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體融合背景下地市級廣播節目的創新之路

2020-09-10 08:55姚凌濤
看世界·學術下半月 2020年12期
關鍵詞:傳統廣播媒介融合創新發展

姚凌濤

摘要:伴隨科技的進步,媒介作為傳播的載體也面臨著巨大變革,從報紙、廣播、電視到互聯網,再到各種移動終端,每一次變革,都給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帶來了巨大變化。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單純靠聲音傳播的廣播媒體面臨巨大的挑戰。在大數據、物聯網和人工智能等新技術不斷涌現的“互聯網 +”時代,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不僅是國家層面的戰略部署,也成為傳統廣電媒體轉型發展的必由之路①。

關鍵詞:媒介融合;傳統廣播;創新發展

一、導言

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導致媒體間的競爭愈發激烈,各媒體融合發展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傳統的廣播媒體尤其是地市級廣播媒體,受傳播模式單一、硬件設備落后、專業人才流失等因素的制約,面臨較大的生存危機。廣播媒體要想生存發展,就必須尋找在新環境和新的競爭中的生存之路,積極探求傳播內容與形式的不斷變革,尋求自身發展的創新之路。

二、地市級廣播電臺在媒體融合時代的困局

面對媒介競爭日趨激烈的大環境,地市級廣播電臺在基礎設施、專業人才、節目資源及收聽率上,都與中央臺、省級臺有較大差距,曾有業內人士用“自娛自樂,自生自滅”來形容地市級廣播媒體的現狀。

(一)形式同質化,內容大眾化,節目整體質量不高。

伴隨著中國汽車產業的迅猛發展,一度陷入低迷狀態的廣播迎來了第二個春天。然而很多地市級電臺在人力物力不足、資源匱乏的情況下,節目生產不可避免地出現同質化現象。無論是交通頻率還是音樂頻率,雖然頻率定位不同,但受眾定位基本是圍繞有車一族,節目類型也基本局限于資訊、音樂、娛樂脫口秀等,再加上優秀主持人流失嚴重,節目質量很難保證,久而久之,就很難持續吸引聽眾。而隨著中央臺、省臺多個頻率在地市級城市的落地覆蓋,聽眾有了更多的收聽選擇,因此地市級廣播電臺的收聽率大幅下滑,生存空間愈發狹小。

(二)互聯網和移動終端的迅猛發展,受眾分流嚴重,尤其是中青年聽眾數量大幅減少

集聲音、圖像、文字于一體的新技術打破了傳統廣播單一的音頻傳播模式,人們更喜歡快捷方便自主的信獲取方式,傳播者和受眾之間的界限愈發模糊。尤其隨著4G/5G技術的發展,通過一部手機,人人都可以成為主播,這必然會形成“去中心化”的傳播格局。雖然廣播媒體仍然是重要的輿論引導工具之一,但是媒體結構和輿論主體不可避免地呈現出多樣性的趨勢。尤其是一大批中青年聽眾,更是被嚴重分流,即使是忠誠度較高的老年受眾也在不知不覺中流失,傳統廣播的傳播力被極大削弱,主流媒體的輿論引導地位受到嚴重挑戰。

(三)機制體制長期掣肘,投入不足,創新活力差。

受制于體制機制的制約,很多地市級廣播既無資金優勢,又無人才優勢,更無技術優勢。大多數地市級廣播電臺都延續著事業單位的管理體制,無論是對新技術追蹤的敏感度,還是基于市場的創新思維和管理手段,乃至創新人才的引進、資金力量,包括體制機制的局限性,傳統廣播的儲備和發力點都與實際需求相差甚遠②。在這種捉襟見肘的尷尬狀態下,不少地市電臺又盲目追趕所謂的新媒體,忽視了自身的傳統優勢,將現有廣播節目直接搬到新媒體平臺,淪為新媒體平臺的內容提供者。在人力物力都相對缺乏的情況下,很多電臺所謂的新媒體平臺無專業人員負責更新維護,發布的內容以轉發為主,甚至出現連續數月沒有更新的情況。以牡丹江電臺為例,三套廣播頻率曾一度建了近十個微信公眾號,然而在實際運營過程中,大多數都因內容更新不及時而夭折,目前只剩兩個在艱難維持。

