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中華傳統文化的實踐策略

2020-08-04 11:11李艷花
家長·下 2020年6期
關鍵詞:中華傳統文化實踐策略小學語文教學

李艷花

摘要:作為基礎學科,小學語文有義務培養學生成為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繼承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漢字教學、古詩文教學、學習環境創設以及開設實踐活動的方式來提升學生的傳統文化素養,同時也可以提升語文教學效果。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中華傳統文化;實踐策略

小學教育,是中國義務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語文學科,作為每一個孩子走上求學路上的奠基石,更應該擔負起培養孩子養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責任,其中最首要的就是培養學生繼承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近年來,我國掀起了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熱潮。這是由于長期以來,我國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遭到外來文化的沖擊,致使新世紀的兒童越來越盲目崇拜歐美文化,反而丟掉了自己的文化,中華文化的傳承已經受到威脅。面對這種現狀,我國在教育政策方面已經提出相關意見:要在小學教育中加入傳統文化的教育。根據總方針,教師在小學日常教學中也已經逐步開展了傳統文化的滲透工作,例如將傳統技藝傳承人邀請到學校,對學生進行宣傳,設置專門的傳統文化課堂,開展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等,異彩紛呈。但是在目前的語文教學中,很多教師依然不知道該如何將傳統文化滲透到教學過程中,而是較為生硬地加入課堂,這讓很多學生感到不知所措,我基于自己的教學實踐,提出相關的實踐策略。

一、漢字與漢字文化的融合

小學生最基礎的就是識字、寫字。很多教師在苦惱如何將傳統文化融入課堂的同時,卻也忘記了我國博大精深的漢字文化,教師可以在低段教學的過程中將傳統文化的教育融入每節課的識字練習中,這樣不僅有利于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更能幫助學生更快地理解漢字、記住漢字、寫好漢字。漢字文化從古代的甲骨文到今天的簡體中國漢字,歷經朝代更迭,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每個字都是從祖先的生活中演變而來。

比如象形字“火”,最初就是原始人將火焰的樣子刻畫下來,后來才演變成了今天的“火”字。舉一個實例,一年級上冊中的《日月明》,這三個字都是典型的象形字,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可以將日和月的漢字演變過程展示在課件中,或是做成動畫的形式,這樣更直觀一些,講完當堂知識之后可以延伸,將我國的漢字文化演變過程向學生展示。利用這樣的方式,可以達到發揚傳統文化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雙重效果;另外教師在教學也要做到以身作則,將板書寫好,寫規范的漢字,讓孩子在教師的熏陶下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二、古詩與各朝代文化的結合

小學語文課本中最能體現中華傳統文化的就是課本中的古詩文,小學語文課程中每個階段均設置有不同難度的古詩文,這些正是我國傳統文化最直接的體現,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要利用好這些課本資源,合理利用開發。

三、學習環境創設中融入傳統文化

小學生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教室里度過的,教室中的氛圍對學生影響也較大。如果課間教室里大部分學生都在玩耍打鬧,那么其余的學生也會受其影響,但如果教師能夠很好地利用教室空間,為學生創造濃厚的傳統文化氛圍,勢必會提升學生對于中華傳統文化的興趣。例如,教師可以每月以一樣傳統文化為主題,組織學生對教室進行布置,可以是剪紙、象棋、傳統服飾;也可以是前面提到過的漢字文化,引導學生課余查閱相關資料、制作小報、創意插畫等等,將學生搜集的資料、制作好的作品、小報在班級中進行展示,張貼在班級的墻面上,定期進行更換。這樣不僅能培養學生在班級中的主人翁意識,更能將傳統文化知識融入班級文化中。以傳統節日為例,教師可以將重陽節定為班級文化主體,鼓勵學生查找資料:重陽節的來歷;重陽節的特殊含義;重陽節要進行哪些傳統活動;還有一些有趣的故事等,將這些知識以自己喜歡的形式展現出來,在班級中進行分享,營造濃厚的傳統文化班級氛圍,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在搜集資料的過程中可以了解到更多的優秀傳統文化,也會將這些知識融入自己的思想。

四、在實踐中愛上傳統文化

有這樣一句話:實踐出真知。這句話對于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也是適用的。小學生愛動手,喜歡多種多樣的實踐活動,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這一特點,將活動搬進課堂。如二年級上冊中的口語交際有一部分要求學生將自己的手工品帶到學校,和其他同學溝通自己是如何制作的。在教學過程中我發現,有很多學生都是回家由父母幫忙制作完成的,所以在進行溝通交流時出現很多問題,一時間很多學生感到課堂較為無趣。反思之后,我利用另一種方式:通知學生將做手工用的工具帶到學校:兒童剪刀,手工紙,讓學生在課堂上剪紙。通過實際的動手操作,學生都得到令自己滿意的作品,在進行溝通時也變得表述流暢。課堂的最后,利用五到十分鐘的時間我將中國各種各樣的剪紙展示給學生,學生紛紛發出贊嘆,產生濃厚的興趣。兩個課堂、兩種方式、兩種效果,正是因為有了中華優秀傳統手工藝——剪紙的加入,讓這節課變得更加生動有趣,課堂氛圍也變得活躍起來。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中國的傳統技藝,例如吹糖人、糖畫、刺繡、泥塑等,其成品都是較為精美的藝術品,格外吸睛,教師可以運用這一特性在學生心中埋下傳承中華優秀文化的種子。

五、結語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國的瑰寶,我們要不斷地傳承和發揚它。作為一個師者,我們更有責任和義務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達給自己的每一個學生,我們要通過積極探索與學習,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中沐浴優秀傳統文化帶來的一縷縷陽光。

參考文獻:

[1]王秀芳.試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9(25).

[2]姚本忠.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J]學周刊,2019(16).

(責編 侯芳)

猜你喜歡
中華傳統文化實踐策略小學語文教學
談如何在小學教育中弘揚中國傳統文化
論孫中山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繼承創新
當代中國文化自信的深刻內涵與動力源泉
淺談提高初中生牢記英語單詞的實踐教學策略
高級英語課程提升學生人文素養實踐策略研究
強化師生互動, 保持課堂活力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試分析高中班主任班級管理中用心管理的實踐
小學語文教學要返璞歸真
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