這種封閉不僅僅是群員進出的封閉,更是價值觀念的封閉。一些圈群不允許不同價值觀念的存在,一旦有成員表達不一致的觀點往往會被踢出群聊。這樣一來,基于價值觀認同的圈群化網絡社群很多時候會走向自我封閉。這就對主流價值觀的傳播形成挑戰,使得主流價值觀難以滲透圈群化網絡社群,難以以正確的價值觀引導社群。

三、網絡社群圈群化后的應對

如何應對網絡社群的出現,學界討論的很多,總體而言有三個方向:一是多元協同治理。以政府為主導,發揮網絡平臺的監管作用以及網民的監督作用,發揮主流價值觀、主流意識形態的價值引領作用;二是完善法律制度。網絡不是法外之地,網絡社群同樣應在法律制度的框架下運行。為此,制定網絡運行法律規定、出臺網絡管理制度顯得尤為必要;三是積極協調解決網絡輿論背后的現實社會問題。網絡社群意見表達失序的風險根源在于現實的社會問題。如果現實社會問題能夠得到有效化解,所謂的網絡輿論也就沒有了存在根基。那么,網絡社群圈群化后的應對是不是也應該按照這個大方向進行呢?這是必然的,但是圈群化網絡社群與一般網絡社群相比有其特殊之處,所以,除此之外,我們還應基于圈群化網絡社群的特點尋求更有針對性的引導和治理路徑。

1.? 辯證地看待網絡社群圈群化后的影響

在很多時候,網絡社群被人為的標簽化了,成了需要治理的典型不穩定因素。這種認識有其客觀依據,拋開基于血緣、業緣等同質性網絡社群不說,很多異質性網絡社群存在的目的不是為了共同的理想信念、不是為了謀劃未來的健康成長而是沉迷于各種趣味之中,或是追星或是成為謠言的傳播者或是成為攻擊政府社會治理的聚集所,這樣的網絡社群已經偏離了正確的網絡交流軌道,應該予以治理。但就圈群化網絡社群而言,它實名化、封閉式、私密性的特點已經極大地改觀了網絡社群意見表達的非理性傾向,為了維系社群本身的長久存在,它通過內部的組織規定,自行確立了規范的管理制度,有力地保障了社群內部的相對和諧。從這一層面看,圈群化網絡社群也可以作為網絡社會治理的依靠力量參與到網絡社會治理之中。也就是說,如果圈群化網絡社群存有正確的價值導向,這種圈群化存在的網絡社群能夠有序地分割一般網絡社群,將存在于貼吧、論壇、QQ或微信群聊中的網民吸引到相應的網絡圈群,化繁為簡、分而治之,可以有效地扭轉網絡社群發展的失序態勢。

2.? 在邏輯與歷史的統一中做好引導與疏導工作

歷史地看,圈群化網絡社群的生成有其歷史邏輯。它得益于社會的發展進步,是客觀的物質生產條件的變化在人們群體生活中的客觀表現,所以,它的存在有其歷史必然性。這就是說,無論何種治理方式,對于圈群化網絡社群而言,不宜堵,而宜疏,不能施以行政命令式的控制,而應結合其發展特點進行細致入微的引導。在引導方面,要明確“給群體提供的無論是什么觀念,只有當他們具有絕對的、毫不妥協的和簡單明了的形式時,才能產生有效的影響。因為它們都會披上形象化的外衣,也只有以這種形式,他們才能為群眾接受”[4](P104),所以對圈群化網絡社群的引導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要切合圈群所凝結的價值觀念,通過形象化的解說、溝通,在社會中營造積極上進的價值氛圍,以此由外及內對圈群化網絡社群施加影響;在疏導方面,就是要關注圈群化網絡社群的利益訴求,以對利益訴求的關注和滿足,疏通圈群內的對抗情緒、疏通網民情感表達的通道。

3? 強化圈群內控機制建設

圈群化后的網絡社群以封閉性為其主要特征,既然是相對封閉的空間,那么空間內的自控機制建設就顯得尤為重要。做好圈群內控機制建設應從三個方面入手:一是以外部的法律規定明確網絡社群的責任承擔主體、社群話語邊界,一旦違反法律規定將依法追究責任主體的責任,以此倒逼圈群化網絡社群主動加強內部管理,自覺約束社群成員的言行;二是主動滲入圈群化網絡社群之中。圈群化網絡社群雖然私密性強、入群有限制,但仍無法抹掉網絡的開放式特點,所以滲入圈群化網絡社群之中并非毫無可能。對此,有學者主張培育代理人,以代理人滲入網絡社群之中加強網絡社群監管[14]。這是一個很好的思路,但是需要明確的是誰是代理人的委托方,是政府?還是網絡運營平臺?還要明確代理人的職責權限,是只負責監督還是引導加監督并存?更需要明確代理人的工作方式。

