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藥聯合外敷治療痛風性關節炎的臨床觀察50例

2020-12-08 12:42曲強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20年81期
關鍵詞:痛風性葛根痛風

曲強

(吉林市中心醫院中醫科,吉林 吉林 130021)

0 引言

由于社會發展和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近年來,痛風性關節炎的患病率逐年上升,且趨于年輕化,嚴重威脅到人類的身心健康[1-2]。痛風性關節炎最重要的表現在于單個關節的紅、腫、熱、痛,雖不致命,但影響到日常生活,疼痛難忍,影響到睡眠、工作,從而出現焦慮、心煩、頭痛等不適的癥狀。我國男性痛風患病率約為 0.83%-1.98%,女性患病率約為 0.07%-0.72%[3]。這也充分說明男女生活習慣的不同對于引發痛風的重要性。痛風性關節炎急性期病變關節腫脹疼痛、活動障礙,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工作及生活[4-5]。中醫認為濕熱之邪為其病源,而濕熱源于日常飲食及外邪侵襲,閉阻經絡,氣血運行不暢,故而肢體筋骨關節發生腫脹、疼痛、屈伸不利。中醫藥治療本病,體現中醫整體與局部相結合的理論,應用中藥口服聯合中藥外敷,臨床應用效果顯著。筆者對急性痛風性關節炎中藥聯合外敷治療加以概括歸納,并于2018年在吉林市科技創新發展計劃項目中立項,現將研究過程簡要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100例痛風性關節炎病例源于我院中醫科門診及風濕科病房,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各50例,治療組中男30例,女20例;年齡20-66歲,病程1-20 d;對照組中男26例,女24例;年齡20-66歲;病程1-20 d。2 組年齡、性別、病程、病情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診斷標準:中醫診斷及分型標準參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1994 年頒布的中醫藥行業標準《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6],臨床表現為:下肢關節紅腫熱痛,口干,小便黃,舌質紅,苔黃厚,脈弦滑。

1.2 治療與觀察方法

1.2.1 治療方法:治療組:擬定中藥處方:黃芩9 g、白術15 g、薏苡仁30 g、牛膝15 g、萆薢15 g、蠶砂15 g、葛根20 g、土茯苓50 g、百合15 g、忍冬藤25 g、雞血藤25 g、續斷25 g、桃仁15 g、知母15 g、郁金15 g、柴胡15 g。水煎服,分三次服,早晚服,每次120 mL。1周為一療程,觀察2個月。外用處方:大黃、虎杖、丹皮、馬齒莧各30 g、細辛15 g、防己30 g研沫。黃酒調外敷30 min;療程同上。對照組:雙氯芬酸鈉片50 mg日1次口服。1周為一療程。觀察2個月。治療期間,患者要嚴格規范飲食習慣,不得食用高嘌呤的食物,要注意休息,多飲水,如若治療期間參與到其他臨床試驗觀察的;或者依從性極其差的,均不納入本科研中。

1.2.2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13.0統計分析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計量資料以(±s)(均值士標準差)表示,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方法,P<0.05被認為差別顯著,有統計學意義。

1.3 療效觀察

1.3.1 療效評定標準:①中醫癥候積分依據《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證候分級量化表[7],分別在治療前后進行證候評分。②肝功及血尿酸水平: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血肌酐 (Cr)、血尿酸(UA),恢復正常值為有效,高于正常值為無效。

2 結果

2.1 2組主要癥狀評分比較:治療組與對照組疼痛評分總有效率分別為92%、6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痛風性關節炎主要癥狀評分比較(n,%)

2.2 兩組治療前ALT、AST、Cr、UA 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治療組UA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 結論

