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旬邑縣蘋果生產銷售情況調研報告

2020-08-28 11:35鄭鑫
現代園藝·綜合版 2020年8期
關鍵詞:調研蘋果銷售

摘? ? 要:針對旬邑縣2019年蘋果銷售市場低迷,果品銷售難,售價低的問題,旬邑縣園藝站以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為指導,急群眾之所急,迅速組織技術干部走村入戶進行蘋果生產銷售情況調研,探索蘋果銷售及產業發展方向。

關鍵詞:蘋果;銷售;調研

1? ? ?產業現狀

旬邑縣位于陜西省咸陽市北部,東接銅川市耀州區,北依甘肅省正寧縣,南傍淳化縣,西臨彬縣。旬邑縣屬于渭北黃土高原溝壑區,全縣27.4萬人,耕地27293hm2??h境內海拔960~1350m,年均氣溫9℃,無霜期180天,極端最高溫度為34.6℃,極端最低溫度為-25℃,6~9月份日平均溫度為10.92℃,晝夜溫差9.7℃,全年降雨量606mm。旬邑縣是國內公認的優質蘋果最佳適生區之一,已獲得陜西“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歐瑞金),紅富士、秦冠蘋果經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認定,先后榮獲“中國蘋果之鄉”“全國園藝產品出口示范區”“全國農業標準化示范縣”等多項殊榮。

2? ? ?調研情況

本次調研走訪太村鎮3個村8戶;張洪鎮5個村12戶;土橋鎮6個村18戶;鄭家鎮4個村12戶。從事蘋果生產人員年齡在50~70歲之間,文化程度以初中為主,大部分人主要以蘋果栽植為主要經濟來源,家中幾乎所有的土地都用來栽植蘋果。從本次調研中可知,旬邑縣的蘋果大多數為20世紀90年代栽植,樹齡集中在20多年,理論上應該是果樹的盛果期,但根據果農反映和入園觀察發現,有一些果樹已進入衰亡期,株間郁閉,果園存在不同程度的病蟲害現象,嚴重影響果實產量和質量。

表1是調查的50戶果農的統計數據,主栽品種紅富士,株行距3m×4m,面積20hm2。通過分析可知,2019年比2018年667m2產量增加627.93kg,2018年由于受春季霜凍,旬邑縣大部分果園產量銳減,嚴重者幾乎無產量;生產投入中每年的化肥和農藥投入費用變化不大,與果樹豐產或是減產沒有直接的關系;果袋的投入隨著產量的增加而增加;2019年較2018年人工成本增加162.61元/667m2,主要因素為勞動力成本增加;2018年蘋果平均銷售單價為4.93元/kg,但因春季霜凍影響,蘋果商品率低,果農均收入為3223.24元/667m2;2019年蘋果平均銷售單價為3.22元/kg,比2018年銷售單價低1.71元/kg。同時,依據對50戶庫存量調查情況顯示,有22戶蘋果已銷售完,10戶已就近存入氣調庫等待銷售,18戶簡易存放等待客商前來收購,已銷售占44%,未銷售占56%,同往年相比,2019年蘋果出現滯銷現象。

3? ? ?滯銷情況分析

根據調研結果顯示,2019年至調研時未銷售的果農占比56%,存放氣調庫等待銷售的占比為20%,簡易存放急待銷售的果農占比36%。和本地多年銷售情況相比,2019年11月中旬,銷售形勢不容樂觀,通過綜合分析,總結出以下幾點意見。

3.1? ?來往客商少,客商收購時間偏短

2018年在秋季果品銷售階段,來往客商較以往雖有所減少,但仍能持續收購果品銷售到農歷年底。2019年旬邑縣來往客商較少,又逢蘋果豐產,幾大果品銷售鄉鎮銷售客商數量驟降,導致旬邑縣果品市場供過于求,果品滯銷的情況。

3.2? ?全國蘋果銷售市場銷售行情低迷,兩極分化嚴重

至調研時,果品市場流通慢,走貨量持續降低,客商收購熱情不高。市場對于稀少品種、質量較高的蘋果品種供不應求;但對種植品種較多的如富士、秦冠等,因種植數量大,同一時期收獲量大,多出現銷售慢,甚至滯銷的情況。

