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南岳鎮玉米施肥現狀、問題及對策

2020-08-09 08:48黃晉軍
農家科技下旬刊 2020年7期
關鍵詞:玉米問題對策

黃晉軍

摘 要:南岳鎮是典型的丘陵鄉鎮,主產玉米。施肥是玉米生產中最重要的技術措施之一。筆者通過對近年玉米種植面積、施肥現狀及問題等進行了認真調查和分析,提出了今后玉米生產施肥中應重點抓住的一些關鍵措施,以期實現玉米平衡施肥。

關鍵詞:玉米;施肥現狀;問題;對策

南岳鎮位于達川區東南方,距縣城68千米,地處達川區、梁平區、大竹縣三縣交界處,與重慶市梁平區虎城鎮相鄰,屬典型的丘陵地貌。玉米是南岳鎮的主要糧食作物之一。

一、南岳鎮生產條件及玉米生產概況

(一)資源情況及耕地狀況

本鎮轄16個行政村,一個居委會,155個社,7324戶,現有2.42萬農業人口,占總人口的80.19%。2018年底,本鎮有耕地面積16378.8畝,其中田11288畝,地5091.8畝。本鎮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無霜期299天,土壤有機質17.7g/kg,全氮1.06g/kg(堿解氮78mg/kg)、有效磷10.2mg/kg、速效鉀79mg/kg。

(二)玉米生產情況

據統計年鑒資料表明,本鎮玉米常年種植面積6200余畝,主要分布在田壩、神龍、板橋、九元、天保等16個村,其中雜交玉米種植面積占全鎮玉米的98.48%。

二、玉米施肥存在的問題

(一)重化肥、輕有機肥

本鎮玉米生產在20世紀八十年代前以施用有機肥為主,很少使用或不施用化肥。80年代后化肥施用量慢慢增加,由以前的30kg/畝左右逐步增加到100kg/畝左右,有機肥施用大大減少,部分農戶只在施提苗肥和壯稈肥時施用畜禽糞水,極少數農戶甚至在玉米全生育期均不施用任何有機肥。這樣土壤得不到有機質補充,結構變壞,易酸化、變板結。

(二)重氮磷,輕鉀現象嚴重

本鎮玉米施肥上農民多追求省工省力效果快,不重視改土培肥。實際生產中重無機、輕有機,重氮磷肥、輕鉀肥,特別是對玉米生長所必需的鉀肥施用量偏少或根本不施,造成土壤板結,肥力下降。南岳鎮玉米種植施氮、磷較為普遍,N∶P2O5已達1∶0.4左右,大部分村社土壤速效氮、磷呈上升趨勢。而鉀肥較少,氮、磷、鉀比例為1∶0.45∶0.18。由于不重視有機肥和鉀肥施用,一些地方玉米苗期徒長,植株高大,紋枯病發病嚴重,遇風易倒伏、后期脫肥早衰、籽粒不飽滿。

(三)重大量元素,輕中微量元素肥

本鎮玉米生產農民普遍重視氮、磷等大量元素肥料的投入,少施或不施鋅、硼等微量元素肥料,部分地塊出現缺鋅癥狀。近幾年田間試驗,當玉米出現缺鋅癥狀時通過葉面噴施和灌根可迅速改善缺素癥狀。主要原因是底肥中未施鋅肥或用量不足。

(四)復混(合)肥磷、鉀含量低,不能滿足作物高產的要求

據查,近兩年,本鎮玉米生產中購買和施用氮肥占60%左右,復混(合)肥占40%左右,復合肥中高含氮且總養分含量25%~35%的復混(合)肥占70%左右。磷、鉀含量高的復混(合)肥只占30%左右。

(五)測土優化配方肥數量少,普及推廣率低

本鎮自2010年開始宣傳測土配方施肥,2011年正式推廣使用,2013年全鎮推廣測土配方肥大約占化肥使用量的10%,近3年來推廣速度快,生產效應被廣大農戶逐步認可,有很大的推廣潛力,使測土優化配方肥逐步進入千家萬戶。

