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據挖掘技術在治療艾滋病中藥藥理特征中的應用

2020-09-22 07:16蔡妙煥賴昌生
醫學信息 2020年16期
關鍵詞:艾滋病數據挖掘中藥

蔡妙煥 賴昌生

摘要:目的? 運用數據挖掘技術研究治療艾滋病中藥的中藥藥理特征。方法? 在治療艾滋病中藥數據庫中共有中藥463味,其中,治療艾滋病中藥183味,非治療艾滋病中藥280味,以“是否是治療艾滋病中藥”為目標字段,以144項中藥藥理作用作為輸入字段,運用非參數統計、交叉表和卡方檢驗等統計方法,比較兩者在中藥藥理方面的差異。結果? ①共篩選280味非治療艾滋病中藥,183味治療艾滋病的中藥。②非參數檢驗顯示,治療艾滋病的中藥在以下藥理作用方面的比例高于非治療艾滋病的中藥,具體包括發汗、解熱、鎮痛、抗病毒、抗過敏、增強免疫功能、促進消化液分泌等等,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艾滋病的中藥在在瀉下和止血方面的比例低于非治療艾滋病的中藥,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③描述性?字2檢驗顯示,治療艾滋病中藥具有發汗、解熱、鎮痛、抗病毒、抗過敏、增強免疫功能、促進消化液分泌、利尿、保肝、降血脂、降血糖、強心、擴張血管、興奮交感神經、助消化、抗血小板凝集、抗凝血、增加冠脈流量、抗心肌缺血、升高白細胞、增強單核吞噬細胞吞噬功能、增強下丘腦-垂體-性腺軸功能、止嘔及抗衰老的藥理作用者的比例高于非艾滋病中藥具有相應藥理作用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艾滋病中藥具有瀉下、止血藥理作用者的比例低于非艾滋病中藥具有相應藥理作用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治療艾滋病中藥多具有發汗、解熱、鎮痛、抗病毒、抗過敏、增強免疫功能、促進消化液分泌、利尿、保肝、降血脂、降血糖、強心、擴張血管、興奮交感神經、助消化、抗血小板凝集、抗凝血、增加冠脈流量、抗心肌缺血、升高白細胞、增強單核吞噬細胞吞噬功能、增強下丘腦-垂體-性腺軸、止嘔、抗衰老等藥理作用,而瀉下和止血作用較少。另外,本研究初步說明中藥具有多層次、多途徑、多靶點治療艾滋病的作用,與西藥哈特療法只有抗病毒一個作用靶點大相徑庭。

