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顯微鏡下全切或次全切術治療腦膠質瘤患者的臨床效果

2020-11-14 06:14周華
醫療裝備 2020年18期
關鍵詞:神經肽開顱顯微鏡

周華

贛州市人民醫院神經外科 (江西贛州 341000)

腦膠質瘤是一種具有侵襲生長性強、復發率高等特點的顱內惡性腫瘤,目前仍以手術治療為主。雖然傳統開顱手術在切除病灶上可取得顯著的效果,但開顱操作易對患者腦組織正常功能造成影響,不利于術后神經功能與認知功能的恢復[1]。而顯微鏡因具有視野清晰等特點,已被廣泛用于腦外科手術中,且相關研究報道,在顯微鏡下行全切或次全切術可減輕手術操作對腦功能區造成的干擾,避免長時間暴露患者的正常腦組織,有效保證并提升瘤體的切除效果[2]?;诖?,本研究探討顯微鏡下全切或次全切術治療腦膠質瘤患者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于我院接受治療的62例腦膠質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患者及家屬意愿分為兩組,各31例。對照組男17例,女14例;年齡21~50歲,平均(33.12±1.29)歲;腫瘤類型,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20例,星形細胞瘤11例。試驗組男16例,女15例;年齡21~50歲,平均(33.09±1.18)歲;腫瘤類型,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18例,星形細胞瘤13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納入標準:經MRI與CR等影像學檢查確診為腦膠質瘤,且存在手術指征;患者與家屬已簽署研究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手術耐受性差;入組前接受放化療;合并局部或全身感染。

1.2 方法

對照組行常規開顱切除術:予以患者全身麻醉,在常規開顱后進行去骨瓣減壓處理,以冠狀入路的方式打開硬腦膜,觀察腫瘤組織情況,在切除過程中沿腫瘤間隙進行操作,最后行電凝止血完成治療。

試驗組行顯微鏡下全切或次全切術:若術前患者有水腫表現,可靜脈滴注地塞米松與甘露醇緩解;手術采用全身麻醉,并行常規開顱,需注意,全切術患者無須進行去骨瓣減壓處理,而次全切術患者需要行去骨瓣減壓后方可進行下一步的治療;以冠狀入路的方式打開硬腦膜,借助顯微鏡[南京恒騰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型號:XT-X-8A型;藥(械)準字:蘇械注準20182250348]觀察腫瘤情況(位置、大小等),選擇切入點時嚴格遵循接近腫瘤表面的原則,將腦溝裂表面蛛網膜松開后引出腦脊液,并切除腫瘤邊界水腫區域,在切除過程中盡可能避免損傷顱內功能區,同時使用腦棉為腦組織提供保護,在膠質瘤供血血管切斷后即可精準切除其余腫瘤組織。

兩組術后均積極預防切口感染,并接受相同的放射治療,術后隨訪6個月。

1.3 臨床評價

比較兩組術前與術后6個月的認知功能與神經肽指標水平。(1)認知功能:以簡易智力狀態檢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作為評估工具,該量表包含計算力、延遲記憶、地點定向力等7個方面的內容,分為重度障礙(0~9分)、中度障礙(10~20分)、輕度障礙(21~26分)與正常(27~30分)[3]。(2)神經肽指標:取患者空腹肘靜脈血3 ml,保存于含有40 μl抑肽酶的聚乙烯試管中,離心后分離血漿,保存于-70 ℃冰箱中,使用人神經降壓素檢測試劑盒ELISA KIT(南京信帆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檢測神經降壓素(neurotensin,NT)水平;取患者空腹肘靜脈血2 ml,保存于含有200 U抑肽酶、30 μl依地酸二鈉的試管中,離心后分離血漿,保存于-20 ℃冰箱中,使用人生長抑素ELISA試劑盒(武漢益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檢測生長抑素(somatostatin,SS)水平。

1.4 統計學處理

2 結果

2.1 兩組MMSE評分比較

術前,兩組MMSE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6個月,兩組MMSE評分均升高,且試驗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MMSE評分比較(分,

2.2 兩組神經肽指標水平比較

術前,兩組NT、SS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6個月,兩組NT、SS水平均升高,且試驗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神經肽指標水平比較

3 討論

目前,臨床主要通過手術切除瘤體的方式來治療腦膠質瘤。而常規開顱術在治療過程中醫務人員通過肉眼觀察并對正常腦組織與膠質瘤瘤體進行定位,以開展下一步的分離與切除操作[4],不僅辨別難度相對較大,而且手術操作會促使神經肽指標水平發生變化,從而損傷神經功能,或是因腦組織長時間暴露而影響術后神經功能恢復。

隨著顯微鏡在腦外科手術視頻頻率的不斷提升,現已有研究證實在顯微鏡下行全切或次全切術,可將患者的腫瘤組織完全暴露于視野后準確切除,以保證術后認知功能的恢復效果達到預期;同時,在顯微鏡下行全切或次全切術治療,由于骨窗面積有限,術中并不會過度、長期暴露患者的正常腦組織,可顯著減輕正常腦組織受到的影響與干擾,有利于術后神經功能與認知功能的恢復。本研究結果顯示,術后6個月,兩組MMSE評分及NT、SS水平均升高,且試驗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NT與SS均是神經肽類物質中的內源性活性物質,可對神經遞質的反饋、傳遞發揮一定的作用。手術操作均會影響患者的神經肽指標水平,但顯微鏡下全切或次全切術可避免對患者腦功能區造成較大的干擾,有利于術后腦血流灌注的恢復及認知功能的改善。與傳統開顱手術比較,顯微鏡下全切或次全切術的優勢可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臨床醫務人員在術中可全面觀察患者的腫瘤組織與周圍正常組織,進而保證瘤體分離與切除操作的準確性,避免患者神經功能受損,或是過度影響腦功能區,有利于促進術后認知功能的恢復;(2)手術操作并不會過度牽拉患者的腦組織,可保證腦組織的完整性,在減輕創傷的同時促進神經肽的恢復,加快腦功能恢復速度。

綜上所述,予以腦膠質瘤患者顯微鏡下全切或次全切術治療,對術后神經肽指標水平的恢復及認知功能的改善均具有積極的作用。

猜你喜歡
神經肽開顱顯微鏡
《用顯微鏡看大象》
神經肽Y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進展
棘皮動物神經肽的研究進展?
棘皮動物神經肽結構與功能研究進展
小骨窗開顱高血壓腦出血血腫清除12例的臨床體會
棘皮動物神經肽的研究進展?
你會使用顯微鏡嗎
顯微鏡
顯微鏡下看沙
大骨瓣開顱減壓術在對沖性顱腦損傷治療中的應用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