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激活體驗,讓兒童感受道德與法治本質

2020-12-07 10:52孫西娟
新智慧·中旬刊 2020年9期
關鍵詞:小學道德與法治體驗實踐

孫西娟

【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對學生認知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知道,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對培養兒童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這門課程教學必須激發學生的內心體驗,讓他們產生深刻的內心感受,這樣才能讓學生感受道德與法治知識的本質。本文圍繞如何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內心體驗進行闡述,旨在提高教學效果。

【關鍵詞】小學道德與法治;體驗;情境;實踐;教學

現代教育理論認為,提高學習效率的關鍵在于激活學生的內心體驗。為了實現此目標,教師需要深入了解并且要投入其中,了解學生的課堂需求并結合實際情況,實現教育方式的轉變與創新,進而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品格。因此,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應該激活學生的內心體驗,讓他們感受課程教育的意義。

一、遵循認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兒童的認知是建立在興趣基礎上的,而且興趣可以維持學習活動的持續發生。小學的教材所涉及的內容雖然合情合理,但還是存在著部分的局限性,所以很難將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親身經歷的事情匯集起來并總結在一起。為了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要提前收集材料,尋找學生學習的興趣點,以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例如,在教學《我不拖拉》這一課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出現的“拖拉”問題進行相關記錄,并在上課時講授給每一位學生,讓學生自己去分辨這樣的“拖拉”行為是好習慣還是壞習慣,從而在活躍課堂氛圍的同時提高教學的主動性和針對性。在臨近下課的時候,教師也可以為學生布置相關的課后作業,讓學生親自收集資料,并在下一節課上課前進行匯報。這樣的教學方式,既能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也能讓學生獲得感知體驗,達到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

二、直觀體驗,豐富學生道德情感

我們知道,兒童的認知方式是形象直觀的。隨學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多媒體技術能在教學過程中直觀地展示知識,有利于引發學生的直觀體驗。多媒體課件能通過文字、圖片、動畫、視頻等方式,把抽象的道德與法治知識變得更加生動形象,從而豐富學生道德體驗。例如,《愛護眼睛和耳朵》這節課的教學目的就是引導小學生懂得如何去珍愛自己的眼睛和耳朵,對學生進行珍愛生命教育,激發學生探索人體奧秘的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開展集體交流和討論活動,引發學生的內心體驗,同時,培養小學生正確的用眼與用耳習慣,引導學生學會做眼保健操和做耳操,養成按照學校規定時間做操的習慣。為了強化學生的直觀體驗,還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為學生播放《大耳朵和小眼睛的視頻》的視頻。通過認真的觀看,學生會從中了解到一邊走路一邊看書是不好的習慣,懂得了長時間玩電腦游戲容易傷害眼睛,長時間用耳機高音量的聽音樂容易傷害耳朵等。學生在了解這樣的不良習慣的危害性后,就會思考如何避免這些危害。這樣的學習過程有效地豐富了學生的道德情感。

三、動手操作,激活學生內心體驗

蘇霍姆林斯基說:“兒童的智慧在他們的之間上?!睈蹌?、愛玩是小學生的天性。教師應該遵循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在教學中為他們提供動手操作的機會,并以此來激活道德與法治知識的體驗。這就需要教師改變傳統說教式的教學模式,適時地開展動手操作活動,并通過動手操作活動來引發學生內心的真切體驗,從而讓學生認識到自身的優缺點,并不斷地規范自己的行為。實踐證明,學生在動手操作活動中內心會產生感悟,進而產生道德與法治意識。例如,在教學《這些事我來做》時,為了讓學生料理自己的生活,教師可以要求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做家務活動,并在課堂上匯報自己的經歷。學生紛紛說出自己做家務的例子:有的說在家幫助媽媽洗衣服、做飯、刷碗等,有的說星期天在家打掃衛生等。學生經過這樣的動手實踐活動,產生了真切的內心體驗,體會到了家長的辛勞。教師可以安排一個動手實踐的任務,讓學生寫出自己要做的家務,并將其落實到實際生活中。通過這一動手實踐任務的安排,學生積極性十足地根據自己的情況制訂了小目標,這對培養學生的家庭責任感,提高學生感恩父母的意識和情感具有重要作用。

