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寺村里聽傳說

2020-11-07 02:51張靜
西部大開發 2020年10期
關鍵詞:洛川口糧新安

文/本刊記者 張靜

“蘋果成熟的季節,洛川等你來!”聽著這首在洛川家喻戶曉的歌曲,看著洛川縣傾心打造的宣傳片,記者深深地被這里濃厚的文化氛圍所吸引。

金秋九月,走進這個瓜果飄香的“果都”,除了碩果累累的豐收景象外,一個叫阿寺村的地方拴住了我的腳步。

阿寺村有著“洛川蘋果之根”的美譽,被稱為“洛川蘋果之父”的李新安就出生于這個村莊。這里究竟有著什么樣的故事,讓我們一起去探尋。

黃土高原上的“一個創舉”

阿寺村距洛川縣城14公里。早在上個世紀40年代,洛川地薄,糧食產量低,村民打下的糧食常常只夠吃半年,人們十分珍惜口糧地。而在這里土生土長的李新安卻打破了依靠口糧為生的常規。

1947年,李新安從河南靈寶用毛驢馱回200余株蘋果樹苗,開始在自己家的6畝口糧地上栽種。當時村里有不少長輩勸他,在口糧地上種蘋果,不種糧食,一家人會被餓死。雖然李新安也知道口糧地對于農民的重要性,但在這里長大的他并沒有看到依靠此而改變生存現狀的希望,鄉親們依然是常年處于貧苦和饑餓的狀態。為此,他不顧眾人的反對,憑借著自己持之以恒的堅持,硬是在6畝地里建起了洛川縣第一個果園。

一年、兩年、三年,一晃四五年過去了,李新安的麥田變成了枝繁葉茂的果園,1953年,當自己的六畝三分果園大量掛果的時候,他落淚了,這是辛酸的淚,也是幸福的淚,枝頭上的蘋果帶給他太大的希望和力量。

李新安成功了,1955年他家口糧地的蘋果產量達到1萬多斤,收入2500余元,他成了洛川當時最富裕的農民。那些反對過他、規勸過他、嘲笑過他的村民聽了這個消息后,都紛紛圍到他的果園里,問他要樹苗,請他教栽培技術??粗鴿M樹又大又紅的蘋果,阿寺村的村民和李新安都沉醉在豐收的喜悅里。

面對村民們的熱情,李新安心中的蘋果夢再次明晰起來。他認為一個人富裕不算什么,帶領大家一起富裕才是他心中所想。于是他建苗圃,辦培訓班,把蘋果栽培技術傳授給鄉親們。在李新安的推動下,當時阿寺村周邊有65戶群眾栽下40畝蘋果樹苗,開始依靠蘋果發家致富。1959年國慶前夕,毛主席品嘗了阿寺村的蘋果,稱贊阿寺村農民栽植蘋果在陜北黃土高原上是“一個創舉”。也就在那一年,阿寺村的果園發展到336.4畝,洛川縣興起了大建果園的熱潮,全縣蘋果種植面積達到1.7萬畝,成為名副其實的“蘋果縣”。

1960年,阿寺村已繁育3萬多株蘋果苗,除本村300多畝果園自用外,其余都供給了外村外地,使本縣50多個村子先后都有了蘋果園,鄰近的黃陵、宜君、延安等地也從阿寺村引進苗木進行種植,大紅的蘋果從此綻放黃土高原。

在李新安的帶領下,阿寺村集體經濟不斷壯大,實現了多個第一的創舉:第一個在陜北引進蘋果苗木技術并成功栽植;第一個建起苗木繁育場;第一個村級自發電解決照明問題;第一個建起上下八間磚混小樓;第一個小高抽,解決村民深溝挑水的大難題。

這在當時的陜北來講,可謂是一大壯舉。李新安也成為了造福百姓的一大功臣。

阿寺村,陜北蘋果的根與魂

到20世紀70年代初,洛川蘋果在種植規模、技術、品質上積累了一定的經驗。1985年,阿寺村開始大面積種植果樹。一直到2019年,該村的蘋果經過轉型升級,種植面積也從6畝發展到2850畝,帶動了整個村子的發展。

