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六個方面看中國制度的比較優勢

2020-08-13 11:26戴惠
好日子(中旬) 2020年4期
關鍵詞:中國之治制度優勢黨的領導

【摘 要】從西方之亂到中國之治,這一切都發生在全球化持續深化的大背景之下。為什么面對全球化,西方出現了混亂乃至大亂,而中國實現了大治?制度不同是關鍵因素,我們可以通過中國共產黨集中統一領導制度、人民當家作主制度、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和黨和國家監督體系六方面的制度設計來看中國制度的優勢,通過中外制度的比較分析,能進一步堅定我們的制度自信。

【關鍵詞】中國之治;黨的領導;制度優勢

新冠疫情發生以來,我們見證了中國之治,也看到了西方之亂??挂呤菄抑卫砟芰Φ囊粋€縮影,也可以說是放大鏡,中國治理的成就不是從抗疫勝利才開始的,而西方治理的混亂也不是因為疫情才帶來的,不管是中國之治還是西方之亂,都有更深層次多種因素積淀下來造成的,其中制度不同是關鍵因素。我們可以通過六方面的制度設計來看這種中西方的制度差異??倳浾f過,隨著我們無限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我們會遇到難以想象的驚濤駭。那中國就像是行駛在驚濤駭浪中的一艘巨輪,如何讓這艘巨輪行穩致遠,起碼具備六個條件。

掌舵手:中國共產黨集中統一領導制度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國家經歷了無數的艱難曲折,但是始終穩健前行,從差一點被“被開除球籍”到走近世界舞臺的中央。中國能夠在較短時間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縱然有多方面原因,但最關鍵的原因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那么,為什么說黨的領導是最大的優勢呢?

首先,中國共產黨是整體國家利益的代表。世界上許多政黨只能代表“部分”人的利益,不同的“部分”通過競爭獲得執政權,選舉結束后,一個最強的“眾意”戰勝了較弱的“眾意”,難以找到人民利益的最大公約數。而中國共產黨是一個“整體利益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黨?!爸袊伯a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領導核心,它可以基于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根本利益、長遠利益來做國家發展的規劃。它可以減少像西方制度下各種利益集團博弈所造成的內耗?!钡诙?,中國共產黨具備強大的凝聚力。第三,中國共產黨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有了中國共產黨這個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中國社會集中力量辦大事就有了“主心骨”、有了方向感、有了向心力。第四,中國共產黨有自我革命的勇氣。正是因為我們黨有始終自我革命的魄力和勇氣,才能永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從而保證黨始終帶領全國人民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指南針:人民當家作主制度

制度哲學研究告訴我們,制度是非中性的,不同的制度有其不同的優勢群體,不同的制度對社會群體利益的關注是很不相同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本質上是有利于保證和實現最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體學習時講話:“我們國家的名稱,我們各級國家機關的名稱,都冠以“人民”的稱號,這是我國社會主義國家政權的基本定位。我國國家制度深深植根于人民之中,能夠有效體現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權益、激發人民創造力?!蔽鞣劫Y本主義國家標榜主權在民、權利本位,然而這種個人權利很難完全擁有和真正行使。西方國家絕大多數公民的權利只是在投票時才被喚醒,投票后就進入休眠狀態,這樣的民主顯然是形式主義的。但是在中國,人民至上,實現人民當家作主,是貫穿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一條紅線。

一方面,“中國之治”是以人為本的治理,目的就是為了人民的幸福與利益。從堅持和完善統籌城鄉的民生保障制度,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健全社會公平正義法治保障制度,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與多種分配方式并存,走共同富裕道路;健全人民文化權益保障制度,推出更多群眾喜愛的文化精品;完善國家安全體系,確保人民安居樂業;堅持和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這一系列的制度安排體現著鮮明的價值導向——始終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另一方面,人民也是“中國之治”的參與者、貢獻者,讓人民擁有平等參與國家治理的權利,是我國國家治理的核心價值所在。作為一個有著14億人口、地域遼闊、發展尚不均衡的國家,中國卻實現了空前的社會穩定。這得益于國家與社會的良性互動,形成以黨政主導、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為主要特征的社會治理模式。