3.3? ?生產投入成本較大,果農入不敷出

在這次的調查中,發現在土壤施肥、藥物防治、套袋及人工費用等方面,勞動力成本的增加已嚴重制約傳統蘋果種植,高成本并沒有帶來高回報,為了壓縮生產成本,反而因為其他措施未落實影響了果品品質,如此惡性循環,導致果品質量下降,面對銷售市場遭到淘汰,出現滯銷現象。

3.4? ?品種單一化,單一品種銷售季產量大,過于集中

在2019年9月,早熟蘋果市場供不應求,一部分客商苦于沒有早熟蘋果貨源轉投其他蘋果產地。全縣栽植早熟蘋果的面積比例小于15%,成齡園能掛果的果園面積不到10%,大部分早熟品種在果園里充當授粉樹的作用,沒有形成生產規模,只是零星走向市場。

3.5? ?網絡果品銷售和道路零星銷售興起,擾亂了市場以往秩序

網絡果品銷售和道路零星銷售渠道因一小部分人為了短期利益,存在以次充好的現象,消費者通過網絡渠道買到的果品質量無法得到充分保證,長此以往,消費者購買積極性受挫,消費市場活力降低。

3.6? ?種植者老齡化嚴重,勞動力嚴重不足

隨著時間推移,旬邑縣蘋果種植產業發展缺乏新生勞動力,種植者年齡集中在50~70歲,一部分果農因兒女在外工作,家中僅有老兩口務農種植0.5hm2左右果園,存在因勞動力不足的而影響果品生產。同時,因各家種植面積都較大,農忙時節勞動力缺乏比較集中,出現了勞動力成本上漲的現象。比如,張洪鎮在果實套袋期間一度袋子0.08元/個,同比增長60%;果實采收期一個男工150元,同比增長36.37%。

3.7? ?種植觀念未能隨市場轉變,遭市場淘汰

經調研統計,旬邑縣果農受教育文化程度大部分為初中文化程度,年齡偏大,種植經驗集中在20年以上,屬于傳統種植經驗豐富,現代種植觀念接受程度低,仍存在“以量為重,品質為輔”,以產量來增加收入的種植觀念,缺乏“精品、新品”意識和種植方法,沒能適應現代市場追求精品產品的理念,長此以往,遭到市場淘汰。

4? ? ?應對措施

旬邑縣屬于蘋果生產大縣,蘋果是旬邑縣農業主導產業,為了保證旬邑縣果農增收,根據此次調研情況,經慎重思考后提出以下幾個建議。

4.1? ?提升旬邑“馬欄紅”品牌,加大營銷力度,吸引客商

旬邑縣果業服務中心多次應邀出席全國各地水果博覽會,在深圳、南寧、???、上海、杭州等地進行果品宣傳和展覽,大力宣傳旬邑馬欄紅品牌,吸引客商來旬,加大旬邑果品流通量。

4.2? ?繼續加強蘋果產業轉型升級,提升果品質量

蘋果產業轉型升級是旬邑縣長期堅持的一項果業政策,先后在張洪、土橋、馬欄、太村等鄉鎮建立矮砧密植示范園,在張洪于家村進行高接換頭試驗示范,大力推廣化肥農藥減施增效技術,推廣采取間伐、提干等技術改善郁閉園園貌,增加果園透光度,提升果品質量。

4.3? ?加強專業合作社帶領作用,形成產銷一體化模式

通過調研發現,旬邑縣個別蘋果專業合作社未能更好地發揮統一銷售這一作用,為此,要加強合作社培訓,讓果農更好地了解合作社的作用是什么,應該怎樣才能發揮功效,更好地服務果農,實現專業合作社集約化效用,降低生產成本,實現果農增收。

4.4? ?品種單一,調節品種結構,實現早、中、晚、熟品種同步發展,品種多樣化

旬邑縣90%的果園種植品種都是富士,在采收銷售季出現擁擠銷售,而其他早熟和中熟品種因栽植量小缺乏貨源。所以示范推廣高接換頭和新品種的栽植,改善旬邑縣蘋果種植品種結構,更好適應現代果業發展。

作者簡介:鄭鑫,男,漢族,本科,助理農藝師,研究方向:蘋果栽培。

猜你喜歡
調研蘋果銷售
人大到基層調研應做到“三不”
調研“四貼近” 履職增實效
這四個字決定銷售成敗
拿蘋果
腳踏實地扶貧調研
會說話的蘋果
銷售數字
品牌銷售排行
調研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