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樂存在等級高低嗎?
——從鄙視鏈出發分析音樂認同的心理因素

2020-11-04 04:57任浩砝
北方音樂 2020年24期
關鍵詞:群體音樂

任浩砝

(哈爾濱音樂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0)

前言

我們國家從古就有用“陽春白雪”“下里巴人”來形容人們的品味,有“雅”“俗”的區別,“雅”為高雅,正所謂“曲高和寡”,高雅的音樂歷來是曲調高深,屬于精英階層的特權;“俗”不僅僅是“低俗”,更是“通俗”,放下藝術高不可攀的身段,讓勞動人民都能欣賞得了的是為“俗”。

但這“雅”與“俗”之間,存在著高低之分嗎?

很多人認為,答案是否定的,無論是“歐洲文化中心論”還是“文化達爾文主義”,都給人以警誡,即文化之間應該平等看待,不存在所謂高低,更不應該覺得自身所歸屬的群體高人一等而對其他群體大加貶低。每個文化都有它自己獨特的語境和社會構成,脫離了歷史和環境任何文化都將難以維系。

一、從“鄙視鏈”談起

(一)鄙視鏈與社會認同

2012年,《南方都市報》一篇《互聯網鄙視食物鏈大全》的文章第一次把“鄙視鏈”這個詞帶到了公眾面前?!氨梢曟湣币辉~脫胎自“食物鏈”,天然的帶有一種高低等級的關系,每一層當中的人都對自己所處群體懷有強烈的優越感,對下層飽含鄙視。

曹丕的一句“文人相輕”成為文人之間爭風吃醋、相互“踐踏”與傾軋的托詞,而今竟擴散到生活的各個層次,成為一條條“相輕”的“食物鏈”。鄙視鏈充斥著所有的群體,并體現在任何領域當中,每個人或多或少都存在這種心理,可以說有人的地方就有鄙視鏈。

鄙視鏈基于社會大眾認可的某些標準,這種標準的穩固程度與它的流行度呈正相關,它在人們心中越普及,鏈條也就越堅實牢固。這些鏈條依據人們對自己所處社會群體身份的認可將人們連在一起(如職業、專業、地域出身),認為自己所處的內群體比其他群體更優越,一個人所在鏈條的層級越高,就越會為了自己的群體身份而自豪。實際上,大部分的社會現象都體現著人的心理活動,鄙視鏈存在的原因實際上是對內群體的認同和對外群體的抵觸。

這在社會學與民族音樂學的理論中稱為“局內人”與“局外人”,在心理學領域又叫作“內群體”與“外群體”。它們所描述的對象類似,但角度不同。

20世紀50年代,心理學家埃里克·埃里克森在其著作中提出了“認同”的概念并使其成為這個領域的專有詞匯。

“認同”(identity)等價于“身份”,關于認同的理解也就是人們對于“身份”的解讀。社會心理學認為,人在不同場景下所做出的表現可以截然不同,各個身份切換起來毫無滯澀,身處每一個圈子中的自己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有著不同的身份。

(二)偏見與本能

構成“局內人”或者說“內群體”自我劃分的心理學因素同樣是人們對自身的社會認同(social identity),與因為一些清晰的因素來進行界限劃分不同,心理學家Henri Tajel開創了“最小群體范式”(minimal group paradigm)實驗。在這類實驗里,一般會根據某些瑣碎而無意義的標準,如丟硬幣,將被試劃分成不同的群體。這樣得到的群體排除了各種因素的干擾,只剩下一個簡單的代號,沒有任何實際含義,所以叫“最小群體”。但是,大量的研究卻表明,即使是這種臨時形成的、毫無意義的最小群體,也會導致各樣的群體間歧視與偏見。被試認為自己所屬的群體優于其他群體,在行為上也會更加偏向自己群體的成員——即使這些群體是通過丟硬幣分出來的。

最小群體研究說明,我們似乎天生就喜歡區分出“我們”和“他們”,對“我們”高看一眼,歧視“他們”。在這里,“我們”和“他們”是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劃分群體這件事本身;只要分出了不同的群體,人類就會自發地產生內群體偏好以及外群體歧視。依據社會心理學,人更傾向于喜歡和自己在某些地方相似的人,這便是圈子的由來,同時刻在人類基因里的模仿行為加劇了這一現象,這些構成了“認同”的底層邏輯。

內外群體,實際上就是把人分成了不同的人群,這是一種我們的偏見,其實也是這種本能的一個產物。

如上所說,心理上指向“內群體”的人們,會對自己所在的群體產生一種偏好,因為“我們”產生一種優越感,與此相對,“偏見”指向某一個具體的“他們”,對于這個人群有一些負面的評價或者印象乃至具體的歧視行為。