動力源: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

中國這艘巨輪能保持高速前行,離不開中國獨特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它包含三方面內容: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其中,所有制制度居于重要地位,社會主義的公有制是中國制度優越性的核心,也是憲法中明確的?,F在我們內部有一部分人越來越信奉資本主義的私有制,越來越信奉完全自由的市場經濟,希望借改革開放使中國實質上背離公有制,逐漸走上私有化的資本主義道路,這是十分危險的,這是舍棄中國體制的優勢而學習資本主義體制的劣勢,舍本求末。

重點來看中國的市場經濟體制,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資本主義市場經濟本質區別是什么???我們的市場經濟強調“達己也達人”,資本主義市場經濟是“損不足而奉有余”。我們的市場經濟強調公平性,而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強調自身利益最大化。在資本主義國家,除了極少部分的利潤比較低行業私企不愿做由國家控制外,絕大多數的企業都是私企;在社會主義國家,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行業都由國家控制,都是國企。我們將關系到國計民生的行業控制在國家的手中,比如銀行、電力、能源等,這樣就能制衡一些企業。資本主義國家全部是私有制,政府根本沒有太多的能力制衡企業。我們最賺錢的企業絕大多數都是國企,但是國企賺的錢大部分都交給國家了,國家有錢后就可以做一些提高老百姓生活水平的事。比如,辦教育,辦養老,辦醫療,辦福利等等。中國的經濟發展,是市場力量和政府力量的混合,是國有經濟和民營經濟的混合,既發揮了市場經濟支配資源的高效,也確保了社會主義宏觀整合的長處。

潤滑油:社會主義民主政治

在民主制度方面,社會主義協商民主是我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我們有政黨協商、人大協商、政府協商、政協協商、人民團體協商、基層協商和社會組織協商,這些協商民主渠道保證了廣大人民群眾有序政治參與。這種協商民主的廣度和深度是世界上其他國家無法比擬的。中國之所以采取協商民主這種形式,很大程度上是由中國國情所決定的。中國人口規模大、疆域廣闊,意味著中國需要更具包容性和整合力的民主制度。在中國這么大的國家里,一個決定哪怕只有10%的人反對,那也是1.4億人反對。所以,總體上中國不宜采用簡單票決制中贏者通吃的方法,而應圍繞改革發展穩定的重大問題和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實際問題,在決策前和決策實施中開展廣泛協商,努力達成共識。

我們看英國“脫歐”,它有個什么問題?一個是52%,一個48%,52%就贏了,48%就輸了,48%我就不管了,這就是簡單多數、贏者通吃的原則。所以說,我們不要羨慕西方的民主有多好,西方的民主就是選舉民主,是程序民主,一個涉及英國人長遠的根本利益的決定,程序設計竟然只需要簡單多數,這本身就反映了程序制定者與英國社會嚴重的脫節,也說明決策的程序非常之粗糙,其結果就是全體英國人民為這種粗糙簡單的程序買單?,F在沒有辦法糾正了,因為西方民主下的民主已經演變成了一個程序,程序就是一切,程序正義被等同于實質正義。

壓艙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

如果要說哪個政治概念最具普遍吸引力的話,它必然是法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它包括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以及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中國一直在探索建設高質量的法治社會,我們也一直在學習西方法治建設的有益經驗,但我們的眼光是超出西方法治模式的。

