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汀類與抗血小板聚集藥物聯用對缺血性腦血管病治療的效果

2020-07-28 08:58黃聯榮
昆明醫科大學報 2020年4期
關鍵詞:缺血性腦血管病

黃聯榮

[摘要]目的:探究他汀類與抗血小板聚集藥物聯用對缺血性腦血管病治療的效果。方法:隨機抽取我院2018年156例缺血性腦血管病患者,根據患者意愿分為觀察組、對照組,每組78例。觀察組實施他汀類與抗血小板聚集藥物聯用治療,對照組實施抗血小板聚集藥物治療,對比治療效果。結果: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的血清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血脂水平與對照組有差異(P<0.05),兩組對比有顯著差異。結論:對缺血性腦血管病患者實施他丁類與抗血小板聚集藥物聯用治療,能夠有效改善患者血脂水平,進一步提高治療效果。

[關鍵詞]他汀類;抗血小板聚集藥物;缺血性腦血管病

[中圖分類號]R65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107-2306(2020)04-079-02

缺血性腦血管病是指顱內外動脈狹窄或者閉塞導致腦血管病,也是不同程度缺血性腦血管疾病的總稱。該疾病患者臨床癥狀主要有視力減退、運動障礙、偏癱、意識障礙、昏迷以及吞咽困難等,對該疾病患者日常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而缺血嚴重時很可能危及生命安全"。所以在對患者展開治療過程中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改善臨床癥狀,據研究顯示,他汀類與抗血小板聚集藥物聯用治療具有良好應用價值,能夠有效改善缺血性腦血管病患者血脂水平,更好地提高治療效果"。因而本次研究以156例缺血性腦血管病患者為例,采用對比方式探究他汀類與抗血小板聚集藥物聯用對缺血性腦血管病治療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抽取我院2018年156例缺血性腦血管病患者,根據患者意愿分為觀察組、對照組,每組78例。觀察組男40例,女38例,年齡57-80歲,平均(68.50+5.75)歲;對照組男39例,女39例,年齡59-80歲,平均(69.50±5.25)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意義(P>0.05)。

納入標準:均符合缺血性腦血管病診斷標準!;均自愿參與,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具有精神疾病史、認知功能障礙者;合并其他嚴重器質性疾病、惡性腫瘤者。

1.2方法

對兩組患者給予吸氧、抗休克以及降顱壓等基本治療;給予患者脫水治療、維持水電解質平衡以及預防并發癥;脫水治療主要使用20%300ml甘露醇(華潤雙鶴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11020861)靜脈滴注,每天3次。

對照組:實施抗血小板聚集藥物治療。給予患者阿司匹林腸溶片(石藥集團歐意藥業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13023635)治療,每天1次,每次100mg;治療1個月。

觀察組:實施他汀類與抗血小板聚集藥物聯用治療。給予患者阿司匹林腸溶片治療,每天1次,每次100mg;給予患者阿托伐他片(輝瑞制藥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20051407)治療,每天1次,每次20mg;共治療1個月。

1.3觀察指標

(1)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后治療效果,其中①顯效:患者的失語以及偏癱等癥狀明顯減輕,病殘程度在1-3級,神經功能缺損改善情況在46%-89%之間。②有效:患者的失語以及偏癱等癥狀有所緩解,神經功能缺損情況改善在18%-45%之間。③無效:患者的臨床癥狀未得到改善甚至加重??傆行?(①+②)/78x100%"。

(2)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后血脂水平,包括TC、TG、HDL-C以及LDL-C,采用日立生化分析儀的方法進行檢測。

1.4統計學指標

對研究所用數據分組,分為定量資料、定性資料,分別用(X±s)、(%)表示,采用SPSS22.0軟件實施統計學處理,觀察反應強度,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治療效果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治療效果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格1。

2.2血脂水平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TC、TG與HDC明顯低于對照組,LIDL-C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格2。