心理學里面進一步對偏見進行了劃分,包括認知、情緒和行為三部分。第一個部分叫“刻板印象”,指的是我們對于某個人群的一種偏頗的認知,比如我們認為某個人群有某些特定的屬性。第二個成分叫偏見,偏見會讓人們在情緒上對某個人群產生情感上的抵觸和厭惡。第三個成分叫歧視,這會產生具體的針對這個人群的一些歧視行為。認知、情緒和行為這三個成分共同構成了我們所說的這種偏見現象。而他們彼此之間又會相互促成,我們可能因為一些原因形成了一種錯誤的認知,認為聽某類音樂的人素質水平低,首先這是一個認知上的判斷,有了這個判斷之后,進而就會引發這種偏見的情緒,那就是厭惡的情緒,而這種厭惡情緒又導致了我們在和這樣的人打交道的時候,表現出各種各樣的歧視行為。

在某種程度上的偏見、刻板印象還有歧視,它們其實也是我們人類本能的一部分,更深層的原因是:我們的大腦認知資源其實非常有限,我們沒法全面地認識這個復雜的世界,所以很多時候,大腦要用“貼標簽”的方式簡化我們的認知過程,刻板印象就是這樣的一種標簽。我們把一個標簽貼給這樣一群人,那之后,我們在和來自這個群體的人打交道的時候,就不再需要一對一的考慮個體的這種差異,而只需要用這個標簽就可以很粗暴武斷地給他們一個整體的判斷。

二、音樂中的鄙視鏈

在各種各樣的鄙視鏈當中,音樂鄙視鏈因種類極多而獨樹一幟。音樂圈的鄙視鏈無處不在,無論是音樂地區、流派、樂器、唱法都存在鄙視鏈,下面做一個簡要匯總。

(1)流行音樂地區鄙視鏈:歐美>日韓>港臺>內地>東南亞及其他地區。

(2)音樂流派鄙視鏈:古典>爵士>金屬>搖滾>民謠>電子音樂>流行>說唱>喊麥。

(3)古典樂國家鄙視鏈:德奧>英法>蘇聯>亞洲。

(4)音樂專業鄙視鏈:作曲>指揮>鍵盤>管弦>聲樂>音樂教育>音樂學。

(5)唱法鄙視鏈:美聲>民族>流行。

(6)樂器鄙視鏈:鋼琴>弦樂>管樂>打擊樂。

(7)戲曲鄙視鏈:昆曲>京?。镜胤綉蚯?。

這只是音樂鄙視鏈當中的一部分,甚至很多鄙視鏈內部還可以細分,比如鋼琴里超技練習曲高高在上,給流行歌曲伴奏的簡單和弦自然只能仰望;流行音樂中k pop優于芭樂(ballad)歌曲(比如一些流行歌手的情歌)優于各種網絡和古風歌曲,處于最低端的是喊麥土嗨社會搖。

當然,這個鄙視鏈的成立與否有時也并非絕對,如前文所說,鄙視鏈條的穩固程度與它在人們當中的流行度成正比,越多人認可,鄙視鏈越穩固。

除了傳統的鄙視鏈外,還有種新的鄙視鏈,大抵叫“逆優越”“反智鄙視”。簡單來說,就是一些聽比較大眾的樂種的,像是流行、說唱,瞧不起古典、金屬等相對不那么大眾的樂種。這類人沉浸在自己的內群體之中,否認復雜音樂的高級性,認為喜歡小眾音樂的人是站在虛幻的制高點上自我陶醉。

不可否認的一點是,近現代音樂在簡單化與通俗化的道路上從未止步。自巴洛克時期到現代,人們在渴望“接地氣”的藝術上永遠不夠滿足,大眾音樂變得愈加簡單短小。

從早期的動輒幾小時甚至需要許多天來演出的音樂劇、歌劇,幾十分鐘的室內樂、交響曲——那時的音樂基本只面向富裕的有閑階層;到后來黑人音樂興起,爵士、藍調只要手邊有樂器便能進行即興演奏——這一階段依舊要求音樂人需要有較高的音樂素質;到近來的流行音樂、民謠等出現,歌曲幾乎不會超過十分鐘——這一階段要求音樂人需要起碼的音樂知識與演唱能力,但音樂素質可以一定程度上讓位于演出者的個人魅力;后來,說唱(rap)音樂普及開來,網絡歌曲充斥人們的視野,流水線制作的商業歌曲時長一般四分鐘左右,在此階段,音樂人的演唱和演奏能力已經不是決定性因素,這些都可以交給后期和調音來完成,這一時期的音樂雖然上限還有一定高度,但下限卻是讓完全不懂音樂甚至五音不全的人都可以勝任。音樂的最后一絲高貴也要失守了。

人們的耐心越來越差。

在這個網絡短視頻大行其道的時代,人們已經越來越沒有耐心去欣賞長達幾十分鐘乃至數個小時的交響曲了。

三、音樂在試錯中前行

象牙塔里的嚴肅音樂就只能是“專業人士的自娛自樂”嗎?