4.以意見領袖為工作突破口,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矛盾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的核心觀點,事物都是在矛盾中運動發展的,網絡社群的圈群化轉變就是網絡社群內部矛盾運動的必然結果。組織松散、進出自由、間歇活躍的網絡社群與網民對共同理想、共同價值觀念的追求是矛盾的統一體,在否定之否定的矛盾運動中,網絡社群的圈群化轉變即是這種矛盾運動的必然結果。隨著網絡社群的圈群化轉變,新的矛盾隨之涌現,在這些矛盾之中,網絡的自由表達與圈群的組織管理成為規定和影響其他矛盾發展的主要矛盾?!把芯咳魏芜^程,如果存在著兩個以上矛盾的復雜過程的話,就要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抓住了整個主要矛盾,一切問題就迎刃而解了?!盵15](P322)所以應對網絡社群的圈群化轉變關鍵要抓住這個主要矛盾。然而,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又告訴我們,無論何種矛盾,都存在對立統一的兩個方面,一個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一個是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著事物發展的性質。就網絡社群的圈群化轉變而言,它的轉變關鍵在于領導核心的轉變。這個領導核心就是意見領袖。此時的意見領袖不僅僅作為群體頭領引導群內無意識的大多數個體,更作為社群的組織者把控著社群的發展方向,全面管理社群、引導社群意見流向。所以,意見領袖是圈群化后網絡社群的領導核心、言論中心和精神領袖,把握了意見領袖的“脈搏”也就找準了應對網絡社群圈群化轉變的“痛點”。

那么,又該如何影響圈群化后網絡社群意見領袖的意見呢?一是完善網絡社群備案制度,明確圈群化后網絡社群意見領袖的個人身份信息。當前,我國缺乏相應的制度,如果因為網絡社群群體規模過大,進出自由,不便備案,那么圈群化后的網絡社群已經消除了這一障礙;二是在備案的基礎上,通過引領意見領袖的價值觀進而影響整個網絡社群的價值觀;三是培養意見領袖,構建充滿正能量的圈群化網絡社群。也就是說,作為政府應該革新觀念,積極培養意見領袖,由意見領袖基于主流價值觀創建圈群化網絡社群,吸引人們參與,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姿態,攪動圈群化網絡社群的發展道路,推動主流價值觀的傳播。

參考文獻:

[1] 佟德志,劉小溪.網絡治理模式中的聚合與復合[J].探索與爭鳴,2016(9):102-106.

[2] 馮建軍.社群主義公民身份與公民教育[J].社會科學戰線,2013(11):202-209.

[3]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 勒 龐.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M].馮克利,譯.南寧: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

[5] 戴維·邁爾斯.社會心理學[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6.

[6] 諾爾·諾依曼.沉默的螺旋—輿論:我們的社會皮膚[M].董祿,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

[7] 吳青熹.網絡公共領域發展與新型政社關系建構[J].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6):31-38.

[8] 葉荔輝.高?!熬W絡圈群”輿論引導的困境及路徑[J].中國青年研究,2018(1):135-138.

[9] 富 旭.網絡社群環境下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構建[J].思想理論教育,2017(7):79-82.

[10] 王 陽,張 攀.個體化存在于圈群化生活:青年群體的網絡社交與圈群現象研究[J].中國青年研究,2018(2):83-88.

[11] 埃里克森.統一性:青少年與危機[M].孫名之,譯.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5.

[12] 唐 永,賀嶺峰,等.微文化對社會心理的數字異化及其三重表征[J].學習與實踐,2018(2):127-132.

[13] 楊江華,陳 玲.網絡社群的形成與發展演化機制研究;基于“帝吧”的發展史考察[J].國際新聞界,2019(3):127-150.

[14] 何必夫.網絡圈群輿論引導的主動權[J].人民論壇,2018(1):108-109.

[15] 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責任編輯:任德靖

猜你喜歡
意見領袖
微信下大學生意見領袖的發展、應用及其啟示
跨境電商平臺的社群形成機理及作用
傳播學視角下應用型專業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
微博動員、維權倡議與記者的利益表達機制
新形勢下高校網絡文化建設管理機制研究
微信營銷意見領袖培養現狀研究
淺析網絡意見領袖對涉軍輿情的影響及對策
輿論反轉研究的文獻綜述
大學生網絡意見領袖的特征及其對高校思政教育的影響研究
“民粹”的利益合謀是如何形成的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