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骨手法配合小夾板外固定對橈骨遠端骨折患者骨折復位情況、Cooney 評分及生活自理能力的影響

2020-07-28 17:35朱秋賢
昆明醫科大學報 2020年4期
關鍵詞:生活自理能力橈骨遠端骨折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正骨手法配合小夾板外固定對老年橈骨遠端骨折患者骨折復位情況、Cooney評分及生活自理能力的影響。方法選擇2017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橈骨遠端骨折患者為研究對象,并采用數字隨機法分為常規組(n=50)與觀察組(n=50),常規組行傳統管型石膏外固定方式治療,觀察組行正骨手法配合小夾板外固定方式治療,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后的骨折復位情況、Cooney評分及生活自理能力。結果觀察組患者復位優良率、Cooney各項評分及Barthel指數較之常規組更高,且骨折愈合時間相比較常規組則有明顯減少,兩組相互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老年橈骨遠端骨折患者在臨床治療中行正骨手法配合小夾板外固定治療,有助于患者骨折復位,提高其腕部功能恢復與生活自理能力,并縮短患者骨折愈合時間,其臨床應用價值顯示,可廣泛普及并應用。

[關鍵詞]:正骨手法;小夾板外固定;橈骨遠端骨折;骨折復位;Cooney評分;生活自理能力

[中圖分類號]R816.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107-2306(2020)04-169-02

橈骨遠端骨折是臨床中比較常見的一種骨折損傷,主要是因跌倒后手部觸地所致",常見于老年人群體,由于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其機體功能降低,骨質疏松,在輕微外力的作用下即可導致粉碎性骨折;臨床中多表現為壓痛、腫脹、活動受限等癥狀,給患者的身體健康與日常生活都帶來了嚴重影響。目前在臨床中針對這一病癥多采用石膏固定、物理手法整復、小夾板加壓墊外固定等方式治療;而常用的手法整復聯合小夾板加壓墊外固定方式則能進一步克服骨折移位、畸形愈合等情況",對于促進患者盡早康復有著積極意義。因而在本次研究觀察中,則主要針對正骨手法配合小夾板外固定對老年橈骨遠端骨折患者骨折復位情況、Cooney評分及生活自理能力的影響作出詳細討論和分析。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7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橈骨遠端骨折患者;其中常規組患者男性20例、女性30例,年齡60-73歲,平均年齡(66.5±6.5)歲,左側骨折21例、右側骨折29例,骨折類型:屈曲型18例、伸直型32例,骨折Mayo-cilinic分型:I型24例、I型13例、I型7例、IV型4例,受傷因素:車禍傷6例、跌倒傷40例、高處墜落傷4例,行傳統管型石膏外固定方式治療。觀察組患者男性18例、女性32例,年齡61~72歲,平均年齡(66.5±5.5)歲,左側骨折20例、右側骨折30例,骨折類型:屈曲型16例、伸直型34例,骨折Mayo-cilinic分型:I型25例、II型14例、I型7例、IV型4例,受傷因素:車禍傷5例、跌倒傷42例、高處墜落傷3例,行正骨手法配合小夾板外固定方式治療。所有患者和家屬皆知情同意,且經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組間一般資料相比差異不大,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常規組患者行管型石膏外固定治療,根據患者具體骨折移位情況,以相反方向對其行復位,并用管型石膏固定腕關節掌屈尺傾位,持續2周后觀察患者骨折部位具體情況將其調整為中立位。