表2 2組肝腎功及血尿酸水平比較

痛風性關節炎在傳統醫學中將其歸屬與“歷節風”、“鼓槌風”、“痹證”等范疇。臨床多見患者因沉積的尿酸鹽結晶而形成痛風石,表現在跖趾關節可見雞蛋大小的贅生物。而致這一癥狀的出現離不開飲食不節,過食肥甘厚味,或因嗜酒過度,或嗜食辛辣,導致脾運健失,濕熱痰濁內生,損及肢體筋脈,而致痹證;另外高嘌呤飲食習慣、肥胖以及代謝異常的疾病都成為了痛風性關節炎發生的高危因素。人體是一個完整的體系,通過自身的水液代謝完成循環,而當一些致病因素出現時,導致了水液代謝的異常,如血瘀、痰凝,凝聚于肢體筋脈,出現紅腫疼痛,引發痹證。早期患者只是尿酸的升高,進而出現關節的腫大,而后影響到腎臟,許多患者出現腰痛、蛋白尿、肉眼血尿等癥狀。從中醫角度看,目前,臨床上痛風性關節炎患者濕熱蘊結證型占到了約60%[8-9]。本科研正是通過臨床觀察,結合痛風患者的病因病機而自擬成方,從而改善痛風關節的急慢性炎癥損傷。西藥治療大多給予非甾體抗炎藥、糖皮質激素等,迅速止痛,但其副作用多,對胃腸道肝腎損害較大。中醫注重整體觀念、辨證論治,強調因人制宜。中藥湯劑君臣佐使的配合,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可以降低藥物的毒副作用,同時減輕患者的痛苦。本科研用藥內服疏肝實脾,化瘀除濕;外用利水消腫止痛。療效確切,療程短。方中黃芩清熱燥濕,歸于肝經,而痛風性關節炎的跖趾關節腫大之處為肝經所行之地,應用黃芩可引藥歸經,使藥達病所,現代藥理研究表明,其具有抗炎、解熱、鎮痛的作用,這充分證明了此味藥在本方中的君位;白術、薏苡仁、萆薢、蠶砂、健脾除濕,利水消腫,脾主運化,脾健則水運正常,水液運行正常,則無濕可成,亦無腫可現;葛根亦可清熱消腫,東漢張仲景所著《傷寒論》里就有葛根湯的方劑,如14條所講,太陽病,項背強幾幾應用葛根湯治之,葛根可以改善人體僵直的癥狀,而僵直之表現離不開人體之筋,肝主筋,而應用葛根起到了健脾護肝的作用;土茯苓利水滲濕,現代藥理研究發現,土茯苓所含黃酮類物質通過利尿促進尿酸的排泄[10];百合可清除胃內郁熱,因常吃肥甘厚味,易蓄積于胃中形成濕熱,濕性重濁、粘膩,直流于胃中不去,日久傷津,導致胃氣不和,故而應用百合以祛積熱;忍冬藤甘寒,清熱解毒,活血通絡止痛,痰濕聚集阻滯血液運行,不通則痛,故而應用忍冬藤以緩解疼痛;現代藥理研究表明雞血藤中的兒茶素是抗痛風性關節炎的活性成分;而中醫認為雞血藤活血補血,舒筋活絡,雞血藤與忍冬藤二者共用,加強活血通絡的作用,重在通絡,使瘀血去而痛止;續斷可續筋接骨,滋腎養肝,腎者主骨生髓,腎者陰陽中和,則邪不可內侵,痛風性關節炎的患者如若救治不及時,皆會損傷腎臟,此方中應用續斷一則滋補肝腎,二則未病先防,先固其腎,腎者主水,肝主木,水生木,進而揉肝;桃仁、知母活血化瘀以止痛,重在活血,使瘀血去而痛止;郁金、柴胡入肝經用以疏肝,其中柴胡解肌退熱,疏肝散瘀,肝腎同源,強肝以補腎。外用處方中大黃、虎杖、丹皮、馬齒莧、細辛、防己研沫,黃酒調,敷于紅腫疼痛之處,起到利水消腫止痛之功。內服聯合外用共奏疏肝實脾,化瘀除濕之奇效。中醫治病在于治其根本,標急本緩,找到病源之所在,方可藥到病除。本病標在肝,本在腎,由此可見自擬方意在揉肝固本,從治療前后患者的癥狀、肝腎功能及血尿酸的變化上看,本方臨床有效,且療效頗佳,中藥治療組50例,其中46例有效,明顯優于西藥組的34例;且綜上所述:中藥聯合外敷對于治療痛風性關節藥療效顯著,明顯優于西藥組,有待于臨床進一步辨證研究。

猜你喜歡
痛風性葛根痛風
被痛風癥“纏上”,如何科學進食
非布司他治療痛風性關節炎的療效
經常飲酒者喝葛根陳皮茶
葛根藥膳用處多
痛風的治療
關節鏡下滑膜切除術治療重度膝關節痛風性關節炎的療效分析
四黃散外敷聯合平衡罐治療急性痛風性關節炎臨床研究
痛風:改善生活方式防復發
痛風患者怎么吃才健康
葛根媽媽和她的雁寶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