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月無私照

2020-09-30 06:48張男星
中國德育 2020年17期
關鍵詞:學術研究學者學術

追憶恩師小蔓教授,總想起她與我們在一起的好多瞬間,這些在一起的時光教會了我們如何做人,如何對待學術研究和理解學術意義。她是中國著名教育學家,一生執著于教育事業,忠誠奉獻,至死不休。我們常常為她似乎是與生俱有的充沛生命能量所折服,為她刻苦努力的不竭創新所感慨。

在我們學生的眼里,小蔓老師是這樣的人——

她高貴。她出生在革命家庭,父母都是中共在敵占區的黨員,父親朱啟鑾曾領導南京地下黨組織為渡江戰役的勝利作出過杰出貢獻。她的血液里夭生就蘊藏著紅色基因,奔騰著一種不屈向上的堅毅以及為所愛事業不倦奉獻的深情與執著。她歷任南京師范大學、中央教科所、北京師范大學等機構的重要領導職位,卻從沒有絲毫“精致個人主義”,也不屑與人惡意相爭。她如孔子所言“天無私覆,地無私載,日月無私照”那樣“奉三無私以勞天下”,執著于完成黨交給她的工作任務,執著于她念茲在茲的教育研究與實踐,一生浩然,光明磊落。

她博大。她始終以海納百川之胸襟、壁立千仞之勇氣,孜孜不倦地在教育領域不斷探索、不斷創新。她跨越學術研究范圍,將學術研究的世界視野與中國特色結合,將理論思考與實踐探索予以統一,開情感教育學之先河,創教師情感研究領域,以教師情感表達重構師生關系、重建道德教育,為中國教育理論發展及國家教育發展政策作出重要貢獻。她是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要指導專家,與無數一線教師真誠交流。她被俄羅斯教育科學院選舉為唯一的中國籍外籍院士,她與許多世界頂尖學者智慧對話,在情感教育、道德教育、教師教育及教育哲學等領域擁有許多被世界認同的本土化學術創新。記得我在讀她的《情感教育論綱》著作時,被她那些精確捕捉人之內心情感的字字言語及邏輯深深震動,甚至還激動得迫不及待地跑去告訴她,我也要做情感教育研究。當然,我離她的要求還很遠。

她純正。她是中國著名教育學家,也是世界知名教育學者,但她卻始終以學術思考為人生的簡樸旨趣,從不曾用學術去做任何形式的交易(當然,免不了別人用她的學術去做另類交易的)。她總是對我們說,學術研究需要對學術保有真摯的純粹情感,唯有以自已的勤奮來供養。小蔓老師的恩師魯潔教授曾經也這樣說過,我最欣慰的是小蔓的勤奮。以勤奮為學術研究的本然以及最基本道路,必然只有內心純粹的人才可以做到。我們的恩師做到了,即使在病重期間,她仍然在讀書、在寫讀書筆記,在思考與指導中國的教育研究與教育實踐。她做到了一輩子的勤奮治學、一輩子的純正為學。

她摯誠。老師一生創造了許許多多的學術成就。我們學生私下說,我們若能獲得老師的一項研究創新成果,就已是不得了了。但老師始終把自己的身份原始認定為教師。她以真誠之胸懷開蒙我們這些“學術童蒙”,如山下出泉,以果行育德。我們這些眾多“童蒙”中難免存在性格有差、學習目的不一、行為方式怪異,甚至觀念矛盾的,但她關注、關心、關愛每一個人,蒙以養正,開物成務,培養我們純正無邪的品質,成就我們正直向上的人生。

我們知道,老師還有好多學術心愿未了。我無法說出她的全部遺憾,但我知道其中一件與比較教育研究有關。

她開創了一種真正具有比較意義的比較教育研究范式。在老師任中央教科所所長時期中的2004-2006年,她聯合俄羅斯科學院、俄羅斯教科院等俄羅斯學者與中國學者一起共同開展“21世紀初中俄教育改革與發展比較研究”。她從頂層設計、全面組織、分工撰寫、成果呈現等每個環節.去推動這項比較教育研究的深入開展。

這項研究將21世紀初的教育改革與發展劃分為教育戰略、義務教育、教師教育、私立教育、高等教育、職業教育、德育等不同分析領域;邀請各領域在中國和俄羅斯的知名學者分別撰寫本國的改革與發展狀況;將中俄兩國學者撰寫的分領域研究報告對應翻譯為俄文和中文,兩國學者分別閱讀對方學者的報告,并各自從本國角度撰寫出本領域的比較報告;之后,將中俄兩國學者分別撰寫的所有領域的比較報告都翻譯成英文,請世界知名比較教育學家撰寫總體比較研究報告。所以,從這項比較教育研究的中文版、俄文版、英文版成果中,讀者既可以看到中國、俄羅斯兩國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原始分析,也能看到中國學者、俄羅斯學者眼中的各自比較分析,還能看到專門的比較教育學者的比較分析。我以為,這是一項真正具有比較意義、研究意義的比較教育研究。

這項大規??鐕容^教育研究成果被納入2006年在俄羅斯舉行的“中俄文化年”活動的中方項目,并在學術界產生了重大影響。我有幸被老師信任全程參與了此項比較教育研究,并于2006年隨同老師帶領的訪俄團參加了“中俄文化年”活動,親自見證了這項研究成果在俄羅斯綻放的時刻。這項中俄比較教育研究、這趟俄羅斯之行,也一直成了我和老師之間說不完的話題。我們總在回憶,也總在說,還要再做一次這樣的比較教育研究,還要再一起去俄羅斯。

如今,這個學術愿望已成遺憾。今年6月去看望病榻上的老師時,我對她說,等她好些了,我們再一起去俄羅斯,當年同去俄羅斯的三個“小姑娘”(姜曉燕、杜巖巖、我)一起去,坐火車去,邊看風景邊討論。這時的老師已不能言語,但她聽我說這些話時的期待眼神和表情,永難忘……

想起小蔓老師,總是有她的兩種表情立刻浮現;一種是凝神靜聽廠一種是開懷大笑。此刻,我相信,她的離開只是走向了不被我們所看見的更高維度的空間。她會在那個空間里神采飛揚地繼續著她所摯愛的教育學術研究;她也會在那里凝神靜聽世間的我們,如何在她所開創的教育研究領域碰撞出更多的思想火花,如何在她所牽掛的教育實踐場域踏實耕耘、努力作為。抬眼間,老師是不是正對著我們開懷大笑呢?!

【張男星,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長,教授】

責任編輯|李敏

猜你喜歡
學術研究學者學術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Analysis on the importance of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in university English
數字生活方式對高校教師學術研究之影響
程門立雪
當代藝術檔案的認識與收錄方法
大學者
董進霞 治的是學術 過的是生活
梳理學術淵源 審視發展空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