觀察組則行正骨手法配合小夾板外固定方式治療,行復位前先閱讀X線片,了解患者骨折分型、骨骼質量、移位狀況等[3],若患者伴有高血壓危象、冠心病等基礎疾病需先行病情控制,并準備好行固定所需要的杉樹皮板、棉花墊、繃帶等,將患者患肢佩戴的手鐲、戒指等飾物摘除。協助患者呈平臥位,直接行手法復位,囑其肘關節屈曲90°,若患者為伸直型骨折需前臂中立位,指定助手以雙手握緊患肢前臂上段,術者則雙手分別握住大小魚際行對抗牽引,對側方移位或重疊移位情況進行糾正,順勢猛抖~。并迅速掌屈尺偏腕關節,使其復位;隨后用拇指觸摸骨折部位,若未完全復位,則需由兩名助手維持牽引,以雙手拇指按壓骨折遠端另四指端提骨折近端,再迫使骨折遠端尺偏,以解剖復位。在完成復位后由2名助手維持牽引,術者在其骨折部位外敷我院自制的傷科黃水紗以消腫止痛、活血化瘀,每4天一換,做好醫護良好配合,以免在換藥過程中出現再次移位或因骨折斷端骨質疏松致骨折坍塌凹陷短縮等情況"。其次用4塊小夾板對患肢固定,患者為伸直型骨折,則需置平墊于骨折遠端背側與近端掌側,隨后置于夾板上,使夾板上端可達到前臂中上1/3位置,確保橈背側夾板下端處已經超出患者腕關節,并禁止其進行橈偏與背伸活動[7]。若患者為屈曲型骨折,需在遠端掌側與近端背側各放置一張平墊,使其橈掌側夾板下端超出腕關節,禁止行橈偏或掌屈活動。扎上三段繃帶固定夾板,確保松緊度以夾板上下可移動lem為準;然后將患肢前臂懸吊于胸前,持續4~5周。注意在固定過程中隨時檢查束縛帶的松緊度,同時在夾板外固定期間展開相關功能鍛煉,包括掌指關節屈伸鍛煉、指間關節鍛煉、肩肘部活動等,確認解除固定后,需展開腕關節屈伸及.前臂旋轉鍛煉?;蚺浜现兴幯?,給予海桐皮、王不留行各20g,透骨草、千年健、防風、伸筋草、桑枝各15g,羌活、沒藥、乳香各10g加水煮”,早中晚每天三次,同時在熏洗中配合功能鍛煉,做到動靜結合,內外兼治,筋骨并重。

1.3判定標準

①觀察兩組間患者在除去夾板,并經功能鍛煉后1個月的骨折復位情況采用Cooney修訂的Green-O,Brien療效評分標準,對患者疼痛、功能、活動度、背伸/掌屈活動度、握力等方面進行評分,總分值以100分為準,若總分值在90分及以上,為復位效果優;若總分值在80分及以上,為復位效果良;若總分值在70及以,上,為復位效果可;若總分值<70分,為復位效果差;總優良率=復位優秀率+復位良好率。

②患者骨折愈合時間。

③患者腕部功能恢復情況采用Cooney評分,疼痛癥狀:若患者疼痛劇烈為0分;疼痛可耐受為15分,自覺輕痛為20分,伸屁自覺無疼痛感為25分;功能恢復:若患者腕部無法活動為0分,大部分腕部功能受限為15分,患者輕度腕部功能受限為20分,腕部功能恢復至病前為25分;活動度:若患者屈伸活動幅度<300為0分,若屈伸活動幅度31~60°為5分,若屈伸活動幅度61~90o為10分,若屈伸活動幅度在91~1190為15分,若屈伸活動幅度為≥120°為25分;握力:若患者握力水平<24%為0分,若握力水平25~49%為5分,若握力水平50~74%為10分,若握力水平75~99%為15分,若握力水平恢復至病前為25分;分值越高則患者腕部功能恢復效果越佳"。

④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效果采用生活自理能力評定Barthel指數對患者進食、洗澡、穿衣、修飾等10各項目進行評分,采用百分制,若分值在40分及以下,則為重度依賴,分值為100分則無需依賴,患者得分越高其生活自理能力越高。

1.4統計學方法

將本次所有研究觀察數據納入SPSS20.0軟件中統計并分析,其中計量數據資料用(x±s)表示,行t檢驗,計數數據資料用百分比(%)表示,行x2檢驗,P<0.05即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治療后骨折復位效果對比

在本次研究數據中顯示,觀察組患者治療后骨折復位總優良率為96.0%,常規組為80.0%,觀察組骨折復位效果相比常規組更佳,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兩組患者在經治療后的骨折愈合時間

在本次研究中,常規組患者在經治療后,其骨折愈合時間為(5.7±2.0)周,觀察組患者骨折愈合時間為(4.1±0.8)周;計算結果:(t=5.252,p=0.000)因而觀察組患者治療后其骨折愈合時間相比常規組大大縮短,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組間患者Cooney腕部功能評分

對比觀察兩組間數據可得知,觀察組患者在經治療后,其Cooney評分中疼痛、功能、活動度及握力各項評分均明顯高于常規組,兩組相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2.4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生活自理能力評價

根據本次研究數據中顯示,兩組患者在經治療前,其生活自理能力Barthel指數差異不大,無統計學意義(P>0.05);在經治療后兩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均有提高,且觀察組患者Barthel指數更高于常規組,組間相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3。表3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生活自理能力評價(x±s)