西方法治強調司法獨立,不受立法和行政的干涉,看上去好像很高明,就有一些人將西方“司法獨立”奉為圭臬,認為應當將“司法獨立”作為我國司法體制改革的方向。但是,“司法獨立”真的能在中國走得通嗎?西方“司法獨立”強調法官和陪審團不受外界影響,“獨立”對案件作出裁決。這必然導致司法止步于形式公正,而無法做到實質公正。第二,西方“司法獨立”對法官和陪審團權力行使缺乏有效的監督和約束,甚至賦予法官“造法”的權力,對陪審團成員的法律素質以及法官自身的司法理念、司法能力、司法廉潔更是難以保障。說到底,西方“司法獨立”是一種司法者在缺乏有效監督制約的條件下、依據所謂的“良心”來行使司法權的制度設計,難以對司法公正構成有效制度支撐。而我們提出的法治目標是要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因此,我國的司法權必須立足于我國的國體政體,必須堅持黨的領導,必須受到人民代表大會的監督,不可能另搞一套所謂“獨立”的司法制度。我們強調的依法治國,不是脫離黨的領導的所謂“司法獨立”,而是把黨的主張與人民的意志統一起來,通過依法治國把黨的正確主張、人民的共同意志、國家的科學決策有機結合起來。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必須走對路。如果路走錯了,南轅北轍了,那再提什么要求和舉措也都沒有意義了?!?/p>

雷達站:黨和國家監督體系

中國的政治力量所占據的核心地位和擔負的重要使命,也決定了必須要受到更嚴格的制約,就像是掌舵手,不管技術多么高超,總會有不留神不清醒的時候,這時候就需要有雷達來警示。這就是黨和國家監督體系。我們的監督體系可以說非常龐大,就像是一個網把權力給罩住了。有紀律監督、監察監督、派駐監督、巡視監督,還有人大監督、民主監督、行政監督、司法監督、群眾監督、輿論監督、審計監督、統計監督。有無數雙眼睛在盯著權力的運行。所以說盡管權力的行使仍存在許多需要改善的地方,但制度體系中的規范因素已經大量增加,有權絕對不能任性。

學者弗朗西斯·福山認為只有西方模式才能解決權力腐敗問題。這話很有問題,西方只是把腐敗合法化了。從本質上說,西方民主中的政黨競選就是一種合法的腐敗。政客和財團之間有一條割不斷的金錢臍帶。財團拿金錢給政客去收買選票,以競選總統、州長或議員;勝選者又用官位、優惠政策和項目承包等回報財團金主。這種大規模的、長時間的權錢交易,不是人類社會最大的腐敗嗎?也就是說:腐敗對于美式民主社會來講,是一個剛性需求,對于西方國家來講,反腐=亡國,怎么辦呢?只能把腐敗當成是合法的,反腐=非法。和西方的現代政體比起來,我們國家在制度設計上,就特別重視由一個獨立的監察機構來對權力進行監督。到“十九大”以來,監察工作更是提到了一個空前的高度,我們通過了監察法,成立了監察委。我們今天反腐制度進入了一個新的高潮,我們的紀檢監察制度,應該是對人類政治文明一個重要的貢獻。

中國之治的背后是以人民整體利益為歸依的制度安排,而這些制度安排的背后有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基因,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紅色基因,也有對世界其他文明的大量借鑒。從中長期前景來看,中國崛起對世界的最大意義不僅是世界1/5的人口走向富裕所帶來的廣泛而深刻的國際影響,也是中國一整套的政治、經濟、社會制度安排為人類建設更加美好社會所提供的有益經驗和寶貴智慧。

參考文獻:

[1]張維為.文明型國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

[2]陳金龍.論中國制度優勢形成的內在機理[J].湖湘論壇,2020,33(03).

[3]王越簽.中西比較視域下中國政黨政治制度優勢的原因分析[J].公關世界,2020(08).

作者簡介:

戴惠1989.2,女,江蘇鎮江人,漢,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中國外交和中國政治制度。

課題項目:

本文是2020年度鎮江市黨校系統課題,課題名稱:對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顯著優勢的比較研究,編號:ZJDX20041。

猜你喜歡
中國之治制度優勢黨的領導
科技看百年
“中國之治”彰顯全球魅力
張維為:“中國之治”凸顯制度優勢
比較視野下的“中國之治”
朱景文:黨的領導與社會主義法治是一致的
張榮臣:黨的領導是最根本的保證
認清制度優勢 堅定制度自信
黨的領導和依法治國是什么關系?
陜甘寧邊區縣政制度的設計理念
陜甘寧邊區縣政制度的設計理念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