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生誠信教育的價值意義與路徑探討

2020-08-13 07:14潘燦燦
好日子(中旬) 2020年4期
關鍵詞:新挑戰誠信教育

潘燦燦

【摘 要】誠信教育是高?!傲⒌聵淙恕钡闹匾姑?,近年來發生的某些失信行為的曝光,為大學生的誠信教育提供了鮮活的素材。新時代大學生誠信教育存在一些新的挑戰,必須做到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切實更新教育理念,尋找誠信教育新的切入點。

【關鍵詞】誠信教育;新挑戰;理念更新

近年來,校園網絡詐騙案件、校園網貸案件發生頻次之高、涉及范圍之廣、金額之大令全社會關注。校園網貸現象在大學校園的盛行,既反映了大學生消費需求和觀念的轉變,又緣于學生風險意識較差和誠信意識缺乏。

一、誠信教育是立德樹人的基礎使命

古人云: 人之所以立,德者為其先,立德必須以誠為本,以信立身。誠信是人類共同的價值觀,是一個人做人做事的底線和最基本的準則,對于大學生來說,誠信更是一筆無形的資產,對其立身處世和進一步發展至關重要??梢哉f,大學生誠信教育是高校完成“立德樹人”重要使命的基礎。

2004年,國務院頒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指出: “一些大學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價值取向扭曲,誠信意識淡薄,社會責任感缺乏等問題?!?/p>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明確將誠信樹立為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準則。

二、誠信教育的機遇與挑戰

1、國家全力推進信用型社會建設

《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一文中提出,“對突出的誠信缺失問題,既要抓緊建立覆蓋全社會的征信系統,又要完善守法誠信褒獎機制和違法失信懲戒機制,使人不敢失信、不能失信?!贬槍陙淼赖骂I域突出的誠信危機,我國政府明確提出要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凝聚各方力量實現社會信用體系共建共治共享??梢哉f,一個“一處失信,處處受限”的信用型社會正在形成。對于高校來說,這是加強誠信教育的一個機遇,更是一個不容有失的任務。

2、大學生活全面互聯網化

第 38 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數據統計, 截至2016年6月,微博用戶規模為2.42億,微信朋友圈使用率高達78.7% 。[1]在互聯網大潮之下,網絡已經成為大學生獲取信息的最主要來源,他們的學習、生活、社交正在全面互聯網化。

在此背景下,信息傳播方式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多元文化的滲透使得大學生誠信教育面臨更為復雜的環境?!坝捎谖⒉?、虛擬社區等網絡具有跨時間、跨地域等的社交特點, 公民誠信問題瞬息萬變,每個人的誠信道德都有可能在網絡中得到提升,也有可能受到他人的影響而改變自己對誠信問題的認識?!盵2]

多元化的傳播主體和碎片化的快餐文化都在沖擊著大學生誠信意識的確立和行為習慣的養成,更對高校誠信教育師資隊伍的傳統教育方式提出了挑戰。

三、大學生誠信教育的路徑創新

基于對誠信教育重要性的認識以及新時代背景下機遇和挑戰的分析,高校急需做到“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進行誠信教育的路徑創新。

1、更新觀念,創新誠信教育體系

作為人最為基本的一項道德素質,誠信教育從中小學開始就在不間斷地開展,正因如此,目前高校的誠信教育多存在表面化傾向,通常利用簡單的引導,通過教師的表率作用,靠大學生的自覺遵守來實現,在理念、師資、載體等多個方面都缺乏系統性的反思和建設,與目前的互聯網時代的信用型社會存在脫節。

對于培養“準職場人”的大學來說,更有必要面對新形勢,更新原有觀念,構建符合學校實際的理論體系,加強師資隊伍的知識升級,建設更新的誠信教育知識體系。

2、把握網絡陣地,創新教育載體

目前的誠信教育大多局限于固定時空,最為普遍的方式是輔導員、班主任在特定時期利用年級集中、主題班會、團日活動、個別談話等方式開展,以及思政課教師在課堂上集中講授相關知識,單一、枯燥的方式和內容并不容易走進學生內心。

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要運用新媒體新技術使工作活起來,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傳統優勢同信息技術高度融合,增強時代感和吸引力?!备咝谠薪逃嚨氐幕A上,培養一批新型師資隊伍,精研全新的網絡載體,充分占領網絡陣地,通過“微視頻”、“微課程”等新穎的大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讓學生承載誠信教育應有之義。更應該把第二課堂的作用最大化發揮,把新穎的互聯網載體與傳統的校園文化活動充分結合,讓學生在積極向上趣味盎然的活動中對誠信產生更深一步理解。

3、抓住關鍵節點,創新教育途徑

除了日常的誠信教育,一些關鍵的節點也應該是重點突破的對象,以高校的實際來看,助學貸款、社會實踐、創新創業等環節都是應該著力拓展的關鍵節點,結合一些主題教育和課程設計開拓誠信教育新途徑。

據不完全統計,在我國大學中,存在不誠信貸款行為的貸款學子高達 20% 以上,其中,行為較為嚴重的貸款還款失信行為也達到近 2.3% ,不能不引起有關部門和國家的高度重視。[3]

在社會實踐方面,已經有不少學校與相關單位、企業合作建立“誠信文化教育基地”,通過建設宣教平臺、開展主題活動、開設征信課程、建立科研基地和產教結合的方式推進大學誠信文化教育。如與人民銀行合作,開設現代征信學必修課,聯合開展課題研究等。[4]高職院校的校企合作與互動是相對較多的,更應該抓住社會實踐的契機,摸索一些全新的誠信教育模式。

近年來,高校創新創業備受關注。麥可思研究院發布的《2017 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稱我國大學生畢業即創業的比例已由 2011 屆的 1.6%上升到 2017 屆的 3.0%[5],大學生已成為創新創業的生力軍。對比之下,目前在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知識講授和實踐教育中,對誠信教育的重視卻很不夠,這也是下一步拓展誠信教育渠道的一個重要途徑。

全面創新大學生誠信教育事關學生的個人成長和長遠發展。要充分認識到誠信教育的重要性,深入解讀新時代的機遇和挑戰,更新觀念、創新載體、抓緊關鍵節點,將誠信教育滲透到本校的整體教育方案中去,貫穿始終。要結合各自的辦學定位、服務面向及生源狀況,實踐和探索適合自身的、有特色的誠信教育,為完成“立德樹人”的重要使命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向宇森,王華敏.微時代大學生誠信教育的新境遇及路徑選擇[J].科技與教育,2018(1):104.

[2]張文.微博時代:公民誠信教育問題及對策[J].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學報,2011( 3)∶107-109.

[3]王音音.國家生源地助學貸款中高職學生誠信狀況分析[J].科技風,2018(3):34.

[4]陳禮松.新時代背景下高職院校加強學生誠信教育的途徑——以黔東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德育研究,2018(2):45.

[5]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還在爭議“靠不靠譜”?每年20萬大學生創業者作出回答[N].中國教育報,2017-06-28(01).

猜你喜歡
新挑戰誠信教育
“微時代”背景下高校輔導員工作的新挑戰和相關對策
強化基層政工干部隊伍建設的幾點思考
新形勢下農村公共管理面臨的新挑戰
北京大學繼續教育發展歷程回顧與高校繼續教育面臨的新挑戰
高校誠信教育及誠信體制建設研究
淺談化學教學中德育思想的滲透
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與深化社會改革階段之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研究
淺談高職大學生考試誠信的養成教育
淺談大學生誠信教育與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緊密聯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