關鍵詞:數據挖掘;艾滋病;中藥;中藥藥理

Abstract:Objective? To use data mining technology to study the pharma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the treatment of AIDS.Methods? There were a total of 463 Chinese medicines in the database of Chinese medicines for treating AIDS. Among them, there are 183 Chinese medicines for treating AIDS and 280 Chinese medicines for non-AIDS. With "Was it a Chinese medicine for treating AIDS" as the target field, 144 Chinese medicine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were used as input fields. Statistical methods such as non-parametric statistics, cross-tabulation and chi-square test are used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in the pharmacology of Chinese medicine.Results? ①A total of 280 Chinese medicines for non-AIDS treatment and 183 Chinese medicines for treatment of AIDS were screened. ②Non-parametric tests show that the propor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for AIDS treatment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non-AIDS medicines in terms of the following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including sweating, antipyretic, analgesic, antiviral, anti-allergic, enhancing immune function, promoting digestive juice secretion, etc,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ratio of diarrhea and hemostasis in AIDS treatment was lower than that of non-AIDS treatment,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③The descriptive χ2 test showed that Chinese medicine for the treatment of AIDS has sweating, antipyretic, analgesic, antiviral, antiallergic, immune function enhancement, digestive juice secretion, diuresis, liver protection, lowering blood lipid, lowering blood sugar, strengthening the heart, and dilating blood vessels,excites sympathetic nerves, aids digestion, anti-platelet aggregation, anti-coagulation, increases coronary flow, anti-myocardial ischemia, increases white blood cells, enhances the phagocytic function of mononuclear phagocytes, enhances the function of the hypothalamic-pituitary-gonadal axis, anti-vomiting The proportion of people with anti-aging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non-AIDS Chinese medicines with corresponding pharmacological effects,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proportion of people with AIDS treatments with diarrhea and hemostatic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was lower than that of non-AIDS Chinese medicines. For those with corresponding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the treatment of AIDS has the advantages of sweating, antipyretic, analgesic, antiviral, anti-allergic, enhancing immune function, promoting digestive juice secretion, diuresis, protecting liver, lowering blood lipid, lowering blood sugar, strengthening heart, expanding blood vessels, exciting sympathetic nerves,aid digestion, anti-platelet aggregation, anti-coagulation, increase coronary flow, anti-myocardial ischemia, increase white blood cells, enhance phagocytic function of mononuclear phagocytes, enhance hypothalamic-pituitary-gonad axis, anti-vomiting, anti-aging and other pharmacological effects,and less diarrhea and hemostasis. In addition, this study preliminarily showed tha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s a multi-level, multi-channel, and multi-target treatment of AIDS, which was quite different from the Western medicine Hart therapy which has only one target of antiviral action.

Key words:Data mining;AIDS;Chinese medicine;Pharmacology of Chinese medicine

中醫藥治療艾滋病從整體觀念出發,辨證施治,具有獨特的療效。中藥藥理研究表明,抗艾滋病中藥的藥理作用主要表現為調節機體免疫功能、直接對抗HIV病毒[1]??拱滩≈兴幖皬头降乃幚硌芯吭诮涍^一段活躍期后逐漸陷入瓶頸期,幾乎處于停頓狀態。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近年有研究將數據挖掘技術用于艾滋病的研究中,如AIDS的臨床診療、HIV易感因素分析、患者治療依從性評價、HIV感染者的識別及AIDS藥物配伍研究等方面[2]。本研究將數據挖掘技術與抗艾滋病中藥的藥理研究結合起來,以數據挖掘為手段,探索治療艾滋病中藥與非治療艾滋病中藥在藥理方面的差異,旨在分析中藥治療艾滋病的機制,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資料來源? 以“艾滋病”“HIV”“AIDS”“中醫藥”為關鍵詞,檢索1992年1月~2018年12月中國知網(CNKI)中收錄的有關中醫或中西醫結合診治艾滋病的文獻,收集文獻涉及的方劑和中藥。所選文獻需含有完整方藥,方藥不完整及中藥復方制劑予以排除。1個證型附1首以上方劑者,按數方統計;基本方含有加減用藥者,仍按1個方統計,方劑名稱參照新世紀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規劃教材《方劑學》標準整理。

1.2方法? 對入選方劑的藥物進行整理,以此確定治療艾滋病中藥名單,以文獻作者、篇名、期刊、中醫證型、方劑名稱、方劑中的中藥名稱等字段來建立方劑數據庫。以黃兆勝主編的全國高校21世紀課程教材《中藥學》、全國高等醫藥院校中醫藥系列教材《中藥藥理學》第2版及天津科技翻譯出版社出版的《現代中藥藥理與臨床》為藍本,收錄課本中463味中藥(不包括附藥)建立中藥藥理數據庫,藥理作用及其名稱(如發汗、鎮靜、鎮痛、抗炎、抗菌、抗病毒、瀉下、抗腫瘤等)主要參考上述書籍,同時查閱中國知網(CNKI)、重慶維普數據庫(VIP)為補充,以藥物名稱及其各種藥理作用作為字段,屬性記錄包括“有”和“無”兩種,以1和0表示。

