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閱讀課堂里共浴人文陽光

2020-09-10 01:31梁金漢
世界家苑·學術 2020年7期
關鍵詞:人文閱讀陽光

梁金漢

摘要: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這是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的語文學科的性質。語文是人類精神的家園。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我們不僅要傳授語文知識,還要傳播人文精神。當前,語文閱讀教學的課堂,主要仍然是重知識輕技能的傳授。這樣,不但使學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課堂效率,還同時削弱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在閱讀教學中,要重視人文性,讓學生在閱讀課堂里,共享和諧愉悅,共浴人文陽光。

關鍵詞:閱讀;教學;共浴;人文;陽光

語文是一門綜合性、實踐性很強的基礎工具學科,從某種意義上講,又是一門德育教育學科,要提高語文學科的教學質量,讓學生在學習掌握語文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受到情操的陶冶和品德的教育。令人遺憾的是在當前,素質教育不斷深化的情況下,一些地方的教師依然在圍繞著升學應試教育疲于奔命。我們也許無法改變現狀,但我們可以堅守教學的陣地。須知,教育的目標是“立德樹人”,培養學生“面對一叢野菊花而怦然心動的情懷”。也就是說,是培養有感情的人,而不是考試的機器和奴隸。

那么,如何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張揚學生的個性、完善學生的人格,讓他們共浴人文陽光呢?

1 建構和諧的閱讀教學的平臺

(1)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要想讓學生在閱讀文本過程中彰顯個性的風采,前提就是要求教師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最大限度地尊重學生的主體感受,建構文本多元解讀平臺?,F代教育觀念和教學實踐強調教師要以民主的作風對待學生“教學民主化”的一個重要標志就是尊重和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健全和完善學生的人格品質。由此可見,教師在課堂上應當變支配者為引路人,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在一個平等互助的“敢想、敢說、敢干”的課堂氛圍中與學生研究探討,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只有真正的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建立起來了,才有課堂上的師生間情與情的相融、心與心的相通、教與學的相長、師與生的互促,學生的主體意識、主體精神和個性特長。

(2)切實抓好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一個古老而又歷久彌新的話題。我國歷代教育大家都很重視根據學生的個性差異進行教育?!抖碳分姓f:“孔子教人,各因其才?!蹦纤卫韺W家陸象山也說:“人各有所長,就其所長而成就之?!弊鳛槿宋木酆?、個性張揚突出的語文學科,教學應關注學生多元的個性、興趣需要,因為語文課程深刻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遠的。學生閱讀一篇篇文學作品就是進行一次次精神探險,同時因學生的生活體驗、文化底蘊、審美情趣、性格品質千差萬別,對作品的感悟和理解也是多元的,真是“一千個讀者就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學生本來就存在個體差異,擁有自己的心智優勢。表現在語文學習內容上,具有不同的指向性,或喜愛小說,或鐘情散文;表現在語文知識的構建上,或長于想象,或重于抽象;表現在語文能力上,或朗讀聲情并茂,或感悟入木三分,不一而足。長期以來,我善于了解,區別對待,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3)教師要給學生恰當的評價。正視學生的個別差異學生是獨立的個體,學生的生活閱歷、文化修養、審美情趣、性格愛好、智力水平等各不相同,因而他們對文本的理解和接受自然也千差萬別。尊重學生的個性化解讀從某種意義上說,課堂評價機制對學生的個性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課堂評價應有利于學生個性的發展,《課程標準》指出:“實施教學評價,應注意教師的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與學生的相互評價相結合?!崩蠋煂W生的評價應以鼓勵性為主,進行下面評價,多表揚、肯定,引導,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讓學生在自我評價中自由放飛自己,健康地發展自我。

2 要善于抓住文本的切入點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語文課程應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豐富語言的積累?!泵科恼露加泻芏唷翱袋c”,似乎也都可以作為教學的著力點,但我們在處理教材時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我們應該在處理教材時,善于抓住文本切入點,由點帶面,提綱摳領。

(1)抓住文本主旨,感悟深層意蘊。文學作品主旨的詮釋,是閱讀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甚至可以說是作品鑒賞和閱讀教學的必然歸宿它一方面可以培養學生的綜合、概括能力,使學生對課文達到本質性的理解,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和閱讀思維的健全;另一方面,還可以使學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提高其認識水平,提高其道德境界文學作品的主題常常具有多元性,不同的讀者能夠從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思想方法認識到種種具有個體差異性的主題。