四、創設情境,強化學生感知體驗

教育心理學告訴我們,人的情感是對客觀現象的反應,是一種人類對外界事物的理解與態度,其基于人類客觀認知,需要人類自行完成對學習的吸收與消化。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教師可以通過創設情境的方法來強化學生的體驗。例如,可以使用視頻或音頻的方式,幫助學生將現實生活和學習聯系起來,進而達到強化學生感知體驗的目的。在探討情境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不僅不會再局限于課堂之中,還會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這就需要教師使用多媒體教學的方法,幫助學生了解他們沒有經歷過的事情。例如,在教學《不做“小馬虎”》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為學生播放“馬虎”造成的安全事故的視頻或音頻,進而讓學生明白“馬虎”這個習慣是不好的,也是不可取的。自然而然地,學生在潛意識中就會知道“馬虎”帶來的危害,從而產生敬畏之心,時時刻刻規范自身的行為。教師通過使用信息技術,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知識的積極性,進而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的知識。

五、深入實際,提高學生體驗感受

道德與法治作為理論性很強的學科,和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為了讓學生能積極主動參與到學習中,激發學生的內心體驗,教師需要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來開展教學活動。教師可以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進一步引導學生感受生活、體驗生活。教師可以通過“辯”的方式逐漸地引導學生,進而讓學生在體驗感悟的過程中不斷地進步。這里的“辯”是指辯論。這種教學方式可以拉近學生和教師之間的距離,使課堂更加歡樂、融洽。教師通過使用此教學方法,可以發揮教學的閃光點,對學生需要的知識內容進行深度挖掘。例如,在教學《四通八達的交通》時,教師可以指出目前的社會交通現狀對人們的日常生活有哪一方面的影響,隨后讓學生針對此問題進行認真的思考并進行論題辯證。學生在對該問題進行辯論的過程中,可以充分結合自身日常生活中的親生經歷,進而提出自己的想法與看法。每一位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辯論中來,進而極大地拓展學生的思維。

六、加強實踐,豐富學生體驗意義

課程標準指出,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要站在學生的角度上進行思考,進而為學生提供多彩多樣的教學課程體驗,讓學生逐漸地去了解社會。學生要在日常的生活和學習探究中明白知識和問題存在的原因和道理,并在發現和厘清知識關系過程中,提升自身問題分析和處理的能力。例如,在教學《我們神圣的國土》時,教師要找到不同的切入點,逐漸地指導學生并分析我們的國土在一段時間內發生了那些變化。學生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就會有新的領悟,從而感受到祖國的偉大。與此同時,教師也要讓每一位學生明白,在當今的時代里,國家發展潛力是巨大的,前景是美好的,努力學習的目的是長大以后可以更好地保家衛國,更好地為建設祖國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隨后,教師還可以進行實踐任務的布置,讓每一位學生深入了解中國國土、了解社會,從而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方式獲取相關的數據資料,并對社會以后發展方向進行設計,進而打造出自己所想的美麗祖國的面貌。

作為一門來源于生活的學科,道德與法治教育需要著眼于實踐,結合學生自身的需求。而“體驗式”教學就是通過一定的情境實踐,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道德與法治課堂,讓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嚴格規范自己的行為,從而不斷提升學生自身的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吳蘭鳳.探討小學《道德與法治》課體驗式教學的實施策略[J].文理導航,2017(36).

[2]沈勤學.道德與法治課需注重體驗式教學[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17(20).

[3]嚴丹凌.活動體驗式教學在小學品德學科中的運用[J].華夏教師,2017(18).

[4]張忠英.小學道德與法治課體驗式教學的實施探討[J].學周刊,2019(35).

猜你喜歡
小學道德與法治體驗實踐
走進文本案例,牽出生活百態
“韋寨之窗”課程:道德與法治時政微課程設計與實施
聯系生活實現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的有效教學
“體驗式”教學激活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的路徑淺析
體驗視角下文化旅游產品深度開發研究
立足生活,挖掘習作的豐富素材
初中政治教學中強化新八德教育探討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生物專業師范生教學實習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校企協同實施高職專業課程改革的實踐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