1.3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資料統一錄入Excel中,資料統計與分析采用 SPSS 23.0 統計軟件執行。為避免中藥性能與藥理作用之間相關性的主觀性和隨意性,先以Mann-Whitney U作為統計量,采用二獨立樣本檢驗的非參數檢驗,分析每味治療艾滋病中藥的屬性與各種藥理作用之間的相關性,篩選出有相關性藥理作用,再采取描述性?字2檢驗對數據進行統計處理,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治療與非治療艾滋病的中藥的藥理作用比較? 共篩選280味非治療艾滋病中藥,183味治療艾滋病的中藥。非參數檢驗顯示,治療艾滋病的中藥在以下藥理作用方面的比例高于非治療艾滋病的中藥,具體包括發汗、解熱、鎮痛、抗病毒、抗過敏、增強免疫功能、促進消化液分泌等等,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艾滋病的中藥在在瀉下和止血方面的比例低于非治療艾滋病的中藥,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治療艾滋病中藥的屬性與藥理作用之間的關系

2.2.1發汗、解熱、鎮痛、抗病毒? 在280味非治療艾滋病中藥中,不具發汗藥理者279味,具有發汗藥理作用者1味;在183味治療艾滋病中藥中,不具發汗藥理者者占177味中藥,具有發汗藥理作用者者6味,治療艾滋病中藥具有發汗藥理作用者的比例高于非艾滋病中藥具有相應藥理作用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280味非治療艾滋病中藥中,不具解熱藥理作用者252味,具有解熱藥理作用者28味;在183味治療艾滋病中藥中,不具解熱藥理作用者者占136味中藥,具有解熱藥理作用者者47味,治療艾滋病中藥具有解熱藥理作用者的比例高于非艾滋病中藥具有相應藥理作用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280味非治療艾滋病中藥中,不具鎮痛藥理作用者201味,具有鎮痛藥理作用者79味;在183味治療艾滋病中藥中,不具鎮痛藥理作用者者占112味中藥,具有鎮痛藥理作用者者71味,治療艾滋病中藥具有鎮痛藥理作用者的比例高于非艾滋病中藥具有相應藥理作用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280味非治療艾滋病中藥中,不具抗病毒藥理作用者239味,具有抗病毒藥理作用者41味;在183味治療艾滋病中藥中,不具抗病毒藥理作用者者占135味中藥,具有抗病毒藥理作用者者48味,治療艾滋病中藥具有抗病毒藥理作用者的比例高于非艾滋病中藥具有相應藥理作用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2.2抗過敏、增強免疫功能、瀉下、促進消化液分泌? 在280味非治療艾滋病中藥中,不具抗過敏藥理作用者264味,具有抗過敏藥理作用者16味;在183味治療艾滋病中藥中,不具抗過敏藥理作用者者占155味中藥,具有抗過敏藥理作用者者28味,治療艾滋病中藥具有抗過敏的藥理作用者的比例高于非艾滋病中藥具有相應藥理作用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280味非治療艾滋病中藥中,不具增強免疫功能藥理作用者220味,具有增強免疫功能藥理作用者60味;在183味治療艾滋病中藥中,不具增強免疫功能藥理作用者者占117味中藥,具有增強免疫功能藥理作用者者66味,治療艾滋病中藥具有增強免疫功能藥理作用者的比例高于非艾滋病中藥具有相應藥理作用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280味非治療艾滋病中藥中,不具瀉下藥理作用者262味,具有瀉下藥理作用者18味;在183味治療艾滋病中藥中,不具瀉下藥理作用者者占179味中藥,具有瀉下藥理作用者者4味,治療艾滋病中藥具有瀉下藥理作用者的比例低于非艾滋病中藥,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280味非治療艾滋病中藥中,不具促進消化液分泌藥理作用者270味,具有促進消化液分泌藥理作用者10味;在183味治療艾滋病中藥中,不具促進消化液分泌藥理作用者者占166味中藥,具有促進消化液分泌藥理作用者者17味,治療艾滋病中藥具有促進消化液分泌藥理作用者的比例高于非艾滋病中藥具有相應藥理作用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2.3利尿、保肝、降血脂、降血糖? 