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系統功能康復治療對脛骨平臺骨折內固定術后患者康復的影響評價

2020-12-08 12:41周憲華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20年81期
關鍵詞:脛骨膝關節骨折

周憲華

(濟寧市兗州區人民醫院,山東 濟寧 272100)

0 引言

脛骨平臺骨折是骨科疾病比較常見的一種骨折類型,由于膝關節的基礎是脛骨平臺,主要起運動和承重的作用,所以一旦脛骨平臺發生骨折,將會對膝關節的結構造成嚴重影響,如果膝關節的系統遭到破壞,就會形成膝關節功能障礙[1-2]。微創內固定術在脛骨平臺骨折的治療中屬于一種有效方法,但術后仍產生膝關節功能障礙的情況[3]。因此,如何避免患者術后發生膝關節功能障礙,已成為臨床需要重視的問題。有學者認為,系統功能康復對恢復脛骨平臺骨折內固定術后膝關節功能具有積極作用。鑒于此,本文選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脛骨平臺骨折內固定術后患者300例為研究對象,旨在探討其應用系統功能康復的有效性,具體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研究對象主要為我院所收治的300例脛骨平臺骨折內固定術后患者,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為研究時間,并且通過隨機的方式(數字表法)將研究患者分為兩組,每組為150例。具體研究對象資料如表1所示。

表1 比較2組患者的一般資料

將收集的兩組脛骨平臺骨折內固定術后患者的數據全部納入統計學軟件中,實現對數據的分析,可以知道患者的一般資料數據雖有差異,但在統計學上無意義(P>0.05)。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納入標準:①患者診斷符合國家醫學會頒發的脛骨平臺骨折診斷標準。②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本次研究調查,自愿參加。排除標準:①患者本人及其家屬未同意參加本次研究調查。②軟組織損傷明顯、開放性骨折的患者。

1.3 方法。對照組【傳統康復療法】:依據實際恢復情況,于術后1周行肌力訓練,于術后4周行屈伸訓練,于術后3個月行負重訓練。觀察組【系統功能康復治療】[4]:①肌力訓練:醫務人員需要在術后告知患者進行收縮訓練的內容,針對患肢訓練10s左右,接著重復練習,每天堅持訓練。術后1周練習抬高支腿,直至感覺肌肉酸痛,10 s/次,4次/d。術后6周,可根據骨折的愈合情況進行強化訓練,腳上綁沙袋,坐在床前,訓練屈伸運動,之后可逐漸增加沙袋的重量,直至身體感到極限為止,每天堅持練習。②關節活動訓練。術后3 d可展開CPM機訓練,30 min/次,3次/d,之后根據傷口愈合情況調整活動范圍,若在訓練的過程中出現疼痛,可通過藥物進行止痛。訓練1個月后,可在床上展開屈伸運動,根據實際情況擴大屈伸范圍,直至肌肉疲勞,重復訓練,3次/d,30 min/次。術后3個月,可以適當的進行延伸訓練,必要時進行極度屈伸訓練,可通過墻壁或椅子練習下蹲。③平衡步態練習。術后1周可訓練下地行走,10周后可借助步行器練習行走;訓練不負重行走,后面根據自身情況逐漸增加負重。術后3個月獨立行走,至少30 min/次,可適當的調整訓練時間,在訓練期間保證自身安全。

1.4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觀察和比較兩組患者的膝關節評分系統(HSS)、治療效果。其中治療效果的評價標準為[5]:優:HSS評分>85分;良:HSS評分在70-84分之間;可:HSS評分在60-69分之間;差:HSS評分<60分。

1.5 統計學分析。將所有研究數據納入SPSS19.0軟件,其中計量資料以(±s)表示,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用χ2檢驗。判定統計學差異的標準為P<0.05。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術后HSS評分對比。在治療之后針對這兩組患者術后HSS評分進行對比分析,發現觀察組術后3、6、12個月的HSS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具體數據對比如表2所示。

表2 兩組患者術后HSS評分對比(±s)

表2 兩組患者術后HSS評分對比(±s)

組別 例數 術后3個月 術后6個月 術后12個月觀察組 150 71.55±13.82 79.18±14.42 87.22±15.02對照組 150 62.34±12.61 72.40±13.85 76.78±14.55 t - 6.029 4.153 6.114 P - 0.000 0.000 0.000

2.2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觀察組治療優良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將所得數據全部納入統計學軟件中進行詳細的分析對比,能夠發現明顯地差異,如表3所示,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3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n(%)]

3 討論

脛骨平臺骨折在臨床上比較常見,一般選擇內固定術進行治療,但治療后容易發生并發癥,比如膝關節功能障礙等。隨著微創內固定術在近年來的不斷完善,對于膝關節損傷有所緩解,但由于患者的要求較高,需要在術后加強關節功能的康復治療,從而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幫助患者最大限度的恢復膝關節功能[6]。在內固定術后通過系統功能康復治療能夠針對患肢進行有效訓練,改善關節功能,從而恢復行走的穩定性[7]。

在本次研究中,通過對我院300例脛骨平臺骨折內固定術后患者應用系統功能康復治療進行研究,結果發現觀察組術后3、6、12個月的HSS評分均高于對照組,經統計學對比分析得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優良率(86.67%)明顯高于對照組(76.67%),差異顯著,P<0.05。說明系統功能康復治療應用在脛骨平臺骨折內固定術后患者中具有積極的臨床作用,有效提高康復治療的效果。這是因為系統功能康復治療主要包括肌力訓練、關節活動訓練、平衡步態訓練三大內容,是一種以運動療法為主的全面康復訓練,自始至終以促進患者關節功能的恢復、提高康復主動治療效果為治療目的,從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恢復正常生活[8-10]。

綜上所述,系統功能康復治療對脛骨平臺骨折內固定術后患者康復具有積極影響,可以提高康復治療效果,改善膝關節功能,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猜你喜歡
脛骨膝關節骨折
脛骨內側開放楔形高位截骨術中矢狀位截骨傾斜角度對脛骨平臺后傾角的影響
王阿姨骨折康復記
不可忽視的“一點點”骨折
經皮鋼板內固定治療脛骨遠端骨折37例
3D技術打印在脛骨平臺骨折患者的應用及護理
青少年雙側脛骨近端對稱性疲勞骨折1例
膝關節術后助行器的選配及使用
老年人應注重呵護膝關節
中長跑運動員膝關節常見損傷及其致因
戶外徒步運動中膝關節的損傷與預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