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紅樓夢》看明清之際文藝思潮的轉折

2020-08-13 17:41付文汐
好日子(中旬) 2020年4期
關鍵詞:紅樓夢

【摘 要】明清之際是傳統封建社會向近代社會過渡的關鍵時期,政治、經濟、思想發生了巨大變化。在這個社會大變革時期,文藝也得到了發展,尤其表現在市民文藝形式方面。值得注意的是,此時的文藝思潮也由明朝的崇尚浪漫主義到清朝的批判現實主義開始轉變。這種轉變不僅僅是文藝思潮方向上的一個轉變,這對于我國文學的發展產生重要影響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整個社會的變化,本文則對明清的世俗生活和對《紅樓夢》的分析來論述明清的社會變化。

【關鍵詞】明清之際;《紅樓夢》;文藝思潮

一、明清之際的社會變化

明清之際社會處于大變革中,社會文藝的發展離不開當下的歷史背景,并且和當下的社會環境息息相關。人們對封建專制主義的弊端進行激烈的抨擊,批判封建主義成為了歷史的潮流,既繼承了宋明理學的許多思想觀念,同時又有所發展,對儒家思想中的不少陳舊腐敗之處進行改革,改革宋明理學中以三綱五常維持專制統治制度,壓制扼殺人的自然欲望。力求有所更新,使得儒學思想更加向真實性的方向發展,與國家大事,民生民意靠得更進,從而又一次發展了儒學。在明清之際這樣的大背景下,中國的文人志士們以他們的筆頭攥寫者在這一時期的文學作品。

二、明清之際市民文藝形式的發展

明清之際社會的文字、小說、戲曲、版畫,相當全面地構建了明清中葉以來的文藝的真正基礎,那么就新的變化而言,主要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簡要論述:

(一)文字

在李澤厚前輩的《美的歷程》這本書中,他說:“文學開時代之風氣,而哲學則是時代的靈魂,反映時代這一重大的內在脈搏”,在這本書中作者用“世俗人情”這樣的詞語來反映這一時期的文學,體現出了那個時代難有的人情化,也非常的貼近生活,讓我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新潮流,新思想。清政府大肆實行文字獄,使文人志士們不得不以更為含蓄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抗議,用“隱晦”的言語來表達此時社會的腐敗表達對此的不滿。

(二)小說

明清之際是中國古代小說發展史中的高峰期,以小說為代表反映市民文化的通俗文學空前繁榮,中國的四大名著也于此階段所作,在此階段作家將敘事文學發展到極致,他們所描繪著廣闊的生活場景,豐富的政治理想,用不同的表現手法描繪著對社會的不滿和批判,他們用平淡無奇的手法描繪著真實而豐富的世俗生活或者以此為例而幻想的故事,鑄就了中國古典小說最后的輝煌,比如我國的四大名著中《紅樓夢》,小說以四大家族的興衰為背景來映射當代社會,側面描寫了中國傳統封建王朝的破滅,民不聊生,荒謬,腐朽和結束,不過正面我們看到的卻是一種太平盛世,我們可以通過這熱鬧非凡的繁華看到所謂的滄桑,看到中國的衰敗,作者以寶玉、黛玉、寶釵的感情為線索,暗示在舊社會中追求愛情的三人最終都是悲哀,將淪為舊社會的泡影,又以襲人,晴雯為線索訴說著對舊社會的反抗,但也無濟于事,最終把握不了自己的命運,文章四大家族的滅亡,實則也是說整個傳統封建社會王朝的滅亡,作者間離了具體的歷史背景關系使敘述的故事變得諷刺,使小說具有了諷刺性的批判性意義,也用小說掩蓋住了現實的意圖。

(三)戲曲

我國的戲曲被認為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戲曲在元代由于少數民族進入中原使得國家在經濟文化上出現逆流,但也正因如此,元代的文人志士和民間文學相互融合,而形成了反應市民生活的元雜曲,戲曲在明中后期到清初為繁榮時期。戲曲作為綜合性藝術,人物的演唱也很重要,表演也要多姿多彩,具有感情,他們將內在美和外在美相結合,他們把說唱、表演、音樂、舞蹈進行了完美的統一,創造了中國民族特色的戲曲形式的藝術美,同時也把中國的藝術趣味帶進了一個新的階段和新的境界。

