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地理實踐素養的校本課程案例優化探究

2020-11-18 08:54崔華
新智慧·上旬刊 2020年9期
關鍵詞:校本課程標準案例

崔華

【摘?要】地理學科校本課程的開發落實了學生終身發展及終身學習的要求,使學生的地理實踐素養在校本案例實施中得到增強。本文基于學校及學生實際,探究如何優化校本課程案例,提升學生的地理實踐力,培養學生的地理實踐素養。

【關鍵詞】地理實踐素養;校本課程;案例優化

教育部最新修訂的《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2017 版)》將地理實踐素養作為地理四大核心素養之一,明確指出地理實踐力是指人們在考察、實驗和調查等地理實踐活動中所具備的意志品質和行動能力[1]。當前,高中地理教學主要通過課堂教學來傳授學科知識,這既不利于地理實踐力的培養,也難以滿足提升地理實踐素養的要求。因此,結合學校所在地區的自然地理環境和人文地理環境,優化校本課程案例,在真實的地理情境中提升學生的地理實踐素養就顯得迫切而重要。

一、案例資源開發空間開放化

培養學生地理實踐力是新地理課程標準理念之一,它強調了地理實踐力培養的重點方向是“考察、調查、實驗”。開發地理校本案例資源不僅要利用校內資源,更需結合地方實際開發校外案例資源,讓學生在真實的地理情境中,用眼去觀察大自然和現實社會中的各種地理現象,用腦去思考與之相關的地理原理及地理規律,在考察、調查中理解地理環境與人類活動的關系,在探究其發生、發展的規律中提高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最終推動思維的縱深發展,促進學科能力的形成。例如,筆者結合城市化的學習,組織了“以江南第一城為例”的延平區城市化與地理環境的調查。江南第一城位于延平區閩江南岸城鄉結合部,是中心城市的副中心主要組成部分,其城市化發展較晚,城鄉混雜分布。通過考察,學生加深了對不同階段城市化過程特點的理解,樹立了正確的人地協調觀,明確了城市化進程的本質并不是到處出現城市,而是實現生活方式、生活觀念、文化教育素質等的轉變。又如,結合延平區政府提出要做足山水文章,致力打造“福州后花園”的構想,筆者開展了調查延平區特色旅游資源,設計周末旅游線路的活動。通過收集資料,綜合考慮行、食、住、購、娛及注意事項后,學生以“避暑勝地”為主題,設計了走古道登山、觀云海梯田、賞奇石怪樹、品農家美食的“茫蕩山兩日游”旅游路線。立足地方實際的開放化案例資源為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在調查實踐過程中,學生的組織模擬能力、獨立自主能力與分析處理問題能力等得到增強。學生通過思考、解決問題,將書本知識內化為自己的能力,全面提升了綜合素質,同時也增強了對家鄉的認同感和社會責任感,促進了地理實踐力素養的形成。開放化的校本案例資源讓學生在考察、調查、觀察中,全身心地與自然、社會互動,增長了智力,提升了情懷,培養了責任素養。

二、案例選擇突出學生主體性

地理新課程標準倡導學習對學生發展有用的知識,要以學生的基礎和需求為出發點,把握教學內容。因此,校本課程案例選擇應以學生發展為本,從學生現實生活中選擇,從日常所見所聞中挖掘。與學生生活聯系密切的校本案例能激發學生內在的潛能,推動學生全身心投入實踐活動中,提高地理行動力。例如,在學習“鋒面與天氣”這一內容時恰逢冷鋒活躍時期,筆者帶領學生開展了觀察天氣變化的實踐活動,記錄了風雨、冷熱、陰晴及著裝的感性變化,并收集了延平區天氣資料,繪制了氣溫氣壓變化曲線,引導學生從定性和定量兩個不同角度分析鋒面過境前、過境時、過境后的天氣變化。這不僅加深了學生對冷暖氣團、冷鋒概念的理解,還使學生對冷鋒的發展、變化獲得更深層次的理解,讓學生課后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寒潮對生產、生活的影響及應對措施的調查中。又如,為實現“太陽周日視運動”難點的突破,教師可以教學樓為參照物,指導學生觀察不同季節日出、日落、正午時的太陽方位,并畫出太陽視運動升落軌跡示意圖,引導學生比較不同季節太陽周日視運動差異,總結太陽周日視運動規律,在真實的情境中化抽象為形象,化平面為立體,將抽象、深奧、難懂的太陽周日視運動知識變得淺顯、具體、易于接受。在觀察與探究過程中,學生還發現不同季節正午太陽入射教室進深的差異,引發了建筑設計中關于遮陽、采光的大討論。以學生為主體的校本案例,把抽象的地理知識與真實的生活情境融合一起,用課本知識去解釋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用生活事件去驗證地理原理和地理規律,喚醒了學生對自然界、對社會的興趣和好奇,激發學生的內在潛能,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實踐活動,在發現地理、思考地理中提升地理實踐素養。