并不是這樣,非但不是,而且不能。

瞿小松在文章《虛幻的主流》中直言,在我們國家奉為“高雅音樂”的西方交響樂、古典歌劇的演出,早已不是“主流”;姚亞平在《中國民族器樂創作的百年追求》中更是強調:“民樂是靠自我拯救走到了今天的輝煌”“如果到現在還是那個樣子,民樂就死了”。與此相對一直曲高和寡的昆曲面臨的境況就更是糟糕,哪怕是國粹京劇也面臨青黃不接的現實。

郭乃安說:“音樂學,請把目光投向人?!痹诋斚逻@個一切都在商品化的時代,如果音樂藝術只在自己的象牙塔里孤芳自賞,不隨著潮流做出讓大眾更能接受的音樂,那它的結局只會很糟。

但現狀是資本看到了新與舊的強烈沖擊,便只想讓一切只為了噱頭博得更多的眼球,讓音樂變得面目全非,這只能是竭澤而漁。

在進入現代之前的許多年里,音樂一直秉持著較多的本質主義,究其原因,不是因為古時候的人們更守舊,不愿對音樂傳統做出改變,而是因為在漫長的歷史中,社會變革一直進行的比較緩慢,農業社會保持了幾千年,在這當中音樂如果出現變化往往不是突如其來的,而是緩慢發展,隨著國家的興衰藝術的變革可能需要上百年。進入工業革命后,技術的大躍進開始頻繁,尤其到了近現代電子科技的發展,在短短的幾十年里造成了過去幾千年都不會有的巨大而頻繁的變化,這對包括音樂在內的所有文化產業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沖擊,在這頻繁的變革中,建構主義的力量開始顯現,原本需要幾十、幾百年才能改變的實物不斷革新,樂器、錄音技術、作曲法迭代越來越快,人們喜歡的東西也是一天一個樣,當初為了從冗長的歌劇交響中脫離出來的那個時代最時髦的的藍調、爵士樂,現在已經老掉了牙,甚至連“時髦”“先鋒”這些詞語本身都仿佛只存在于歷史課本中。

四、結論

在這個被算法支配的時代,人們變得越來越極端,視野變得狹窄,人們不愿意接受自己不認可的事物,接納其他的觀點,人們困于娛樂媒體的片面傳播當中。當一個人的喜好被資本操控,他追求的就不再是自由與潮流,而是被擁有話語權的資本所界定的“潮流”,只是號稱“潮流”的范例。

該如何看待音樂鄙視鏈?音樂鄙視鏈不完全無用,而是看人們怎么利用??陀^上來講,它可以促進一個人上進,并使人們目光不那么狹隘,去見識到更廣闊的音樂世界。鄙視鏈的缺點是促使逆優越的產生——也正是相互優越的出現,會使許多人止步不前。

回到文章開頭的問題,音樂存在高低之分嗎?

這個問題要分兩種情況來討論,以民族音樂學的原則來說,所有文化都是由賴斯所說的“歷史構成——社會維護——個人創作和經驗”這三位一體的情況所構成,每種音樂都體現了它所在社會的方方面面,在這個基礎上,所有音樂文化都是獨特且平等的。

但是,還存在另一種角度,阿多諾在《音樂社會學導論》中《歌劇》一章的開頭便說:“假設音樂形式和結構的審美特性永遠與其社會功能相適應。事實并非如此,對于樂曲結構的接受與其社會起源和意義之間可能有很大的距離?!痹诳萍歼M步飛速的今天,音樂的商業化也早已今非昔比,資本為了流量而博人眼球的種種荒誕行為,造成了音樂話語權的“泛濫”。謊言說了一千遍就是真實,但人們是否應該反思,我們真的覺得喊麥和學貓叫可以媲美《天鵝湖》的胡桃夾子嗎?商業化流水線下生產的套路化的音樂,兩三個和弦能寫幾百首歌。如果音樂人不行動起來,那么孩子們能接觸到的音樂就真的只剩下“一人我飲酒醉”而沒人聽過《小星星變奏曲》了。這么來看的話音樂顯然應有高低之分。不要陷入一味政治正確,懼怕于得出這個看起來不那么政治正確的結論,現代化進程當中出現的愈加套路化的簡單音樂,不能用民間音樂當中的并不復雜的音樂現象來類比。

“雅”與“俗”之間的平衡,需要人們做出更多努力。

猜你喜歡
群體音樂
江蘇海外新華商群體探秘
奇妙的“自然音樂”
哪些群體容易“返貧”——受災戶、遇困戶、邊緣戶
關愛地球,學生成主流群體
認清虧欠問題——對參與近期香港暴亂的青年群體之我見
“群體失語”需要警惕——“為官不言”也是腐敗
中間群體
音樂從哪里來?
音樂
音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