(2)抓住文本內容,在平等對話中引發思考?!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應該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辟澘煞蛟凇逗徒處煹恼勗挕分幸舱f道:“如果班級里能夠創造一種推心置腹地交談的氛圍,孩子們就能把自己的各種印象各感受、懷疑和問題帶到課堂中來,展開無拘無束的談話,而教師以高度的機智引導并且參加到談話里,發表自己的意見,就可收到預期的教育效果?!?/p>

一篇文章的內容是豐富多樣的,是搖曳多姿的如一部《紅樓夢》,有人喻它為一部百科全書,里面有天文地理知識的,有琴棋書畫的,有詩詞曲賦的,還包含著醫藥學的、建筑學的、美學、哲學的,可謂包羅萬象。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在讓學生整體感知文本時,讓學生先交流對文本內容把握情況,并組織有針對性的討論,允許學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激發學生通過討論來發現問題,提出各自的看法。在學生討論之中,教師要注意調控學生,適時“煽風點火”,引發思考,同時又不要輕露自己的見解,以免束縛學生的思維。如《斑羚飛渡》是一篇玲瓏剔透、秀美雋永、蘊藉豐富的精美散文,學生在散讀這一流程后,獲得美好的閱讀印象,完成對課文的整體感知。通過提問、思考、討論、發言、歸納,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就會增強,個性就會得到張揚,閱讀能力也就得到了提高。

(3)抓住文本語言,探尋作者心靈。漢語言是世界上最美麗,最豐富,最細膩,最富有人情味的語言,可說是色香味俱全。例如《斑羚飛渡》,文中寫彩虹的地方主要有三處。一是斑羚身陷絕境時彩虹出現,二是斑羚飛渡時彩虹相映,三是頭羊走向那道絢麗的彩虹。我在教學中讓學生結合上下文語境細心推敲體會,他們不難發現作家的寫作意圖,概括起來主要有三:一是渲染一種神秘色彩,并推動情節發展,頭羊之所以想出飛渡的辦法,或許就是受了彩虹的神秘啟示;二是烘托飛渡的氣勢,渲染了飛渡的悲壯美;三是渲染頭羊自我犧牲的崇高之美。

3 尊重文本地位和學生體驗

(1)尊重文本地位。教材是教綱的文本體現。在閱讀教學中,我們必須首先尊重文本的主體地位,其次,要尊重文本的客觀性。盡管接受理論提倡多元解讀,贊同學生在解讀文本中的個體性、差異性,但它并不認可對文本的隨意解讀。因此,我自覺地把閱讀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引導學生在閱讀中發現,在閱讀中體會,在閱讀中悟情,在閱讀中體驗。例如,學習了《濟南的冬天》后,我提問學生:濟南號稱“泉城”,“家家泉水,戶戶垂楊”,“泉”是濟南的最突出特點,為什么本文不寫泉呢?學生通過主動思維就會感悟到,泉水固然是濟南特有的風光,但“溫晴、美麗和清亮”才是濟南冬天的特點。這些精彩的閃現出個性化的理解,使學生體驗到閱讀的樂趣,享受到成功的喜悅。尊重文本,尊重學生個性化的閱讀體驗,讓他們在閱讀中受到情感熏陶,獲得審美體驗,完善認知結構,從而得到人文精神的素養。

(2)尊重學生的體驗?!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應該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同時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钡鹬貙W生的體驗并不意味可以隨心所欲、漫無邊際地亂解亂讀,并不意味著可以有絕對的“彈性”,而必須有一定的“規范”,必須有一定的解讀范圍。雖然說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但無論是一千個還是一萬個,他終究還是哈姆雷特,不可能是堂·吉訶德。學生從《背影》中讀出父親違反交通規則;從《愚公移山》只中讀出愚公是一個破壞環境的人;從《濫竽充數》中讀出南郭先生是一個審時度勢、善于把握機會的人,這些不是個性化閱讀,而是亂讀。當學生出現亂讀的體驗時,教師還是要責無旁貸地加以糾正和指導的。

語文教材里的文章,大多是文、質兼優的美文。閱讀教學是培養學生人文情懷十分重要的有效途徑。只要我們本著一顆教書育人的初心,擔當起“立德樹人”的使命,經過我們堅持不懈的努力,學生定會在人文陽光的沐浴下不斷地成長。成長為一個個感情豐富的人。

(作者單位:廣西桂平市南木鎮第四初級中學)

猜你喜歡
人文閱讀陽光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樸素的人文
“在黨的陽光下茁壯成長”
走,出發!
走在陽光路上
高中英語閱讀與寫作有效結合
語文課堂中的小組合作學習研究
“騎驢”出發在思辨中前行
閱讀教學:“吻醒”文本的過程
人文社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