3、討論

橈骨遠端骨折是指距離橈骨遠端關節面2~3cm以內的骨折,在平時骨折中占比在1/10,常見于老年群體,同時因近年人口老齡化趨勢加劇,也進一步促使了這一病癥的發生率呈逐漸增長趨勢;該骨折病癥在臨床中主要表現為明顯移位、短縮畸形等癥狀,對于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等均造成了嚴重影響。目前在臨床中針對這一病癥可采取多種手術治療方式,但因保守治療操作簡單、費用低、對患者造成的損傷小,因而仍然是其首選治療方式[12]。在傳統石膏外固定方式治療中,其前臂管型石膏固定雖是跨關節固定,但無法避免因患者患肢逐漸消腫導致的管型石膏松弛,也無法避免前臂旋轉,且若在此時更換石膏,則會對其骨折穩定性產生直接影響,且骨折再移位風險增高。

小夾板固定作為其常用治療方式,它具有壓力墊作用,能夠在石膏固定的基礎上根據患肢患肢腫脹程度隨時對松緊度進行調整,且能充分發揮其小夾板優勢,跨關節固定,以免腕關節與前臂活動,確保其骨折在掌背側、側方等位置處于相對穩定狀態,以促進老年患肢的早期功能康復。同時,正骨手法的應用能夠盡最大可能解除嵌插,并使碎裂骨塊合攏,促進患肢腫脹癥狀消退。在王鴻洲等人的研究中認為,正骨手法與小夾板外固定聯合治療方式作為一種閉合性復位,其不僅能夠利用骨折部位周圍軟組織幫助骨塊的塑性、復位,且不會對周圍軟組織造成明顯傷害,具有操作簡單、創傷小并安全高效的優勢。在本次研究中,通過對觀察組患者行正骨手法配合小夾板外固定,并輔以中藥外敷、腕部功能鍛煉等方式,其骨折復位優良率得到明顯提高;且患者骨折愈合時間大大縮短,Cooney評分中對疼痛、功能、活動度、握力的恢復效果理想,與徐善強等人研究結果一致;相較于常規組,觀察組患者在不同方式配合治療下的生活自理能力有了明顯提高,其臨床應用價值顯著。

綜上所述,對老年橈骨遠端骨折患者在臨床治療中行正骨手法配合小夾板外固定治療,有助于患者骨折復位,提高其腕部功能恢復與生活自理能力,縮短骨折愈合時間,可廣泛普及并應用。

參考文獻

[1]黎俊豪,鄭偉坤,蔡維山鎖定加壓鋼板聯合外固定架與單純鎖定加壓鋼板治療C型橈骨遠端骨折的療效比較[J].臨床骨科雜志,2018,21(1):82-85.

[2]桂凱紅,張海燕,黃林,等.老年不穩定橈骨遠端骨折3種外固定方式治療后橈腕關節解剖參數及腕關節功能分析[J].中國骨與關節損傷雜志,2017,32(5):541-543.

[3]楊傲飛,鄒季,何承建等.外固定支架結合小夾板固定分階段治療老年橈骨遠端骨折的臨床療效[J].骨科,2018,9(4);279-284.

[4]陳杰,張望,米仲祥,等.老年脆性橈骨遠端骨折手術與保守治療的療效對比[J].西部中醫藥,2017,30(08):138-140.

[5]王永銘,程正亮.涂氏手法復位小夾板固定治療肱骨干骨折246例分析[J].中國中西醫結合外科雜志,2017,23(4):401-403.

[6]嚴培軍,王培民,張惠法,等.動力型外固定支架結合小夾板治療中老年橈骨遠端粉碎性骨折30例臨床研究[J].江蘇中醫藥,2018,50(3):47-49.

[7]王鴻洲,紀術強,王宇勝,等.手法復位小夾板固定治療骨質疏松型橈骨遠端骨折效果觀察[J].海南醫學,2017,28(7):1076-1078.

[8]徐善強,張宇,張文舉,等.手法復位加小夾板鋼托外固定治療橈骨遠端骨折[J].中國骨傷,2018,31(5):436-440.

作者簡介:朱秋賢,男,1980年8月出生,本科學歷,民族:漢;籍貫:廣東湛江;職稱:骨傷科主治中醫師;研究方向:主要從事骨傷科臨床應用中醫正骨手法治療四肢閉合骨折

猜你喜歡
生活自理能力橈骨遠端骨折
中西醫結合護理對中風偏癱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及身體協調指數的影響
斜T形鎖定加壓接骨板治療橈骨遠端骨折的臨床分析
閉合復位夾板外固定與切開復位鋼板內固定治療不穩定型橈骨遠端骨折療效分析
腦出血超早期強化降壓對患者血腫擴大及神經功能的影響
論幼兒生活自理能力培養
橈骨遠端骨折應用外固定支架與中藥熏蒸治療效果分析
手法復位石膏外固定配合中藥治療老年橈骨遠端骨折的臨床療效
橈骨遠端骨折患者采用手法復位外固定與切開復位內固定療效比較
小班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