(四)版畫

明清之際版畫把市民文藝展現為單純視覺藝術,繼承了宋元版畫的傳統,在技術上也有了質的飛躍,隨著世俗風氣的進一步傳播,版畫迎來了全盛時期,這個時期的版畫題材相比以前變得越來越多,彩色的印刷術也使版畫更受人們的喜愛,表現著不同時間和不同空間的整個過程,不受任何視點的束縛,有條不紊的表述著事件,既簡潔又豐富富有創造,版畫用戲劇性的情節展現中國藝術,用藝術的手法大膽的揭露社會的矛盾和對封建王朝的批判。

三、從《紅樓夢》看明清市民文藝思潮的轉折

明清之際文藝思潮的轉折歸根到底是處于這個時代的人們內心深處的變化,明清之際一些知識分子代表新興市民階級的利益,在意識形態掀起里要求思想解放,批判君主專制,進行民主的啟蒙思想,而中國的文藝也經歷了浪漫主義,傷感主義和批判現實主義,那么本文就對此進行簡要的論述。

(一)明清之際文學思潮的發展

明清之際的文藝思潮經過上層浪漫主義,傷感主義,批判現實主義。以《西游記》為代表的浪漫主義,在明朝末期流傳開來,這一時期的浪漫主義則與盛唐李白的浪漫主義不同,這一時期浪漫主義的代表人物是李贄,他繼承了王陽明的心學,他提出了童心說,將描寫社會現實的世俗生活和個人的思想解放相連接,堅守自我是獨立的,他認為文人要真情實感的表達自己的心情,內心的情感和欲望,他不僅是以童心說為自己的一個思想,也可以看做是明代思想的一個典型,他們以提倡個體自由,個性解放,反對當時的壓迫和形式主義,認為天理應順人欲,要求去虛偽的表面而接近本真,此時的文人他們對未來充滿了期待與快樂。而后明清之際,清朝加強中央集權,禁欲主義全面閉關自守,國家陷入倒退,以《聊齋志異》為代表的傷感主義是這一期真實的寫照,抒發心中的亡國之音,充滿了傷感主義的色彩,這既有國家動蕩的原因,也有自身的個人遭遇。最后《紅樓夢》中尊重女兒的思想和神話故事主要采取了浪漫主義的創作手法,又以它為代表的批判現實主義共同構成了明清的文學思潮,清朝衰敗,各領域中嚴重倒退,在看似繁榮富強的社會實際上已經病入膏肓,人們無法改變任何東西,把希望寄托在空蕩蕩中,紅樓是作者借用一個特殊的典型形象并用特殊的語言方式來表現的。 紅樓夢經過浪漫主義、傷感主義不斷的升華,在這以后批判現實主義走向成熟。

這時代風貌的變化,不同于魏晉的哲理思辨色彩,不同于中唐前的貴族風氣門閥士族,更不同于中唐后走向的世俗化,而是明清的資本主義萌芽使得這時期人的覺醒提升到了一個遠遠超出同時代人的高度,美的整個風貌就不大一樣了,美學理想和審美觀念也不一樣了,明清之際的美學到了尋求一種更自由,更民主深沉的人生態度和精神境界,以市民文學和浪漫主義思潮為主,標志著資本主義的近代意識的不斷覺醒,這種豐富多彩的時代特征,這種獨特的“有意味的形式”,積淀了特定社會歷史內容的藝術形式。

(二)《紅樓夢》所體現的價值

《紅樓夢》是一部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人情小說作品,被舉世公認的中國古典小說巔峰之作。作者是在家族敗落貧困之中,以女性角度來進行了一場思想的解放,作者作為封建社會的一員而提出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價值觀念,這也是一部具有深廣的文化內涵和高度的思想內涵的奇書?!都t樓夢》是反封建主義的代表作,在這個主題下,作者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興衰為背景,以賈府的家庭瑣事、閨閣閑情為中心,以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的愛情婚姻故事為主線,通過寶玉、黛玉兩個典型人物,對當時現存正統的封建社會秩序表示反對,描寫了以寶玉和金陵十二釵為中心的人性美和悲劇美,歌頌追求光明的叛逆人物,通過叛逆者的悲劇命運預見封建社會必然走向滅亡,揭示出封建末世的危機。

