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論加強農村環境保護

2020-08-09 08:48吳連生
農家科技下旬刊 2020年7期
關鍵詞:保護工作農村環境生態文明

摘 要:隨著我國進一步對新農村建設的推進,使得農業的綜合生產力得到了持續的加強,隨著不斷上升的經濟水平,給農業環境帶來了各種污染,對生態環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壞。隨著新形勢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出的要求,需要將對農業環境保護工作的提升,作為農村經濟發展過程中的關鍵內容。對文明的生態環境進行建設,為鄉村創造一個美麗的環境。在建設生態文明的過程中,需要以可持續發展作為指導思想,為人類、自然、社會三者之間創造一個和諧的發展環境。

關鍵詞:生態文明;農村環境;保護工作;對策和措施

農村環境是農業在生存和發展過程中所受到的來自各種不同的天然因素或者是人為因素的影響,主要包含了生物地形、水等各方面的因素,與農業的生產以及農業經濟的發展有著密切的關系。然而,目前在建設農村生態文明的過程中,帶來了越來越多的環境污染問題,嚴重的污染了農村的環境,對生態文明的建設造成了一定的阻礙。本文對農村環境的現狀進行了分析,并對其保護工作提出了相關的對策和措施,以供參考。

一、目前農業環境保護工作中存在的環境污染問題

(一)來自農業生產的污染

雖然目前已經全方位地對農業現代化技術進行了推廣,但是在農村地區農民依然缺乏先進的施肥技術,因此無法合理地對化肥的用量進行把握,導致大量的化肥在使用過程中遭到了浪費,對化肥的大規模使用,導致無法對這些化肥進行有效的吸收,導致大量化肥遺留在了環境中,導致水體出現了富氧化的現象。并且,由于沒有合理地使用肥料,也沒有按照合理地比例對氮、鉀、磷元素進行配備,導致無法獲取到充足的磷肥和鉀肥,以至于減少了土壤中的有機物含量,土壤肥力的缺失會帶來板結的現象,嚴重地影響了農村的土地資源。因此,我國特下令嚴禁對含毒量較高的農藥進行使用,然而,依然有許多具有毒性成分的有機磷、有機氯在農村中被大量的使用到了農業生產中,這些對農藥的不合理地應用給農副產品帶來了極大地污染,嚴重的威脅到了人類的身體健康。

(二)我國農業環境保護現狀

這些年來,政府陸續推出了各種措施開展對農業環境的保護工作,井然有序的運用各種措施對農業環境進行保護。但是,由于城鎮化建設的深入開展,轉移了來自工業的污染,此外,有關政策也無法落實到農村環境保護工作中,導致農村環境保護工作無法獲得理想的效果,主要在以下兩個方面得到體現:首先,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規對農村環境進行保護,并且也沒有對農村環境保護工作進行大力地宣傳,導致無法有效地將農業環境保護工作落實到實處。其次,缺乏充足的資金,我國許多偏遠的農村地區所配備的基礎設施過于陳舊,有的甚至出現了損壞的現象,也沒有對其進行及時的更新,并且,由于缺乏資金導致維護、道路和水利等方面都出現了各種問題,使農業環境保護工作無法得到順利地開展。

二、如何加強農業環境保護工作

(一)采用多樣化的措施,加強農村環境保護

需要進一步加強對鄉鎮企業的管理工作,對排放的污水廢氣進行嚴格的檢查。目前,我國鄉鎮企業正處于發展的黃金時期,對就業的安置、農村經濟的繁榮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部分鄉鎮企業缺乏先進的技術設備,也沒有進行合理地布局規劃,缺乏強有力的勞動保護,導致環境污染問題的發生等,迫切地需要對其進行統籌規劃,并加強對其的管理工作。首先,可以與當地的技術、資源、目前的農業環境狀相結合,對鄉鎮企業進行合理地結構調整、對布局結構進行優化,在農業生產活動方面鼓勵農民積極開展養殖、種植等基礎農業生產,從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出發,對農業生產中污染較少或不會帶來污染的產業進行優先的發展;其次,需要綜合地對資源以及能源進行有效的利用,實現三廢的資源化處理,對鄉鎮上部分小型企業等污染物排放進行限制;最后,在農村建設的過程中需要融入鄉鎮企業的建設,對其布局進行合理地安排,統一對其進行規劃,如果有企業存在嚴重污染農業環境的行為,需要對其進行限期整改,或結合有關政策對其生產進行控制。需要對專門用于巡查農業環保工作的體系進行合理地構建,由環保部門對相關人員進行組織,以此來監測農業環境,可以對其進行定期或不定期地監測,使監管力度能夠得到提升,建立相關共識體系對企業的排放物數據進行監測,可以不定期地去到對農村環境造成重大污染的企業中進行取樣處理,并定期對相關數據進行公布,保障透明化的企業排污。

