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農業經濟循環發展及發展模式的思考

2020-08-13 07:14李詩
好日子(中旬) 2020年4期
關鍵詞:市場機制農業經濟

【摘 要】考慮到人口快速增長,資源稀缺和環境污染這三個因素,對循環農業經濟的研究正在改變傳統的農業經濟增長,減輕資源和環境約束之間的沖突,并具有可持續性。故而,實現循環農業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要研究農業循環經濟的發展機制,不僅要找到可以激活該循環機制以優化機制的積極因素,還要從現實中找出參與內部循環經濟發展機制的參與者,并為影響該機制的結構和發展的最活躍和最活躍的變量做出積極貢獻,共同參與和支持循環農業經濟的發展。

【關鍵詞】循環發展? 農業經濟? 市場機制

一、農業循環經濟的基礎概念分析

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農業循環經濟不是傳統的農業經濟增長方式,而是一種經濟發展形式和一種新的農業經濟發展形式。農業循環經濟理論擴展了循環經濟理論的發展理論和實踐。農業循環經濟平臺的本質是一種新型農業發展模式,它吸收了傳統生態農業和可持續農業的精神,具有低成本,高流通,高效率,先進技術和工業化的特點。

循環農業經濟強調不同農業部門之間的合作共生,規范部門之間的關系和運作方式,建立更加合理有序的生態農業生產鏈,促進多功能農業。是。循環農業經濟的主要特征有三個主要方面。第一,新的農業生產方法遵循循環經濟的概念。第二,循環農業經濟將傳統的線性增長方式轉變為基于農業資源生態循環的增長。第三,循環農業經濟的生產不再是單一生產鏈,而是一條系統的生產鏈。利用在用廢物和混合元素處理農業和加工資源的過程形成了一個協調的工業網絡,涉及農業生產及相關農業轉型環節拓寬了生態農業產業鏈。

二、農業循環經濟的發展模式探索

(一)“家庭綠島式”微循環模式

農民通過建立“三改”(沼氣池,屏障,廁所,廚房),并依靠豬、沼、氣和模型并加以充分利用。農業廢料產生更多的沼氣,生產用電和生計。同時,沼氣污泥和沼氣廢料代替了化肥,既提高了產量又減少了污染。

(二)企業為主體的小循環模式

在農業企業內部構建小型循環經濟,依靠技術進步實現對農業企業原材料的加工,建立環境產業的完整獨立的內部鏈,實現清潔生產的目標。通過合理的計劃,可以確保公司、農民之間原材料,廢物和能源的交換和加工,這有助于保護生態環境和經濟發展。

(三)示范園區為主體的中循環模式

農業循環經濟示范園的建設是中期循環模式,其中某些地區是宏觀經濟政策支持的對象。本質是基于環境理論并將清潔生產,資源加工和環境保護相結合的經濟發展區。人們在某種程度上同意并強調公司第一,第二和第三產業間在個人、區域和社會層面上的物質流通和能量流動。

(四)政府主導的大循環模式

宏觀經濟發展水平上,政府在決策和支持產業方面發揮了作用,并加強了政府在經濟發展模式中的領導作用。在產品新陳代謝、支持和安全保障的三個主要領域中,建立了循環農業經濟體系,由農業生產子系統,生產子系統和住房消費子系統組成的循環農業經濟周期的綜合模型。創造和保護生態環境,更好地促進社會和經濟發展。

(五)我國農業循環經濟的發展現狀

在發展優勢方面,農業在中國七千多年的農業文明史上在經濟和社會的全面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新中國成立以來,農業發展迅速,包括農業和農村經濟在內的國民經濟綜合實力顯著提高。當前,中國循環農業經濟發展不僅高度重視農業生態系統的建設,將傳統農業的精髓與現代科學技術相結合,還可以保證穩定高效的農業生產,提高農業效率,合理開發土地資源,還改善了結構并加以利用。

三、優化農業循環經濟發展機制的對策

(一)加強政府引導職能

加強政府領導,完善循環農業經濟管理。農業本身具有自然和經濟再生產的雙重性質,因此發展循環農業經濟具有明顯的環境影響。為了確保農業收入而又不損害農業企業和農民的比較收入,政府必須支持農業循環的經濟發展。同時,作為社會的最大保證人,政府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資源和社會環境,實現經濟,社會和環境利益的統一。環境保護最終將導致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雙贏局面。努力實現目標。為此,政府提供行政和立法權,為發展循環農業經濟提供政治,法律和技術支持,增加其對循環農業經濟的貢獻并平衡市場法律和職能。

(二)強化農企業與農戶參與積極性

農業企業是循環經濟的重要直接參與者。憑借其地位和實力,它們在循環經濟的發展中發揮了經驗性作用。特別是,一些大型農業企業,明星企業可以用作農業企業的發展代表,成為生產鏈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是增長極,為轉化產業的經濟發展做出貢獻。這類企業利用當地資源,并鼓勵農場和農業加工進入初級和中間農產品的農業加工鏈。企業的加工能力轉化為經濟利益,促進了循環經濟的發展,實現了企業的利益。

(三)完善市場機制自我調節

提高資源生產效率,促進市場自我調節。循環經濟的基礎是農業資源的轉移。減少農業資源的消耗和加工可以提高資源生產的效率。市場機制最重要的功能是合理配置資源。當前,僅通過投入大量資源,節約土地,水和能源,提高資源管理的整體水平和增加浪費來滿足生產和生活需求是不可能的。因此,它可以維持農業用地的保護制度,防止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的措施,實行嚴格的水資源保護制度,減少水的流失,減少農業生產和生計,廢水處理,農藥使用,化肥和農業柴油。該處理系統提高了農業資源的生產效率。

參考文獻:

[1]楊莉.生態農業在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中的作用及有效發揮思考[J].價值工程,2019,38(36):127-128.

[2]陳璽名,尚杰.國外循環農業發展模式及對我國的啟示與探索[J].農業與技術,2019,39(03):52-54.

作者簡介:

姓名:李詩(1998.4.14-)性別:女;民族:漢;籍貫:遼寧省本溪市南芬區南山東路;學校:延邊大學;專業:農林經濟管理。

猜你喜歡
市場機制農業經濟
逆向供應鏈信息共享平臺作用下 城市垃圾治理系統仿真
論公共財政與市場機制關系問題研究
我國農業經濟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概述
非常規天然氣管理與發展之路
依靠科技創新促進農業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研究
加強農業經濟管理的具體方法
區域經濟一體化中的政府與市場分工
現代陶藝教學特點研究
國企改革與市場經濟體制下微觀主體建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