在280味非治療艾滋病中藥中,不具利尿藥理作用者246味,具有利尿藥理作用者34味;在183味治療艾滋病中藥中,不具利尿藥理作用者者占148味中藥,具有利尿藥理作用者者35味,治療艾滋病中藥具有利尿藥理作用者的比例高于非艾滋病中藥具有相應藥理作用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280味非治療艾滋病中藥中,不具保肝藥理作用者235味,具有保肝藥理作用者46味;在183味治療艾滋病中藥中,不具保肝藥理作用者137味具有保肝藥理作用者者46味,治療艾滋病中藥具有保肝藥理作用者的比例高于非艾滋病中藥具有相應藥理作用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280味非治療艾滋病中藥中,不具降血脂藥理作用者240味,具有降血脂藥理作用者40味;在183味治療艾滋病中藥中,不具降血脂藥理作用者135味具有降血脂藥理作用者者48味,治療艾滋病中藥具有降血脂藥理作用者的比例高于非艾滋病中藥具有相應藥理作用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280味非治療艾滋病中藥中,不具降血糖藥理作用者252味,具有降血糖藥理作用者28味;在183味治療艾滋病中藥中,不具降血糖藥理作用者145味具有降血糖藥理作用者者38味,治療艾滋病中藥具有降血糖藥理作用者的比例高于非艾滋病中藥具有相應藥理作用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2.2.4強心、擴張血管、興奮交感神經、助消化? 在280味非治療艾滋病中藥中,不具強心藥理作用者259味,具有強心藥理作用者21味;在183味治療艾滋病中藥中,不具強心藥理作用者1455味具有強心藥理作用者者28味,治療艾滋病中藥具有強心藥理作用者的比例高于非艾滋病中藥具有相應藥理作用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280味非治療艾滋病中藥中,不具擴張血管藥理作用者255味,具有擴張血管藥理作用者25味;在183味治療艾滋病中藥中,不具擴張血管藥理作用者144味具有擴張血管藥理作用者者39味,兩相比較,治療艾滋病中藥具有擴張血管藥理作用者的比例高于非艾滋病中藥具有相應藥理作用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280味非治療艾滋病中藥中,不具興奮交感神經藥理作用者280味,具有興奮交感神經藥理作用者0味;在183味治療艾滋病中藥中,不具興奮交感神經藥理作用者179味具有興奮交感神經藥理作用者者3味,治療艾滋病中藥具有興奮交感神經藥理作用者的比例高于非艾滋病中藥,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280味非治療艾滋病中藥中,不具助消化藥理作用者276味,具有助消化藥理作用者4味;在183味治療艾滋病中藥中,不具助消化藥理作用者172味具有助消化藥理作用者者11味,治療艾滋病中藥具有助消化藥理作用者的比例高于非艾滋病中藥,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2.2.5抗血小板凝集、抗凝血、增加冠脈流量、抗心肌缺血? 在280味非治療艾滋病中藥中,不具抗血小板凝集藥理作用者256味,具有抗血小板凝集藥理作用者24味;在183味治療艾滋病中藥中,不具抗血小板凝集藥理作用者153味具有抗血小板凝集藥理作用者者30味,兩相比較,治療艾滋病中藥具有抗血小板凝集藥理作用者的比例高于非艾滋病中藥具有相應藥理作用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280味非治療艾滋病中藥中,不具抗凝血藥理作用者268味,具有抗凝血藥理作用者12味;在183味治療艾滋病中藥中,不具抗凝血藥理作用者158味具有抗凝血藥理作用者者25味,兩相比較,治療艾滋病中藥具有抗凝血藥理作用者的比例高于非艾滋病中藥具有相應藥理作用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280味非治療艾滋病中藥中,不具增加冠脈流量藥理作用者271味,具有增加冠脈流量藥理作用者9味;在183味治療艾滋病中藥中,不具增加冠脈流量藥理作用者163味具有增加冠脈流量藥理作用者者20味,治療艾滋病中藥具有增加冠脈流量藥理作用者的比例高于非艾滋病中藥具有相應藥理作用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280味非治療艾滋病中藥中,不具抗心肌缺血藥理作用者257味,具有抗心肌缺血藥理作用者23味;在183味治療艾滋病中藥中,不具抗心肌缺血藥理作用者155味具有抗心肌缺血藥理作用者者28味,治療艾滋病中藥具有抗心肌缺血藥理作用者的比例高于非艾滋病中藥具有相應藥理作用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6。