(二)加大對生態農業,生態鄉村的建設

想要使農業環境能夠得到進一步的保護,就需要合理地對農業生態資源開展各種開發和保護工作,使能源通過科技能夠得到更加高效的利用,并且將先進的技術應用到生態農業保護工作中,使農業結構能夠長期處于最優的狀態,首先,需要堅持不放棄地對退耕還林還草進行長時間的開展,使生態環境的惡化能夠得到緩解,并且,需要進一步對農田防護林進行建設,以此來使風沙的危害能夠得以降低;其次,需要從植被以及保護工作的角度出發,對生態進行修復,對草場進行改良或恢復,對破壞植物、亂砍濫伐等破壞環境的行為進行嚴厲的打擊;再次,需要將農業生產中所產生的固體廢棄物,畜禽糞便等進行資源化的利用,可以在農業生產活動中將其作為肥料,以此來使土壤能夠獲得充分地肥力,對農業環境進行改善;最后,需要對秸稈綜合利用技術進行強力的宣傳和推廣,此外,在還田工作方面,需要對免耕覆蓋、留高茬、機械粉碎等技術進行健全,從物理方面對農田現狀進行改善,使土壤含量中的有機質以及肥力能夠得到提升,最后,需要恢復對綠色肥料的生產和發展,使土壤中的養分能夠得到富氧化,對化肥的使用量加以減少,以此來減少污染物的排放。

(三)加強農業環境保護立法及宣傳

從目前我國所開展的農業環境保護工作來看,需要在執法力度上進行進一步的加強,通過對法律的建立、執行以及遵守,對用于保護三元農業環境等法律法規,建立專門的執法體系,需要進一步促進社會環境保護部門對農業環境保護法律的執行,利用有關部門之間的合作,使執法工作能夠變得更加透明,公正。從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入手,進一步提升農業環境保護工作的開展。想要獲取到更高質量的農業環境保護工作,就需要投入更多的資金,并且對這些資金的用進行嚴格地監管。有序地對水利、交通等基礎環境設施進行建設。不僅需要加大宣傳力度,還需要使村民能夠養成環保意識,以各種形式對活動進行宣傳,對全體農民進行引導,使其能夠養成環保意識。

三、結束語

目前,農業環境承受著各種嚴峻的壓力,農村經濟的發展受到了來自環境污染的制約,因此,想要使農業環境能夠獲得更好的保護,就需要對環境污染進行防治,才能夠全面地對農業環境存在的問題進行解決,能夠作為堅實的基礎,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使農業的發展能夠得以長久。

參考文獻:

[1]曲聰.農村環境污染問題及解決對策[J].北方環境,2011,(12):132.

[2]陳健,胡筱敏,姜彬慧.種植基地有機磷農藥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復[J].環境保護與循環經濟,2012,(5):35-38.

[3]史亞楠.黑龍江省城鎮化建設中生態環境保護問題研究[D].哈爾濱:東北林業大學,2014.

作者簡介:吳連生(1965-3)男,漢,唐山市生態環境局樂亭縣分局,本科,研究方向:環境專業工作的對策和措施。

猜你喜歡
保護工作農村環境生態文明
循化縣森林植物保護探究
電力系統線路管理探討
生態文明建設融入高職校園文化發展的思考
生態文明城市建設中花卉旅游發展策略研究
生態文明視閾下河北省循環經濟產業體系發展研究
我國農村環境污染防治法律問題研究
適應生態文明建設要求的增長方式和消費模式研究
試論基層文化站(館)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的作用
綜合整治農村環境污染 實現生態系統良性循環
檔案利用過程中的保護工作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