三、案例設計以“問題解決”為要旨

新課程標準在實施建議中指出,地理實踐活動的設計和實施要以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為宗旨,將地理理論知識的學習和應用相結合,引導學生用地理視角去觀察、行動和思考,并在對真實世界的感受和體驗中進一步提升理性認識,逐步建立起地理知識之間的關聯[2]。校本課程案例建構要以“問題解決”為要旨,精心設疑,讓學生在問題引導下通過思考與質疑,明確地理實踐活動考查的方向和重點,確定實施地理實踐活動的具體內容和步驟,有針對性地開展調查,提高地理實踐活動效果。例如,關于農業地域類型的教學中,筆者選擇當地農業生產的真實案例,并提出開放性問題,給予學生更大的探究空間。延平區地處福建中部偏北,閩江干流源頭,位于東經117°50′~118°40′,北緯26°15′~26°51′,地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四季分明,夏長冬短,年平均氣溫19.8℃,無霜期年平均304天,年平均降水量1647.4毫米,高溫期與多雨期一致,特別有利于雙季稻的種植,然而,當地大多數地區僅種植一季的水稻。為什么適宜種植雙季稻的延平區,大多數地區僅種植一季?學生圍繞問題討論思考后,精心設計了不同層次的調查重點:水稻的習性——延平區自然環境特征——水稻種植過程及要求——耕地利用情況(家庭人口、耕地面積、水稻類型、水稻年產量、畝產量、稻米出售數量、商品率、稻谷價格等)——農業科技利用(農機具、科技指導、水利設施等)。在深入細致的調查中,學生真正理解各個農業區位因素對農業地域類型的形成及其發展的影響,明確氣候是影響農作物分布與農業發展的重要因素,而影響農業經營方式、生產規模及產業化發展的則是社會經濟因素,最后,學生還建議,延平區農業要想實現可持續發展,應適度擴大生產規模、發展多種經營、開展務農采摘鄉村游、開展農民技能培訓等。以“問題解決”為要旨的實踐過程成為學生思考和研究的過程,讓學生在解決問題過程中進行知識建構,在類似的地理問題中主動實現知識的遷移和應用,達到學以致用、終身受益的效果。

綜上所述,教師應立足家鄉,突出“問題解決”為要旨的校本案例,將課本知識、學生生活、社會實際有機地整合一起,以學生發展為本,幫助學生認識周邊的生產、生活環境,提高他們對已學地理知識和地理原理的應用能力、環境的適應能力、發現和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促進對學生地理綜合思維的培養,提升學生的地理實踐能力,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使學生學會從地理的視角去認識和欣賞自然與人文環境,懂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道理,逐步提高生活品位和精神境界,最終成為能獨立面對未來社會、獨立面對一切問題的人。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2017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韋志榕,朱翔.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2017年版)解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猜你喜歡
校本課程標準案例
廣州市教育局邀請專家深入解讀《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
樣板案例
高中地理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以閩江環境保護校本開發為例
NSE 9A-Module 4-Unit 2案例設計
關于開辟版塊答疑解惑的通知
建構基于校本的聽評課新文化
價值導向的校本課程建設——以“蘭質教育”校本課程為例
追求“四合” 洋溢“四味”——二十四節氣語文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策略
新課程標準下的計算教學怎樣教更有效
隨機變量分布及統計案例拔稿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