2.2.6升高白細胞、增強單核吞噬細胞吞噬功能、增強下丘腦-垂體-性腺軸功能、止嘔、止血、抗衰老? 在280味非治療艾滋病中藥中,不具升高白細胞藥理作用者270味,具有升高白細胞藥理作用者10;在183味治療艾滋病中藥中,不具升高白細胞藥理作用者167味具有升高白細胞藥理作用者者15味,兩相比較,治療艾滋病中藥具有升高白細胞藥理作用者的比例高于非艾滋病中藥具有相應藥理作用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280味非治療艾滋病中藥中,不具增強單核吞噬細胞吞噬功能藥理作用者274味,具有增強單核吞噬細胞吞噬功能藥理作用者6味;在183味治療艾滋病中藥中,不具增強單核吞噬細胞吞噬功能藥理作用者167味具有增強單核吞噬細胞吞噬功能藥理作用者者16味,治療艾滋病中藥具有增強單核吞噬細胞吞噬功能藥理作用者的比例高于非艾滋病中藥具有相應藥理作用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280味非治療艾滋病中藥中,不具增強下丘腦-垂體-性腺軸功能藥理作用者273味,具有增強下丘腦-垂體-性腺軸功能藥理作用者3味;在183味治療艾滋病中藥中,不具增強下丘腦-垂體-性腺軸功能藥理作用者175具有增強下丘腦-垂體-性腺軸功能藥理作用者8味,兩相比較,治療艾滋病中藥具有增強下丘腦-垂體-性腺軸功能藥理作用者的比例高于非艾滋病中藥具有相應藥理作用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280味非治療艾滋病中藥中,不具止嘔藥理作用者279味,具有止嘔藥理作用者1味;在183味治療艾滋病中藥中,不具止嘔藥理作用者177具有止嘔藥理作用者者6味,兩相比較,治療艾滋病中藥具有止嘔藥理作用者的比例高于非艾滋病中藥具有相應藥理作用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280味非治療艾滋病中藥中,不具止血藥理作用者241味,具有止血藥理作用者39味;在183味治療艾滋病中藥中,不具止血藥理作用者169具有止血藥理作用者者14味,兩相比較,治療艾滋病中藥具有止血藥理作用者的比例低于非艾滋病中藥,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280味非治療艾滋病中藥中,不具抗衰老藥理作用者261味,具有抗衰老藥理作用者19味;在183味治療艾滋病中藥中,不具抗衰老藥理作用者160具有抗衰老藥理作用者者23味,兩相比較,治療艾滋病中藥具有抗衰老藥理作用者的比例高于非艾滋病中藥具有相應藥理作用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7。