三、發揮自身優勢,探索跨媒體融合,構建創新型廣播媒體。

在報紙、電視、廣播三大傳統媒體中,最具有融媒體特點的就是廣播了。尤其是廣播的伴隨性優勢可以不受時間、地點的影響,讓移動人群隨時獲取信息。而低成本則是廣播的另一大優勢,無論是節目制作成本、信號傳輸成本,還是受眾接收成本都比其他媒體要低。因此,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如何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借助新技術搭建的媒體融合渠道,最大限度地吸納廣大移動受眾群體,構建創新型廣播媒體,是老廣播煥發新活力的必經之路。

(一)立足本土,服務城市,重塑核心競爭力

“地方廣播的潛在優勢就是貼近性、服務性。當民眾關注的熱點出現時,緊緊結合本地實際情況, 抓住關鍵點,有針對性地去解讀和引導,做足服務這篇文 章,就會產生良好的共鳴反應③?!毕鄬τ谥醒牒褪〖壝襟w,地市級廣播電臺的節目更具有本土化的優勢。以牡丹江綜合廣播《新聞110》節目為例,作為一檔民生新聞直播欄目,自2004年6月開播以來,一直以“正面引導助力發展,溝通協調服務民生”為主要定位,不僅傳達政府的方針政策,還切實為百姓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在百姓和政府之間架起了一座溝通的橋梁。欄目開播以來日受理熱線一直保持在60個左右,其中95%以上的政策咨詢都能得到及時解答,85%的問題投訴都能在反映給職能部門后得到解決或基本解決?!靶侣?10,有事兒您說話”和“新聞110之歌”作為該欄目的形象標識在受眾中廣為傳頌,收聽率達到17.5%,目標聽眾占有率達到39.3%,聽眾收聽滿意度在本土廣播節目中排名第一,多次獲省廣播名專欄榮譽。

由此我們可以得到這樣的啟示:地市級廣播電臺應該遵循所在城市的發展脈絡來定位,成為基層治理與溝通的橋梁,尤其是在信息發布、輿情互動、協調職能部門等方面做好服務。在維護好原有受眾的基礎上,不斷挖掘新用戶,打造互動性強、創意新穎的廣播節目,增強受眾參與感和獲得感,加強受眾對的認同度和依賴感,為實現融媒體的內容創新打下良好基礎。

(二)利用新技術,彌補傳播短板,打造新型主流媒體

曾經一度,電視的畫面優勢成為打敗廣播的“殺手锏”,但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各媒體的渠道界限逐步消失,在一定程度上也彌補了廣播的傳播短板。高速發展的移動互聯網終端不但彌補了廣播線性傳播、單一聲音傳播的缺點,而且還強化了廣播伴隨性的優勢,無論是智能手機、平板電腦、AI音箱,都可以成為接收廣播節目的終端設備,這種多元化、智能化和便攜化的特征,無疑能為廣播的融媒體發展產生極大地促進作用。

而大多數地市級廣播電臺,雖然缺乏資金和人才優勢,無法獨立建設移動客端或手機App,但通過與有實力的互聯網文化企業合作,就可以實現借船出海,利用自身擁有的頻率資源優勢,在廣播電臺融合轉型的道路上,實現跨越式發展。前不久,牡丹江電臺就與國家廣電總局直屬的國有控股互聯網文化企業——北京中廣創思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簽訂了合作協議,在無須資金投入的情況下,牡丹江三套廣播頻率利用該公司的“聽見廣播”App,實現手機端、車載端和IPTV端的音視頻同步播出,這無疑為地市級廣播電臺的融媒發展提供了一次有益的嘗試。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媒體融合時代,地市級廣播電臺必須清醒地認識到自身的不足和短板,發揮自身優勢,創新節目內容和互動方式,抓住機遇,借力新媒體,實現從傳統媒體向融媒體的跨越式發展。

參考文獻:

[1]李皖:《錦瑟 無端》,花城出版社,2015 年 8 月第 1 版第56頁

[2]李正國 王躍進:《媒介融合環境下廣播發展現狀、趨勢及對策》,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14年第5期,總第278期

[3]孫瑤 郝旭:《在創新中彰顯地方新聞廣播魅力》[J]. 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10, (9)

猜你喜歡
傳統廣播媒介融合創新發展
把聲音的魅力發揮到極致
新媒體背景下傳統廣播的發展策略
創新發展背景下的高職本科人才培養對策
基于供給側改革理念的高職教育創新發展策略研究
車載網絡廣播對傳統廣播的影響
我國數據新聞的傳統因素及創新策略
群眾文化與傳統文化的保護傳承、創新發展
媒介融合背景下對新聞記者素質的要求
2011—2016我國媒介融合研究綜述
新媒體背景下黨報的轉型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