3討論

缺血性腦血管病特征主要有運動障礙、偏癱、意識障礙、昏迷以及吞咽困難,對患者日常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該疾病主要因患者動脈或靜脈閉塞而導致腦組織出現缺氧,促使神經膠質與神經元出現變形以及壞死,進而導致腦實質出現軟化以及壞死的情況,最終導致患者出現神經功能缺損”。缺血性腦血管病發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患者體內血脂水平出現異常,而導致動脈粥樣硬化”。他汀類藥物在對缺血性腦血管疾病患者展開治療的過程中,能夠有效防止患者動脈粥樣硬化并治療膽固醇血癥,進一步降低缺血性腦血管疾病的發生情況"。對缺血性腦血管病患者實施他汀類藥物治療,能夠有效促進一氧化氮合成酶生成,提高缺血半暗帶血流的灌注,并對患者體內血小板的凝聚有良好抑制作用,更好地降低血流粘滯情況。且他汀類藥物能夠有效維持粥樣斑塊的穩定性,進一步改善內皮細胞血管的舒張能力,有效調節患者血脂水平。阿司匹林屬于抗血小板聚集類藥物,具有抗炎、鎮痛等效果,在對缺血性腦血管病患者展開治療過程中能夠對血小板環氧化酶產生抑制作用,從而更好地起到抗血小板的效果,以及能夠有效擴張患者的血管,并改善患者體內供血能力。對缺血性腦血管病患者實施他汀類與抗血小板聚集藥物聯用治療,阿托伐他片能夠有效調節患者血脂水平,更好地擴張患者血管,而阿司匹林能夠釋放氫離子,破壞膜蛋白結果,有效防治患者血管內斑塊脫落,更好地減少血小板聚集,將兩種藥物聯合使用能夠更好地提高治療效果。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的治療效果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的血清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血脂水平改善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充分證實他汀類與抗血小板聚集藥物聯用對缺血性腦血管病治療中具有良好效果。

綜上所述,對缺血性腦血管病患者實施他汀類與抗血小板聚集藥物具有顯著應用效果,可進一步改善患者血清總膽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血脂水平,增強患者生存能力,更好地提高對患者治療效果,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王曉芳.他汀類與抗血小板聚集藥物聯用對缺血性腦血管病治療的效果[J].血栓與止血學.2020,26(2):203-205.

[2]周佾龍,楊韶華.探討他汀類與抗血小板聚集藥物聯用對缺血性腦血管病治療效果[J].海峽藥學.2019,31(2):224-225.

[3]劉睿羅志敏,陳蓉.丁苯酞聯合他汀類藥物治療缺血性腦血管病臨床療效及其對神經功能的影響[J].當代醫學.2019,25(12):84-86.

[4]王建輝缺血性腦血管病二級預防應用他汀藥物依從性影響因素分析[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8,11(13);21-22.

[5]吳川杰宋海慶,王玉平,吉訓明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病的雙聯抗血小板聚集治療應用原則[J].中國腦血管病雜志,2017,14(12):669-672.

[6]姜博陳熠~飛,陳虹.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病經聯合用藥治療效果分析[J].繼續醫學教育,2020,34(4);153-156.

[7]余敏.缺血性腦血管病患者介人治療的臨床觀察與護理體會[J].中國社區醫師,2019,35(6):65-66.

猜你喜歡
缺血性腦血管病
疏血通注射液治療缺血性腦血管病45例臨床觀察
阿托伐他汀對于缺血性腦血管病治療的二級預防和干預效果評價
脈搏波傳導速度與缺血性腦血管病危險因素的相關性分析
磁共振血管成像在老年后循環缺血中的檢查意義分析
缺血性腦血管病患者頸部血管超聲特點分析
探究中西醫結合治療缺血性腦血管病療效觀察
缺血性腦血管病患者應用小劑量阿司匹林與氯吡格雷聯合治療的臨床療效分析
阿司匹林聯合氯吡格雷治療缺血性腦血管病臨床療效觀察
探討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病在急診綠色通道下采用血管內介入灌注的臨床療效
間接血管重建術治療側支循環功能不全性缺血性腦血管病療效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