在《紅樓夢》中讓我記憶最深刻的,第一是小說以秦可卿之死揭開了這個封建貴族家庭的膿瘡,逾制的喪事為賈府的衰敗敲響了第一聲喪鐘,第二是作者借用柳湘蓮的話說:“你們東府里,除了那兩個石頭獅子干凈,只怕連貓兒、狗兒都不干凈?!边@是作者對這個封建大家庭最尖銳深刻的批判。讀者可以看到,這兩個封建官僚家庭里的大大小小的主子們,除了享樂,做盡了骯臟的事情,勾結官府,草菅人命,就連當時的官府都不過是“見不得人的去處”。第三是元春省親,那種超大規模的基建和接待,造出了繁華的大觀園。第四是作者通過探春之口說:“登利祿之場,處運籌之界者,竊堯舜之詞,背孔孟之道?!闭f朱熹的話,也不過是“虛比浮詞,哪里都真有的?”大家知道孔孟之道和程朱理學,在清代是封建法規的準繩,是治國之大綱,人人違反不得的,而作者在紅樓之中予以了批評。第五作者用寶玉挨打顯示出賈府內部矛盾,通過寶玉提出了重女輕男的主張,突出了對男女平等的一種矯枉過正的呼吁,表現了對封建制度的反對,通過寶玉反對“仕途經濟”,是歷來封建政權得以世世延續的根本制度,是眾所周知的科舉制度,將批判的矛頭指向封建政權的基礎。又通過寶玉與賈政所代表的思想對立的,所以賈政說賈寶玉弄到后來要“弒君殺父”,因而要趁早打死他。把賈寶玉和賈政所代表的兩種思想的對抗性交代得十分明確。第六是寶玉和黛玉的愛情故事,他們的愛情是以共同的生活理想和社會理想為基礎的,這就是共同反封建的思想。這是他們愛情牢固的基礎。薛寶釵就是因為缺少這一點,所以寶玉選擇了擺脫封建思想和封建禮法束縛,擺脫世間一切俗套,追求個性的自由和解放的黛玉。最后是用劉姥姥進大觀園,見證了賈府的興衰,決定了巧姐的命運,和用人們的爾虞我詐,沒有親情,更加凸顯劉姥姥是那一縷溫暖,這一系列故事都和當下的社會背景所契合。

《紅樓夢》體現了當時的作者具有初步的民主主義思想,他用批判現實主義的手法反應了對現實社會包括官場的黑暗、封建貴族階級及其家庭的腐朽,科舉制度、婚姻制度等,以及與此相適應的社會統治思想即孔孟之道和程朱理學、社會道德觀念等,都進行了深刻的批判,并提出了朦朧的帶有初步民主主義性質的理想和主張。這些理想和主張正是當時正在滋長的資本主義經濟萌芽因素的曲折反映,是具有歷史的進步性的。

總結

綜上所述,縱觀對明清時期文學思潮的粗略研究,明清之際的文學和藝術都是我國歷史的傳承。任何形式,任何美的發展,都是附著在中國的歷史進程中,每個時代的文化也是該時代的真實寫照?!都t樓夢》融合了浪漫主義。又使傷感主義走向批判現實主義,小說揭露了對封建社會批判,同時又提出了新的生活理想。在作者筆下賈寶玉、林黛玉的愛情描寫,實際上就是作者對新的社會理想和生活理想的反映和追求。他是批判是屬于現實社會的,而他的理想卻是屬于未來社會的??傊?,人們所創造的文化和藝術是永恒的,每一個時代都有自己的藝術和代表,都深深地烙上了時代的印記,但同時每個時代也會對藝術作品有所共鳴,生生不息,延綿不止,所以,這值得我們當代學人以此為楷模,鼓舞著我們在繼承古代先哲優秀思想的基礎上,致力于讓“往圣絕學”可以古樹開新花、舊瓶裝新酒,在新時代的挑戰下煥發出新的生命力、開辟新的學術道路而努力,我們要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人類的創造,使國家更加美好。

參考文獻:

[1]李澤厚.《美的歷程》[M].北京: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

[2]朱光潛.《文藝心理學》[M].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3]范文瀾.《文心雕龍注》[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4]韓亞光.中國四大古典文學名著成書之謎[J].社會科學家學報,1994.

作者簡介:

姓名:付文汐,1996,性別:女,民族:漢,籍貫:黑龍江,職務/職稱:學生,學歷:研究生,研究方向:美學。

猜你喜歡
紅樓夢
《紅樓夢》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細品《紅樓夢》中的養生茶
《紅樓夢》讀后感
假如《紅樓夢》也有朋友圈……
馮其庸的論文
馮其庸的序跋
續紅樓夢
作家閱讀的方式
十年一覺迷考據 贏得紅樓夢魘名
于水作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