2016年以來,為了追尋李新安等先賢的足跡,深入挖掘蘋果文化內涵,阿寺村按照“一街兩線一廣場一園一帶”的總體規劃,對蘋果之父李新安的故居進行修復,目前建成了蘋果大講堂、村史館和王蘭畔藝術展館,還有總長600米的“蘋果文化步行街”和一萬多平方米的蘋果主題廣場。同時對傳統建筑、古樹名木進行保護開發,使蘋果文化、黃土文化和民俗文化相得益彰。

如今漫步阿寺村,干凈整潔、阡陌縱橫,一派欣欣向榮的場景。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中國蘋果第一村”的標識,而說起為什么是中國蘋果第一村?洛川永鄉鎮黨委書記李新鎖介紹說,主要有四個第一:蘋果產業的管理模式為全國第一;老百姓居住的環境達到第一;果農的收入達到第一,最后就是百姓的生活幸福指數達到第一。

緊接著,在阿寺村的墻上,您能看到洛川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洛川剪紙形象再現出蘋果種植中的修剪、疏花、套袋等各個環節,頗具匠心。

此外,村子里的每條小巷都以不同的蘋果品種命名,將蘋果文化滲透到每一個角落。

最后走到兩棵蘋果樹前時,我們停下了腳步。永鄉鎮黨委書記李新鎖動情地介紹道:“這兩棵樹是1947年由李新安親手栽種保留至今的,如今雖已有73年的歷史,但卻依然枝繁葉茂,產量每年保持在800斤左右?!睘槭裁炊嗄旰髽渖先匀荒芙Y這么多果子?李書記形象地說,這就像做心臟搭橋手術一樣,利用先進的嫁接技術得以讓這兩棵樹的生命不斷延續,最終將根永遠留在了阿寺村,因此這里也被人們形象地稱為陜北蘋果根與魂的所在地。

一顆蘋果撬動了一道“川”

蘋果產業讓阿寺村村民走上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大道,而鄉村振興則為阿寺村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掀開了新的篇章。

現如今,阿寺村立足蘋果產業轉型升級,已建成高標準矮化密植示范園300畝,搭建蘋果防雹網100畝。走果旅融合發展模式,目前已開辦農家樂10家,民宿5家,真正實現了“果園變公園,農房變客房,勞作變體驗”的場景,形成了“春賞花、夏納涼、秋采摘、冬賞雪”的全天候旅游模式,年接待游客達30萬人次。

現在整個村莊已是鄉村振興的典型,從脫貧角度來講,15戶貧困戶中有的做了電商,有的自己開了小商店,有的貧困戶將自己的土地流轉給專業企業,自己又去果園務工,額外增加了一份收入。此外,村子里還開展了研學旅游等形式帶動老百姓致富奔小康。據介紹,阿寺村303戶1403人當中,年收入十萬元的達到90%,其中有85%的農戶家都有了小轎車。

可以說李新安引進的果苗造福了一方百姓,在“小蘋果大產業”的引領帶動下,洛川人民正在向小康社會大步邁進。

如今,經過70多年的發展,洛川種植的蘋果種類已經達到40多種,種植面積達50多萬畝,占全縣64萬畝耕地的78%;其中16.1萬農民人均果園面積3.1畝,居全國第一,農民收入的95%來自蘋果。

小蘋果是洛川人民的致富果,也是洛川人民的“脫貧果”,蘋果產業改善了洛川人民的生活。我們由衷感嘆,洛川蘋果產業的發展史,不僅是洛川人民艱苦奮斗的創業創新史,還是洛川人民脫貧致富的見證史,這其中包含了洛川人民多少年如一日的智慧與汗水,熔鑄了一代又一代洛川人民推動洛川蘋果事業大跨越、大發展的堅強決心?!疤O果富了洛川人”,這是對洛川蘋果、對洛川人民的最大肯定。

“來‘中國蘋果第一村’,一起看‘果業強、果農富、果香美’的鄉村振興新面貌?!边@是李新鎖向廣大游客發出的誠摯邀請,更是阿寺村人民對未來的美好憧憬,在充分發展蘋果產業的同時,讓我們一起記住阿寺村,這個蘊含著洛川人民根與魂的地方。

猜你喜歡
洛川口糧新安
立德樹人視域下的高等數學教學創新與實踐
雪后林鳥
昨夜星辰
洛川蘋果紅了產業富了老鄉
弧度制教學課例
容身之處
祖傳“口糧”
陌上誰家年少
美國鋁業認領洛川蘋果樹
漫畫輕兵器之十四 舌尖上的軍糧——戰斗口糧與營養(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