3討論

田圣志分析了中藥單味治療艾滋病毒的藥理作用,如甘草、天花粉、黃芩、桑白皮、苦瓜、靈芝、山地香茶菜、姜黃、箬葉、金菇、丹參、菊花、金絲桃、虎杖、升麻等中藥在實驗研究中具有抗HIV病毒作用和具有免疫調節作用,可抑制逆轉錄酶,使CD4細胞數目回升、促進病毒誘生干擾素的能力、促進輔助性T 細胞的增生并增強其功能,提高CD4/CD8比值,對抗CD4的耗竭;而人參、黨參、黃芪、靈芝、阿膠、紫河車、雞血藤、女貞子、山茱萸、補骨脂、刺五加、菟絲子等可增加白細胞數量,人參、山藥、薏苡仁、當歸、生地黃、女貞子、淫羊藿、靈芝、香菇等可促進中性粒細胞的吞噬功能。中研Ⅰ號(黃芩、黃芪 、冬蟲夏草、甘草)、中研Ⅱ號、人參湯、中藥2號、XQ-9302、苦瓜“ 陰速康”、“公明抗-HIV”注射液、艾泰定、艾通、克艾可、小柴胡湯、愛可夫扶正片等中藥復方也有類似的作用[1],有研究[2]對于中藥復方也有類似的報導。目前,數據挖掘技術在艾滋病的應用研究較少[3],關于中醫藥防治艾滋病的機制及免疫藥理研究幾乎停頓[4]?;诖?,本研究以數據挖掘為手法,對治療艾滋病中藥的性效特征、藥理活性特征進行研究。

本研究中,治療艾滋病的中藥香薷、桂枝、麻黃、淡豆豉、柴胡均具有發汗的藥理作用,而具有發汗作用的非治療艾滋病藥物中只有丁公藤1味;具有治療艾滋病作用的解表中藥有蔥白、羌活、防風、白芷、細辛、香薷、桂枝等10味藥(其中香薷、桂枝同時具有發汗、解熱、鎮痛、鎮靜和抗菌、抗病毒作用),具有發汗、解熱、鎮痛和抗病毒藥理作用的治療艾滋病中藥的比例高于非治療艾滋病中藥。具有治療艾滋病作用的祛風濕藥有威靈仙、木瓜、川烏、秦艽、桑寄生、獨活、防己,除了桑寄生外,均同時具有抗炎和鎮痛作用,這使得具有抗炎和鎮痛的治療艾滋病中藥的比例高于非治療艾滋病中藥。用于治療艾滋病作用的芳香化濕藥中白豆蔻、草果、砂仁、蒼術、厚樸均有興奮胃腸平滑肌和抑制胃腸平滑肌的作用,在中藥性能特征的研究中,治療艾滋病中藥中芳香化濕藥的比例高于非治療艾滋病中藥。具有治療艾滋病作用的具有促進消化液分泌的中藥包括白術、白芍、黨參、人參、白豆蔻、草果、厚樸、紫蘇、木香、鹿茸、補骨脂、枸杞子、女貞子、山茱萸、陳皮、當歸16味藥,而非治療艾滋病中藥中具有促進消化液內泌的包括刺五加、黃芪、馬錢子、腫節風、烏藥、石決明、石斛、麥冬、佛手10味藥。在活血類藥物中,大多數藥物具有抗血小板凝集、抗凝血、增加冠脈流量、抗心肌缺血、擴張血管、降血脂等藥理作用,這些藥物多可用于治療艾滋病,其比例高于非治療艾滋病的中藥,對于久病成瘀的患者,選用具有活血功能的中藥具有重要的意義。大部分補益類的藥物都具有升高白細胞、增強免疫功能(包括增強單核吞噬細胞吞噬功能)、降血脂、強心、擴張血管(擴張冠狀動脈、擴張腦血管、擴張外周血管)、改善消化功能(包括促進消化液分泌、助消化功能)、增強下丘腦-垂體-性腺軸功能 、止嘔、抗衰老等藥效,這些藥物多歸在治療艾滋病中藥中,具有這些藥理作的中藥的比例高于非治療艾滋病藥物,這對于元氣虧損,久病更虛的艾滋病病人來說,選用具有補益功能的中藥具有非凡的作用。具有保肝功能的中藥眾多,對于常規服用抗病毒的艾滋病患者來說,維持肝功能的正常尤其重要,在治療艾滋病的方劑選用具有保肝功能的中藥亦在情理之中。本研究中,治療艾滋病中藥中具有止嘔藥理作用的藥物包括生姜、紫蘇、罌粟殼、半夏、干姜、吳茱萸,在非治療艾滋病的中藥中只有灶心土具有止嘔作用,說明止嘔也能區分是否是治療艾滋病中藥的特征之一。