三、對策

玉米是C4作物,施肥量、施肥水平對其產量、品質的提升影響較大。針對當前南岳鎮玉米生產施肥現狀與問題,采取對策如下:按照玉米施肥原則,施足基肥(以糞肥和復合肥為主,補鋅肥),早施提苗肥(以尿素和農家肥為主),適施壯稈肥(以尿素或碳銨為主),重施穗肥(以尿素或碳銨和鉀肥為主),補施粒肥(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一般化肥施用總量折純(N)15~17kg、(P2O5)6.8~8.5kg、(K2O)4~5kg。

(一)推廣平衡施肥,加大有機肥施用力度

平衡施肥是改善土壤養分狀況的主要措施,過去農民種植玉米近似掠奪式生產,片面大量施用化肥,加速了農田有機質礦化,土壤肥力下降。施用有機肥具有肥效長,養分全,能改善土壤結構、增強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和玉米生產抗逆性。根據本鎮實際,要大力提倡秸稈還田,利用好畜禽糞水、草木灰和餅肥,提升土壤有機質。

(二)改進施肥技術,示范推廣機械化側深施肥技術,以增肥效

擯棄化肥表施陋習,采取挖窩深施蓋土的施肥方法,減少養分流失。當前推廣的機械化側深施肥可增加化肥肥效、提高化肥利用率、減小勞動強度、并可減少因施肥引起的環境污染,其中氮肥利用率可提高17%~31%,磷肥利用率達到25%左右。因此在有條件的村社要逐步示范和推廣機械化側深施肥技術,提高肥效。

(三)加大新型肥料推廣使用,提升玉米產量

新型肥料按其本身的性能和功效大致分六類:復合肥、微量元素肥、微生物肥、氨基酸腐殖酸肥等6類,它能夠直接或間接為作物提供必需的營養成分;調節土壤酸堿度、改良土壤結構、理化性質;調節或改善作物生長機制,提高肥料利用率等。目前新型肥料,取得農業部使用登記證品種達300多個。如某公司采用國際先進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研發生產的腐殖酸復合肥系列,主要有“控氮、調磷、增鉀、補微”的腐殖酸長效復混肥,具有養分全、肥效長等特點,后期不脫肥;該肥料在玉米生產上試驗示范,表現出肥效期長、抗性強、豐產性好、籽粒飽滿,增產10%~20%。

(四)測土配方,科學施肥

測土施肥是根據土壤化驗結果,通過科學配方,將無機復合肥加入中、微量元素,采取先進工藝制成肥料,即把科學施肥技術凝集在產品中,達到科學施肥的目的。玉米需肥量高,按照底肥和攻苞肥各占施肥總量的40%,苗肥20%的施肥原則,一般底肥畝用40%~45%三元復合肥30~35kg,干糞1000kg,草木灰100kg,98%硫酸鋅1.5kg;苗肥和壯桿肥用尿素5~10kg;大喇叭口期重施一次穂肥,用尿素15~20kg或碳酸氫銨45~50kg。在施肥方式上堅持深施,提高肥料利用率。

(五)改良耕作制度,發展間套種植

南岳鎮地處丘陵山區,部分田塊缺水無法栽秧,加之農業勞動力嚴重短缺,出現了部分荒田荒地,因此,應盡早改走旱路,改良耕作制度,發展玉米間栽大豆,用養結合,既增加土壤肥力,又提高玉米產量。

(六)加大科學施肥培訓與宣傳力度

充分利用田間現場會、手機短信、宣傳媒體及科技趕場等機會,大力培訓宣傳科學施肥技術。加強農技人員和農戶配方施肥意識的培養。積極印發測土配方施肥資料,定期培訓,講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充分發揮村社干部、示范戶的輻射帶頭作用,盡快在全鎮范圍內實現玉米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的覆蓋率達90%以上。

參考文獻:

[1]張中寧.玉米施肥存在問題及改進措施探討[J],農業與技術.2012(05):118.

猜你喜歡
玉米問題對策
收玉米啦!
診錯因 知對策
對策
我的玉米送給你
面對新高考的選擇、困惑及對策
防治“老慢支”有對策
演員出“問題”,電影怎么辦(聊天室)
韓媒稱中俄冷對朝鮮“問題”貨船
“問題”干部“回爐”再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