本研究顯示,在280味非治療艾滋病中藥中,具有瀉下藥理作用者18味,而在183味治療艾滋病中藥中,具有瀉下藥理作用者4味,僅有火麻仁、大棗、決明子、大黃4個藥物,可看出治療艾滋病中藥具有瀉下藥理作用者的比例低于非艾滋病的中藥,說明治療艾滋病的機理與具有瀉下藥理作用者相關程度較低。治療艾滋病中藥中具有止血藥理作用的藥物有紫蘇、柴胡、牛膝、大黃、虎杖、白鮮皮、白茅根、白芷、炮姜、地榆、白及、續斷、黃精,而非治療艾滋病中藥具有止血作用的藥物眾多,如灶心土、石決明、萹蓄、地錦草、敗醬草、墨旱蓮、玉米須、狗脊、三七、蒲黃、烏藥、番瀉葉、蘆薈、獨一味、馬勃、棕櫚、花蕊石、苧麻根、花生衣、大薊、景天三七、血余炭、代赭石、小薊、槐花、薺菜、紫珠、檵木、茜草、雞冠花、鐵莧、磁石、土荊皮、艾葉、側柏葉、海藻、仙鶴草、昆布、蛇床子等,說明艾滋病中藥具有止血藥理作用者的比例低于非艾滋病中藥,提示治療艾滋病的機理與具有瀉下藥理作用者相關程度亦較低。

本研究從中藥藥理作用的角度分析了治療艾滋病中藥的特征,即治療艾滋病中藥多具有發汗、解熱、鎮痛、抗病毒、抗過敏、增強免疫功能、促進消化液分泌、利尿、保肝、降血脂、降血糖、強心、擴張血管、興奮交感神經、助消化、抗血小板凝集、抗凝血、增加冠脈流量、抗心肌缺血、升高白細胞、增強單核吞噬細胞吞噬功能、增強下丘腦-垂體-性腺軸、止嘔、抗衰老等藥理作用,而瀉下和止血作用較少,初步說明中藥可通過多層次、多途徑、多靶點治療艾滋病的作用機理,與西藥哈特(Haart)療法只有抗病毒一個作用靶點大相徑庭。另外,本研究通過識別出能否成為治療艾滋病中藥的藥理作用,為后期研究構建Logistic回歸方程和人工神經網絡等預測模型等人工智能識別和數據挖掘方法打下了基礎。

參考文獻:

[1]田圣志,盧杰,李俊偉,等.中藥治療艾滋病的藥理藥效研究概況[J].河南中醫學院學報,2007,22(1):8-12.

[2]陳婕卿,陳卉.數據挖掘在艾滋病臨床診療中的應用[J].中國醫療設備,2016,31(8):68-70.

[3]田圣志,黃海英.中藥復方治療艾滋病的回顧分析[J].中成藥,2006,28(6):868-871.

[4]章順意.中醫藥防治艾滋病的免疫藥理研究概述[J].天津中醫,2000,17(4):54-55.

收稿日期:2020-05-07;修回日期:2020-05-27

編輯/成森

猜你喜歡
艾滋病數據挖掘中藥
《 世界艾滋病日》
中藥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您知道嗎,沉香也是一味中藥
中醫,不僅僅有中藥
艾滋病能治愈嗎
預防艾滋病
中藥貼敷治療足跟痛
基于并行計算的大數據挖掘在電網中的應用
一種基于Hadoop的大數據挖掘云服務及應用
基于GPGPU的離散數據挖掘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